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泥鳅养殖

时间 : 2023-09-08 05:10:24 投稿人 : Bradley 点击 : 加入收藏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对面疔、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

泥鳅养殖 | 淡水养殖

(一)特征特性

泥鳅体较长,前段稍园,后段侧扁。眼小,口下位,唇发达,口须5对。鳞小埋于皮下,胸鳍、尾鳍园形,基部有一园形黑点。体灰黑,并杂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体色一般因其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腹部颜色较浅,体表沾液丰富。

泥鳅属底层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

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其肠壁薄而血管丰富,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缺氧时,它浮游水面,吸进空气,在肠管内吸收氧气,然后再从肛门排出废气。泥鳅的另一特点是极会逃走,当池水涨水时,只要池埂有洞,它就会大量逃走。尤其是在春、夏季晚间或雨天,水位上涨后,泥鳅很容易从进水口和出水口逃逸。因此,防逃是人工养殖泥鳅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

泥鳅为杂食性,在幼苗阶段,体长在5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体长5―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除甲壳类、昆虫幼体、丝蚯蚓等底栖动物外,还摄食藻类、高等植物和有机残渣、碎屑等。体长长到8厘米以上时,则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如硅藻和高等植物的根茎叶及种子。泥鳅特别贪食,在天然水体中多在夜晚摄食,产卵期和生长旺季,也在白天摄食。当水温在25―27℃时,食欲最旺,生长迅速,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泥鳅一般两冬龄可达性成熟。产卵期在4―9月,以5―7月最盛,适宜水温为25―26℃。产卵时雄鱼紧紧卷住雌鱼,压着雌鱼腹部,使卵向体外排出,与此同时雄鱼排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卵常产在水沟、浅水带、水田、水草禾苗根处。卵黄色,园形,粘着性较差。

(二)泥鳅繁殖

1、自然产卵繁殖: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发现泥鳅产卵后,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待其再产卵。受精卵孵化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一般养殖水体均可孵化,最适水温为20―28℃,大约2天左右时间仔鱼可以出膜。

2、人工催产繁殖:在4―5月气温适宜时,将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最好4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其剂量,每尾雌鳅可用鲤PG1个或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

3、放种补充繁殖:这是最简便的繁殖方法。即在养鳅水体中投放适量成熟的泥鳅,但先不能放养其它鱼类,到生殖季节放置一些人工鱼巢,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在原池孵化,苗种可用小箱培育,然后仍然在原池中饲养。

(三)人工饲养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它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菱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凼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四)捕捞方法

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

冲水捕捞:即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具提起,使泥鳅被捕获。

食饵诱捕: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待泥鳅诱入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获一定数量的泥鳅。

干池捕捉:当秋后水温降低到15℃以下,泥鳅便逐渐钻入池塘底泥之中。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一般先将塘水抽干,后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而进行人工捕捉,或将含鳅淤泥挖入铁筛,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五)暂养及运输

1、暂养:捕捉到的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泥鳅暂养,可在竹篓或木桶内进行。而竹篓是常用的暂养器具。即将装鱼的竹篓放在水中,篓的1/3露出水面,以保证泥鳅进行呼吸。一个上口直径24厘米,底径65厘米,高24厘米的竹篓在静水中可暂养泥鳅7―8千克,在流水中则可暂养15―20千克。也可用小型浮动式网箱进行暂养。

用木桶或铁箱暂养时,每升水放泥鳅140克左右,暂养之初,每天至少换水4―5次,两天后每天可换水2―3次。每次换桶内水量的1/3左右。

2、运输

运输方法多采用干法和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时间在2―3小时以内,可采用干法运输,即把泥鳅装入有适量湿软草的容器内,保持泥鳅皮肤湿润的条件下进行运输。在远程运输时,可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每个60×120厘米的尼龙袋中,加入少量的水或冰块后,装泥鳅10千克,再充入氧气,扎紧袋口,将袋放入纸箱或木箱中即可运输。

(六)病害防治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1、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防治

赤鳍病:此病对泥鳅危害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症状为,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主要流行于夏季。防治方法: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发病时,可在饲料中拌入氯霉素投喂。

水霉病:鳅卵防治用每立方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病鳅可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园形,园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份。治疗可用1克/立方的漂白粉或2―4克/立方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寄生虫引起的病害防治

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治疗方法为按池水每立方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立方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3、农药中毒症

农田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农药,其残毒会不同程度地污染水质,使泥鳅中毒致死。此症易给稻田养殖泥鳅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为了确保泥鳅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洒药方法。

4、其他敌害防治

养殖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按5克/立方浓度全池泼洒杀灭。

相关文章

  • 草鱼苗种高效培育技术
    草鱼苗种高效培育技术

    一、做好塘口选择和消毒1.塘口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高,无污染的江河、溪流或水库水为好,同时配套设施齐全,池塘面积一般以1~3亩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好。池塘所处位置应是比较开阔平坦,通风透气,光照时间长,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宜。2.做好池塘清整与药物消毒。药物首选以块状生石灰为好,以150千克/亩生石灰...

    27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巧除河蟹池中野杂鱼
    巧除河蟹池中野杂鱼

    近年来,江苏省扬中市有些养殖户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苗种的方法清除野杂鱼,收效甚好。其具体做法是:2月份每亩放入河蟹苗种500只左右,放花、白鲢10-20尾,5-6月份放入鳜鱼苗30-40尾。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发现以往大量繁殖的野杂鱼逐渐减少,投喂的河蟹饲料比往年有所减少,但河蟹的生长却比往年好了。到后期,随着鳜鱼苗种逐...

    20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鳗鱼养殖常见病鳗居线虫病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鳗居线虫病防治技术

    一、病原为鳗居线虫。鳗居线虫有三种:球状鳗居线虫、粗厚鳗居线虫和澳洲鳗居线虫。二、症状鳗居线虫主要寄生于鳔腔,以吸食鳗鲡的血液为营养。感染线虫的病鳗摄食不良,生长受到影响。表现贫血、消瘦、体色较黑等体征。病鳗鳔肿胀,内脏器官受压迫,血流受阻碍,鳔组织发炎。病鳗浮于水面不易沉下,逐渐消瘦,终至死亡。严重感染会导致鳔壁破裂...

    291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加州鲈养殖户出鱼前后鱼塘的管理技术
    加州鲈养殖户出鱼前后鱼塘的管理技术

    9月、10月以来,加州鲈头箍鱼开始陆续出鱼,养殖户喜迎丰收。然而,出鱼过程会出现应激死鱼;出鱼之后又会出现受伤感染死鱼,造成养殖户较大损失。有鉴于此,广州容川加州鲈团队总结出一套加州鲈头箍鱼出鱼前后鱼塘的科学管理方案,仅供广大的加州鲈养殖户参考,希望大家既能丰收,又能增收。1、加强保肝护肠,增强鱼体体质出鱼前15-20...

    301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青鱼池塘无公害养殖的环境要求
    青鱼池塘无公害养殖的环境要求

    1、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场地的环境要求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养殖场地周边应无“三废”工厂、医院,不得有威胁养殖场所的污染源;交通方便。2、水源、水质2.1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生活污水、工厂污水及其他养殖废水的影响。2.2水源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水体中氨氮含量应低于0.025mg/L,pH值为7.0~8...

    1468 青鱼 淡水养殖 青鱼养殖 青鱼养殖技术 青鱼养殖方法
  • 养鳜鱼咋防疫病
    养鳜鱼咋防疫病

    一、对计划捕捞的饵料鱼,提前3~5天进行消毒打虫,有必要时结合投喂药饵3~5天,在确保饵料鱼健康后,再捕捞投入鳜鱼池。二、秋冬季是鳜鱼车轮虫和斜管虫高发季节,为此,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定期捕捉1~2条鳜鱼送鱼病诊所进行镜检,根据虫体多少采用不同用药方法。三、给鱼体杀虫后第三天,用二氧化氯每亩200克进行消毒。(来源...

    7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苗下塘后出现大量吊网的处理方法
    河蟹苗下塘后出现大量吊网的处理方法

    养殖户:王老板养殖面积:30亩养殖品种:虾蟹混养【水质指标】:PH9.1,氨氮0.3mg/l,亚硝酸盐0.2mg/l【池塘情况】:水体透明度较高,蟹苗下塘后出现部分吊网上岸情况,每天伤亡15-20只不等,检查伤亡螃蟹内部器官无明显病变,部分扣蟹伏在水草里不动,行动迟缓,吃食差。水体清瘦、透明度较高,水位较浅。【用药史】...

    263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道河蟹人工放流养殖技术
    河道河蟹人工放流养殖技术

    一般情况下,河蟹在池塘中进行养殖。需要防逃设施,投放人工饵料,成本较高。利用河道资源进行河蟹人工放流养殖是根据河蟹在排灌河沟中,幼蟹顶流而上,成蟹顺水而下紧贴地面爬行,一般不浮在水中流动等河蟹特有的生活规律,同时结合河道的天然饵料资源不需要投放人工饵料,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项目。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河道选择:选择远离...

    11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前期拌料内服效果更好,后期再花钱意义不大!
    河蟹养殖前期拌料内服效果更好,后期再花钱意义不大!

    各位养蟹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饶小坤,由于养蟹者说团队今年投入了苗塘,把我们的非大母本养大规格蟹的实践展示给所有养蟹的朋友,所以一直有点忙,手头上事情也比较多。今天我们开始来补上所有养蟹的路上遇到的问题及辩证办法,今天我们技术团队,来跟大家分享一点实用的经验——对于养成蟹,我们应该如何拌料内服呢?拌料内服的逻辑到底是什...

    161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颡鱼鱼苗红头病加肝脏病变治疗一例
    黄颡鱼鱼苗红头病加肝脏病变治疗一例

    养殖户:熊老板养殖地址:湖北鄂州花马湖基本情况:池塘面积15亩,平均水深1.6米。计24亩水体。7月21号放的水花200万,一直到9月份还没有分塘。正常的时候一天吃膨化料5包,估计全池的鱼苗存塘量在120万左右,存活率比较理想,前期一直很正常。没有发生过任何的大规模的死亡。9月21号,去池塘的时候,死鱼非常的多,整个塘...

    1600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冬季鱼塘反底原因及应对措施
    冬季鱼塘反底原因及应对措施

    近期天气反复,鱼塘水质管理尤为重要,鱼塘反底是冬季最常见问题之一,以下讨论反底的成因、治疗方案,以供参考。——·成因·——反底在各类池塘普遍存在,温度骤变、底质差、藻相不稳是引起反底的主要原因。1、温度骤变:步入初冬,华南地区昼夜温差大,水体上层水与下层水不能得到顺畅交换,以致水体分层,白天有氧水不能顺畅输送到底层,导...

    28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季节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控制方法介绍
    高温季节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控制方法介绍

    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年来颇为流行,因无特效药物治疗。2011年仅在广东造成数千万公斤罗非鱼的死亡(中央电视台报道)。病鱼游动缓慢,或头上尾下悬垂水面,或间断狂游。病鱼体色发黑,鳃贫血,眼球充血、肿大、突出。肝脏肿大,胃肠积水,肠壁等处充血,腹腔常有积水,死亡量很大。根据我们的实践,可以用以下方法防治:一、池水较肥、透明度较...

    2923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水域选择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水域选择

    网箱设置水域的选择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方便管理和保持网箱内水质良好。1、网箱水域的环境条件(1)选择交通方便、水面宽阔、避风向阳、环境安静、微流水、水深3~4米以上、水位相对稳定、无过多淤泥或腐殖质的湖、库湾汊;要避开窄湾滞水区,也要避开强水流和风口、“白帽波”水域和主航道。(2)湾汊周围无大型污染企业,无大量生活污...

    1906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饲料新品粤海大口鲶鱼饲料养殖效果喜人
    饲料新品粤海大口鲶鱼饲料养殖效果喜人

    大口鲶鱼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像其他品种鱼类那么耳熟能详,但对于广西玉林人来说可是他们的经济命脉,是他们的摇钱树,很多人依靠着大口鲶的养殖发了家,大口鲶的养殖在玉林早已家户喻晓,养殖历史将近20年。大口鲶尽管养殖历史悠久,但由于饲料市场容量有限,一直未有专门的大口鲶鱼饲料生产,长期依靠投喂生鱼料或者海水鱼料或者野杂鱼等进...

    745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防控懒蟹的形成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防控懒蟹的形成

    在蟹种放养前期,由于池塘环境、水温、水质因子的变化,蟹会栖居洞穴里或水草丛中,不肯出来活动和觅食,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慢慢的就成了“懒蟹”。 一水体溶氧量太低: 河蟹要求每升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以上。当每升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河蟹会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建议使用:氨基肥肽...

    158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