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雏鹅和肉用仔鹅饲养管理技术

时间 : 08-06 投稿人 : Agustin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年来,我镇养鹅专业户大力发展饲养闽北白鹅,一般每群100~200只左右。本人多年来指导我镇肉鹅养殖,现将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雏鹅和肉用仔鹅饲养管理技术 | 家禽养殖

一、鹅舍的建造

养殖场依水而建,尽量远离城镇、居民住宅区和主要公路,鹅舍应选择建在沙壤土、空气清新、水源丰富、水质好和未受污染、地势高燥、水淹不到的地区。鹅舍要求冬暖夏凉,前面有干净清洁活水养鱼池塘;场地地势宜略有坡度(3°~5°),水泥地面,便于冲洗场地或清除粪便,以保证排水通畅,无积水;鹅舍应建在避风向阳,座向朝南或东南向,采光良好的坡顶,便于鹅憩息觅食。其中鹅舍占1/3,运动场2/3,鹅舍可按2.5m高设计。鹅舍应以保温干燥,通风,无贼风,易消毒为原则。

二、选好雏鹅

雏鹅应按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挑选,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孔收缩良好,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决淘汰,要选择生产性能高的壮年母鹅的后代雏鹅。

三、分群育雏

育雏期间,应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分群。按雏鹅大小、体质强弱、生长快慢合理分群饲养。对生长慢、体质弱的雏鹅,应多给精料和优质草料,细心护理,促进其生长发育,以保证雏鹅生长整齐,提高育雏率。分群时间一般在7、15、20日龄进行,待其生长赶上群体水平后再合群饲养;每小群以50~60只为宜,经常进行逐群检查,防止雏鹅堆叠,造成压死压伤事故;发现病雏要及时挑出隔离治疗,对弱群加强饲养管理。

四、环境管理

1.适宜的温湿度

(1)保温:刚出壳鹅苗,体温调节机能差,既怕冷又怕热,必须实行人工保温。一般需用红外线保温灯保温2~3周。适宜育雏温度为1~5日龄时27~28℃,6~10日龄时25~26℃,11~15日龄时22~24℃,16~20日龄时20~22℃,20日龄以后18℃。一般4周后方可安全脱温,但第1、2周是关键。养雏鹅必须有相应的加温保暖设备,才能保证雏鹅安全度过育雏关。气温适宜时,5~7日龄便可开始放牧,气温低时则在10~20日龄开始放牧。

(2)湿度:前10天应保证相对湿度60%~65%,10日龄后,雏鹅体重增加,呼吸量和排粪量也增加,垫草含水量增加,室内易潮湿,此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栏舍内必须及时清扫干净,勤换垫料、垫草,垫料每2天应更换1次,并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室内干燥和环境清洁卫生。

2.通风换气

鹅舍换气时应注意防贼风,避免风直接吹在雏鹅身上,以免受凉。鹅舍2m高处要留有换气孔。保温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要通风换气,以排出育雏舍内的水分和氨气。透气窗在冬季及阴雨天时,白天打开,夜间要关闭。

3.饲养密度

一般雏鹅平面饲养时,1~2周龄为15~20只/平方米,3周龄时为1.0只/平方米,4周龄时为5~8只/平方米,5周龄以上为3~4只/平方米,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4.光照

光照对雏鹅的采食、饮水、运动、发育都很重要。1周龄内的雏鹅昼夜光照23小时,50平方米的鹅舍需40W灯泡1个,悬挂于离地面40cm高处;2周龄需18小时/天的光照。随着日龄的增加,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五、饲养管理

通常1~30日龄称雏鹅,31~70日龄中鹅称肉用仔鹅。

1.饮水与喂料

设置饲料槽和饮水器,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雏鹅出壳24小时,先开饮后开食,开饮用0.05%高锰酸钾温热水,自饮5~10分钟以消毒胃肠道,随后饮水中加5%葡萄糖和少量维生素;有利于清理胃肠、刺激食欲、排出胎粪,吸收营养,以25℃的清洁水为宜,饮水后即开食。开食时,先喂湿精料后喂青料,这是为了防止多吃青料少吃精料而拉稀,也可将切细的青料拌和半生半熟碎米饲喂。最初2天应用熟的爽口不粘嘴米饭和切成细丝的鲜嫩多汁的菜叶按1∶2混合后喂饲,2~3天后可在熟米饭的基础上搀部分适口性好、不粘嘴的鸡花料拌湿后喂,并加喂10%切碎青草料或嫩青菜叶丝,让其自由啄食。切忌喂干料,以防雏鹅饱食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以致腹胀而死亡。将饲料撒在浅盆内、篾席上或塑料薄膜上,首次开食不求吃饱,但尽量让每只雏鹅都采食。4日龄前每天喂4~5次,每次吃到8成饱;5日龄后,体内蛋黄逐渐吸收完,消化和采食能力增强,日喂次数可增至6~8次,晚上加喂2次。7日龄内,喂湿鸡花料及青菜丝,1周后在晴天时进行近距离放牧饲养。

1月龄后的中鹅,日喂3~4次,晚上加喂中肉鸭料1次。中鹅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由于雏鹅后期和中鹅阶段生长快,补喂的精料中应注意加入贝壳粉2%、食盐1%、砂粒1%,也可适当配一些饼类、麸皮、米糠。随日龄的增长,补喂料次数可逐步减少。鹅是草食水禽,为了满足其生理特性的需要,应多喂青绿多汁饲料,最好用青菜、嫩草切碎喂给,其量可占饲料的70%~80%。如果青料不够,则要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以弥补维生素不足。

2.适时脱温

一般雏鹅在4~5日龄体温调节机能逐渐加强,因此如果天气好、气温高,在5~7日龄时即可逐步脱温,每天中午可让其外出放牧,但早晚还需适当加温,一般到20日龄后可以完全脱温。但早春和冬天气温低,保温期需延长,一般15~20日龄才开始逐步脱温,25~30日龄才完全脱温。脱温时要注意气温,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切忌忽冷忽热,否则易引起疾病和死亡。

3.适度运动

开食后每隔1小时要驱赶活动1次,在夜间很冷时更要活动,可以调节体温,增强体质。7日龄后可在清洁的浅水塘边进行"放水",在晴天无风的中午让雏鹅下水游泳,洗涤绒毛,每次不超过5分钟。

4.放牧

“放水”后便可以放牧,鹅群放牧戏水须在晴天上午8∶00以后进行,雨天和大风天不放牧。放牧前先打开门窗,平衡舍内外温度,先噪鹅10分钟后方可赶鹅出栏,收鹅前要让鹅梳干羽毛后再进栏,并做好防疫和定期驱虫工作。放牧开始时,路程要近,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长。第1次放牧前要先喂至半饱,每次放牧都要选择气候温和的晴好天气进行。一般可在上午8∶00后放牧,让其在室外附近平坦的草地上自由采食嫩草叶,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以后随日龄增加,放牧场地可由近到远,放牧时间由短到长。20日龄后,如果气候温暖,可逐渐适应水中生活,即可全天放牧,只需夜晚补饲1次。放水、放牧和脱温工作可以结合同时进行。放牧时应注意冬季防寒、夏季防暑,要避开寒冷阴雨天,防止烈日曝晒,以免中暑,避免大风和下冰霜等恶劣气候下放牧,以防雏鹅受害发病,病弱雏暂时不要放牧。

肉用仔鹅采用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放牧鹅群大小一般100~200羽一群,由1人放牧。遇气候恶劣不能放牧时,可通过饲养员采割卫生新鲜的嫩草、菜叶等补充,保证雏鹅有足够的青料供给。外出放牧时,鹅舍垫草勤换勤晒,保持栏内干燥。中鹅阶段则视牧场饲料状况,在放牧前和放牧后1小时左右补喂一些精料,补料一般可置于中鹅运动场,任鹅自由采食。放牧中还要注意牧场不可远离水源,并且防止中毒。

5.防疫和驱虫

对疫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鹅群健康生长,其原则是早预防,早治疗;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不同日龄时注射不同的疫苗,定期驱虫、喂药,妥善处理好病死鹅,严防发生疫病传染,发病鹅及时隔离治疗。

(1)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坚持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夜间要有人看守,注意温湿度是否适宜,同时注意防鼠害、兽害等。

(2)坚持消毒制度:消毒前应将场地和用具洗刷打扫干净,场地可用1%~2%来苏儿液、3%漂白粉液消毒,其他用具可用0.5%高锰酸钾液、3%~5%苯酚液消毒。

(3)适时免疫接种:鹅免疫程序:①抗小鹅瘟血清,1日龄接种,皮下注射0.5ml/只,14日龄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2羽份/只。②鸭瘟疫苗,雏鹅7~8日龄接种鸭瘟疫苗10羽份/只。③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小鹅10日龄第1次注射0.5ml/只,中鹅40日龄注射1ml/只。④禽霍乱疫苗,雏鹅28日龄肌注接种1次。

(4)注意防治鹅绦虫病:在预防上建立正常的驱虫制度,一般雏鹅在15~20日龄开始首次驱虫,用抗蠕敏40mg/kg(体重)灌服1次即可,以后每隔20~25天再驱虫1次,可保证鹅免遭寄生虫的危害。

(5)注意防治鹅球虫病:18~70日龄期间,在饲料中交替使用抗球虫药,以防鹅球虫病的发生。用2%百毒杀,每周定期对养殖场、鹅舍、用具和带鹅消毒1次。

(6)药物防治疾病:为杜绝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感染,在育雏期饲料中应加入0.1%土霉素,拌料饲喂,其中0~5日龄饮水中加入3000~5000单位/只庆大霉素,以防大肠杆菌病等肠炎。

(7)做好消毒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和带鹅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强化饲养管理,提高鹅体抗病能力;注意更换垫料,保持垫料干燥、清洁、卫生,如潮湿、发霉应及时更换,发现病鹅及时隔离治疗。

6.肉用仔鹅的育肥

主要有放牧加补饲育肥法和圈养限制运动育肥法2种,育肥期为56~70日龄,通常育肥15~20天。仔鹅的育肥是采用限制活动来减少其体内养分消耗,喂以高能饲料,置于安静而较安全的环境中,促进体内脂肪的积累,从而达到育肥的目的。饲喂方式可采用自由采食,也可将饲料制成粉糊状填喂。仔鹅56日龄进入出栏前肥育阶段,此时要增加精饲料,喂足青绿饲料,并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每40kg中鸭料拌1kg动物油脂,以促进育肥。此外,还有填饲育肥法,填鹅饲料配方为玉米60%、米糠或麸皮30%、豆饼粉8%、生长素1%、食盐1%(编注:①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营养需要不同,添加油脂不能完全满足育肥需要;②米糠、麸皮二者营养成分差别较大)。

7.适时出栏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鹅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饲养一批商品肉鹅只需60~70天即可出栏上市。肉鹅饲养专业户饲养肉鹅的目的是赚钱,为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市场行情,做到适时出栏。

(来源:中国农业知识网)

相关文章

  • 肉畜禽适时出栏才能高效
    肉畜禽适时出栏才能高效

    肉用动物经饲养达到一定体重时及时出栏,可缩短饲养周期,减少饲料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生猪。猪体重超过100公斤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出生后7~8月龄,体重达90~100公斤时应及时出栏。这期间猪增重达到高峰,耗料不多,瘦肉率高,而这以后猪生长开始缓慢,同时也浪费饲料。2.肉鸡。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

    9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生豆饼不能喂鹅
    生豆饼不能喂鹅

    大豆饼含粗蛋白质42%,除蛋氨酸略显不足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为均衡,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达2.38%。受利益驱动,某些个体户采用低温榨油法生产豆饼,这种生豆饼含有抗营养物质,直接用来喂鹅会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抗胰蛋白酶:能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料转化率,使雏鹅生长缓慢,母鹅产蛋量减少。红血球凝集素:可在...

    20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育雏鸡好时机 安全育雏九注意
    春育雏鸡好时机 安全育雏九注意

    春天到来,又到育雏鸡的时机。如何应对春季气候多变,保证雏鸡的健康生长。做好消毒:雏鸡入舍前先将鸡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然后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关闭门窗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所有用具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漂白粉浸泡清洗消毒。注意饮水:雏鸡开食前,首先要给予饮水。最初几天在饮水内加入5%葡萄糖、1.5...

    27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在种鹅产蛋期需要注意哪些环境条件?
    在种鹅产蛋期需要注意哪些环境条件?

    (1)防止应激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引起鹅发生应激反应,如恐惧、惊吓、斗殴、兴奋、拥挤、粗暴操作、随意捕捉及不定时的饲喂等,都会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数。所以,不要轻易改变鹅的环境条件,尤其进入产蛋阶段的鹅群。(2)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在产蛋期尤其要注意鹅舍的卫生,需及时清扫粪便,勤换垫草,以保证鹅在舒适的环境中产蛋。(3)防...

    24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配种要点
    蛋鸡配种要点

    鸡的性活动规律公、母鸡在自然交配时,母鸡阴道黏膜外翻,具有感受性。公鸡的交尾器官在输精管末端,由泄殖腔黏膜组成,可充盈淋巴液而稍稍勃起。公鸡射出精液的一部分,黏着于母鸡泄殖腔黏膜上,而后进入阴道,随输卵管薄膜的杯状细胞的蠕动而上行到漏斗部。当输卵管中没有鸡蛋时,精子上行无阻,只需30分钟便可到达漏斗部的精子腺窝,在此储...

    5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特养蛋禽冬天如何多产蛋
    特养蛋禽冬天如何多产蛋

    一、宜选高性能的种群:特禽产蛋量与品种的质量关系密切,劣质的特禽品种仅年产几十枚蛋,而优质的产蛋量可达150枚以上。养殖户必须到养殖时间长、技术实力强、具有育种能力的大场引进优良品种。引种时还要查看其系谱,以确保高效可靠。切不可贪图价钱便宜,因小失大,浪费资金、场地。二、适量增加光照:(1)光照时间保证由产蛋初期的16...

    6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母鹅管理五措施
    冬季母鹅管理五措施

    防寒保暖成年鹅虽然抗寒力提高,但在冬季气温过低时,对母鹅的繁殖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垫厚草料,使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有条件的可搭盖塑料暖棚,利用太阳能增加室温。供足营养鹅在冬季自身消耗增多,因此要提高饲料营养标准,平衡鹅体的消耗,增强其御寒能力。一般应适当增加稻谷、玉米等能量饲料,...

    21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点牧草养畜禽
    种点牧草养畜禽

    1.种草喂羊:可选用紫花苜蓿、饲用玉米、三叶草、冬牧70黑麦草等。枯草期舍饲羊首选多年生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喜半干旱气候,抗旱性强,适于养殖山羊的山区。紫花苜蓿素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通常4-5公斤鲜草可晒制1公斤干草,也适宜打成苜蓿草粉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全价料。需注...

    28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鉴别产蛋母鹅和停产母鹅
    如何鉴别产蛋母鹅和停产母鹅

    根据实践检验,可从外貌表现和羽毛变化情况来识别产蛋母鹅和停产母鹅。产蛋母鹅在临开产前10天左右,表现食欲旺盛,喜采食青饲料,全身羽毛容光焕发,并紧贴体躯,尤其是颈部显得格外紧细,两眼微凸,头部肉瘤发黄,行动敏捷,尾羽平伸舒展,耻骨间距离已有3-4指宽,鸣声急促、低沉。临产前1周,肛门附近异常污秽。临产前2-3天,母鹅有...

    171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养殖节料新方法介绍
    蛋鸡养殖节料新方法介绍

    蛋鸡都有停产期,在停产期间鸡需要的营养含量比较少,所以养殖户在保住蛋鸡健康的基础上,可适量减少喂鸡的饲料量,进行维持饲养,实行粗料细喂,精料巧喂,最大限度地减少饲料费用,降低饲养成本。配料将各种粗饲料掺均匀后,再把各种添加剂与粗饲料混合均匀(各种添加剂共可占粗饲料的15%~20%)即可喂食。这样不仅可节省大量粮食,而且...

    7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预防产蛋鸡猝死
    怎样预防产蛋鸡猝死

    ①保证育成鸡的日粮中骨粉分量和质量,以供给充足的钙、磷。②降低鸡舍内温度,加强通风,降低养殖密度,减轻热应激,防止高温缺氧。③避免高温时进行饲喂,适当限制饲喂量,并且保证饮水充足。④饲料中适量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和小苏打,必要时可添加镇静药物。(来源:农业科技报作者:秦风云)...

    11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风味腊鸡的加工技术
    风味腊鸡的加工技术

    (一)选鸡:以健康无病、体大丰满、胸腿肌肉发达且肉质细嫩的肉仔鸡最佳,也可利用体重在1.5公斤以上的淘汰肥母鸡。(二)宰杀:将鸡体倒悬,左手拉开鸡嘴下喙,右手持小刀伸入鸡口腔内,待刀尖达第二颈椎处,迅速割断颈部血管,然后在上颌裂缝的中央,眼的内侧,斜刺入脑,破坏羽毛肌肉的神经中枢,使羽毛易脱落,并促其速死。此法宰鸡颈部...

    23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长期下小蛋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蛋鸡长期下小蛋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在养鸡生产中,往往会发现有长期下小蛋的鸡群。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现将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养鸡生产中借鉴。一、小蛋类型小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蛋黄,但蛋重明显低于各阶段品种标准;另一种是无蛋黄,大小和鸽子蛋差不多,这是畸形蛋类中的一种。其原因各不相同。二、产生原因1、蛋重小的产生原因⑴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过低。长...

    16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气温变化大 鸡舍要控温
    气温变化大 鸡舍要控温

    “进入秋季,外界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早晚的温差变化,这些势必会造成鸡舍内的温度也随之波动。因此,作为规模养鸡大户,必须要紧随季节变化及时应对,严把关,确保林下鸡健康生长。”近日,泸州纳溪区大渡口镇天堂村川龙山家庭农场技术员罗兵接到村民王义华打来的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王义华的养鸡场,及时检查症状,指导他科学饲养。...

    9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幼龄蛋鸡饮热水好
    幼龄蛋鸡饮热水好

    幼龄蛋鸡,在培育期间,应依据幼鸡的日龄变化,供给不同温度的饮用热水,这对以后鸡的生长发育、产蛋性能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因为家禽在饮用冷水时,要消耗掉一定量的饲料能量,才能将冷水加热到与其体温相同的温度。若给鸡饮热水,自然就减少了用于加热的能量消耗,可使更多的能量用于鸡的生长发育。一、合适的饮用水温度范围。在培育后备青年产...

    28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