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草鱼养殖常见病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5-17 04:43:22 投稿人 : Ty 点击 : 加入收藏

烂鳃病又称乌头瘟。病鱼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肉眼检查,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面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

草鱼养殖常见病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 淡水养殖

(1)预防。

①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如牛、羊等的粪便)是粘细菌的滋生源,因此鱼池必须施用已发酵的粪肥,这是防止该病的关键之一。

②利用粘细菌在0.7%食盐水中就不能生存的弱点,可在鱼种过塘分养时,用2%-2.5%的食盐水溶液,给鱼种浸浴10-20分钟,可较好地预防该病。

③用1%大黄煎液浸浴5分钟;10%乌桕叶煎液浸浴10分钟,可较好地预防该病。

(2)治疗。

①大黄氨水浸液。以2.5-3.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配制方法见“白头白嘴病”)。

②乌桕叶生石灰乳煎液。以2.5-3.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配制方法见“白头白嘴病”)。

③大黄与硫酸铜合剂。治疗方法见“白头白嘴病”。

④红霉素。以0.05-0.0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相关文章

  • 警惕草鱼出血病,混合感染危害大,预防先行是关键
    警惕草鱼出血病,混合感染危害大,预防先行是关键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因其具有肉质厚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易养殖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一直位于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草鱼养殖规模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扩大,草鱼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全面系统研究的一种鱼类病毒病(...

    216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三角鲂苗种培育及网箱养成技术
    三角鲂苗种培育及网箱养成技术

    三角鲂,俗名鳊,学名平胸鲂。它是一种野生的大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等水系。三角鲂体型美观,头小背高,略呈“△”形。它与团头鲂、鳊鱼的明显区别在于其唇厚且突出,富有角质。其体大肉厚,肌间刺少,肉质嫩滑有香味,可称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近期因销量剧增、野生资源锐减,成鱼售价稳中上扬,人工养殖三角鲂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

    1186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虹鳟鱼养殖常见病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症防治技术
    虹鳟鱼养殖常见病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症防治技术

    1、症状本病的特征之一是苗种突然死亡。病鱼首先游动缓慢,顺流飘起,摇晃摆动,时而出现痉挛,继而浮起横转,往往在剧烈游动后不久即死。此时出现的狂游为该病特征之一。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因腹腔积水而膨大,鳍基充血,肛门处常拖着一条长而较粗的白色黏液粪便。病鱼贫血,鳃、肝、脾和肾颜色变淡。口腔壁和体侧肌肉组织充血、出血...

    373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金钱龟养殖常见病肤霉病防治技术
    金钱龟养殖常见病肤霉病防治技术

    1.病原:水霉菌、绵霉菌、丝囊霉菌等多种水生真菌。2.病症:龟体机械性损伤或因其他原因而受伤时,水霉菌及绵霉菌便侵入伤处。病龟体表、四肢和颈部附有大量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严重时腐烂、充血,游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或导致龟体瘦弱而死亡。此病以冬末春初多见,有时水霉菌并不多,因继发性感染致病菌而造成龟的大量死亡。3....

    210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安全越冬技术要点
    黄颡鱼安全越冬技术要点

    黄颡鱼,俗称昂刺鱼,其肉质细嫩,无小刺,蛋白含量高达16%。黄颡鱼市场容量较大、价格和效益相对稳定,近年来,黄颡鱼池塘养殖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我区颇具特色的养殖品种。由于黄颡鱼属于无鳞鱼,越冬管理不同于常规鱼,操作技术要领较强。为确保黄颡鱼越冬安全,近日,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塘边一线,指导养殖户做好黄颡鱼越...

    27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淡水鱼苗培育和放养
    淡水鱼苗培育和放养

    肥水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因此,鱼苗下塘前3天-5天,应依水温按每100平方米池面22.5千克-45千克的量泼洒粪肥,进行肥水,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鱼苗的生长速度和轮虫的生物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轮虫的生物量在0毫克/升-30毫克/升的范围内,鱼苗的日增重率随轮虫数量的增多而加快,两者呈正相...

    25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近期加州鲈大面积爆发烂身死亡背后原因是什么
    近期加州鲈大面积爆发烂身死亡背后原因是什么

    201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收到各地加州鲈爆发性死亡的求诊。多介绍为烂身,肝脏及内脏大部分器官及腹膜有白色结节,纷纷传闻是诺卡氏菌感染,但内服抗生素及消毒处理效率不佳,死亡持续。据江门砖头哥收诊的加州鲈烂身综合症的案例发现,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现象:现象1.:3-6两左右的加州鲈,体型显消瘦,体表有溃疡,红点,鳃丝发炎充...

    1294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夏季怎样养好成鱼
    夏季怎样养好成鱼

    追施肥料施肥是培肥水质、育天然饵料、保证池鱼摄食的需要,各类鱼池特别是以养花白鲢为主的鱼池,都应适当追施肥料。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最多,鱼耗氧多,水质容易恶化,所以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多,要坚持少量勤施的原则,并根据天气、水色和养殖鱼的品种来决定施肥量。如天气晴朗可适当多施,雨天或闷热天应少...

    15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强化培育亲鱼的关键措施
    春季强化培育亲鱼的关键措施

    1、选好鱼池。选择环境安静、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和催产池、池底平坦,不渗漏、面积1000-1300平方米,水深2米的池塘,作为亲鱼培育池。2、适当放养。以亲鱼体重计算,每亩放养100-150千克。草鱼的放养量可略大些,鳙、鲢鱼的放养量应少些。3、适度施肥。春季鱼类性腺发育快,食量增大。鲢、鳙亲鱼池,主要加强施肥,以施有机...

    9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边地鳖虫人工养殖技术
    金边地鳖虫人工养殖技术

    (一)饲养场地及陶缸的准备。农村的旧农舍经打扫消毒,只要能遮日避风雨的平坦场所都宜放置陶缸进行人工饲养金边地鳖虫。陶缸一般选择外口径49厘米、高58厘米的缸为宜。场地、陶缸选择好后,先将场地理平,放一水盆,水盆上放陶缸,再在陶缸内放置3-4层砖头(要留有空间)以便吸水调节湿度,再在砖头上放置30厘米高的石块,这样就可放...

    26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花鲈养殖之车轮虫病的防治技术
    花鲈养殖之车轮虫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车轮虫病是由原生虫引起的疾病。车轮虫侧面观像毡帽或菜碟,其上下各有一圈较短的纤毛,作车轮般旋转运动,故称车轮虫。车轮虫在水中可生活1~2天,通过直接和鱼体接触而感染。花鲈车轮虫感染率高,威胁也大,主要寄生在鳃部和鳍部。2.症状:病鲈显得烦躁不安,离群,食欲减退。在鳃部成群的车轮虫密集在鳃丝的间隙里,严重时鳃组...

    2170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春季亲鱼培育的水质调节
    水产养殖贴士:春季亲鱼培育的水质调节

    1、保持足够的水体空间:亲鱼的较大个体和生理条件决定,需要宽敞的水体空间,才能满足其生长与性腺发育的需求。这是因为在水量充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延缓或减轻有机负荷对水质的污染、储存更多的溶氧和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为亲鱼的性腺发育创造良好环境。在亲鱼分池后就应及时加注新水,提高水位,满足亲鱼对水量的需求。提早注水的另一好...

    1641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杂交鲟池塘养殖技术
    杂交鲟池塘养殖技术

    杂交鲟是由鳇鱼和鲟鱼杂交产生的,是目前最具生长优势的养殖鲟鱼类。其繁殖季节为5~7月份,水温在16~24℃时均能顺利产卵孵化,1个月后进入幼鱼阶段。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要抓好以下技术:尽早驯化 鲟鱼是温和性肉食鱼类,终生喜食水蚯蚓、水蚤、蚊子幼虫、卤虫以及底层野杂鱼等,用这些活饵料培育鱼种效果相当好。但在规模化生产中,原则...

    260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罗非鱼养殖户如何防止斜管虫病的发生
    罗非鱼养殖户如何防止斜管虫病的发生

    【斜管虫病】【病因】因斜管虫寄生于鱼鳃及皮肤上而致病。该病主要危害淡水鱼鱼苗、鱼种,水温12~18℃时,斜管虫最为活跃,初冬、春、秋季最为流行。【症状】虫体寄生在淡水鱼体表和鳃上,少量寄生时对鱼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及鳃产生大量黏液,体表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一层黏液层,鳃丝红肿,组织损伤,鱼呼吸困难;病鱼鱼体发...

    1427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中华鳖的室内和室外孵化
    中华鳖的室内和室外孵化

    鳖卵重3~6克,取卵时间为每天清晨,可以按鳖足迹,确定好产卵地方,做好标记,估算一下时间,在产卵后8~30小时后取出为好。孵化箱底部铺有2~4厘米厚的细沙,将取出的卵动物极(白色圆点)朝上,整齐地放好,送去孵化。孵化条件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温度要人工控制,孵化温度在30~34℃,不可以达到37℃,因为37~38℃是鳖...

    1943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