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蟹种放养前要“试水”!亩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只以内

时间 : 2023-07-13 12:11:35 投稿人 : 之卉 点击 : 加入收藏

2月份,正值蟹种放养的关键时期。

本月将经历立春、雨水两个节气,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气候变暖。但是,北方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气候变化多端,大风降温天气多发。由于早期蟹塘(精养塘)水位浅,这种天气往往造成蟹塘水温大幅变化,不利于浮游植物(藻类)的繁殖,也容易引起河蟹、青虾应激反应,出现蜕壳不遂症状。

根据蟹事安排和气候特点,本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蟹种的挑选、运输与放养

春节过后,本地精养蟹塘将全面进入蟹种放养阶段。如何挑选、运输和放养蟹种,直接关系养殖成败。

|蟹种挑选|

做到“一问二看三翻身四精选”。

“一问”就是通过调查,了解蟹种父母代亲本规格,查阅蟹种生产记录。一般大规格亲本繁育的蟹苗(俗称“大仔苗”)养成的成蟹整体规格偏大,性价比高;小规格亲本繁育的蟹苗(俗称“小仔苗”)养成的成蟹整体规格偏小,性价比低。所以,养殖户尽量选择“大仔苗”培育的蟹种作为养殖对象。通过查阅生产记录了解蟹种培育过程和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包括喂食情况、病害防治情况、生产管理水平,尽量选择生产管理精细、有信誉的养殖户的蟹种。

“二看”就是用眼睛观察。选择的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身体无残缺,背壳色泽光亮、无色斑、无纤毛虫、无烂肢和腐壳,鳃丝正常、无黑鳃或烂鳃,蟹种爬动敏捷有活力。规格以100-200只/kg为宜,最适宜的为140-200只/kg。体质不好的“花色苗”不能要,性腺成熟的“老头蟹”不能要,用菊酯类农药处理过的“药害苗”不能要。

“三翻身”就是将蟹种倒置在平地上观察其翻身的速度和次数,来检验蟹种的体质与活力。一般翻身10个以下的苗体质较差,翻身10-20个的苗体质一般,翻身超过20个的苗体质好。所以,应尽量选择翻身次数多和速度快的蟹种。

“四精选”就是蟹种初次挑选好后,不要急于下塘,要进行二次精选,将规格大小悬殊较大的蟹种进行分塘,再次剔除“花色苗”、“老头蟹”、“残次苗”等“劣质苗”,确保下塘蟹种的质量。同时要求刚出池的蟹种,必须在清水塘内吐水2小时以上,防止鳃丝被泥水淤塞。

蟹种放养前要“试水”!亩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只以内

▲蜕壳不遂

|蟹种的运输|

运输时间以2小时以内为宜,防止鳃丝脱水。纱袋切忌不能装得太满,扎得太紧,防止蟹种相互间的颚齿和附肢等尖刺刺伤,严重影响成活率。应以半袋为宜,运输时平摊车内,切忌相互挤压码垛。

|蟹种的放养|

亩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只以内,600-800只/亩最为适宜。蟹种放养前要进行“试水”,即将蟹种连纱袋一起浸入池内,让其鳃内充分吸水,1-2分钟后拎出水面,1-2分钟后再浸一次,如此往复2-3次,待其鳃内不冒泡沫为止,方可沿池塘四沿投放,让其自然的爬入池内。蟹种在下塘前最好要进行“药浴”处理,可选用浓度为3%的食盐水、8-10mg/l的高锰酸钾、1ml/l的苗复康浸浴5-10分钟(任选一种)。药浴时要注意观察蟹种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保持溶氧充足,防止因缺氧、用药量大、药浴时间过长引起的不良反应。

蟹种下塘后,用中草药本草菌毒灭和黄金组合(蟹种多维)全池泼洒,进行消毒杀菌,同时恢复蟹种体力,增强蟹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蟹种放养前要“试水”!亩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只以内

▲板田早上水

二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

保持水温相对稳定和充足的溶氧,是早期蟹塘管理的核心要义,是有效预防虾蟹蜕壳不遂和池水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重要举措。通过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可以实现水温相对稳定,保持充足溶氧。

|水位控制|

建议板田早期早上水,一般在蟹种下塘之后,板田水位就要保持在30cm左右。为此,在板田上水前养殖户要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确定围网种草区域并组织围网,围网区域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30%;二是用草爽等相对安全的青苔药全板田喷施,用量1瓶4亩,可有效预防青苔滋生;三是早种草,选择伊乐藻为主的塘口,在板田上水后应及时将水草种植下去,伊乐藻种植区域不需要围网防护。

|水质管理|

早期蟹塘水质清瘦,而且水位偏浅,容易滋生青苔。因此,早期肥水成为养殖户预防青苔滋生的首选。但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当,往往容易出现池水氨氮、亚硝酸盐居高不下引起的虾蟹中毒现象。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养殖户对肥料的选择与使用方法、水温与气候的掌控、池水中是否有藻种以及水位的把控没有到位,不是使用方法出了问题,就是使用时机出了问题,达不到预想的肥水效果。

蟹种放养前要“试水”!亩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只以内

▲浅水容易滋生青苔

建议养殖户在肥水时应掌握几个原则:

一在肥料选择上尽量选用膏肥和液态肥,少用或不用化肥和粪肥,有条件可通过测土配方精准施肥;

二在用量用法上选择少量多次,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大肥大瘦”;

三在水温和气候掌控上做到三个结合,一个是水温要连续2-3天保持在10℃以上,一个是天气预报连续2天以上晴到多云天气,一个是肥水前加注1-2小时的新水;四是观察蟹池中是否有生产所需要的优质藻种,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看池水中是否有硅藻等优质藻种,没有的可通过加注新水或补充藻种获得,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的塘口更要注意;五是在水位控制上参照“水位控制”方法执行,防止因水量小、用肥量大,出现溶氧不足,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现象。

来源:蟹行家

作者:安徽当涂县大陇乡农业服务中心严爱平

微信公众号:xiehangjia-ncbd

相关文章

  • 酱辣椒加工方法
    酱辣椒加工方法

    ⑴配料比例:鲜辣椒5公斤,食盐0.5公斤,酱油2公斤左右。⑵加工方法:将辣椒洗净控干、再加盐拌匀,放入容器内腌5-7天。捞出控干后投入酱油内,几天后即可食用。⑶成品特点:辣椒呈酱红色,味鲜,脆嫩。(江西黄新根)(来源:《农村百事通》2007年增刊)...

    11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鲟鱼养殖之心外膜脓肿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之心外膜脓肿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鱼的体色正常,体表除心脏部位外无其他症状,肝脏的外型略显肿大,其颜色受个体大小而有所不同程度的淤血点影响,个体较大者呈黑色,小的则为红色,或局部出现灰红色。心脏外表呈不规则凹凸瘤状,腹面由白到红,动脉球红色。个体较大的鱼体心脏前端为灰色,后部为紫红色;稍小的个体心房肿大。患病鱼体前肠空,后肠食物较多。肠壁...

    1991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冬春季应对老鱼池进行清淤
    冬春季应对老鱼池进行清淤

    鱼池中的淤泥含有鱼类在水体生活中所需的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盐类。但是,淤泥过厚会导致鱼池生态环境恶化。据调查,绝大多数使用多年的鱼池,其淤泥的厚度一般都在50厘米以上。淤泥过厚造成的主要隐患有:1、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增加。淤泥过厚易造成鱼池水质变坏,酸性增加,使鱼类抗病力下降。同时,致病微生物的大量滋生蔓延,会导致鱼病暴发...

    8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养殖户要注重预防加州鲈鱼寄生虫病
    春季养殖户要注重预防加州鲈鱼寄生虫病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加州鲈放种育苗的关键时期。但每年3月至4月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较为激烈的时期,此时正值春夏交替时节,气温明显回升,但由于阴天梅雨等天气在此季节经常出现,降水量明显增多,光照不足,气压较低,且常有寒潮影响,气温起伏变化较大,容易加剧加州鲈鱼应激反应,导致鱼病逐渐增多,尤其容易暴发寄生虫病。据顺德水...

    696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户如何迅速调查诊断病害
    甲鱼养殖户如何迅速调查诊断病害

    甲鱼病害发生后,在鳖体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灶,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有时候许多病的病症一同表现出来,为了有效地治疗,必须准确地诊断,确诊后才能对症下药。鳖病诊断分为调查、检查、分析、确诊几个步骤。以下介绍调查步骤。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鳖的活动情况,水中症状以及大体了解诱发疾病的外部因素。所以,调查必须深入现场,首先...

    130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日本鳗养殖的前世今生
    日本鳗养殖的前世今生

    亚洲的鳗鱼养殖始于1879年,当时在东京开始养殖幼鳗,而中国台湾省和大韩民国则在1968年及中国在1975年开始养殖鳗鱼。中国的鳗鱼养殖者是主要生产者,大多数养殖场位于广东省;大部分产品以活体或蒲烧鳗(kabayaki)外销日本。日本每年的需求量高达13万吨,构成世界最重要的鳗鱼市场。然而,日本自产的鳗鱼(主要来自水产...

    2745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杂交黄颡鱼感染小瓜虫游塘、死亡
    杂交黄颡鱼感染小瓜虫游塘、死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沙头镇新龙村崔老板一6亩池塘,水深2.5米,4台1.5kW叶轮增氧机(图1)。2017年4月7日,放杂交黄颡鱼种22万尾,规格35尾/斤。高温期晚上开4台增氧机,白天2台;低温期晚上开2台增氧机,白天1台。2017年12月25日,黄颡鱼不吃料,崔老板其他塘的黄颡鱼仅是慢料(未发生小瓜虫病的塘)。目前,...

    1594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为何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养殖成活率?
    为何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养殖成活率?

    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

    113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养殖户要切实抓好当前河蟹池塘水草维护工作
    养殖户要切实抓好当前河蟹池塘水草维护工作

    作者:高淳渔业科技入户 杭中才“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要想养好一塘蟹,必须要种好一塘草”,充分说明水草在生态养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缺少的营养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栖息场所和隐蔽物,更重要的是对净化和调节水质具有独特的作用,水草在呼吸作用过程中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新鲜氧气,这种作用能够分解...

    172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出苗与护理
    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出苗与护理

    (一)出苗当鱼苗鳔已明显充气,开始摄食时,就可出苗下塘或运输。出苗的方法是:将鱼苗集中于网箱的一角,用小容器快速量出鱼苗总杯数,抽出几杯计数,计算出每杯鱼苗平均数。鱼苗总杯数与每杯鱼苗平均数的乘积即为鱼苗总数。.出苗时,水温差不能超过2℃,操作应仔细,防止损伤鱼苗。(二)产后亲鱼的护理产后亲鱼体质虚弱,应将其放入溶氧充...

    132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河蟹种塘选哪种水草栽种模式?数据对比告诉你真相
    河蟹种塘选哪种水草栽种模式?数据对比告诉你真相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从事蟹种养殖的地区已开始坚持“分布均匀、品种搭配、密度适当”的池塘种植水草原则。简单来说即是池塘中水草至少两种,而且在栽种模式、时间和密度方面以适应蟹种生长为主,最大地发挥水草在蟹种生态养殖中的作用。但崇明地区蟹种养殖池塘中栽种的水草一直为传统模式,即主要是空心莲子草(俗称水花生),且移栽时间、密度等...

    290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常见细菌性鱼病诊断与防治(2)
    常见细菌性鱼病诊断与防治(2)

    病名:疖疮病。病原: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主要危害对象:草鱼、青鱼、鲤、团头鲂。主要症状:病鱼体表有数个红肿隆起,并溃烂流出脓血,形成溃疡口。防治方法:1、外泼含氯制剂或抗生素。2、喂服复方新诺明2-4克/公斤料(第一天加倍)。病名:打印病。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主要危害对象:鲢、鳙、团头鲂。主要症状:病鱼通常...

    7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近阶段鲫鱼养殖常见病红鳃病的防控措施
    近阶段鲫鱼养殖常见病红鳃病的防控措施

    鲫鱼红鳃病:发病时间在4月底到6月底。发病症状:严重的病鱼离群独游,下风口有黑头,鳃丝鲜红、肝脏浮肿,死亡率较高,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病鱼鳃丝鲜红,早期病鱼也上料台吃料,但一网打上来能看到不少红鳃。治疗:外用百安威(1瓶2亩),连用2次,两天后用清源解毒,一瓶3亩,同时内服恩若沙星和福泰。鳞片下出血:早期鳞片有出血点,...

    1385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细鳞鲳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细鳞鲳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病原体为水霉菌,该病一般发生在鲳鱼由室外池塘转入越冬池或由室内越冬池转入室外池塘初期,是越冬鱼种的一种养殖病害。在水温18~20℃左右易暴发此病,其感染快,死亡率高。病鱼表现为食欲减退,在水面缓慢游动。检查鱼体可见体表附有大量灰白色绵毛,在鳞片脱落和鳍条蛀鳍部位较为明显,重病者,最后瘦弱死亡。防治办法:①越冬鱼种在扦捕...

    1959 淡水养殖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养殖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养殖方法
  • 稚甲鱼温棚安全越冬管理
    稚甲鱼温棚安全越冬管理

    一、温度调控甲鱼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8~32℃,水温的日变化最好控制在1~2℃内,剧烈的水温变化会使稚鳖难以进行适应性生理调节,身体代谢过程易发生紊乱,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感冒”等。因此,温棚内温度的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甲鱼苗温棚养殖前期,华南地区白天温度仍然较高,如果是天气晴好的日子,在上午10点钟左右要揭开越...

    59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