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与科学用药

时间 : 05-09 投稿人 : Davion 点击 :

科学安全地使用渔药,既能及时防治水生动物疾病,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在减少药物残留的同时,提高水产品质量,为人类提供安全、绿色的水产食品。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环保渔药的同时,科学配伍使用渔药,可以达到增强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要做到科学用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吸收前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临床用药的实践经验。目前,水产品病害有呈多样性和多发性趁势,一部分水产养殖户由于受自身文化和渔药知识缺乏的束缚,常常在鱼病防治过程中有盲目用药或滥用药物的现象,由于笔者长期处在生产第一线,在多年的渔业技术推广和鱼病防治活动中,深感盲目用药和滥用药物给生产者造成的损失,现就目前渔业养殖病害防治中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和科学合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与科学用药 | 养殖病虫害防治

渔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病原体的诊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各种新型抗生素在内的渔药新品种不断投放市场,可以选用的种类较多,加之经验性用药也能解决一部分水生动物疾病的治疗问题,因此较多的养殖户不重视病原体的检测,仅凭经验选用药物和治疗方法,常常是所用药物不对症,不仅延误了治疗时机,甚至特殊病原体的感染会因为不能得到恰当的、及时的治疗,结果造成大面积的疾病流行,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2.不清楚病原菌的耐药状况。随着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数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对同一种疾病长时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必然会使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致使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或无效。只有重视对养殖水域中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监测,或是从其他的渠道及时了解病原体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选用药物并掌握其使用剂量。

3.忽视药物的使用条件。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有效范围,如水产养殖中经常用到的含氯消毒剂,它的作用机制是在水中可以释放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氯,对细菌原浆蛋白产生氧化反应,起到杀菌作用。它的作用效果受水体理化因子(如盐度、pH、温度、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药效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药物在碱性水环境中的作用减弱,碱性药物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则随水体pH的升高而升高。

4.对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重视不够。在疾病的治疗中,药物与动物机体的关系,犹如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一样,离开了内因的作用,就谈不上外因的作用。药物对控制疾病方面虽然非常重要,但任何药物的作用都不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水生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只有当动物机体存在一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时,药物才会发挥其治疗作用。疾病治疗期间,应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糖类、高蛋白物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具有免疫激活性质作用的β-葡聚糖等物质,使患病动物在食量下降的情况下,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和能量需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药物治疗的效果能更好地表现出来。减少人为干扰,防止因人为干扰而使患病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加剧病情,从而降低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5.不遵守休药期。药物进入水生动物体内,不会立即从体内消失,以蓄积、贮存或者其他方式保留在组织器官中,并有较高的浓度,休药期期间动物组织中存在的具有毒理学意义的残留通过代谢,可以逐渐消除,达到不影响人类健康的安全浓度。由于药物种类、剂型、剂量、给药方法、给药时间、使用药物时的环境以及水生动物种类不同,药物在体内的残留时间和浓度也不一样,为保障水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和保护环境卫生,以及保障我国正常的水产品出口贸易,必须严格遵守休药期。渔业生产经营者不得在休药期内销售水产品。

科学合理用药的原则

1.防重于治的原则。在生产中相当一部分养殖者对水生动物疾病的特殊性认识不足,重视治疗、不重视预防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给药方法与其他动物有很大差异,一旦病体不摄食,治疗就非常困难。

2.对症治疗的原则。正确诊断疾病是对症下药的前提,如果对水生动物发病过程没有足够的认识,药物治疗就是无的放矢,不但无益,反而耽误疾病的治疗。就是做到了对症下药,同一种疾病也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应该彻底杜绝滥用药物和无病用药的现象。

3.联合用药的原则。正确诊断出疾病后,应选择最有效、最安全的渔药进行治疗。除了确实具有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外(如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经常联合使用)要慎重使用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

4.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原则。只有把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巧妙地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病必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说得非常深刻。

5.适度剂量的原则。在水生动物疾病防治中适度的用药剂量非常重要,剂量太小达不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剂量太大既增加成本,又会产生中毒和药物残留等不良反应。施药中坚决反对滥用药物,尤其不能滥用抗菌药物。

6.合理疗程的原则。在鱼病防治中正确掌握用药疗程也很重要,如果用药时间过短,不能彻底杀灭病原体,也不能实现治疗的目的,还可能给再次治疗带来困难;如果用药时间太长,不仅增加生产成本,可能还会造成药物残留,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同时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

在渔业生产活动中,药物的使用必须按照NY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物,严格遵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杜绝使用禁用药物。总之,渔药的使用应以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破环生态环境为最基本的原则。

作者:谢达尧

相关文章

  • 几种水产品的适宜用药量
    几种水产品的适宜用药量

    在水产养殖生产上防治病害,其用药量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对养殖对象造成药害。特别是淡水白鲳、鳜鱼等鱼类,对一些药物敏感,用药不当极易引起死亡。一、淡水白鲳淡水白鲳对有机磷农药最敏感。故禁止使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药物。二、鳜鱼鳜鱼对敌百虫、氯化铜等药物较敏感。敌百虫浓度在0.2毫升/升以上,氯化铜浓度在0.7毫克/升以上,就可...

    209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蚌类养殖常见病水膨胀(水睡肿)病防治方法
    蚌类养殖常见病水膨胀(水睡肿)病防治方法

    用消毒过的针筒吸1%四环素或链霉素溶液喷洒病蚌;或用1%卡那霉素注射外套膜。...

    724 水产病害 育珠蚌病 蚌病 育珠蚌
  • 降低肉鸡药残七措施
    降低肉鸡药残七措施

    一、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从绿色饲养认证到防疫卡,从监督饲养监管证到出栏检疫,环环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不论是新城疫还是法氏囊病,均应在初免7天后再加强免疫1次,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接种方法。三、合理投喂预防药物选用无药残的地克珠利防治球虫病,选用休药期短的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治疗大肠杆菌病。为减少投药次数和投药量,缩短休药...

    13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EM菌在水产养殖中起到的作用
    EM菌在水产养殖中起到的作用

    在养鱼虾池中施放有益微生物EM菌,能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尸体、残饵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同时能均衡地给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平衡藻相和菌相,稳定池塘水色。EM菌液渗入水体后,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调整养殖生态环境,提高水中溶氧量,促进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

    214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气温升高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引起的中毒不在少数,为您详解预防及解救措施
    气温升高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引起的中毒不在少数,为您详解预防及解救措施

    (一)氧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首先为大家说下溶解氧,溶解氧的高低,是氨氮,硫化氢产生的先决条件,溶解氧高了,其他氨氮硫化氢产生条件直接被扼杀在摇篮中。1池塘溶氧的补给与消耗2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昼夜变化:下午2~4时最高,黎明前最低,原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昼夜差异:浮游植物密度高、晴天,含氧量的昼夜差...

    299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淡水白鲨养殖之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淡水白鲨养殖之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即在患病鱼的皮肤、鳍或鳃上,肉眼可见一个个白点,同时伴随有大量黏液产生,用显微镜在镜下对患病鱼检查,可见大量小瓜虫的虫体。防治该病时可用“鱼虫必杀”,l米水深泼洒200克/亩;也可用“驱虫精”0.25毫克/升进行泼洒;或用“鱼虫清”4%添加到饲料中投喂以驱杀虫体达到防治目的。...

    203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南方大口鲶锥体虫病初报
    南方大口鲶锥体虫病初报

    锥体虫属鞭毛虫,最早于1841年在鳟鱼的血液中发现。锥体虫个体小,寄生于血液,使鱼精神萎顿、不食、体质衰弱、贫血,最后死亡。我国从50年代起就陆续有锥体虫感染膏、草、鲢、鳙、鲤、鲫、蝙、黄颡鱼、黄鳝、鳗鲡等鱼类的报道。但至今尚未见感染南方大口鲶的报道。近年来,四川南方大口鲶养殖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最近相继在一些养殖场发...

    246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罗非鱼小瓜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罗非鱼小瓜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小瓜虫病1.主要症状在罗非鱼严重感染小瓜虫病时,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丝上,布满白色小点状胞囊,亦称之为白点病。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宿主的病灶部位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粘膜覆盖在病灶表面。有时鳍条亦发现有腐烂。2.流行情况多子小瓜虫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水温为20℃~24℃,我国处温热带...

    247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什么是过硫酸氢钾?我们常说的过硫酸氢钾是指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它是一种无机酸性氧化剂,又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过一硫酸氢钾三合盐、过氧化单硫酸钾盐,简称:PMPS或KMPS,是常用功能化学品Oxone、Caroat、ZA200/100、Basolan2448的基本有效组分。分子式:2KHSO5KHSO4K2SO4分子...

    495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仔猪跳跳病药治疗方案
    仔猪跳跳病药治疗方案

    面对仔猪跳跳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为主。得了此病的仔猪,是能活的,只是有的耐过后生长发育有受到影响,当然一些病情严重的会有死亡发生。在治疗的同时,也应注意调整饲养管理,进行改善。仔猪跳跳病用什么药治疗?本病目前无特殊治疗药物。发现病仔猪应加强呵护,对症治疗,可减少死亡。保持猪舍清洁、卫生、...

    1445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疾病
  • 冬春季节药物清塘的方法和药塘后毒性处理方法
    冬春季节药物清塘的方法和药塘后毒性处理方法

    冬季防病用药的关键点在于,彻底清塘消毒和做存塘鱼的越冬管理及水霉病的预防工作。冬季气温划定于10℃以下,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最低气温在0℃以上,而北方地区气温在零下几十度。气温在4℃以下时,一般不进行相关的渔事活动,特别是结冰或下雪天气。1.药物清塘的基本方法药塘时必须带水操作,无水则无用。药塘操作时最好选择在气温4℃以上...

    64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陈昌福:鱼类的免疫及存在的问题
    陈昌福:鱼类的免疫及存在的问题

    一、鱼类的免疫基础鱼类具有比较健全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也具有一系列免疫细胞,这些是对鱼类实施免疫预防各种疾病的免疫基础。1鱼类免疫器官和组织胸腺、肾脏和脾脏以及黏膜淋巴组织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组织和器官。2鱼类的免疫细胞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均称为免疫细胞。鱼类的免疫细胞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淋巴细胞,主要...

    82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饲料里添加药物要注意的问题
    饲料里添加药物要注意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投药饲料中添加药物应根据所饲养畜禽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投药。幼、老龄和体质较弱的畜禽及母畜应选择敏感性较小、毒性较低、用量少的药物。配合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选择易被胃肠吸收的抗菌、驱虫药,易被消化液破坏的青霉素等药物不宜加入。辨清药品真假购药时要识别真伪,不购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批准文号及过期药物...

    105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螃蟹曲弓反背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螃蟹曲弓反背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曲弓反背病该病幼体腹部出现褐色块斑,肠道无食物,尾部向背弯曲至头部,造成幼体死亡。防治方法:用土霉素0.5ppm,定期消毒养殖池水体。...

    59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虾蟹病 淡水虾蟹养殖病害 虾蟹养殖病害
  • 夏季仔猪拉稀原因及治疗
    夏季仔猪拉稀原因及治疗

    夏季气温高,可以说相比冬天仔猪拉稀现象会少些,但仍会有个别仔猪出现拉稀,这是什么原因?简单来说是由于猪舍降温、湿度大和仔猪吹风而引起仔猪拉稀,治疗时要先找到病因,看是需要药物治疗还是只需对饲养管理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应解决。夏季仔猪拉稀什么原因?冬季天气寒冷,仔猪很容易发生拉稀病,养猪人也提高的警惕,这是大家都知...

    2440 养殖常识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