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雏鸡前七天的饲养管理关键点

时间 : 08-26 投稿人 : Isai 点击 : 加入收藏

雏鸡前7天的饲养管理是影响雏鸡存活率最重要因素,另外雏鸡一周龄的体重和均匀度对以后连续几周影响显著,所以建议养殖户一定要做好进雏前七天的饲养管理工作。

雏鸡前七天的饲养管理关键点 | 家禽养殖

1喂料

1.1开食

开食饲喂强化颗粒料,每次每只鸡喂1g料,每2-3小时喂一次,将料潮拌后均匀地撒到料盘上。

1.2喂料方式

第4天开始使用料槽,使用料槽后注意事项:及时调整调料板的高度,方便雏鸡采食;每天饲喂2-4次,至少匀料3-4次,保证每只鸡摄入足够的饲料,开灯时需匀一遍料,喂料不均匀易造成个别鸡发育不好。

2饮水

2.1雏鸡的初饮

初饮一般越早越好,因雏鸡出壳后体内水份大量消耗,据研究发现,出雏24小时后体内水份消耗8%,48小时后消耗15%。所以早饮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粪便、增进食欲、有益于饲料的吸收、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2.2补充营养素

在水中加入3%葡萄糖,起到补充能源的作用,同时添加水溶性维生素,增强雏鸡抗病能力,初饮后第二天在水中添加抗菌药物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并促进生长。

2.3饮水方式

根据实际条件前3-7天使用饮水器,每天换4-6遍水,以后逐渐过渡到使用自动饮水管,禁止出现断水现象。

2.4清洗消毒

饮水器应每天清洗一次,饮水管每半月冲洗消毒一次。

3光照

光照对雏鸡生长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是借助于对雏鸡采食量的影响间接地发生作用,应确保光照强度达到20勒克斯以上。前7天可以使用60w白炽灯,保持1-3天24小时光照,从第4天起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小时。

4温湿度

4.1雏鸡温度控制一般原则

雏鸡前3日龄温度一般控制在35-37℃,如果雏鸡体质弱可以适当提高1℃左右,4-7天温度控制在34-36℃。

保持温度的适宜、均匀、稳定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是养好雏鸡的关键。首先,确保鸡舍内温度均匀,各处相差不超过1℃。温度不均匀直接造成雏鸡发育不均匀,体质参差不齐,增加育雏难度;其次,保持雏鸡脱温的稳定,每天降温不可超过1℃以上。最好根据育雏末期的目标温度,制定出详细到每天的温度控制计划。例如,42天目标温度为23℃,在育雏期可以每隔3天降1℃,从而达到平稳脱温的目的。育雏时还要结合“看雏施温”。

4.2雏鸡湿度控制

湿度应保持在40%-60%,湿度过低,雏鸡易脱水,空气中粉尘增多易损伤雏鸡的呼吸道黏膜诱发呼吸道病。在高温低湿时,可以通过带鸡消毒的方式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净化舍内环境;在高温高湿时可以通过增加通风量方式减小高温高湿对鸡群的不利影响,对于低温高湿,可以增加舍内温度的同时适当加大通风量。

5通风

5.1通风的目的

保证鸡舍内充足的氧气含量(19.6%);调解温度,排走鸡身体处过多的热量;排出湿气;减少舍内灰尘;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蓄积,例如,氨气和二氧化碳。

5.2通风方法

育雏前期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通风的目的是为了适当的换气;白天外界温度高,雏鸡活动量大,可以适当增加通风量,而夜间外界温度低,鸡群活动量小,应减少通风量;前7天风速和通风量不易太大,以人感觉温暖舒适不闷为宜。

6体重

管理1周龄雏鸡体重的意义:1日龄体重对以后影响不大,而1周龄体重对以后几周的体重相关性很强,所以1周龄体重不达标时,将影响以后鸡群体重的发育。因此1周龄结束后,每周定时、定点进行体重的监测,对出现异常个体进行不同的饲喂管理计划,可以促进鸡群整体均匀发育,促进体重和性成熟同步,达到良好的生产水平。

(来源:中国畜牧网)

相关文章

  • 引起鸡均匀度较差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引起鸡均匀度较差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均匀度是指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总测鸡数的百分比。一、均匀度的测定首先要抽样称重,抽样称重鸡数应占全群鸡数的5%(大群抽测1%),一般抽测鸡数不应少于100只,小群也不应少于50只。对抽测的鸡要随机抓取,不可人为地挑选大小,分层笼育时,随机抽测上、中、下三层鸡笼的鸡,每个小笼要全部称。过秤时一只一只称,...

    240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夜晚管得好 蛋鸭产蛋多
    夜晚管得好 蛋鸭产蛋多

    一、确保场地安静安全。产蛋鸭反应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如遇突然惊吓,其产蛋量会迅速下降10%~20%,有的甚至连续三四天产薄壳蛋、软壳蛋。因此,选择关养产蛋鸭的场所要尽量避开嘈杂之地,鸭舍四周要砌不低于1.5米高的围墙,防止夜间动物突袭而引起惊群。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把新老鸭子混养在一起,因为新鸭子爱叫,会使老鸭子休息不好...

    26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硝唑治蛋鸡疾病
    甲硝唑治蛋鸡疾病

    甲硝唑为抗阿米巴和滴虫的药物,对各种厌氧菌感染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易形成耐药菌株、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与常用抗生素合用无拮抗作用。经临床实践证明,该药对治疗鸡生殖系统疾病及一些传染病引起的生殖系统炎症效果好。治疗蛋鸡腹膜炎应用阿莫西林加甲硝唑联合治疗,即在鸡饮水时,按每100公斤纯水加入10克阿莫西林,同时在每公斤...

    8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地方鸭品种---云南鸭
    地方鸭品种---云南鸭

    云南鸭是中型肉蛋兼用地方品种,中心产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南鸭公鸭头和颈上部羽毛绿色带有光泽,颈下部有白色羽环,胸、背部羽毛深褐色,腹部羽毛灰白色、尾羽黑色,镜羽墨绿色。母鸭羽色分黄麻和黑麻两种,黄麻色羽点多数,有少数白羽个体。喙、胫、蹼橘黄色。虹彩红褐色,部分灰色。母鸭150日龄左右性成熟,年产蛋150个左右,蛋重7...

    16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滴入免疫有技巧
    蛋鸡滴入免疫有技巧

    滴入免疫分为滴鼻法和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点眼:对于小鸡雏要用左手轻握住鸡,使其不乱动,右手拿点眼瓶,向左右眼睛各轻轻点一滴,等鸡做完一个眨眼动作,药……滴入免疫分为滴鼻法和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点眼:对于小鸡雏要用左手轻握住鸡,使其不乱动,右手拿点眼瓶,向左...

    13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末秋初后备母鸡的饲管要点
    夏末秋初后备母鸡的饲管要点

    夏末秋初正是春养后备母鸡的初产阶段,此期的鸡群管理,关系到养鸡场(户)经济效益的好坏。现将后备母鸡夏末秋初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及时换喂过渡料。一般给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也称过渡料,料中的钙为1%、粗蛋白质为16.5%。换料时,应用半个月的时间逐渐完成换料过程,切忌操之过急,以防引起拉稀。在产蛋率达到2%~5...

    293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引起鸡眼炎的常见疾病的诊断
    引起鸡眼炎的常见疾病的诊断

    临床上引起鸡眼炎的病因有多种,有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也有营养缺乏病和氨气刺激及寄生虫病等。鸡眼炎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发炎,角膜发炎、角化或溃疡,眼睑和眼部肿胀,流浆液性、粘液性甚至脓性分泌物,甚至造成失明。现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一些引起鸡眼炎的疾病介绍如下。一、传染性鼻炎。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典型...

    26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实现雏鸡精准营养
    如何实现雏鸡精准营养

    雏鸡精准营养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不同阶段生理发育特点、日龄、体重、品种、季节以及鸡苗本身质量等。1.饲料分阶段选择第一阶段,通常指0~21天,市面上有三类专用产品,适用日龄分别定位在0~14天、0~18天及0~21天。这阶段雏鸡发育重点是胃肠道。胃肠道健康发育包括肌胃腺胃、肠道发育两部分。不少饲料厂家只重视“这一阶段雏鸡肠...

    279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茭白、鱼、鸭共育技术
    茭白、鱼、鸭共育技术

    茭白、鱼、鸭共育技术有5大优点:一是茭白田里养鱼、养鸭后,迫使农民只能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这样生产的茭白可作为无公害蔬菜销售,而且茭白品质也有所提高;二是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三是鱼、鸭觅食田间杂草、无效分蘖和茭白基部害虫(如长绿飞虱、螟虫等),减轻了茭白的虫害和草害,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四是鸭粪可以作为鱼的...

    24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寒冷季节提高肉鸭品质的方法
    寒冷季节提高肉鸭品质的方法

    做好雏鸭保温工作和疫病预防工作。冬季疫病因素常常引起鸭群生长不均匀,主要是做好雏鸭在保温方面的问题。育雏期前3天,温度必须保持在30℃以上,保证雏鸭卵黄的吸收完全,后期的养殖问题就会较少。雏鸭适应温度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北风直接吹到,晚上棚内温度又需高于白天温度。如果鸭舍密封过于严实会导致舍内氨气蓄积浓度过高,反而更...

    3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近几年,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有了新特点。新病变(1)以往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严重,近几年除了成年鸡感染较重之外,其发病鸡也逐渐趋向低日龄化,最低的发病日龄为35日龄。(2)发病...

    29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笼养蛋鸡疲劳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笼养蛋鸡疲劳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叫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常发生于产蛋高峰期。如及时发现,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大多能在3-5天恢复。如果病情发现较晚,一般20天左右才能康复,个别病情严重的瘫痪病鸡可能会死亡,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损失。一、症状:病初产软壳蛋、薄壳蛋,鸡蛋的破损率增加,但食欲、羽毛均无明显变化。之后,出现站立困难,爪弯曲,运动...

    69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棚养鸭需谨防感冒
    大棚养鸭需谨防感冒

    冬春(早春)季节寒冷,气候变化无常,如大棚养鸭管理不当,易患感冒,其防治措施如下:一、细观察。病鸭赶群活动时不愿动,出栏晚,下水慢,吃料落后,顾头、呆立。个别眼流泪,有的一侧或二侧肿胀,时间长了眼干枯,成瞎眼。粪便有稀绿色,也有稀黄色,还有未消化的饲料渣,严重的产蛋下降30%,皮薄色淡,死亡率在5%左右。二、检病理。病...

    19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给鸡群“搬家”
    怎样给鸡群“搬家”

    雏鸡在育雏舍生活6周后就应该转育成舍。转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刚刚转入育成舍的雏鸡往往对温度的突然下降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还不适应,因此,转群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在转群前,应对育成舍及舍内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空置3天-5天,然后再转群。转群前6小时应停止给料。2、转群后可慢慢增加光照,一般转群后应第一昼夜光照24...

    6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鸡白痢病的治疗
    雏鸡白痢病的治疗

    临床症状病雏呆立、闭目、扎堆、怕冷、不食、好睡,时而发出尖叫声,拉白色黏稠的糨糊状粪便,有的关节肿胀、呼吸困难。预防种鸡应定期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药物预防和病原检测,发现阳性鸡应及时淘汰,鸡粪及其污染的笼具应及时发酵处理和严格消毒。孵化室、孵化箱及种蛋在入孵前应严格消毒,不留任何“死角”,彻底杀灭种蛋外壳上的病原,严...

    28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