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养殖期水质调控的几个关键环节

时间 : 2023-07-17 22:07:54 投稿人 : Jonathon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水质控制的方法

选择无污染的水源;采取合理的投喂方案,选择投喂时机、适口饵料、控制投喂量以减少残饵。在水体被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污染时,用“护水解毒宝”络合重金属离子,漂白粉、“甲可净”等杀灭微藻和微生物等。为防止池水恶化,除常规换水之外,还需要定期使用生石灰,生石灰有杀灭过剩的浮游生物、降低水体肥度、调节pH、提高水体透明度的功能,还有补充河蟹生长发育需要的钙以及防病作用。

冬春季清塘时,不仅要用消毒制剂彻底消毒,而且要清除过多淤泥,因淤泥中存在过多的有机质,在溶氧缺乏时,引起水质、底质恶化,产生硫化氢、氨、沼气等有害物质危害河蟹,因此在放养前壹定要消除过多淤泥(只可留淤3-5厘米,用于栽培水草)。

二.水质改良措施

(1)根据水质状况确定换水量,以促进微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和平衡,保持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经常使用“底改素”或“汉宝底优”等改善底质,防止因底质腐败而导致水质恶化;

(2)合理搭配使用抗生素药物,以降低病菌的抗药性,尽量选择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以减少其在水体和动物体内的残留;

(3)定期施用“鱼水乐”+“多效底改颗粒”以降低水体中有机颗粒、可溶性有机物及氨氮的含量。定期使用“汉宝光合冻干粉”或“汉宝EM冻干粉”或“菌乐多”等微生态制剂加快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净化水质和调节水体pH值。

三、水质调节措施

1、换水:

注换新水对保持良好水质、补充溶氧有很大作用,主要根据天气、温度、水位、水质状况灵活掌握。春季一般每半月注换水1次,每次注换1/5-1/4。夏季温度较高,每周注换水一次,每次加深10cm左右。此外,当池水透明度低于50cm时,应勤换水。河蟹摄食明显下降,白天都离水乱爬或伏于水草表面,表明水质变坏,应立即注入新水或换水。在连续阴雨闷热,有机物大量分解的情况下,要勤换水,或久旱不雨,水质老化时,也要勤换水。换水的原则是先排后灌或边排边灌。

2、常见理化指标调节

2.1pH值的调节:

pH值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一般需控制在7.5-8.5之间。pH值<7.0时,削弱机体血液载氧能力,造成螃蟹生理缺氧症。可采用生石灰定期全池泼洒,提高水体pH值,同时可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供给河蟹吸收,但注意避开蜕壳期泼洒。藻类的多少会影响水体pH值的高低,因为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时会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水中的重碳酸盐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根离子,消耗酸性物质,使得pH值升高。当pH值>9.0时,可能导致河蟹鳃部腐蚀,使河蟹失去呼吸能力而死,而pH值升高的同时,氨氮的毒性也跟着增大。降低水体pH值,首先要观察水色,控制好藻类的数量,及时清除有机物。pH值过高时建议使用“汉宝护水解毒酸”或“护水至尊”或“汉宝绿水宝”配合护水解毒宝进行有效调节。

2.2、保持足够溶氧

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有效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螃蟹所需的溶解氧在5-8mg/L,最低4mg/L以上。轻度缺氧河蟹虽不至于死亡,但会出现烦躁,呼吸加快,生长速度减慢;2.5mg/L时开始浮头,1.5mg/L时出现窒息死亡。缺氧时需适时施用增氧剂,如“汉宝底加氧”,养殖螃蟹期间一般不存在溶解氧过高情形,溶氧过高对于底居的螃蟹影响不大。

2.3、氨氮、亚硝酸盐的控制

氨氮包括非离子氨和离子氨的总量。一般池塘中氨氮浓度不超过0.1mg/L,低于0.05mg/L说明水质比较瘦,需要及时追肥,培养优质生物饵料;高于0.2mg/L,则可使用“菌乐多”、“乐活”等生物制剂降低氨氮含量。亚硝酸盐是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在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中产生。亚硝酸盐的存在使河蟹血液中的亚铁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长期处于高亚硝酸盐的环境,影响其摄食和生长,一般需要控制于0.1mg/L以下,过高的水体必须及时使用硝化细菌类的降解物质硫化氢对螃蟹的毒性比对常规的鱼类更大。

2.4硫化氢的限制

硫化氢一般产生于池塘底部,而底部正是螃蟹的栖息场所,因此螃蟹养殖必须严格控制硫化氢的含量,要求其含量在0.02mg/L以下。

3、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活水体:特别是高温季节,对养殖河蟹的老塘口经常施用“汉宝光合冻干粉”或“汉宝EM冻干粉”或“菌乐多”或“乐活”,对转化吸收池底有机物分解释放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与繁殖,效果明显。通过这三步调节,使水质达到“清、新、嫩、爽”,具体达到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pH值7.5以上,氨氮0.1毫克/升以下,改善了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对促进河蟹生长蜕壳,减少病害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蟹养殖期水质调控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关文章

  • 温室甲鱼“性早熟”病因及防治方法
    温室甲鱼“性早熟”病因及防治方法

    □厦门惠盈动物科技有限公司黄朝在江浙市场,温室甲鱼养殖5个月以上(甚至3、4个月)就会出现“性早熟”现象,主要特征为:泄殖孔红肿、生殖器外露,尤其是养殖“杂交鳖”和“日本鳖”更为严重,因此造成了次品甲鱼和死亡的甲鱼比较多。一、病因1、水质恶化:温室甲鱼养到次年2~3月份,体重长到100~200克时,吃食旺、排泄多,水体...

    191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草鱼单批过养殖每亩纯利润四千四模式分享
    草鱼单批过养殖每亩纯利润四千四模式分享

    草鱼在广东养殖历史悠久,遍布整个珠三角和周边区域,主养模式分别为轮捕轮放、精养、网箱等。在很多区域很多客户是10亩左右的鱼塘,这种小面积草鱼养殖主要会面临以下问题:1.塘租成本上升,市场上部分客户年养殖1-1.5批,亩产量低于1500斤,单斤鱼固定成本高;2.市场一些高产模式,例如:草鱼轮捕轮放模式,存塘大,料比高;3...

    174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近期河蟹池管理不可掉以轻心
    近期河蟹池管理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刘君国庆节前后,正是河蟹陆续上市的季节,河蟹养殖的饲养、捕捞和贮运管理好坏,对提高品质和销售价位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殖者必须从各环节严加防控,此期间管理尤为重要。投饵。饲料投喂要满足蜕壳和积累蟹黄、蟹膏,提高肥满度对蛋白质的需求,动物性饲料应占饲料总量的60%以上,应以海、淡水小杂鱼,螺、蚌、蚬肉及动物内脏、猪...

    281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常见病之毛细线虫病防治技术
    黄鳝养殖常见病之毛细线虫病防治技术

    1、症状病鳝外观上明显症状,只是时常将头伸出水面,腹部向上或作挣扎状滚动。严重时可引起病鳝消瘦,甚至死亡。2、病原为毛细线虫,虫体乳白色,长度2~11毫米,寄生在黄鳝的后肠。3、流行情况本病在7月份较为流行。4、防治方法(1)第1天,每千克鳝用90%晶体敌百虫0.2克,拌鲜河蚌肉投喂,第2天起药量减半,连喂1周。(2)...

    2743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笋壳鱼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笋壳鱼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中山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林晓琴宋长江/文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尖塘鳢,为暖水性经济鱼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产于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随着国内特别是广东及华南笋壳鱼养殖面积的扩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很多误区,不当的养殖方法导致养殖效益降低甚至亏本,为了提高笋壳鱼品质及利润,在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很重要,结合笔者几年从...

    1423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暴雨过后防治鱼病
    暴雨过后防治鱼病

    暴雨后,在气温、水温下降,雨水增多的情况下,许多养殖塘口病害频发,鱼、虾、蟹死亡率较高,部分养殖户损失较大。现介绍几种水产养殖常见病害的治疗方法:1.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①病鱼体表或鳃丝上如果发现寄生虫,首先杀虫。使用氯氰菊酯13至16毫升/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混养塘口要用专用杀虫剂,可用伊维菌素15至20毫升/亩·米;...

    22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二)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二)

    关键控制技术三健康肥水·保健养苗成功养殖户已认识到养蟹前期肥水的重要性:前期水肥藻相好,对保苗和顺利蜕壳很重要。  肥水就是为了培育良好的藻相,良好的藻相既能解毒、净水(吸收水体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又产氧(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大量的溶解氧,水体中70%左右的氧是藻类和水草产生的),还是蟹苗喜食的天然优质饵料(无...

    246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草鱼厌食症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草鱼厌食症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草鱼厌食症指的是由于寄生虫、环境、天气及饵料等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旺的一种不正常现象,而尤其在早春也即每年3月~5月份这种情况发生尤其频繁,给养殖户的全年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就草鱼早春厌食症的症状、原因及解决方案作一个浅析。症状刚开始投喂时吃食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采食量下降,甚至有时突然不吃草或显著减少吃草量的反...

    17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鲈鱼不吃料了 首先要镜检判断是否因寄生虫引起
    鲈鱼不吃料了 首先要镜检判断是否因寄生虫引起

    一旦发现鲈鱼不吃料时,首先要通过显微镜镜检判断是否是寄生虫引起,再考虑其它因素,如水质问题等。鲈鱼养殖生产实践中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莫名其妙”减料甚至不吃料。因为一两天连续减料甚至不吃料,不但严重影响生长而且会导致鱼体变瘦,即使之后再重新正常吃料,也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恢复到停料前的体重,变相增加了饲料系数和养殖成本。通过...

    337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秋季人工繁殖鲤鱼苗五技巧
    秋季人工繁殖鲤鱼苗五技巧

    秋季利用家庭凼仔流水养鱼池进行人工繁殖鲤鱼苗,能适应春季放养的需要,缩短鱼苗养殖周期,提高产量。秋季人工繁殖鲤鱼苗有五技巧:一、种鱼选择要选择成熟,重500克以上的种鱼。雌鲤鱼要腹部膨大柔软,肛门和生殖孔周围红肿,充血;雄鲤鱼挤其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而且肛门附近无红肿。二、雌雄搭配选择好雌雄种鱼后,以1:5-7的比例进...

    29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欧洲鳗败血症的诊治方法
    欧洲鳗败血症的诊治方法

    福建是水产大省,鳗鲡是福建的主要水产养殖对象,是福建省的四大出口支柱之一,自一九九四年以来,欧洲鳗_刀:始引进我国,由于异地饲养及养殖池老化等原因,欧洲鳗疫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欧洲鳗的疫病以败血症感染率最高,危害最大,据我们近几年的统计,九八年欧洲鳗败血症的感染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5—1O%。九九年欧洲鳗败血症的感染...

    73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的投喂管理
    鳗鱼养殖的投喂管理

    如果要让鳗鱼长得又好又快,必须搞好鳗鱼的饲料投喂管理。笔者提出几条管理经验,供参考。一、水温对投喂的影响1、早晚温差会影响到当天鳗鱼的饵料摄食,在无温池内3℃以内的日水温差是属于正常的,不会影响到鳗鱼吃料。主要在季节交替时,日水温超过4℃时,会影响到鳗鱼的摄食。当这种情况产生时,最好降低投饵率,可减少30%-50%的饲...

    2241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网箱养鱼防逃技术
    网箱养鱼防逃技术

    先预制一个4-5平方米的小网箱,以备网箱移动时使用。准备移动网箱时,可将小网箱放在大网箱一角的下面,将鱼集中到该角后,把小网箱展开,使鱼集中的一角成双层,然后再小心移动,这样就可减少网箱逃鱼事故。平时在网箱的四角外面用网目较大的网片围一层,以做护网。定期在护网和网箱间用刺网试捕,以检查网箱是否逃鱼。在每个网箱内放10尾...

    23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竖鳞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竖鳞病防治技术

    1.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2.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尾部或身体大部分鳞片像松球似的向外张开,鳞片基部呈鳞囊水肿,其内部积聚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致使鳞片竖起。病鱼游动迟缓,食欲减退,常浮游于水面。患病严重的鱼,三四天就会死亡。3.防治方法:操作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以2%的食盐水与3%的小苏打混合,浸洗病鱼10分钟。...

    1705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大闸蟹池塘应激性夹草现象分析与对策
    大闸蟹池塘应激性夹草现象分析与对策

    7月份江苏地区阴雨不断,使得螃蟹池塘尤其是以水韭菜为主的,出现了水质变化过大从而造成夹草现象严重的问题。关于螃蟹夹草现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营养性夹草,一类是应激性夹草。前者很好理解,就是饵料不够吃或者营养不均衡,处理方法也相对简单,就是加大饵料的投喂,并且添加营养品(如速倍长或者速倍健等既起到均衡营养又起到诱食作用)...

    181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