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

时间 : 05-01 投稿人 : 以旋 点击 : 加入收藏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 | 家禽养殖

一、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

1、育成鸡合格率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峰期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2、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表现为达到了正常开产体重却不见产蛋,或达到5%产蛋率时体重低于标准。两种情况均可造成蛋鸡性能下降。具体原因有:⑴饲料营养不合理:不能因育雏、育成阶段及气候变化而及时调整配方,从而造成饲料能量、蛋白质、钙、磷的阶段性不合理,影响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⑵光照程序不合理:全封闭鸡舍控光不严密,应急窗或风机口漏光,开放式鸡舍不能根据季节变化、日照长短及时补充光照。特别容易忽视的是鸡舍内电压不稳或太低,灯泡数量和瓦数不足或分布不匀,以及灯泡表面积尘太多,影响光照强度。⑶限饲和疾病的影响:主要是限饲方式不正确,体重变化后,每天增加、减少饲料变化突然。

3、药物的毒副作用。育雏育成期应用抗菌药物太多,药物的残毒可引起鸡的正常发育停滞,破坏鸡的内脏器官,特别是在育雏前期、育成后期影响更大。在产蛋期过量使用了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不但会引起中毒,而且会破坏卵细胞的发育,降低产蛋率。

4、饲料质量不稳定。如产蛋期饲料能量、蛋白的突然变化,氨基酸严重缺乏,维生素不足,钙磷不平衡,盐分过高或过低,微量元素添加剂得不到长期补偿等都对产蛋有明显影响。饲料卫生不达标,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霉菌等严重超标。饲料的适口性差、粒度过大、灰分过高、发酸、水分过大、搅拌不均匀等都可引起产蛋性能降低。

5、饲养管理不科学。主要包括:⑴温度控制:产蛋鸡舍的最佳温度18-21℃,寒冷地区由于供暖障碍或舍内保温设施差,使鸡舍内温度降到13℃以下,造成产蛋明显下降。炎热地区或夏季炎热季节,降温措施不利,使鸡舍内温度超过28℃以上,影响采食和产蛋。⑵光照和饮水不足:最明显的就是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在炎热季节突然停电往往伴随着停水,对产蛋影响甚大。夏季断水1小时,机体需24小时补偿,且降低高峰期产蛋率10%-20%。⑶常规管理粗放:喂料不及时,拌料不均,水槽漏水并得不到刷洗和经常消毒,带鸡消毒不科学,水质差,不按照集蛋等。

6、疾病侵害。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卵泡充血、出血或卵巢退化、输卵管萎缩,鸡群产蛋下降10%-15%,而且蛋壳变薄,畸形增多、颜色变浅。非典型新城疫可使产蛋下降20%左右。鸡传染性鼻炎发生高峰前期,产蛋下降5%左右,2-3周恢复;发生在高峰期,产蛋下降7%左右,3-4周恢复,但达不到应有的产蛋水平。产蛋下降综合症可使产蛋下降20%-50%。传染性喉气管炎可使产蛋下降10%-15%。曲霉菌病可使产蛋下降5%-10%。大肠杆菌病使产蛋率下降10%-15%,造成卵黄性腹膜炎的可使死淘率提高2%-5%。如果以上疾病联合并发,产蛋下降更明显。

二、对策

1、培育合格的后备鸡群。衡量育雏效果的三个关键指标是体重、胫长、均匀度。育成期末的胫长必须达到104-106毫米,特别是6-8周是骨骼发育的最快时期,应使其达到78毫米,开产前体重应达到1650克左右,育成期体重每周增长幅度不能大起大落,开产前均匀度应不低于85%。

2、加强饲养管理。首先保证水、电、温度的正常供给。寒冷季节解决好舍内通风换气和温度变化的矛盾。炎热季节采取架装水帘,舍内喷水,饮水中加冰块等设施或措施,并增加鸡舍内的通风换气量,使鸡舍内风速达到0.2米/秒,防止水槽漏水。条件允许时可以配备发电机。同时,每天的喂料量、喂料时间、次数、饲料配方、增补光照时间等要随季节、周龄适时调整,并搞好鸡舍内水槽、料槽、环境的卫生,定时带鸡消毒。

3、使用优质饲料。饲料配方的制定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产蛋期和季节的要求而定,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加工工艺、运输工具、饲料包装、保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要保证鸡体摄入的各种营养与配方理论植相差不大。如果选用饲料商的饲料,除了应该根据季节添加抗应激剂外,在产蛋高峰期还应该补充一定量的优质鱼粉、骨粉、添加剂、维生素。饲料卫生是指配合饲料中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霉菌和其他杂菌等是否超标,特别是在潮湿季节或使用过期饲料,不合格鱼粉、霉变的玉米,使用了被污染的车辆、场地等,均会造成饲料不卫生。饲料感官是指饲料的粒度、均匀度、颜色、气味、水分等。

4、控制好疾病。对疾病的控制要坚持预防为主,把好免疫关、消毒关、预防用药关。应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选用优质疫苗,掌握好免疫时间、用药次数、剂量、方法,并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

(来源:《农村科技开发》2003.8期)

相关文章

  • 食母生巧治鸭结石病
    食母生巧治鸭结石病

    鸭结石病在养鸭场中比较常见,其实治疗方法很简单,基本上用最小的成本就可以治疗此病。具体方法如下:病鸭倒提起来,一只手抓爪,让鸭头朝下,另一只手沿嗉囊向鸭嘴挤压,动作要轻慢,每次挤压时间不宜过长。挤净嗉囊内硬物后,随即给病鸭吃片“食母生”、消炎片等药,3天后鸭子病状即可消除。(来源:富农家禽养殖网)...

    8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鸭场科学消毒措施
    养鸭场科学消毒措施

    通过科学消毒,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就可以预防和防止疾病的感染、发生、蔓延和流行,能够有效的提高养鸭场生产效益。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结合自己鸭舍环境、消毒的目的、对象、疫病流行趋势及鸭病情况,依据高效、广谱、经济、副作用小的原则选择消毒药物,并注意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使用说明调配消毒药物,提高消毒药的效力,达到消毒的目...

    249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蚯蚓喂鸡注意事项
    蚯蚓喂鸡注意事项

    鲜活蚯蚓不能直接喂鸡蚯蚓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者,能传播楔形变态绦虫、足管交合线虫、环毛细线虫及异刺线虫等,使鸡体质衰退,生产力下降,故不能用鲜活的蚯蚓直接喂鸡。科学利用蚯蚓资源喂鸡将收集到的鲜活蚯蚓,用清净水漂洗干净以后,加热煮沸5~7分钟,即可有效杀死蚯蚓体内、外寄生虫。一般应将洗煮后的蚯蚓切成小段,添加到饲...

    23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养肉鹅三注意
    夏养肉鹅三注意

    降温防暑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鹅舍温度不宜超过26℃,保持通风透气,在地面撒1厘米厚的细沙。舍外活动场地搭凉棚遮阳。天气炎热时,向鹅舍周围地面上喷洒凉水降温,并用凉水往鹅身上喷细雾。圈牧结合雏鹅出壳后要精心饲养、细心照料,从第10日起开始放牧,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气温...

    24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优质肉鸡品种---灵山香鸡
    优质肉鸡品种---灵山香鸡

    灵山香鸡是从广西灵山县地方优良肉用土种鸡中选育而成的优质型肉鸡。其体态优美,体重适中,肉质细嫩,皮薄光亮,骨细味香,是制作白切鸡的上等材料。灵山香鸡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好,生活力、抗病力强。母鸡20周龄开产,71周龄平均产蛋130-140枚,蛋重39-41克,种鸡受精率90-93%,受精蛋孵化率92-94%,健雏率98%。...

    16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青绿饲料如何喂鹅
    青绿饲料如何喂鹅

    青绿饲料要现采现用,使用前最好进行适当的调制,如清洗、切碎、打浆等,以利于鹅采食和消化。不能用放剩的青草浆喂鹅,以防鹅发生亚硝酸盐中毒。使用青绿饲料时,应考虑其在不同生长时期养分含量和消化率的变化,做到适时刈割。另外,青绿饲料含水量高,喂鹅时应适当搭配一些精饲料。含皂素多的豆科牧草(如某些苜蓿品种)喂量不宜过多,因为过...

    28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咋防蛋鸡叨蛋
    咋防蛋鸡叨蛋

    一、分群管理,保持清洁养鸡时忌混养,应把公、母鸡要尽早分开饲养,品种不同、年龄不同、强弱不同的鸡也要分开饲养,这样可减少互啄争斗。同时,要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光线要充足,但幼雏光线不能太强,鸡的密度要适宜,通风要良好,饮水要充分供给,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二、修剪尖嘴,避免伤害为了彻底防止啄癖的发生,可在幼雏7-14日龄...

    21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鸭需防慢性呼吸道病
    雏鸭需防慢性呼吸道病

    雏鸭慢性呼吸道病又名鸭窦炎,是由鸭霉形体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于2周龄~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可高达80%。传染源为病鸭和带菌鸭,当空气被污染后,常经呼吸道传染,也可经污染的种蛋垂直传染。雏鸭孵出后带菌,如遇育雏舍温度过低,空气混浊,饲养密度过大及应激等,很易导致本病的发生。近年,南方不少地区饲养的雏鸭均发生此病。临床症状...

    25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笼养肉鸭巧避“四病”
    笼养肉鸭巧避“四病”

    肉鸭笼养,是继放养、圈养之后新兴起来的一种高效养鸭法。此法将现行的北京鸭、樱桃谷鸭、赣南沃子等优良肉鸭从雏鸭出壳到出笼上市全过程完全在房舍内笼养。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如下"四病"。一、防止中暑。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一旦中暑,应立...

    25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鸡过程中应防鸡群炸群
    养鸡过程中应防鸡群炸群

    在养鸡过程中,有的鸡群会出现炸群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不是疾病,但对鸡的产蛋和健康有很大影响,严重时使部分鸡死亡。40周龄或产蛋高峰期的鸡易发生炸群现象。这些鸡神经高度兴奋,当遇到某种刺激,如有噪音、强光、陌生的颜色时,鸡群突然出现惊恐,鸡只骚乱、挣扎、扑打翅膀,尖叫声起伏不断。有的鸡翅膀被折断、内脏出血,有的甚至死亡,有...

    18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在春季做好鸡舍的消毒
    如何在春季做好鸡舍的消毒

    初春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虽然有所减弱,但稍遇合适的条件即可大量繁殖,危害鸡群健康。加之早春气候寒冷,鸡体的抵抗力普遍较弱,若忽视消毒工作,极易导致疫病暴发和流行。一般在冬春季节常用饮水消毒的办法进行消毒,即在饮水中按比例加入消毒剂(如百毒杀、强力消毒灵、次氯酸钠、威岛消毒剂等),每周进行一次即可。而对鸡舍内的地面则...

    6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
    畜禽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

    1.烧碱:配成2%~3%的溶液,用于饲养场地、用具的消毒,每周一次,杀灭病毒的效果最好。用具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2.石灰:配成15%~20%生石灰乳液,现配现用。石灰乳液能杀灭多种传染性病菌,常用于圈舍、墙壁、场地的消毒,每7~15天消毒一次。3.漂白粉:配成3%~5%的消毒液,常用于圈舍、场地、用具、饮水消毒,现...

    24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肉鸡安全饲养要“三降三保三防”
    夏季肉鸡安全饲养要“三降三保三防”

    一提到夏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热,夏季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这其中既有内陆地区的干燥酷热,又有沿海地区的潮湿闷热。但夏季的天气绝不是用一个热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夏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常常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根据夏季的气候特点,...

    9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舍消毒的注意事项
    鸭舍消毒的注意事项

    鸭场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清扫、冲洗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扫后洗,先顶棚、后墙壁、再地面。从鸭舍的远端到门口,先室内后环境,逐步进行,经过认真彻底的清扫和清洗,可以消除80%—90%的病原体,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粪便等有机物的数量。空舍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运送饲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粪车行使的道路),每星期要不...

    17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群的均匀度管理
    鸡群的均匀度管理

    均匀度是指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总测鸡数的百分比。合理的均匀度不仅有利于鸡的快速成长,还能减少鸡病的发生。分群管理在整个育成期每隔一段时间要调整一次鸡群,按鸡只大小分群饲养,对体重小的群体增加营养,使其体重迅速增加。同时,对体重大的群体,进行限制饲养。从而较快地提高鸡群均匀度。降低饲养密度具体如下。地面平...

    17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