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清塘消毒不彻底购进带病原苗种是鲫鱼孢子虫病发病缘由

时间 : 2023-03-09 06:48:42 投稿人 : 映菡 点击 : 加入收藏

武汉九州神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高方雄:清塘消毒不彻底、购进带病原苗种是孢子虫病发病缘由

清塘消毒不彻底购进带病原苗种是鲫鱼孢子虫病发病缘由 | 淡水养殖

鲫鱼的孢子虫病分粘孢子虫病和单孢子虫病,球虫病(艾美虫病)与之容易混淆。粘孢子虫病随寄生部位和不同种粘孢子虫而不同,通常在组织中寄生的种类,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白色包囊,孢子游离在器官腔中,严重感染时病鱼会胆囊膨大,胆管发炎,胆囊壁充血。粘孢子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鱼类都会有,而单孢子虫病(肤孢子虫),此病寄生鱼的体表和鳃上,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鱼体发黑消瘦,皮肤发炎以及死亡。

孢子虫病发病缘由一方面是池塘清塘消毒不彻底;另一方面是从疫区采购有病原的苗种导致。所以孢子虫病的预防措施,首先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其次是杜绝从疫区采购苗种;最后是搞好苗种的检疫工作。当鱼发病时外用相对应的杀虫药“神农168灭虫精”(青戍菊酯),杀灭传染的幼体,每7d使用一次,连用三次,内服中西复方制剂“孢虫净”(盐酸氯苯瓜),此方法在江苏盐城地区已通过多年的验证。

相关文章

  • 一个河蟹池塘浓绿色水的处理案例
    一个河蟹池塘浓绿色水的处理案例

    湖北:养殖户张老板塘口面积:20亩水质指标:PH:9.3氨氮:0.4ml/L亚硝酸盐:0.05mg/L池塘情况:老塘口,底泥较厚,深黑色发臭。水色发浓,呈浓绿色,透明度极低,下风口有一股腥臭味。前期使用过三次粪肥(有机肥),晚上部分螃蟹上草、上岸,三天前使用过一次氨基酸和EM菌。情况分析:此种情况是典型的水体富营养化导...

    107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夏季养殖甲鱼的注意事项
    夏季养殖甲鱼的注意事项

    7-8月份是中华鳖的繁殖旺季,将有大量的稚鳖孵出。一要及时做好孵化收集工作,二应加强稚鳖的强化培育和防病措施。稚鳖入池前必须用高锰酸钾和食盐等药浴消毒,以防病菌感染。积极提倡养鳖户自繁自育,若到外地购入鳖蛋或稚鳖时,应加强检验检疫,并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病菌带入。温室养殖甲鱼,因室内气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加强水质的...

    7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丰产鲫食用鱼养殖技术
    丰产鲫食用鱼养殖技术

    一、食用鱼养殖模式及放养密度1.与鲶、鳙、草鱼混养:5~8月放养。丰产鲫放养规格8~10厘米,每亩放养300~500尾,鳙规格10~15厘米,每亩放养80~90尾,鲢10~15厘米,每亩放养50~60尾,草鱼15~20厘米,每亩放养250~300尾。投喂鲫类专用料或配合饲料。2.与鲈鱼、叉尾鮰、鳗鱼、罗氏沼虾混养:5~...

    2707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大闸蟹塘鸟类危害介绍与防范措施
    大闸蟹塘鸟类危害介绍与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人们爱鸟护鸟意识的增强,鸟类种群及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鸟害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已远远大于蛙害、蛇害和鼠害,特别是对具有两栖生活习性的河蟹养殖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鸟类危害鸟类往往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作为栖息场所,而蟹塘不仅提供了水,还为鸟类提供了美食,从而蟹塘便成了水鸟类的乐园...

    264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龟混养技术
    鱼龟混养技术

    1、清池在放养鱼、龟前,首先做好鱼池的清池与消毒。每亩平均水深1米的鱼池用200-250公斤生石灰,兑水溶化后遍泼全池。如果鱼池中有少量的水(池底水深3.3-7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分成若干等份均匀地堆放于池底,让其溶化后,趁热遍泼全池。2、放养按亩产鲜鱼500公斤计算,放养鲢鱼600尾,团头鲂100尾...

    27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做好大眼幼体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是扣蟹养殖期的关键
    做好大眼幼体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是扣蟹养殖期的关键

    做好大眼幼体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是扣蟹养殖期的关键,可以提高大眼幼体的成活率、经济效益。现根据镇江市丹徒区多年的扣蟹养殖经验,总结大眼幼体放养前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清淤晒塘抽(排)干池水,暴晒6﹣10d,老塘口清徐淤泥,检查塘口四周,发现有漏水的地方可以用生石灰拌合泥土(1:3)夯实堵死,同时检查进排水口的管道四周,...

    246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不蜕皮的三种原因及处理方法
    河蟹不蜕皮的三种原因及处理方法

    此病的主要症状病蟹行动迟缓,往往十足腾空,在蟹胸部、腹部出现裂痕,但无力脱壳或仅退出部分蟹壳,病蟹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全身变成黑色,最终消瘦而死亡。在池水四周或水草上常可以发现患此病的蟹。发病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1)河蟹生长季节,水体中或投喂的人工饵料中,长期缺乏钙、铁等元素的物质,蟹壳长而不硬,造成河蟹生理性脱...

    71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辽宁营口鲤鱼养殖户于文光养低成本鱼也能打胜仗
    辽宁营口鲤鱼养殖户于文光养低成本鱼也能打胜仗

    通心社通讯员吴洪辽宁省营口市今年苗种价格极高,水产养殖户们在高苗种成本的影响下,单斤鱼成本普遍上升,达到4.1元。出鱼时行情稍微不好,养殖户则无钱可赚。然而营口养殖户于文光在别人单斤鱼成本都在4.1元时,他却用了3.87元的单斤成本和1.24的系数打了漂亮的一仗,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不可思议”。分析行情,知己知彼才能打胜...

    1375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技术之赤皮病防治方法
    黄鳝养殖技术之赤皮病防治方法

    症状:病鳝体表发炎充血,尤其是鳝体两侧和腹部极为明显,呈块状,有时黄鳝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菌感染。治疗:用1.0~1.2mg/L漂白粉全池泼洒;用0.05g/m2明矾兑水泼洒,2天后用25g/m2生石灰兑水泼洒;用2~4mg/L五倍子全池遍洒;每100kg黄鳝用磺胺嘧啶5g拌饲投饲,连喂4~6天。...

    2937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养殖户防控早期蟹苗不吃料有方法
    养殖户防控早期蟹苗不吃料有方法

    在蟹苗放养前期,由于前期气温低、水位低,光照强,温度变化大,蟹苗会打洞,或者栖息在水草中,不肯出来觅食,长久体色发暗,甲壳硬,慢慢就变成了“懒蟹”,最终会形成较多的“水瘪子”。1、水草过多有些人年前就会把伊乐草种植入塘、也有些是上年留下的伊乐藻,春季环沟出现疯长现象,占据了大量河蟹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得河蟹全部躲在草里,...

    142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温室养殖乌龟的节能加温装置
    温室养殖乌龟的节能加温装置

    以无烟煤为热源,通过调节风门进行人工控温的节能加温装置目前主要有两种,可配套大型、中型和小型养龟温室。一种节能加温装置是根据温室需要将多个全封闭节能炉相互串联,利用炉体和烟道发出的热能直接进行空气加温,间接使水温升高,通过风门调节来控制水温,这种方法节能显著,但尚未解决换水问题,仍需锅炉换水,此装置适合已购置锅炉,过去...

    774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利用闲塘养殖黄鳝效益不错
    利用闲塘养殖黄鳝效益不错

    有农户来电咨询,家有一口水面2亩左右的清水山塘,现在想用来养殖黄鳝。由于以前没有养过黄鳝,所以不知道养殖难度怎样,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就是它的前期成本投入大概要多少?风险大不大?哪里有好的鳝种提供?经咨询专家及查找技术资料,黄鳝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一些不宜养殖其它鱼类的废弃水体及不宜种植农作物的水坑、水...

    544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无公害螃蟹养殖技术要点
    无公害螃蟹养殖技术要点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以发展“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优质化”水产品养殖为重点,以抓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科技创新工作,使全市的水产养殖业得到健康、持续、高效、稳步的发展。目前,全市名优特新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有...

    211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春放养鱼种的适宜规格
    冬春放养鱼种的适宜规格

    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力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但规格究竟多大最合适,要根据不同种类鱼的生长规律来确定。青鱼最好放养尾重0.25~0.75公斤或0.5~1公斤的二龄鱼种。此规格的青鱼,能大量摄食螺蚬,生长快,年底出塘...

    3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育苗户可从五个方面提高泥鳅苗成活率
    育苗户可从五个方面提高泥鳅苗成活率

    作者:王珍泥鳅苗往往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殖推广格局,严重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笔者经过两年的试验总结,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有以下几点。1、泥鳅孵化池最好是大于20㎡的水泥池,孵化出苗三天后,不急于分塘培育,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期间投喂适量的蛋...

    215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