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问答

时间 : 2023-05-20 01:27:40 投稿人 : 巧蕊 点击 : 加入收藏

常规集约化的鳗鱼养殖依靠大量换水和药物防治病害,严重制约鳗鱼业的生存和发展。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不仅节水节能,还能减少用药或不用药,是可行的鳗鱼养殖新技术。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问答 | 淡水养殖

1、什么是鳗鱼可控生态养殖?

答:当人们谈到“生态养殖”时,大多会理解为一种简单、天然、粗放、低产、低效的养殖方式。然而,当增加“可控”二字时,以上理解则是完全错误的。可控生态养殖是一种集约化、高效率的精养殖模式,具有“健康安全、经济实用、节能减排、高效环保”等特点。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人为有意识地改变现有鳗鱼养殖设施,尽可能地调控和营造更加适合鳗鱼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环境:利用生物相互抑制的原理,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用药或不用药;通过控温和保温减少因气候变化对鳗鱼养殖造成的影响,大大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饲料效率;通过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节约大量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适度光照和增氧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活力;通过物理方法处理鳗鱼粪便控制生物消化平衡,保持微生态的自净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使水体生态系统超越自然,按照我们的愿望高效地生产健康、安全、优质的鳗鱼。

2、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保温?

答:鳗鱼是变温动物,其生长、代谢效率均取决于养殖水体温度,当温度适宜时(欧鳗25℃左右,日本鳗27℃左右),其体内代谢旺盛,对食物消化和吸收效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温度过高或过低,鳗鱼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影响,生长相对较慢。在鳗鱼养殖中建造温棚、安装加温和控温系统,保持鳗鱼最适生长温度,不但有利于鳗鱼生长,也有利于各种浮游生物和细菌等微生物的繁衍,保持水体中微生态平衡。同时,搭建温棚可以适当采光以满足水体中光合浮游植物的生长需要,有效消耗水中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温棚还有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体温度保持相对恒定,使鳗鱼养殖基本不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加装增氧系统?

答:可控生态养殖与传统工厂化养殖不同,养殖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分解性微生物。在阴天和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养殖水体中的所有生物降低或停止光合作用,而相对呼吸作用耗氧量大大增加,有可能造成水体短时缺氧,对鳗鱼健康造成威胁,这是可控生态养殖的瓶颈问题。若此时不增加水中溶氧,最容易发生鳗鱼浮头缺氧死亡、水质急剧恶化等后果。因此,有必要在鳗鱼养殖池中加装增氧设施,及时给养殖水体增加溶氧,突破每一天可能发生短时缺氧的瓶颈。通过加强增氧还可有效保持水中微生物的高消化能力,可大大提高水体中鳗鱼养殖密度,从而获得单位面积的相对高产,提高生产效率。

4、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避免大量换水?

答:“大量换水”几乎是我国工厂化水产精养模式的“专利”,由于养殖密度较高,水质容易恶化,不得不采取大量换水的方式,常常是日换水量达数倍,甚至十多倍。如此大换水养殖,造成水体中浮游生物和分解性微生物极少。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鱼长期生活在清水环境里,近似于人类生活在没有植被和湿地的沙漠里,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大换水造成的清水养鱼的害处很多,如:

A.养殖水体中鱼类排出的粪便,因缺乏浮游生物和分解性微生物,不能及时被分解而大量积累;

B.水体中溶解氧因养殖生物呼吸作用不断消耗,同时又缺少光合作用补充,容易导致水中溶解氧迅速减少;

C.水霉菌等有害病菌和鳗鱼常见寄生虫(如小瓜虫、拟指环虫、车轮虫等)最容易在这种单调的清水系统中先于藻类等光合浮游生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容易造成鱼类暴发性疾病;

D.养殖过程中频繁换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每次换进的新水对于鱼类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环境,造成鱼类经常处于条件应激状态,严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

E.大量换水造成养殖水温不容易恒定,不但造成鱼类应激,还造成加温耗能加大,生产成本提高;

F.因频繁换水而经常通过水源带来病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大大增加了鱼类发病的几率;

G.鱼类在清水中没有安全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应激,摄食效率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细数大换水这些弊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模式不采用大量换水的道理。可控生态养殖讲究的就象人们常说的“养鱼先养水”,所谓“养水”,是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在养殖水体中有意培养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微生物等,让水体构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让各种微生物高效地消化鱼类产生的粪便和水体中的其他有害物质,净化水质,为鱼类营造一个平衡、稳定的良好生态环境,能有效避免因清水养鱼造成的种种弊端。

5、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不能使用水体消毒剂等药物?

答: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在养殖水体中培养大量的浮游动、植物和分解性微生物,有时也要在养殖水体中加入“益生菌”,其目的是通过水体的生态系统实现水质自净,同时抑制有害病菌和寄生虫的暴发,保护鱼类安全。如果养殖过程中使用水体消毒剂、抗生素或杀虫药物,将导致各种微生物大量死亡,使精心建立的水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甚至崩溃。而当水中生态系统失衡,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总是捷足先登大量繁殖,继而引发病虫害。滥用药物将陷入“用药~换水~疾病~用药”的恶性循环中,鱼类常发生药物诱发性多种疾病,并可能造成鱼类中药物残留超标的风险。可控生态养殖需要一个稳定的多样性生物系统,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可能使该系统受到破坏,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6、为什么饲料配方对可控生态养殖有影响?

答:可控生态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的消化能力与鱼类粪便排放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粪便排放过多,将造成微生态失衡,产生不良影响。饲料配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鱼类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鳗鱼长期摄取营养配方不合理的饲料,会造成其本身健康状况不佳,进而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增加生态系统负担,同时降低鱼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此外,鳗鱼饲料中若添加抗生素,将杀死鳗鱼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也会影响鳗鱼的消化吸收能力。选择良好的饲料配方有利于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在饲料配方中添加发酵豆粕或其他活性发酵产物,对培养鳗鱼肠道有益菌群,帮助鳗鱼消化吸收十分有利。

7、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需要合理密度?

答:在可控生态养殖系统中,鱼类产生的粪便主要依靠水中微生物及时进行消化,而水体生态系统对鱼类粪便的消化能力是有极限的,养殖密度过高,所产生的粪便有可能会超出生态系统的消化能力,生态平衡将被打破,水质将恶化。为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控制适当的养殖密度非常关键,经初步试验表明,在不换水、不排污、保持温度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幼鳗培育密度500~800尾/平方米是可行的;成鳗养殖在不换水、不排污的条件下,放养密度可达6~8千克/平方米。

8、可控生态养殖模式如何实现更高密度养殖?

答:在可控生态养殖模式中,实现更高密度养殖的关键是如何突破水体生态系统对粪便的消化极限,这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微生物消化的极限是不可以突破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物理方法将水体中部分鱼类粪便分离出来,减轻微生物的负担,实现人工控制下的平衡,这是可控生态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具体分离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如微粒过滤法、人工湿地过滤法、气旋发泡分离法等。人工分离鱼类粪便效率越高,则可放养的密度越高。

相关文章

  • 甲鱼养殖之庭院养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甲鱼养殖之庭院养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1.投饵:鳖是以肉食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水生动物,常用饵料有昆虫、肠类、死禽、蚯蚓、鱼、螺蚬、蝇蛆、瓜类、豆饼、浮萍、水草等,可与附近饭店、食堂、食品厂等单位联系利用其下脚料,每天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分上、下午2次投喂,池中设数个饵料台,饵料台被水淹没10~30厘米。另外,在池中设一电灯,夜间既有利于看管,又能诱虫供鳖...

    2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2014年江苏徐州地区鳜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情况概述
    2014年江苏徐州地区鳜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情况概述

    作者:新沂瓦窑渔场 蒋思峰今年前期的气温持续偏低,适宜寄生虫的繁殖,因此今年鳜鱼养殖的鱼病中,寄生虫占有较大的比例。寄生虫以车轮虫和指环虫为主,能防治住这两样寄生虫,就能控制鱼病的暴发。由于广大养殖户对鱼病的预防没有及时跟上,加之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导致今年鳜鱼的鱼病大面积爆发,加之养殖户病急乱投医,乱施药...

    732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咋清除鱼塘青苔
    咋清除鱼塘青苔

    施草木灰选晴天上午,在池塘上风头抛洒,每亩水面用草木灰25~30公斤,使其均匀覆盖在青苔上即可,一般施草木灰后3天青苔开始死亡,7天内全部死亡下沉。泼洒猪粪每亩鱼塘用200~300公斤鲜猪粪,泼洒在青苔生长稠密的地方,10天内可将青苔杀死。泼洒黄泥浆鱼塘清整前全池泼洒黄泥浆,每亩用黄土20~50公斤,加水搅拌成浆,全池...

    20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科学养殖河蟹,这些检测你做了吗
    科学养殖河蟹,这些检测你做了吗

    进入6月份开始,水温逐渐升高,池塘中的水草也由于不耐高温,活力逐渐减弱,进而引发各种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全面、准确的认识池塘状况是关键,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这就需要依托科学的检测手段,加强池塘中水质、水草以及河蟹等各方面的检测,帮助大家精准把握池塘动向,做到科学管理,成功养殖!检测一:常规水质指标(氨氮、亚...

    140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桂花鱼感染聚缩虫病例及其思考
    桂花鱼感染聚缩虫病例及其思考

    2016年广东惠州地区养殖桂花鱼的客户较往年增加了很多,很多养殖户都是今年第一年开始养殖桂花鱼,更有一部分人,以前根本没有养过鱼。去年的尾批桂花鱼价格较为理想,有一部分养殖户最高价卖到了50多块钱,由于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不太乐观,这给很多养殖户增加了很多的侧面信心。为追求高产、高利润回馈,很多养殖户在放养密度方面不断增...

    139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斑点叉尾鮰属底栖杂食性鱼类,目前在中国主要是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等特点,适合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养殖。可主养,也可与鲢、鳙、鳊、罗非鱼等混养。现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般要求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最好为3-10亩,水深1.6-2.0米。...

    166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技术

    一、病原柱状屈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温度5~35℃,最适温度27~28℃;生长pH范围6.5~8.5,最适pH为7.5左右。水体中含0.7%的食盐即能抑制其生长。二、症状该病主要引起鳃组织坏死。患病鳗鲡在水面无力地游动,有时停在水流弱的角落或池边。病鳗体色稍黑,外观无特别明显的症状。如用手指轻轻压鳃,从鳃孔会流出带...

    141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2002年水产推介新品种-黄颡鱼
    2002年水产推介新品种-黄颡鱼

    (1)品种简介: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河渠、塘堰中均能栖息。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特别喜欢的优质水产品,无论是一般的餐馆,还是高档的酒店都十分抢手。由于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有限,导致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所以近几年各地纷纷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并取得了成功...

    173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的人工繁殖:亲鳖培育
    甲鱼的人工繁殖:亲鳖培育

    1.混养前的准备亲鳖入亲鳖池培育前15天,要对池塘和渠道进行清整和消毒,以清除杂物、污物,然后用药物彻底消毒,杀死其中的野杂鱼及有害致病生物。目前,清塘常用的药物有两种:(1)生石灰多采用生石灰干池清塘法。将池水排至5~10厘米深,生石灰用水溶解后趁热全池泼洒,第2天再翻耙一遍以提高清塘效果。生石灰用量通常为每100平...

    163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鲍鱼溃疡病及其防治
    鲍鱼溃疡病及其防治

    鲍鱼溃疡病是由溶藻弧菌感染引起,水中病原菌通过鲍的上皮组织进入体内,进而侵入血窦和神经鞘周围。症状为足、外套膜水肿及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足部、触手松弛,内脏团和中部萎缩,不能翻转直至死亡,主要感染3~5厘米的鲍鱼。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期,是我国目前流行较广的疾病之一。防治方法为:每立方米水体中,加入3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

    2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调控光照提高特养动物经济效益
    调控光照提高特养动物经济效益

    光照是特养动物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特养动物的生长发育、繁衍生息及生产性能,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对光照调控给以足够的重视。现以水貂、狐狸等特养动物为例,简述如下。一、水貂1.提高雌貂配种受胎率:自12月21日开始,每日增加1小时光照;至1月1日,改为每日增加15~30分钟,至次年5月1日,达到每日光...

    18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池塘早期定期肥水案例
    河蟹养殖池塘早期定期肥水案例

    北京水世纪肥水旺+纳米黑金+黄金液肥水案例反馈表技术员:张林地点:江苏宿迁宿豫区黄墩镇填表时间:2015/3/30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30~70亩水深:环沟60~80cm/滩面0~10cm主养品种:河蟹吃食状况:1~3斤鱼/100斤河蟹死亡情况:无近期用药情况:解毒(二)水质检测1、pH值:8.0~8....

    25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混养池蓝藻处理成功案例
    河蟹混养池蓝藻处理成功案例

    客户基本信息桥市镇舒老板虾蟹混养塘:养殖面积:40亩暂养围网:15亩水深:坂田深50cm.环沟深1米水草面积:70%草的品种:依乐草,丝草2016年3月初放养豆苗40斤,去年存塘龙虾未知。鲢鳙鱼200条。(0.2斤/条)问题描述5月25日早上,刮着东风,本人到塘头服务,路过舒老板的池塘发现下风口有一层绿沫,塘中漂着许多...

    239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鲤鱼养殖常见病指环虫和三代虫病防治技术
    鲤鱼养殖常见病指环虫和三代虫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由指环虫和三代虫两种单殖吸虫寄生引起。指环虫寄生在鱼鳃上,以其锚钩和小钩钩住寄主的鳃组织,并不断地在鳃上运动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妨碍鱼的呼吸。严重感染时,病鱼体色变黑,鳃丝浮肿,鳃盖张开,鳃丝黏液较多,鳃呈灰白色。三代虫寄生在鱼体表或鳃上,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使皮肤呈现一层灰...

    295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鳗鱼红点病的预防与治疗
    鳗鱼红点病的预防与治疗

    鳗鱼红点病是由鳗败血假单胞菌感染引起鳗鲡体表全身各处点状出血的一种疾病。(一)病原鳗败血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病鳗血液中的菌,大小为0.4微米×2微米;血液琼脂培养后,显示长丝状的菌增多;有异染小体;用电镜可以看到有荚膜的膜样结构,在光镜下则看不到。极端单鞭毛,运动性随培养条件而变化;15℃培养时,有动力的菌很...

    2992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