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黄蟹?什么叫绿蟹?两者如何区别?
第二年未达到成熟蜕壳前的蟹种,因其背壳呈土黄或灰黄色,通常称其为黄蟹。黄蟹的性腺尚处在初级阶段,性腺小而肝脏大,肝脏部分的重量比性腺重20~30倍。在长江中上游,每年8~9月,二龄河蟹先后完成生命中最后一次蜕壳(又称成熟蜕壳),即进入成蟹阶段。其头胸甲长度和宽度不再增长,仅作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充实和增重。其背壳呈青绿色,通常称为绿蟹。河蟹进入绿蟹阶段后,性腺发育迅速,性腺明显增大。如雌蟹进入生殖洄游时,其卵巢已逐渐接近肝脏重量,当进入交配产卵阶段,卵巢重量则明显超过肝脏。黄蟹和绿蟹详细的区别见表2。
表2黄蟹、绿蟹外形判别
生长阶段
判据黄蟹绿蟹
背甲颜色土黄色青绿色或墨绿色
雌蟹腹脐形状未长足,呈三角形,不能覆盖头胸甲腹面长足,椭圆形,可覆盖头脑甲腹面
雌蟹腹脐周边及附肢刚毛短而稀长而密
雄蟹螯足绒毛及步足刚毛均短而稀疏绒毛稠密,刚毛粗长
雄蟹交接器软管状,未骨化坚硬,为骨质化管状体
打开头胸甲看性腺发育肝脏明显,呈桔黄色看不到性腺雌蟹卵巢为两条紫色长条物,雄蟹精巢为两条白色块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