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鳃隐鞭虫、颤动隐鞭虫。
2、症状:鱼体发黑、消瘦、迟钝,当寄生于鳃部时,鳃丝红肿,粘液增多。鳃上皮细胞被破坏,往往并发细菌性鱼病而大量死亡。寄生于体表时,体表粘液增多,鱼体不安,生长速度缓慢,逐渐消瘦而死。
3、流行:寄生在鲮、鲤、草、青、鲢、鳙、鲫、鳊等鱼的皮肤和鳃上,主要危害鱼苗、夏花,大量寄生时引起大批病鱼死亡,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市,高温时期危害颇大。
4、诊断:用高倍显微镜检查诊断。
5、防治方法:
①硫酸铜:鱼种放养前,每立方水体用8克硫酸铜浸洗15~30分钟。
②铜铁合剂:发病季节每半个月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挂袋一次。
③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每立方水用0.7克。
④用2%食盐水或0.05%福尔马林浸泡病鱼15分钟以上。
⑤发病季节,每500立方水用苦楝叶15千克浸泡,7~10天换一次,连换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