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夏季鱼塘水质的管理措施

时间 : 2023-01-23 02:12:53 投稿人 : Kaeden 点击 : 加入收藏

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但此期间随着投入品的大量增加,水质变化最为频繁,且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管好鱼塘的水质,可保增产增收,若疏于管理,则可能前功尽弃,故此时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下面介绍一下水质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夏季鱼塘水质的管理措施 | 淡水养殖

1、合理选择水源

在养殖中,水源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方面,决定着水质条件和养殖成败,水源的选择决定了水质的基本条件。一般水源条件要求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要求注、排水方便,且单注单排。在注、排水口处要建好拦鱼网具,既避免敌害生物及野杂鱼人池,又可防止鱼逃跑。水源进入鱼塘前要先在蓄水池中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以杀灭水源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用25~3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洒。需杀灭虫害时,还可用0.5克/立方米敌百虫(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夏季发生洪水的几率较大,故须管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搞好过滤设施建设,确保排灌自如,堤岸不易冲毁,避免洪水冲走鱼类或冲进杂物妨碍鱼类生长。

2、定期注水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随着鱼体长大和投喂量加大,鱼类排泄物增多,极易污染水质,故应加强水质调节。常用调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每7-10天应灌新水1次,每次宜提高水位20-30厘米。并排出部分原池水,可以边注边排,最好排底层池水。要求新加水没有污染,泥沙含量低,水温与池水温差不宜超过8℃。一般情况下,整个夏季鱼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搅动能使池水上下混合,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释放出底泥中沉积、吸附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使营养盐、溶解氧在上下水层中平衡分布,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改良浮游生物组成。可选择晴天上午,用钢丝绳或铁索链、长柄耙等往返几次拖动底泥,或用水质改良机、吸泥机等机械搅动底泥。如结合泼洒生石灰水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对缺少水源和池塘淤泥较厚的池塘其改水效果更显著。一般每半个月搅动1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且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但闷热、气压低的天气时不要搅动。

精养鱼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一般可在晴天的下午2-3时开机增氧,有浮头危险时应及时开机增氧。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生石灰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水体的pH值、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鱼病等多重作用。一般情况下,每半个月按l米水深每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

3、合理施肥

肥料的多少不但影响着鱼的生长,也会水质造成影响。在养殖时,可以通过适度培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条件,辅助鱼类生长。5-6月份以施有机肥为主,每7—10天1次;7—9月份以施化肥以主,每4-6天1次。应根据池水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施肥,以养鲢、鳙鱼为主的鱼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鱼塘水色淡些,一般要求水质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水色应以茶褐色为佳。同时应注意1次施肥量不宜过多,应少施勤施。人畜粪等有机肥,每次每亩可施100~150千克;化肥每次每亩用尿素1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加过磷酸钙1.0-1.5千克。也可根据水温、水质情况施用生物肥料。

4、合理投饵

夏季鱼类生长最为旺盛,饲料投入较多,对水质影响很大,因此应把握投喂的原则,稳定好水质,以免造成危害。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酌情少投或不投。精饲料以投下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日吃完为准。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时及下午2-3时各投喂1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以免造成病害。精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且充足,宜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选择营养全面、配方合理、安全无公害、粒径与养殖个体大小相匹配的颗粒料,并坚持“五定”投饵,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饵料,以保证鱼类快速生长,降低养殖成本,生产优质安全水产品。

5、严防病害

夏季是鱼类生长最佳季节,亦是最易感染病害的时期,一旦鱼病发生,传染极快,污染水质,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为了防止病害,确保水质优良,首先要坚持定期防病,每月用生石灰消毒池水1次,10-20千克/亩,或每亩用硫酸铜300克和硫酸亚铁125克兑水全池泼洒。对于食物及及鱼塘周边也应消毒,可每半月按每亩用“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100-200克兑水泼洒消毒1次。夏季鱼类时常因水质过肥、天气闷热而缺氧浮头,极易导致鱼类死亡。因此要加强预防,一般每天巡塘3次以上,重点时期在黎明、中午、黄昏,严格检查吃食情况和有无浮头之兆。要及时勤除鱼塘及饲料台残饵、污物,清除池周杂草。发现浮头预兆,应停止施肥并控制投饵量,并立即采取增氧措施。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检查死因,对症治疗。同时对病鱼要作远离深埋处理,以免败坏水质、诱发鱼病或使鱼病蔓延。

6、正确施药

依据鱼塘水质、底质、生物环境等,对症使用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和生物环境改良剂,能有效调节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增氧净化水质和调节pH值。常用药物有生石灰、光合细菌、水质控制剂等,也可用明矾、双氧水等药物泼洒,以速效增氧,解救鱼类因缺氧而造成的浮头和泛塘。精养鱼塘应重点加强鱼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防病措施,严格遵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选用“三效”(即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渔药,找准病因、对症用药。不超量使用渔药,不使用违禁渔药,防止用药污染。

7、轮捕轮放

夏季随着鱼类的快速生长,鱼塘载鱼量大幅上升,水质恶化的概率越来越大。此时注意搞好轮捕轮放,捕大留小,释放水体空间,控制好水体的载鱼量,以达到调控水质、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若水体允许,还应及时补放适当数量的鱼种,为次年的养殖打好基础。

(来源:上海农业网)

相关文章

  • 开春后甲鱼养殖户要谨防五种常见疾病
    开春后甲鱼养殖户要谨防五种常见疾病

    冬去春来,气温逐渐转暖至18~25℃。甲鱼会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步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并有爬行和觅食的现象。在此期间,甲鱼容易发生氨中毒、钟形虫病、红脖子病、腐皮病和水霉病等。如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多数甲鱼继发感染鳃腺炎病,危害颇大。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甲鱼疾病:1、开春后,亲鳖产卵之前应抓紧时间进行产前强化培育。...

    186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不同质量蟹苗的主要特征及各种蟹苗至Ⅱ期仔蟹的成活率
    不同质量蟹苗的主要特征及各种蟹苗至Ⅱ期仔蟹的成活率

    1.不同质量蟹苗的主要特征及显微镜观察结果1.1优质蟹苗体色呈淡黄色或姜黄色、有光泽和透明感,蟹苗个体粗壮,13万只,kg左右的7日龄大眼幼体。镜检体内无细菌,体表无聚缩虫、丝状细菌等异物。1.2劣质蟹苗又叫杂色苗,体色为乳白色、黑色或桔红色,体内带菌或黑白混杂姜黄蟹苗的比例一般不足5%。体色发白的蟹苗镜检可以发现其体...

    20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夏花苗种的饵料投喂方法
    鳜鱼夏花苗种的饵料投喂方法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开口即食活鱼苗,饥饿时互相残食。因此,准确掌握鳜鱼苗开口摄食时间、选择好饵料鱼品种、及时供应适口饵料是鳜鱼苗培育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⒈开食时间的确定鳜鱼苗的器官分化发育与水温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温23.5~25℃、24~26.5℃、26~29℃时,受精卵至鳜苗开食时问相隔分别为112~120...

    81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甲鱼投饵“四定”原则
    池塘养殖甲鱼投饵“四定”原则

    (1)定质。饲料质量除要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比外,要求绝不投喂变质腐败的饲料。所以饲料要求现做现配。在各阶段饲料的合理配比中,也应根据应当时的情况对饲料原料品种进行适当调整。如在容易暴发鳖病的季节,鲜活饲料中应添加些防病抗病的蒲公英、柑橘、大青叶等植物性原料。使鳖吃饱吃好是增加鳖的机体抗病力、减少疾病发生...

    204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彭泽鲫鱼种池套养技术
    彭泽鲫鱼种池套养技术

    在鱼种池内套养彭泽鲫,以套养夏花鱼种为主。池塘一般选择四大家鱼冬片鱼种的培育地,面积0.13~0.33公顷,水深1.8~2.0米,池底平坦,池埂坚实,不漏渗水,排灌方便。使用前半个月要彻底清塘消毒。在彭泽鲫夏花鱼种下塘前7~10天,要注入新水60~70厘米,亩施有机肥200~400千克,培育彭泽鲫夏花鱼种的适口饵料——...

    297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巧杀鱼池有害虫类
    巧杀鱼池有害虫类

    为了促进鱼类生长,需培肥鱼池水质。但一些水生有害虫类也随之大量孽生,如松藻虫、水蜈蚣、龙虱、红娘华等。它们直接危害鱼苗鱼种,使其出池率降低;或者争食鱼类的适口饵料,使鱼生长缓慢。因此,对鱼池中的有害虫类,必须杀灭。杀灭鱼池中的有害虫类,往往也会影响到池水中的浮游生物量。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对鱼池中的有害虫类,就需要巧杀...

    27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草鱼成鱼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提高草鱼成鱼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一、鱼种放养鱼种放养以冬放为主,春放为辅,选择无病健康、规格适中的鱼种。投放鱼种时要选择在晴好天气进行。在拉网运输过程中要精心操作,尽量避免鱼种机械损伤,下塘前,用5~8毫克/升威力碘或3~5%的食盐水对鱼种进行浸泡。有条件的还可注射草鱼疫苗。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殖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重点要处理好投饵、施肥、水质调...

    2812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鳗鱼寄生小瓜虫病,在山区低温时易暴发流行,危害比较严重。当发现鳗鱼摄食下降、挂台、睡台增多,且对轻微惊动驱赶反应迟钝时,在鳗鱼表皮见到白点,或池水变浑浊等外观症状,大概可见小瓜虫病已发生。结合显微镜镜检,见到小瓜虫孢囊或大量成虫,从而得到确认。防治方法有:(1)升温至28~30℃,保持数目,对小瓜虫有抑制作用。然后用高...

    2288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观赏龟养殖常见病食道炎防治技术
    观赏龟养殖常见病食道炎防治技术

    [病因]捕获的水栖龟,有的口腔中有钓钩;日常饲养时,投喂小鱼、小虾等饵料时,未将硬刺剔除,导致龟的食道损伤。[症状]龟停食,食道黏膜破损,口腔内有异臭味。[防治方法]治疗时需2人配合。将龟竖立,用硬物扳开龟嘴,将木棍塞入龟口中,使上下颌分开,用镊子伸入食管,夹住钢钩,用力向下拉,使倒钩退出皮肉,然后顺着食管取出钢钩。用...

    403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精心养螃蟹,创出高效益
    精心养螃蟹,创出高效益

    南京市高淳县古柏镇唐翔村村民杨南树,今年26岁,是全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从02年开始养蟹,他承包了古柏水产养殖总场19亩池塘,塘租费每亩880元,07年,他的成蟹养殖在技术指导员夏九云工程师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亩产值超万元的好收成。19亩池塘共出售成蟹3050斤,亩产成蟹160斤,成活率78%,平均规格205g,...

    158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丰产鲫鱼种培育技术介绍
    丰产鲫鱼种培育技术介绍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2个,位于东营区六户镇,单池面积1亩,水深1.5米,东西走向,水源为黄河水,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清池处理放苗前将池内所有鱼清理干净,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处理。3.培育基础饵料清塘后用发酵的废弃饲料肥水,培育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绿色。4.鱼苗运输与放养从育苗基地用塑料袋充氧...

    1647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高温季节拉网捕鱼五步曲
    高温季节拉网捕鱼五步曲

    在每年天气炎热的夏季,也是部分鱼虾上市的高峰季节。伴随收获的喜悦,下网捕鱼及运输途中出现的死鱼问题成了养殖户和鱼贩们的心病,鱼猪、鱼鸭混养的池塘、正在发病的鱼塘,拉网损失尤为严重。一般池塘下网捕捞后池塘都会出现少则几十斤多则一两千斤的死鱼情况发生。而运输鱼的车还没有到达水产批发市场,鱼就开始出现红身、掉鳞、脱粘、烧尾等...

    8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兔 夏季慎用鱼粉
    养兔 夏季慎用鱼粉

    鱼粉是以全鱼或鱼下脚料(鱼头、鱼尾、鱼鳍、内脏等)为原料,经蒸煮、压榨、干燥、粉碎后制成的饲料。鱼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含未知生长因子等,是公认的优良动物性蛋白饲料,也是平衡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好饲料。目前,随着国际市场上的鱼粉价格不断上扬,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伪劣鱼粉,这些伪劣鱼粉有的是用变质鱼加工而成的,有的...

    24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丰产鲫食用鱼养殖技术
    丰产鲫食用鱼养殖技术

    一、食用鱼养殖模式及放养密度1.与鲶、鳙、草鱼混养:5~8月放养。丰产鲫放养规格8~10厘米,每亩放养300~500尾,鳙规格10~15厘米,每亩放养80~90尾,鲢10~15厘米,每亩放养50~60尾,草鱼15~20厘米,每亩放养250~300尾。投喂鲫类专用料或配合饲料。2.与鲈鱼、叉尾鮰、鳗鱼、罗氏沼虾混养:5~...

    2707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成品甲鱼养殖的池塘清整与消毒技术介绍
    成品甲鱼养殖的池塘清整与消毒技术介绍

    成鳖养殖阶段,鳖的生活习性、行为和发病特点等较幼鳖生长阶段稍有不同,所以要注意科学饲养和健康管理。为了使鳖种当年达到商品规格(400~500克),放养的鳖种要求体格健壮,规格稍大,一般在150~200克。也可视养殖地的气温高低,调节放养鳖种规格的大小。经过冬季加温饲养的幼鳖,到第2年4~5月份,体重可达到200克,而露...

    155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