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鳢赤皮病的病原体为荧光极毛杆菌。病鱼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特别是腹部两侧,有蛀鳍现象,鱼体行动缓慢,病鱼常漂浮于水面,体弱无力。常常继发水霉病,直至死亡。
2、预防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分养、捕捞、运输等生产活动过程中,操作要谨慎,避免伤害鱼体。
3、治疗方法:
(1)用万消灵0.5毫克/升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如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等。
(2)口服鱼服康、鱼血康,每100千克鱼重用药250克,拌入饲料投喂,连服3~5天。
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1、乌鳢赤皮病的病原体为荧光极毛杆菌。病鱼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特别是腹部两侧,有蛀鳍现象,鱼体行动缓慢,病鱼常漂浮于水面,体弱无力。常常继发水霉病,直至死亡。
2、预防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分养、捕捞、运输等生产活动过程中,操作要谨慎,避免伤害鱼体。
3、治疗方法:
(1)用万消灵0.5毫克/升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如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等。
(2)口服鱼服康、鱼血康,每100千克鱼重用药250克,拌入饲料投喂,连服3~5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