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控方法介绍

时间 : 2023-07-06 10:22:37 投稿人 : Zayden 点击 : 加入收藏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控方法介绍

文/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公茂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我国自从引入罗非鱼至今,经过不断的发展,养殖技术、产量、出口贸易等发面,在全球罗非鱼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些年,在我国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区域(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罗非鱼的病害已经日趋严重,不仅给养殖罗非鱼的从业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制约了罗非鱼养殖行业的发展。罗非鱼病害中最为棘手的就是链球菌病,该病不仅死亡率高,且死亡速度极快,治疗起来极其困难,已然成为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恶魔”。

1、病原及病因

1.1病原

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为无乳链球菌。但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罗非鱼链球菌病是由于多种细菌共同感染的一种病,其中包括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

1.2病因

此病在水质恶化,有机物质浓度过高的池塘发病较多。或者由于长期投喂劣质饲料、饲料投喂不科学以及乱用滥用药物,导致鱼类的抗病能力低下,从而让病原菌更易感染鱼类,导致发病。

2、流行情况

此病在我国南方罗非鱼养殖区域都有发病案例,主要流行时间为5-10月的高温阶段,高峰期在7-9月,流行水温25-37℃,发病率达20%-30%,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发病鱼的死亡率可高达60%-100%,在高水温季节时,病鱼死亡高峰期可持续2-3周。该病主要威胁100g以上的罗非鱼,但近些年发现100g以下的鱼苗都常有此病发生。

3、主要症状

3.1外部特征

感染该病的罗非鱼体表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充血;病鱼食欲减退,游动不稳定,在水面打转等现象,无惊恐反应常呈昏睡状;患该病的罗非鱼都有眼睛发白浑浊、眼球肿大突出等现象,正由于罗非鱼患有链球菌病时常有眼球突出的情况,因此很多养殖户多称此病为“突眼”病。

3.2内部特征

患有该病的罗非鱼都会伴有腹水、肛门红肿、肛门外突的现象;解剖可见胃肠道内空无食物,肠道有轻度发炎和充血,内部积有大量黄色或水样粘液;肝脏肿大充血,颜色不均,比较脆弱;胆囊肿大,充满蓝黑色的胆汁。

4、链球菌的预防

4.1改善水体水质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在养殖过程中,随着鱼类排泄物、饲料残饵等有机物日益累加,从而导致水质极易恶化,使鱼类食欲下降,有毒有害物质还可使器官受损,功能紊乱,会使鱼类生长速度慢、抗病力差等状况,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质管理。视水质的情况不同,可通过使用生物或化学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改良,水体恶化严重时可通过换水或加入新水,来改善水体环境。

4.2科学投喂

饲料投喂一定要做到“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同时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及天气的变化的因素,合理的调整饲料的营养结构及投喂量,从而进行科学投喂,不可盲目追求利益,投喂劣质的饲料或大量投喂等。

4.3定期进行保健

目前的罗非鱼养殖多为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一方面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荷,同时也导致鱼类生理机能低下,要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必须做到内、外保健两方面的工作。如定期使用“底垢净”、“洁水灵”、“底毒消”等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应激宁+板黄散”等药物进行鱼体保健,提高鱼体的代谢能力及抗病能力。

4.4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的水质管理、投喂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是养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疾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大部分的发病池塘,在养殖管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要减少病害的发生,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也是极其有效的方式之一。

5、链球菌的治疗

罗非鱼链球菌在业内被很多人认为是鱼类的“H1N1”,发病后很难进行药物治疗。但任何病在科学的指导下,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控制的。下面是华扬药业在长期养殖摸索中得出的治疗方案,以供参考。

5.1调水、解毒

经过走访大量终端养殖鱼塘发现,发病鱼塘一般水体氨氮、亚硝酸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偏高问题,同时大多养殖户病急乱投医而使用各种药物,导致水体环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阻,有毒有害物质累积,加之大量死鱼在水中腐烂,以致于水质很差。因此只有先调水、解毒,才能提高后续用药的效果。如使用华扬“底垢净”、“净水解毒剂”或“水质保护解毒剂”等,同时停止喂料。

5.2消毒

发病鱼塘的水体一般都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所以对水体进行消毒是必须步骤。通常情况下,发病后鱼类的体质都较弱,不宜采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宜用“复合碘”、“沐菌消+出血宁(苯扎溴铵溶液)”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消毒。经过反复实践证明,当水体中有机物较少即水质较瘦时,使用“复合碘”效果较好;而水体中有机物较多即水质较肥时,使用“沐菌消+出血宁(苯扎溴铵溶液)”效果较佳。

5.3内服治疗

发生链球菌的病鱼肠道、肝脏等体内器官一般也会有病变,因此必须内服药物,进行治疗。内服可选用“鱼康宝—罗非鱼专用”,可有效对体内发生病变的器官进行消炎、杀菌,改善和修复体内器官的病变,同时可以提高鱼类的代谢能力及抗病能力,可使病鱼更好更快的康复。实践证明,按疗程及标准用量使用,3-5天即可见死亡量下降,7-10天会有明显效果。

相关文章

  • 甲鱼养殖常见病生殖器外露防治技术
    甲鱼养殖常见病生殖器外露防治技术

    一、病因发病原因可能有三:一是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了过多的性激素,造成性早熟;二是室内升温过快或直线性持续升温;三是饲料中盐度超过标准(赵春光等,1997)。二、病症雄性鳖生殖器正常情况除交配时与雌性泄殖孔交接外,平时是不露出体外的。患病鳖阴茎从泄殖孔伸出体外,充血,常常会感染病菌引发全身症状而死亡,或被其它鳖咬断吞食或...

    24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黄鳝的生长速度有多快?
    黄鳝养殖-黄鳝的生长速度有多快?

    黄鳝的生长速度受品种、年龄、营养、健康和生态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总的情况是,野生黄鳝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综合各地的实验观察数据及我们的观察,一般5-6月份孵化出的小鳝苗,长到年底(吃食到11月份停止),其个体体重仅5-10克;到第二年底仅重10-20克;到第三年底体重50-100克;到第四年底体重100-2...

    408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Q:为何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A:换水是在短时间内改变水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塘有机污染物不断蓄积,水体自净能力有限,很容易造成水质浓浊、水草腐烂、倒藻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同时伴随着高温、闷热阴雨天气,往往许多药物使用后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三高”池塘(高氨氮、亚盐、PH),更是影响药物的药效发挥。养...

    297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夏秋季节暂养黄鳝春节前后高价出售
    夏秋季节暂养黄鳝春节前后高价出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且春节前后黄鳝的身价倍增,各地掀起了暂养黄鳝热。暂养黄鳝就是在夏秋两季大规模捕获和收取野生黄鳝暂养到春节前后出售,以获得更高的季节、大小差价。但由于喂养不当及疾病等多种原因,造成养殖失败。现将有关经验介绍给养殖户。1、暂养场所的准备暂养场所要求环境无污染,安全卫生;暂养设备在暂养前用生石灰或...

    2899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3101+藻源素 花白鲢养殖成本每斤只需七毛五
    3101+藻源素 花白鲢养殖成本每斤只需七毛五

    养殖户汪林海,安徽芜湖无为县人,水库为无为黄洛长丰大滩,面积300亩,水深3-4米,耙水机1台,投饵机2台。上图为汪林海的花鲢,重9.1斤,肠长比为6.7。上图为其余客户花鲢,左图重量7.1斤,肠长比4.2;右图重量0.4斤,肠长比3.9。取得好效果的原因:1、按照海大模式进行规划放养,花鲢大小搭配;2、平均每月肥水4...

    1206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春季河蟹池塘里青虾“长毛”处理方法
    春季河蟹池塘里青虾“长毛”处理方法

    在近期走访示范户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池塘里的青虾活动开始增强,由于去冬今春的温度或高或低,加上养殖户在池塘水质管理上不够重视,尤其对池塘水体施肥管理上不够重视,没有采取生物氨基酸肥施放管理的模式,许多河蟹池塘中的青虾出现“长毛”的现象,根据当前池塘管理要求,结合养殖经验提供以下处理方法,供参考:1、池塘水位管理。在...

    16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一年两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一年两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一年两季鱼即上半年养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一年两季鱼可提高鱼塘利用率,减少单位鱼产量的塘租,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其管理技术要点如下:一、鱼塘的条件㈠面积适宜,深浅适度。考虑到网捕和干塘捕鱼的可操作性,一般选择面积3-15亩,水深1.5-3米的鱼塘。㈡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由于一年两季鱼塘鱼种、肥料、饲料、成鱼的进...

    3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精养全雄黄颡鱼裂头病的诊断和治疗
    池塘精养全雄黄颡鱼裂头病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暴发的黄颡鱼裂头病,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严重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针对黄颡鱼裂头病的病原、病理,国内专家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一致认为与爱德华氏菌感染有关,但具体如何发病及如何有效治疗都未提出明确的研究结论。2014年江苏省射阳县一养鱼场多个池塘全雄黄颡鱼患裂头病,经临床诊断、用药治疗等,取得...

    138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甲鱼温室转外塘的操作规范
    甲鱼温室转外塘的操作规范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张绍滨、李柏青甲鱼养殖者为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培育鳖苗至250~500克的幼鳖,待第二年天气转暖后,再将温室幼鳖转移到外塘养殖成商品鳖,这应该说是种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为了做好甲鱼的安全转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放...

    41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节省饵料成本 提高养鱼效益
    节省饵料成本 提高养鱼效益

    在水产养殖业中,饲料成本约占生产总成本的60%-70%。因此,节省渔用饲料对于拓展利润空间、提高养鱼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选择优质的饲料要注意两条:一是饲料的营养物质要合理、均衡。科研结果表明:长期缺乏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鱼类,其会通过大量摄食来获得鱼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然而摄食量虽多却虚胖假肥,抗病、耐...

    28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从看天、识水、辨物快速查证养殖成鱼死亡原因
    从看天、识水、辨物快速查证养殖成鱼死亡原因

    当今气候变化异常,加之环境污染愈加严重,使养殖成鱼的死亡原因诊断变得复杂,通过“看天”、“识水”、“辨物”的直观方法可以大致判断出养殖成鱼死亡的原因。看天:所谓“看天”即在确认季节变迁的同时,观察天气的变化,对鱼类死亡进行分析判断。季节,死亡鱼类发生在春末、秋初还是夏季高温时段,以便查证在以上季节里出现鱼类死亡的成因,...

    27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判断乌龟的死亡和发现病情
    如何判断乌龟的死亡和发现病情

    看到大家经常会询问龟是否还活着这样的话题,我自己总结了几条,供大家参考:1、眼观:检查是否呼吸,检查是否完全没有行动能力,眼窝凹陷,皮肤内水分流失导致皮肤收缩,失去原来的弹性,光泽;龟龟为保护自己的遗骸不被更多动物所侵害,多数情况下是保持紧缩的,尤其是头部;2、手触:用手指或者物品触摸四肢等部位没有任何反应,如果在洞穴...

    2619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鱼种越冬如何降低死亡率
    鱼种越冬如何降低死亡率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与鱼的生长密切相关。冬季,水温下降,鱼也随之进入越冬状态。水温降至10℃左右时,鱼类开始减食直至深冬时节完全停食(有地区差异),至来年三四月解冻,这一段时间称之为越冬期。在鱼种越冬期间,总有“死鱼”情况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水产苗种在越冬期间,一般死亡率(损耗率)达到5%~10%...

    15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7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鳜鱼人工繁殖的研究,现已形成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成鱼技术。湖北、江苏、广东和湖南等省市养殖水平、规模效益要高一些。近两年来,北京市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库区农户开始网箱养殖,养殖主要品种有大眼鳜、翘嘴鳜、斑鳜等,...

    887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淡水鱼新秀---澳洲宝石鱼
    淡水鱼新秀---澳洲宝石鱼

    澳洲宝石鱼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是浙江省新昌县现代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从澳洲引进试养成功的淡水鱼新秀。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的,所以它既保持了淡水鱼的细嫩,又有着海水鱼独有的鲜美。由于体侧有多少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故称之为"宝石鱼"。该鱼头尾较小,背部肥厚,肉质细嫩洁白,有韧性,肌间无刺...

    24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