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农户养鸡十误区

时间 : 08-10 投稿人 : Johnny 点击 : 加入收藏

滥用饲料添加剂不少养鸡户将饲料添加剂视为提高生产性能的万能药,不根据饲料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多少而滥用,这样既加大了养鸡饲料成本,又破坏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

农户养鸡十误区 | 家禽养殖

过早催产蛋鸡不到开产日龄就人为地进行催产。由于鸡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极易形成早衰,导致产蛋率上升缓慢,高峰期持续时间短,有的甚至没有产蛋高峰期,从而影响蛋重和产蛋率。

盲目引种不少养鸡户存有品种越新越好的思想,盲目追求新品种和多个品种,而不考虑引进品种对当地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还有部分养鸡户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了雏鸡的质量。

长期用药在养鸡日常生产饲料管理上,为预防鸡病而长时间饲喂各种药物,不仅造成药物浪费和药物对鸡肾脏的损害,而且还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严重影响到后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盲目用药有不少养鸡户一旦遇到鸡病,不是请兽医人员诊治,而是自行盲目用药,不仅贻误了病情,还造成浪费。

过勤添料不按鸡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在饲料中盲目添加营养物质,导致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失衡,从而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

突然换料由于鸡的生长阶段、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而需要更换饲料时,要有一个适宜的适应过渡期。如果突然更换饲料,容易引起鸡的应激反应,有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病鸡与健康鸡混养鸡群中一旦出现病鸡,不能及时将病鸡剔除隔离,而是与健康鸡在同一圈舍内混养,很容易造成疫情传播、蔓延。

重疫苗预防,轻卫生消毒养鸡户一般都能对鸡的疫病进行预防,但对鸡舍卫生不太注意,给各种传染病留下隐患。所以在新进鸡苗前,应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

不注意淘汰低产鸡过分看重成活率,对鸡群中的弱小鸡、残疾鸡以及老龄低产蛋鸡等,舍不得淘汰,结果造成饲料浪费,影响养鸡的总体效益。

(来源:陕西科技报作者:李巧云)

相关文章

  • 伏夏阴雨连绵鹅鸭严防软骨病
    伏夏阴雨连绵鹅鸭严防软骨病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特别是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地上长期潮湿,强降雨过后湿气上升,鹅鸭更容易患此病。蛋鹅、鸭患了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还会死亡。发病原因发生鸭骨腿病的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

    14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防治鹅肉毒梭菌中毒
    如何防治鹅肉毒梭菌中毒

    鹅肉毒梭菌中毒是由于食入了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本病的特征是全身性麻痹,头下垂,软弱无力,故又称软颈病。流行病学肉毒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及健康动物的肠道中,但不引起发病。当其在腐败的动物尸体、植物产品及蝇蛆内,在厌氧的条件下会产生毒力很强的外毒素。本病多发于温暖的季节,由于气温高,饲料腐败或鱼虾腐...

    3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鸡夏季饲料不宜稀喂
    养鸡夏季饲料不宜稀喂

    夏天,高温天气,鸡进食少,影响体重,为提高采食量,养户喜欢把饲料用水拌成稀粥状饲喂,而且加水很多,水和料的比例几乎达到8-10:1,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喂过稀饲料,冲淡消化液,降低各种消化酶活性,从而引起饲料消化不完全,营养吸收差,甚至会引起消化不良,这样大大降低了饲料利用率,料肉比通常情况下要高,增加了饲料成本。若喂料...

    13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安徽养禽业概况
    安徽养禽业概况

    安徽历史上就是全国水禽和禽蛋的集散地。但那时依托江河湖泊全为散养和放养,饲养技术极为粗放、落后,发病率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下。1978年全省存栏崐家禽5180万只,出栏3700万只,禽蛋产量23.1万吨,禽肉产量2.78万吨,基本均是淘汰蛋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养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进入八十年...

    24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养鸡保温兼顾通风
    冬季养鸡保温兼顾通风

    冬季冷空气持续,鸡舍保温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养鸡老板们各显身手,总结出一条又一条经验。于此同时,通风却让不少人犯难:不通风,舍内缺氧,氨气味加重,容易诱发鸡群法氏囊病、肾型传支病等;通风过头,怕鸡群着凉,诱发呼吸道疾病。保温,通风,无疑成了冬季养鸡亟须解决的两个矛盾。控制湿度不容忽视冬季鸡舍湿度过大会增加散热,不能达到...

    186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乌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乌鸡又名乌骨鸡、五爪鸡、丝毛鸡、竹丝鸡等,由于原产我国江西泰和县故又称泰和鸡。乌鸡为传统的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国际上誉为“禽中明珠”。一、生物特征乌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它是小型鸡,头小颈短,颌下有须,耳叶蓝中透绿,全身羽毛白色,除两翅主翼和尾羽为箭形羽毛外,全呈绒状细毛。雄性为桑椹状紫黑色圆冠,冠后为一撮细毛髻。...

    4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中鸭的饲养
    中鸭的饲养

    ⑴舍饲育成圈舍要空气流通,舍内用竹条搭制60厘米高的分格鸭栏,每格5平方米,可养鸭20~30只,每群70~100只,用围栏隔开。在靠人行道侧的栏外,挂食槽和水槽,要求平均每只鸭占有食槽5~10厘米。舍饲中要加强中鸭的洗浴放牧,每天上午11时前和下午4时后各放牧1次,每次放牧不超过1小时,放牧后要待其晾干羽毛后再入栏。⑵...

    18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减少蛋禽热应激的技巧
    减少蛋禽热应激的技巧

    热应激是蛋禽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生理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表现为生产性能迅速下降,甚至出现大量休克和死亡。夏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热应激因素、提高抗热应激能力,这对笼养、群养蛋禽的专业户尤其重要。现将本人在多年养殖实践中采取预防热应激的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借鉴。禽舍建造禽舍一般采取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建筑,四周屋檐...

    12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伏天阴雨连绵需严防鹅鸭软骨病
    伏天阴雨连绵需严防鹅鸭软骨病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在冬春的产蛋母养鸭易发生此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特别是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地上长期潮湿,强降雨过后湿气上浮,鹅鸭更容易患此病。蛋鹅、鸭患了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还会死亡。一、发病原因发生鸭骨腿病的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

    3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免疫过后六注意
    畜禽免疫过后六注意

    为有效预防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饲养户必须对畜禽进行适时免疫,使畜禽产生对传染病有免疫力的抗体。但免疫过后须注意以下6点:一、降低饲养密度,避兔因畜禽过于拥挤而碰撞注射部位,导致疫苗流失或加重注射部位肿胀程度。一、免疫后几天内,特别是24小时内,要使畜禽充分休息,禁止剧烈运动。三、避免畜禽下水或给其洗澡,并防止淋雨,...

    28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鹅流行性感冒
    鹅流行性感冒

    又称鹅流感、鹅渗出性败血症或传染性气囊炎。由败血志贺杆菌引起的败血性、渗出性传染病。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对鹅(幼鹅)致病力较强,对鸡、鸭不致病。本菌抵抗力较弱,低于15℃不能生长,高于75℃可杀灭,适宜温度为37-38℃。常用消毒药物有杀灭作用。仅感染鹅,流行初期1月龄鹅易感,流行后期成鹅也感染。多发于冬春季节。经呼吸道...

    4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防控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防控

    秋冬季节是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占临床病例的70%左右,许多传染性疾病均会引起呼吸道症状。秋冬季节自然环境适宜,适合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存活。再加上秋冬季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鸡舍温度忽高忽低,易对鸡造成频繁的环境应激;气候干燥,风力较大,也对呼吸道黏膜损伤加剧;并且大多鸡舍在秋冬季节密闭过严,保温和通风不易协调,...

    17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建好鸭舍保健康
    建好鸭舍保健康

    养鸭就要选址建鸭舍,鸭舍是鸭生活、休息和产蛋的场所,场地的好坏及鸭舍的安排合理与否,关系到鸭生产性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同时也关系到饲养管理工作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场址的选择要根据鸭场的性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而定。通常情况下,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鸭场定位。鸭场的位置很重要,一定要选择...

    3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养肉鸡严防霉菌毒素危害
    夏养肉鸡严防霉菌毒素危害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包括谷物、饲草和青贮饲料均可发现霉菌毒素。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是世界性的问题,霉菌大多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

    18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禽软脚病咋防治
    禽软脚病咋防治

    症状禽患软脚病后两脚发软,常用两翼支撑着地面,行走迟缓,有的关节肿大,易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预防一、要按营养标准配制禽的日粮,给予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D3。一般每公斤饲料中应含维生素D3的量:幼雏110国际单位,产蛋禽260国际单位。开放式饲养时,要让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穿过普通玻璃的阳光无效)或增加放养时间。二、禽舍...

    28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