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养殖鱼类缺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 : 2023-03-06 14:08:20 投稿人 : 笑阳 点击 : 加入收藏

缺氧是指鱼体内部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氧气以维持其正常机能的状态。为了与水中缺氧区别,可称为"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窒息(呼吸困难)则是生物缺氧时发生的现象,浮头就是养殖生产上常见的呼吸困难或窒息现象的表现。鱼类出现缺氧窒息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水中溶氧不足、气压过低时,即使鱼的呼吸机能正常,体内组织细胞也无法获得充足氧气,而发生"无氧性缺氧";另一情况是当鱼体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出现机能障碍时,虽然水中溶氧含量不低于鱼的正常需要,也会出现生物缺氧、发生窒息现象。

养殖鱼类缺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淡水养殖

池塘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有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和水源的补给3个方面,三者之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70%以上。氧气的消耗由鱼虾的呼吸、水中微型生物的呼吸、池搪底质耗氧、水中氧气的逸出构成,其中微型生物耗氧约占70%。浮游植物在白天是最大的氧生产者,而晚上却是继细菌之后的第二大氧消耗者。因此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变化及底质的状况是引起池塘溶氧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

鱼类缺氧,可引起严重贫血、生长缓慢、背部体色变淡、唇肥大等。当溶氧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窒息死亡。不同养殖种类、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对池水溶氧的要求各不相同。青鱼、草鱼、鲢、鳙通常在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低于0.4毫克/升时就窒息死亡;鲤、鲫的窒息范围为0.1-0.4毫克/升。缺氧浮头多发生在夏季,通常野杂鱼先浮头,鲤、鲫开始浮头时表明缺氧已相当严重。缺氧浮头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措施如下:

(一)水中溶氧量求大于供。夏季如遇连绵阴雨、大雾、光照条件差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溶氧的补给量减少,而池中各种生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造成溶氧不足。

处理措施: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合理施肥,科学投饲。

(二)因上下水层温差大而引起缺氧浮头。炎夏晴天,特别是一些精养鱼池,其水质浓肥,白天上下水层氧差很大,至午后,上层水的氧过饱和(产生氧盈),下层水严重缺氧(产生氧债)。由于上层水水温高,其密度小,所以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傍晚以后,如遇雷阵雨、刮大风时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产生密度流,使上下水层急剧对流,溶氧量较高的上层水迅速对流下沉,很快被下层水中的有机物耗尽,偿还氧债,而上层水氧量又得不到大量补充,因而使整个池塘的溶氧量迅速下降,极易造成浮头甚至泛池。

处理措施:增加换水次数,使水质的肥度下降;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使上下水层的水对流,提高下层水中溶氧量。

(三)鱼池氧债过大。淤泥较厚的鱼池、冬天未清塘的鱼池及放水淹草养鱼的鱼池都有较大氧债。这种鱼池由于其中还原性物质较多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而使池塘中的溶解氧不充分。在气温较高时,底质中的还原性气体有时形成气泡逸出。这类池塘容易引起浮头。

处理措施:在天气晴朗时,向池塘泼洒生石灰水,以中和底质中的有机酸;开动增氧机,一方面增氧、另一方面使池水上下搅动从而使底层还原性物质得到氧化;拉空网使池水混合流转,促使上下水层对流从而消除氧债。

(四)水面浮萍密布。大量浮萍分布于水面,严重阻碍光线进入水体,使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减弱;同时大量浮萍也阻碍空气中氧气的溶入而引起浮头。而浮萍太多又易造成鱼缺氧浮头时不易观察。有人以为浮萍是绿色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浮萍产生的氧气大部分到空气中去了。

(五)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如施用药物不但杀灭了浮游动物而且杀灭了浮游植物,影响了氧气的产生。因施药,水中氧气减少造成当天鱼摄食减少,第二天早上可能产生缺氧浮头。又如春季轮虫或水蚤大量繁殖,他们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使水转清,而且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溶氧远远不能满足耗氧要求。

处理措施:及时消灭部分浮游动物;计划施药时间,控制药量,施药后应加强巡塘。

二、由鱼病引起浮头

(一)烂鳃病。烂鳃病可以使鱼体呼吸器官鳃发生病变,影响其正常呼吸而游于水体上层。这类浮头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无论是晴天还是阴雨天,鱼类长期浮于表层,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也不下沉。如病情严重再遇上天气突变,往往造成大批死亡。

处理措施:对症用药,如果是寄生虫为主引起的,依据寄生虫种类不同采用相应的杀虫药并结合内服抗菌药;如果是细菌性的则采取内服抗菌药,同时全池泼洒杀菌药物,结合采取防止缺氧浮头措施。

(二)杯体虫大量寄生。其特征是池水的透明度突然增大(24小时以内),常见病鱼在池边缓游,身上似有一层毛状物,此时镜检可发现杯体虫。杯体虫以水中的微生物为食物,当杯体虫繁殖旺盛并大量吞食浮游植物时,水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空气的溶解,远不能满足鱼虾对氧的需要。而且,由于杯体虫寄生在鱼鳃上,阻碍鱼的呼吸而导致其缺氧浮头甚至死鱼。

处理措施:要合理施肥,同时用生石灰清塘,以预防杯体虫病。发生缺氧浮头时,一方面要加注新水,另一方面可用0.5×10-6硫酸铜和0.2×10-6硫酸铁液全池泼洒以杀灭杯体虫。在2小时后用1×10-6漂白粉全池泼洒以预防损伤的鱼体感染。

三、池塘水质变化引起浮头

(一)鱼类不适应池塘水质变化而缺氧浮头。其主要原因是池水的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造成鱼类中毒。实行增氧措施也不见好转。

处理措施:定期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和腐殖质;合理投饲,及时清除残饵;泼洒石灰水或用光合细菌改良水质;禁止污染水体进入鱼池等。

(二)水环境pH的改变引起缺氧。水环境pH的改变,可以通过氢离子的渗透与吸收作用使水生动物血液产生相应的pH变化,从而破坏其输氧功能。碱性过强会直接腐蚀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而窒息。pH的变化尤其对水产动物的幼体有极其敏感的影响。

处理措施:调节水体水质使pH在6.5-8.0之间,养殖水体的总碱度应大于1毫摩尔/升。

(四川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水产系范林君杜宗君李志琼等邮编:625014李金凤)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2003.14期)

相关文章

  • 如何强化河蟹养殖中后期质量管理
    如何强化河蟹养殖中后期质量管理

    如何强化河蟹养殖中后期质量管理作者:相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张卫业经对示范户塘口服务,周边乡镇养殖情况调查,以及市场销售情况了解来看,今年的河蟹与去年相比,规格却要小上许多,硬度也不是太好,价格一般。而规格大、品质好的河蟹不但售价高,且好卖,但数量和比例却不是很多。原因分析:一是由于今年不少养殖户增加了放养密度,蟹种投放...

    101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河蟹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因:主要是水霉病和绵霉病、生毛病,主要因运输、操作不慎,水霉菌和绵霉菌侵入蟹体。2.症状:蟹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丝,像一团团灰白色陈旧棉等。菌丝长短不一,约2~3厘米向外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成棉团状菌丝,俗称“生毛”。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酵素分解组织,蟹体表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病蟹...

    26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青鱼成活率如何提高人工繁殖
    青鱼成活率如何提高人工繁殖

    青鱼的成熟期比鲢、鳙、草亲鱼迟,而且性腺发育一般难达到Ⅳ期末的催产标准,因此,应采取催熟的办法。在催产前15天-20天拉网检查亲鱼的成熟情况,及时将成熟较差的雌、雄亲鱼催熟1次-3次。催熟激素以LRH—A3的效果最好,剂量每千克亲鱼重控制在0.1-0.2微克。亲鱼培育池选择四周环境安静,无干扰,水深在1.5米以上。青鱼...

    28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类病原体疾病与中毒性疾病的分别
    鱼类病原体疾病与中毒性疾病的分别

    鱼类病原体疾病是指因受比如细菌(含所有菌种)、寄生虫以及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或侵袭鱼类而引起生病的一种状态;鱼类中毒性疾病则是指受水质变坏或含有毒物、用药不当造成药物中毒、水体有毒等造成鱼类中毒的一种状态。两者是有本质性区别的,稍加注意即可区分7个不同之处,为采取补救控制措施打下准确、坚实的基础,可以将渔业损失最小化。表现...

    12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三四月份河蟹养殖第一次蜕壳期管理要点
    三四月份河蟹养殖第一次蜕壳期管理要点

    作者:淮安澳华/顾伟;集团研发中心/向朝林近几年,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16年,江苏地区3月初开始放苗,中旬基本结束。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足以体现养殖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性。3月、4月是河蟹第一次蜕壳的重要时期,第一壳蜕壳的成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第一步。所以在3月、4月需做好以下几点,促进河蟹顺利蜕...

    190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6两以上温室甲鱼饲料消耗量不理想怎么办
    6两以上温室甲鱼饲料消耗量不理想怎么办

    浙江兰溪甲鱼养殖户王老板:有条棚5月份抓了一批6两以上甲鱼,现在剩下的每天饲料用量才28斤再也加不上去了,这条棚有28个池,每个池150方,一个池600只鳖。测了水质氨氮、亚硝酸盐,PH值都差不多正常,同批另两个池没抓过甲鱼吃料算起来就正常,这个池上次抓鱼的时候水是都放光再抓,后面添加进去的也是热水,不过就隔了一天就开...

    212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养殖户黑鱼苗需求量有所减少苗价走低
    养殖户黑鱼苗需求量有所减少苗价走低

    从刚孵化四五天的生鱼“黑芝麻”培育到三四公分的鱼苗,这个过程需要多少天?“15天”,这是繁育场师傅告诉笔者的答案。然而,这短短的15天,对于大部分养殖户来讲,却是如此的漫长与难熬。继前几日在勒流镇了解到今年首批生鱼苗存活率低之后,近日笔者来到了龙江镇的麦朗村(一个以生鱼为主要养殖品种的村落),了解了该村生鱼苗繁育和培苗...

    2365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常见病腐壳病防治方法
    河蟹养殖常见病腐壳病防治方法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腐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该病是由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夏季经常加注新水,清除塘底淤泥。饲养期间,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其浓度为15~20ppm。...

    275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
    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

    混养是指在同一水体内饲养多个养殖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的生产潜力和提高产量为目标的养殖方式。下面将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一下:一、选塘。池塘为近正方形(约46亩),四周沟宽8米,深0.6-0.8米,滩面可提水至1.2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可设小木船一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

    19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初夏时节养殖户适时控草减少河蟹养殖负面影响
    初夏时节养殖户适时控草减少河蟹养殖负面影响

    时值初夏,河蟹塘内伊乐藻已进入疯长期,如不及时控制其顶端生长,将带来伊乐藻株茎过长,伊乐藻露出水面,有的根部发黑、叶片发黄、发白,甚至茎叶腐烂萎缩,倒伏及翻根飘浮。最后导致水质逐步发红发黑,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明显升高,造成对河蟹生存生长的不利环境。目前,蟹塘栽种伊乐藻处水的深度一般控制在60-8...

    57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季暂养淡水鱼
    冬季暂养淡水鱼

    由于淡水养殖大多是春放冬捕,往往导致冬季淡水鱼市场饱和,而春夏季淡水鱼上市较少。实践证明,进行淡水鱼暂养,既可调节市场,又能提高经济效益。一、暂养鱼选择。暂养鱼最好是冬季滞销、春夏季畅销,且耐低温贮养的品种,如银鲫、鲢、鳙、鳊鱼,这些鱼不仅耐低温贮养,而且在暂养期间还能增重。暂养鱼的规格最好是接近上市的规格,一般为:银...

    16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气温反弹,死蟹增加,你如何应对?
    气温反弹,死蟹增加,你如何应对?

    前几天的一场细雨,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少希望,然气温的反弹,池塘溶氧不足,导致养殖户池塘大闸蟹不同程度损伤,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几百。丰收在即时出现这情况,养殖户多少有点心痛,哪么就四处打听有无神药能立马能起死回升,止住死亡,然越往池塘下解药,杀菌,杀病毒药,池塘死蟹越多。就以上情况,我只想告诉你,出现任何情况别心急,万事...

    24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塘防渗漏七法
    鱼塘防渗漏七法

    鱼塘渗漏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不仅会增加饵料系数,水电费用多,养殖成本加大,而且会造成池鱼生长缓慢,鱼病多、死亡率高,经济效益降低。养鱼户可抓住休塘时期查找原因,针对渗漏的不同情况进行整修。下面介绍防止鱼塘渗漏的七种主要方法:清淤深挖法有的鱼塘由于年久失修,池底淤泥积聚较深,池坡坍塌渗漏,一旦天旱池水蒸发,极易造成缺...

    4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罗非鱼养殖防病技巧
    秋季罗非鱼养殖防病技巧

    今年上半年罗非鱼价格可观,广东养户养殖热情高涨,投苗积极性增加,曾一度出现苗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但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罗非鱼链球菌病肆虐,许多鱼塘也出现了快速死鱼的状况,即使在大量使用药物的情况下,也无法避免的造成大量损失,罗非鱼全年养殖的“第一道坎”,就绊倒了一大批人。那么接下来的“第二道坎”——过冬,我们又应该如何应...

    28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从发病死亡匙吻鲟体内检出停乳链球菌一例
    从发病死亡匙吻鲟体内检出停乳链球菌一例

    广东佛山南海西樵七星闸边一口匙吻鲟养殖池塘,面积8亩,水深1.5米,池塘中间用网片隔开为两塘,分别为4亩,一半塘有大规格匙吻鲟约1.8万斤(规格约1斤/尾),一半塘有小规格匙吻鲟苗2万多尾(规格约15cm/尾))。2015年5月13日,大规格匙吻鲟开始出现死亡,当天死鱼2尾;5月14日,死鱼3尾;5月15日,死鱼5尾;...

    555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