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蛋鸡滴入免疫方法

时间 : 02-11 投稿人 : Richard 点击 : 加入收藏

滴入免疫分为滴鼻法和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蛋鸡滴入免疫方法 | 家禽养殖

点眼:对于小鸡雏要用左手轻握住鸡,使其不乱动,右手拿点眼瓶,向左右眼睛各轻轻点一滴,等鸡做完一个眨眼动作,药液完全进入眼中吸收后再松开,否则放手早了,药液只在眼球表面,没有进入眼内,鸡很容易甩头,这样就把药液甩出去了,达不到免疫的目的。成鸡免疫时,只需握住鸡颈部,点眼方法同小鸡雏。

滴鼻:有些疫苗对眼睛刺激很大,点眼后往往会闹眼病,所以应滴鼻,其方法为:左手握住鸡颈部使其不能动,右手拿滴鼻瓶朝鸡鼻孔左右各轻滴一滴,也要待鸡完成一次呼吸,完全将药液吸入鼻孔内后,左手方可松开鸡。若药液滴入后,不向鼻内渗入,又想加快免疫进程,工作人员可用右手轻捏鸡的嘴或用手堵另一侧鼻孔,药液自然会渗入。使用时将疫苗稀释后,用消毒玻璃滴管吸取稀释液,滴入雏鸡鼻孔或眼内,每羽滴入1~2滴。该方法常用于雏鸡的早期免疫,效果良好。

注意事项:应用专用稀释液或灭菌蒸馏水稀释疫苗;滴入时,应提高鸡的头颈部,使疫苗液完全吸入鼻和眼内,滴头与鸡体不能直接接触。

相关文章

  • 孵化番鸭有新法
    孵化番鸭有新法

    番鸭或西洋鸭(又名巴巴里鸭)由于种蛋的特殊结构,致使人工孵化率低,是孵化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青神县翠微示范场采用仿生孵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鸭及西洋鸭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一、仿生孵禽混箱的组成:有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配套组成。在孵化前期番鸭蛋自温低,将种鸭蛋于立式箱内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边...

    15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病防治的几个窍门
    鸡病防治的几个窍门

    农户在养鸡过程中,大多数养鸡户已采用药物防病及接种疫苗防疫等措施,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以至造成经济损失,现将鸡病防治的几个窍门介绍如下,仅供养殖户参考。痢特灵不宜饮水在饲料中加0.01%~0.02%痢特灵可防治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等病,治疗时可加倍。使用时间用药量要准确计算,以防中毒。有的养鸡户用痢特灵作饮水给药,其...

    21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球虫病咋防治
    鸡球虫病咋防治

    咨询:我是肉鸡养殖户,饲养肉鸡2000只,最近鸡出现拉稀带血,消瘦,死了30多只,请问这是什么病?怎么防治?解答:根据描述,判断为鸡球虫病。临床上可选用以下药物防治:1.常用预防药物:⑴氯苯胍:预防按30~33毫克/公斤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毫克/公斤混饲3~7天,后改预防量予以控制。⑵氨丙啉:可混...

    15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软嗉病咋防治
    鸡软嗉病咋防治

    咨询:我养的小鸡,最近发现嗉囊软软的,很大,不好好吃东西,感觉是消化不良,请问专家该怎么办?解答:这是鸡的鸡软嗉病。又称嗉囊卡他、嗉囊膨胀病、嗉囊胀大、胀嗉等,俗称肿嗉症。鸡软嗉病是嗉囊黏膜表层的炎症。鸡软嗉病可发生于各种家禽,更多见于鸡,尤其是2~6周龄的幼雏鸡多发。治疗:1.排除嗉囊内容物。可将病鸡的后部抬高,头朝...

    10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防疫注意事项
    肉鸡防疫注意事项

    1、法氏囊苗主要经消化道免疫,其使用方法只能是滴口或饮水,而不能滴鼻、点眼。若饮水应适当加量。防后可使用一些预防肠道疾病的药物,也可使用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类。2、新支二联首免一定要使用好疫苗,最好是进口苗,且使用方法必须点眼或滴鼻,动作要慢,确实做到不漏防。防后还须使用一些控制呼吸道病的药物。因为感染支原体的鸡群...

    18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鸭防疫抓全面
    肉鸭防疫抓全面

    做好环境消毒工作是预防鸭病流行的前提消毒前的准备目前用于肉鸭饲养场环境消毒的药物:醛类(甲醛、戊二醛)、碱类(火碱、生石灰)、卤素类(氯制剂有漂白粉、消毒王、灭毒威等,碘制剂有碘三氧)、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季胺盐类(百毒杀)。消毒前要先进行清扫与冲洗,以防有机物(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影响消毒效果,然后再喷洒...

    12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病害,鸭梨放入0℃冷风库贮藏30~50天后即可发病。病变初期在果心外可发现褐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果心,严重时果肉部分出现界限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极大地影响了鸭梨贮藏保鲜的时间和品质。一、发生原因1.贮藏前期温度过低(0℃~5℃)会引起冷害,发生冷害型果心褐变。2.果实采后在不适宜...

    16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禽个体免疫接种的方法
    家禽个体免疫接种的方法

    一、肌肉注射法种禽和产蛋禽开产前接种各种灭活疫苗常用此法。注射部位常取胸肌、翅膀肩关节四周的肌肉或腿部外侧的肌肉。胸肌注射时应注意斜向前入针,以防插入心脏或胸腔,腿肌注射时要防止刺伤腿部神经。二、点眼、滴鼻法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于雏禽可避免或减少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刺激其产生局部免疫,效果好,是目前最好的免疫方...

    11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鸭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
    蛋鸭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

    鸭群产蛋率从60%时上升,维持一段时间后再下降至80%,是整个产蛋中期。此期的重点是尽量满足蛋鸭生产所需的营养和提供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确保蛋鸭维持一个高产水平。蛋鸭经过100多天连续产蛋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此阶段的蛋鸭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初期和前期,若营养供给不足,产蛋率就会下降,甚至引起换羽,是一...

    8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冬季节谨防蛋鸭软腿病
    秋冬季节谨防蛋鸭软腿病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疯,此病在鸭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一般以秋冬季节多发,肉用种鸭在限饲过程中,发生比较普遍。鸭发病轻者产蛋量减少,发育迟缓,重者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恰当,缺乏维生素D等都易引发此病。发病症状蛋鸭...

    29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毛疏松、排稀粪啥原因
    鸡毛疏松、排稀粪啥原因

    答:这种症状是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萎靡,头下垂,羽毛疏松下垂,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预防措施:①使用正规厂家的疫苗合理的免疫可以避免疫情。②及时隔离生病的鸡,并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来源:农业科技报)...

    7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好好养 冬季也高产
    蛋鸡好好养 冬季也高产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蛋鸡产蛋量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停产。那么,怎样使蛋鸡在冬季多产蛋呢?保温通风冬季鸡舍内的温度必须保持在5℃以上。鸡群应早关晚放;地面铺5~6厘米厚的稻壳或锯末;有条件时让鸡饮温水;下雪后要及时清除运动场上的积雪。鸡舍顶部要有通风换气孔,并经常进行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危害鸡群。增加光照冬季增加光照...

    14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冬季肉鸡饲养要点
    秋冬季肉鸡饲养要点

    秋冬季节外界温度逐渐由温暖转到寒冷,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呼吸系统疾病较为多发。因此,示范户在秋冬季节肉鸡的饲养管理中,应掌握如下要点。做好鸡舍的检修工作入秋后天气变冷,要提前做好鸡舍的检修工作,主要检查鸡舍是否存在漏雨、漏风、门窗是否密封,供暖设施,换气设备是否完好等。做好消毒工作主要是做好鸡舍内、外部环境及用具的消...

    13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有互啄癖是什么原因?
    鸡有互啄癖是什么原因?

    咨询:我是一位养鸡户,请问鸡有互啄癖是啥原因?解答:蛋鸡发生互啄癖(异食癖)主要表现为互相啄羽、啄肛,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是蛋鸡发生互啄的主要原因。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1~130日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

    29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柴鸡绦虫病的防治
    柴鸡绦虫病的防治

    1.发病情况。承德县头沟镇徐某饲养了6000只柴鸡,其中产蛋鸡2000只,育成鸡4000只。近期发现个别鸡出现瘫痪,起初自认为是饲料中营养缺乏,便在饲料中加浓缩鱼肝油AD3和乳酸钙,但半月过后还出现瘫痪鸡,产蛋量下降7%,遂来就诊。笔者解剖病鸡,发现肠道内有绦虫孕卵节片和成虫,因此诊断为绦虫病。投药后症状很快得到控制。...

    19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