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秋鸭赶养技巧

时间 : 08-08 投稿人 : Eli 点击 : 加入收藏

看鸭棚赶鸭人为便于转移放鸭场地,可用竹片搭一个能放下一张简易床的棚,棚外罩雨布。

秋鸭赶养技巧 | 家禽养殖

育雏晚稻收获前40天左右购回雏鸭,在室内地面上垫松软的稻草,采用小栏分隔方式进行育雏,室温保持在20℃~26℃。鸭有扎堆睡眠的习性,因此,应每隔一段时间就用手轻拨将其赶起一次,以防雏鸭被挤死。

驯鸭待雏鸭15日龄时可逐渐将其放入小水池内训练,起初的下池时间应适当短些,以后则可逐渐延长下池时间,雏鸭上岸回棚后要及时补喂饲料。雏鸭30日龄后应先在小田放养,并在小田四周插上系有随风而动之物(如彩色布条或塑料食品袋等)的竹竿,以防鸭子跑出圈定的范围。

赶养从收获较早的地块开始逐步向收获迟的稻田移动放养。也可在田中适当放水供鸭自由觅食,看鸭棚的位置应随鸭群放养地点的变化而移动,晚上把鸭群赶到棚周围过夜,并适当补喂饲料。

注意事项不宜在深草、大坎等处放养鸭子,以免群鸭受到蛇、黄鼠狼等的侵害。此外,秋鸭产蛋多,所以可选留一部分体质健壮的个体越冬产蛋,以便获得更大的收益。

(来源:农业科技报作者:张明)

相关文章

  • 秋季开产鸡要科学饲养
    秋季开产鸡要科学饲养

    春季育雏的新母鸡,从开产到产蛋高峰多处在秋高气爽的秋季。饲养上需注意以下几点:巧饲养。成年鸡日喂3次~4次,早上早喂,晚上晚喂,把每次喂料的间隔拉长,不可提前或推后。成年鸡每天应喂配合料120克左右/只,防止忽多忽少。开产后每只鸡每晚应补喂颗粒料50克左右,每百只鸡每周补喂沙粒500克~1000克。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

    13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禽霍乱如何治疗
    禽霍乱如何治疗

    答: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最急性型病鸡突然死亡,急性型病鸡表现出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粘液,和排稀粪及体温升至43℃~44℃、昏迷等症状,1~3天会死亡;慢性型病鸡表现关节炎、跛行、呼吸困难等症状。防治措施:30日龄后用禽霍乱灭活苗肌肉注射,发病后用磺胺药,青、链霉素,红霉素治疗有效。(来源:...

    27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国家级地方鸡保护品种---广丰白耳黄鸡
    国家级地方鸡保护品种---广丰白耳黄鸡

    广丰白耳黄鸡是我国稀有的白耳黄鸡品种,2001年8月22日被国家农业部首批确认为我国11个地方品种鸡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白耳黄鸡俗称"土鸡",因其全身羽毛黄色、耳白色而得名。该鸡以体型较小、羽毛紧凑、尾翅、耳白、三黄(毛黄、脚黄、肤黄)为主要外貌特征。成年公鸡羽毛棕红色,肉垂长而薄,呈鲜红色。母鸡体型小,呈三角形,全身...

    2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滴入免疫有技巧
    蛋鸡滴入免疫有技巧

    滴入免疫分为滴鼻法和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点眼:对于小鸡雏要用左手轻握住鸡,使其不乱动,右手拿点眼瓶,向左右眼睛各轻轻点一滴,等鸡做完一个眨眼动作,药……滴入免疫分为滴鼻法和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点眼:对于小鸡雏要用左手轻握住鸡,使其不乱动,右手拿点眼瓶,向左...

    13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卤鸡制作方法
    卤鸡制作方法

    1、原料配方:白条鸡5kg、白糖25g、草叩1克、大茴香2.5g、山奈3.5g、白叩1g、小茴香2.5g、良姜3.5g、毕卜1.5g、砂仁1g、肉蔻2.5g、桂丁1.5g、白芷4g、花椒0.5g、桂皮1g、陈皮1g、丁香1g、草果2.5g、辛夷1g、精盐150g、硝酸钠1g2、操作要点:A、选料:选择白条干净鸡,再在脖...

    7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场科学消毒措施
    鸭场科学消毒措施

    通过科学消毒,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就可以预防和防止疾病的感染、发生、蔓延和流行,能够有效的提高养鸭场生产效益。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依据高效、广谱、经济、副作用小的原则选择消毒药物,并注意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使用说明调配消毒药物,提高消毒药的效力,达到消毒的目的。常规消毒用2%~3%烧碱溶液、氯制剂、季铵盐类、碘制剂等喷雾消...

    24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妙用花椒养畜禽
    妙用花椒养畜禽

    一、治鸡白痢。花椒15克,蜂蜜30克,大黄、甘草各6克,加水200毫升,煎汁100毫升和面粉做成小丸,每只小鸡1天喂3次,每次1-3丸。二、治家畜外伤性关节炎。花椒15克,用水煎汁,滤渣后洗伤口,每天2次,直至痊愈。三、治兔皮肤痒、爪溃烂症。醋10毫升,花椒面5克,装入小瓶内摇匀,浸泡1月后,涂擦患病处,每天2次,连用...

    21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这样去除鸭胴体异味
    这样去除鸭胴体异味

    在肉鸭育肥后期,尽量少用对胴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原料。鱼粉含量应控制在3%以内,否则,尽管肉鸭生长速度较快,但肉鸭体脂高,且肉鸭胴体很可能有鱼腥味。在预防用药时,应少用或慎用一些气味较浓的药物,如大蒜素,长期使用将会造成肉鸭胴体有强烈的大蒜味。另外,在饲养后期应慎用一些抗生素及化学添加剂。为除去肉鸭胴体异味,可在饲料中添加...

    9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场带鸡消毒方法
    鸡场带鸡消毒方法

    秋季气温日渐降低,空气湿度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强度减小,这一切自然变化给许多病原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此养鸡场秋季消毒显得尤为重要。带鸡消毒是为了保持鸡的健康,防止鸡生产性能下降,杀死舍内各种病原微生物。鸡舍内的羽毛、废料、尘埃与病原微生物并存。因此,带鸡消毒的实际意义并不是使整个设施和鸡体处于无菌状态,而是以...

    29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天养鹅咋节粮
    夏天养鹅咋节粮

    棚舍应搭建在湖泊水库沟渠旁边,放牧场地宽阔,最好有树荫蔽日。苗鹅进棚后开食时即喂水草,以鸭舌草为佳,鹅喜采食。此期苗鹅腹内尚存部分卵黄,不致跌膘,每3-4小时喂1次,连续喂3天后,即可放牧。初期育雏棚舍内仍应注意气温的变化,防止鹅群受凉。一周后采食量增加,放牧时间延长,尤其要利用晴朗天气放牧吃露水草。中午炎热休息时捞取...

    11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圈养蛋鸭的注意事项
    圈养蛋鸭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配料。蛋鸭饲料以谷物为主,占50%~60%,适当加入10%~20%的饼类,鱼粉10%~15%,贝壳粉1%以及食盐,多种维生素和添加剂饲喂。鱼粉用量可根据产蛋率高低,适当增减,每天饲喂4次~5次。每只鸭日喂量约125克~150克,休产期日喂2次即可。二、注意适时开产。蛋鸭产蛋过早容易早衰,过迟会影响经济效益。开产...

    2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贵妃鸡养殖
    贵妃鸡养殖

    贵妇鸡又名贵妃鸡,原产于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是欧洲名优特产。贵妇鸡集观赏、美食、滋补于一身,肉用观赏两相宜。为了科学饲养贵妇鸡,提高成活率和产蛋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好鸡舍鸡舍可以利用现有的鸡舍、空闲房屋或宅院空地,但要注意鸡舍通风和保持地面干燥。地面最好是砖地或水泥地面,以便清理粪便和进行防疫消毒。鸡舍养成...

    21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秋禽舍消毒七字经
    夏秋禽舍消毒七字经

    扫:用扫帚扫或铁锹铲除禽舍及活动场上的粪便、垫料等污物,并将污物集中堆放,自然发酵1个月后作肥料用。晒:在晴天中午前后,将笼、产蛋箱、垫草等移到外面,在烈日下曝晒2-3小时,能杀死病原微生物。烫:用开水反复烫洗舍内用具,小用具可放入盛开水的容器里,并加盖浸泡20分钟左右,能杀死病原菌、寄生虫、虫卵。烧:对因传染病死亡的...

    26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舍消毒的注意事项
    鸭舍消毒的注意事项

    鸭场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清扫、冲洗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扫后洗,先顶棚、后墙壁、再地面。从鸭舍的远端到门口,先室内后环境,逐步进行,经过认真彻底的清扫和清洗,可以消除80%—90%的病原体,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粪便等有机物的数量。空舍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运送饲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粪车行使的道路),每星期要不...

    17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鹅场的建造
    鹅场的建造

    1、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雏舍前应设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2、肥育舍:肥育舍要求环...

    248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