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三伏天开始了,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蟹塘缺氧的问题

时间 : 2023-09-02 11:22:51 投稿人 : 依玉 点击 : 加入收藏

2017年7月18日,初伏的第六天,太阳在炙烤着大地,还有鱼塘!一大早,就接到客户来电,这个问塘上螃蟹缺氧了怎么办?那个问螃蟹上草头了怎么办?鳜鱼突然死了怎么回事?各种问题,短时间的就集中爆发了,但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缺氧!不可否认,现在这个阶段是河蟹养殖最危险的阶段,动不动就缺氧,稍微严重点就少量死亡,最严重就是爆塘,这不是没有可能。作为一个每天与养殖户打交道的一线技术员,最难熬的,不止有37℃还在塘口工作,还有面对养殖户在出现损失时难过的表情;有对部分从业人员的不专业痛心疾首,也有对各种用药事故的担忧。于是,想抽出一点时间,整理出几点缺氧时的应对策略或作为缺氧前的防范工作,供养殖朋友参考。

螃蟹塘缺氧,有明显缺氧和非明显缺氧之分,明显缺氧,水中溶氧含量约为0mg/L—2mg/L,螃蟹表现为后半夜上草头、上防逃网,严重者在防逃网上堆积厚厚的一层,在太阳出来之后还不下水,一天后出现死亡,或者在当天就可发现套养的不耐低氧动物——鳜鱼、青虾等死亡。非明显缺氧,水中溶氧含量约为2—3mg/L,螃蟹极少数上草头,但是出现无病征零星死亡,或吃食量减少。

一、蟹塘溶氧的来源

任何事情,都有来龙去脉,河蟹塘的溶氧也一样。这个来龙,就是溶氧的来源,蟹塘的溶氧从哪里来?自然条件下,主要是两方面,自然(风力)溶氧和水草光合作用放氧,其中水草光合作用放氧应该要达到80%以上,其他溶氧还有藻类光合作用、撒增氧剂等。气温达到35度以上,大部分塘口就开始缺氧,而这部分塘口主要是伊乐藻种植区,少部分塘口无缺氧现象,主要是以轮叶黑藻和水韭菜为主的种植区。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主要是伊乐藻的生理习性,水温达到30度左右就开始休眠,一休眠光合作用就减弱,所以产氧能力就弱了,而其他两种草不像这样,气温高一点反而长得更好。其次,还可以人力增氧,人力增氧,主要依靠增氧机,如果现在搞水产养殖,谁还不会合理利用好增氧机,只能说明他不懂水产养殖。那么,基于以上两点,养殖户朋友们该怎么做?

1、保持水草活力

以上已经说过伊乐藻的习性,水温30度左右开始休眠,一旦休眠产氧能力就下降,所以想方设法都要保持它的活力,即保持它的产氧能力,轮叶黑藻和水韭菜也一样。对此,要保持其活力,首先要保持水质清新,以及水体透明度,最好能达到50cm上下,如果水质变差,比如浑浊、藻类过盛都是会影响的;其次,还需要及时的给水草补充营养和微量元素,保障其生长需要,这就需要定期的施草肥。

三伏天开始了,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蟹塘缺氧的问题

2、合理的多开增氧机

现在很多塘口都装上了微孔增氧机,至于其好坏利弊,在此不多谈,但对于池塘溶氧方面,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合理的多开增氧机,就是在遵循增氧机的“三开两不开”原则下,尽量多开增氧机,以保证池塘溶氧量长时间处于高溶氧状态,利于螃蟹生长代谢。

三伏天开始了,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蟹塘缺氧的问题

3、加深水位

螃蟹塘在夏天气温高时加深水位,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底水温度,另一方面,更深的水位其载氧能力也更强,这很好解释,用一个桶装水跟用一个碗装水,谁能装得更多?

4、尽量在白天加注新水

在白天加注新水,如果是外源水,白天水质会比夜晚更好,有机质更少,溶氧更高;如果是井水,白天加水能降温,同时能让池塘里水流动和交换,打破温跃层,底层低氧水和表层富氧水能充分混匀,也能将底层耗氧有机质带到水面,曝气,然后氧化。

二、蟹塘溶氧的消耗

上面说了,蟹塘里面的溶氧来源,那么再说说溶氧的去路,把溶氧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在螃蟹塘,对于溶氧的消耗,主要是四方面,一是水草,而是养殖动物,三是底呼吸,四是原生动物和藻类,当然,还有氧气逸散,但那不属于消耗。下面细数一下溶氧消耗的几个路径:

1、水草夜晚呼吸作用耗氧

水草在白天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但到了晚上,就开始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会大量耗氧的,这个过程在螃蟹塘表现得最为明显,缺氧最严重的塘口往往是水草面积占比最大的塘口。由此,无论池塘种什么草,都应该控制水草的量,能够保证河蟹蜕壳,也就行了。具体的水草占比面积,在50%左右即可,这个面积占比还可根据水草的疏密和深浅进行调整。在实施方法上,就是拉草,将整块的水草切成小块。

三伏天开始了,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蟹塘缺氧的问题

三伏天开始了,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蟹塘缺氧的问题

2、养殖动物耗氧

这不用说,养殖动物在水体里一天24小时都在耗氧,但这里也有方法减少耗氧。说白了,就是减少养殖动物的量,比如蟹塘里面套养或自然生长出来的小龙虾、青虾、野杂鱼等,可以将已经成熟可以上市的那部分起捕;比如小龙虾,如果已经成熟(红壳),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尽早处理。

3、底呼吸耗氧

底呼吸,就是指时刻发生在池塘底部的一系列需氧过程。池塘底泥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在氧化过程中消耗氧气的过程,还包括需氧微生物在分解、转化池底有机物的过程,都属于底呼吸。在底呼吸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大量耗氧的,有机物堆积的越多,氧化分解的需氧量就越大。所以,要减少这个过程是耗氧量,就是去有机物。去有机物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清塘,这在养殖过程中不易达到;另一种是改底,就是定期往池塘里撒底改,当然,最好是氧化型增氧底改。

4、原生动物和藻类耗氧

螃蟹池塘原生动物是很多的,比如枝角类和轮虫等,如果在低温阶段没有杀过虫的塘口,或者是高温阶段还原生动物还在生长期的塘口,都会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存在。另一方面,藻类呼吸作用也会耗氧。这两个过程,耗氧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其量的多少,越多则越多,越少则越少。所以,为减少其数量,可以换新水,勤换新水能有效减少原生动物和藻类数量,减少耗氧。

总结

根据以上方方面面的分析和建议,我想读者朋友在心里应该已经清楚蟹塘溶氧是怎么回事,当然,在这里我没有定量,只是做了一个定性的工作,具体的操作还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在此不赘述。大道同源,明白了其来龙去脉,在养殖过程中加以应用,一方面增加溶氧,一方面减少溶氧消耗,一定能为螃蟹提供一个富氧的水环境。

北京水世纪谭梦明

相关文章

  • 草鱼“老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方法
    草鱼“老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方法

    草鱼是人们常见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可口菜肴,由于其生长快、个体大。既可饲草,又可喂精料而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然而草鱼病多,且常发并发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下面就草鱼的“老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谈谈个人的粗浅做法,供参考。1、草鱼的“老三病”草鱼的“老三病”是指草鱼的细菌性烂鳃病、肠...

    186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大水面养鱼防病法
    大水面养鱼防病法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面积较大,防治鱼病有一定难度。大水面施药,既不经济,又容易造成水体污染。采用以下六种方法可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鱼种消毒法:大水面养鱼必须在投放鱼种季节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经过药物消毒后方可投放。常用的药物有漂白粉、鱼用敌百虫、食盐、亚甲基蓝等,这些药物对鱼类体表和鳃部的细菌、寄生虫都有一定的杀灭...

    15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华南地区罗非鱼病害防治的一些思考
    华南地区罗非鱼病害防治的一些思考

    过去这几年以来,广东和海南两地的罗非鱼病害危害闹得沸沸扬扬,从4、5月的溃疡病,到7、8月的链球菌病,养殖户损失惨重。而作为邻居的广西,虽然罗非鱼病害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但相对来说,还算风平浪静,没有发生大规模病死鱼现象。分析个中原由,可能与各地的诊治方法不同有关。笔者认为:一、病原体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能不能发病与流...

    75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太湖白鱼池塘养殖技术
    太湖白鱼池塘养殖技术

    太湖白鱼是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体长而侧扁,口下位,下颌坚硬而向上翘,从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腹棱,身披细鳞且鳞片排列不紧密,生长快,肉味美。下面将太湖白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选塘: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且池底平坦的硬底池塘,面积以0.3-0.7公顷、水深以1-1.5米为宜,在池塘浅水区域种些苦草、轮叶黑藻、空心...

    19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好饲料对大闸蟹养殖户来说真的是免费的
    好饲料对大闸蟹养殖户来说真的是免费的

    撰稿:武汉澳华/郑海地2014年对于湖北的蟹农来说,开年是一个灾年,暖冬后经历很长时间的倒春寒。4月有20多天的阴雨天气,无法正常投料……5月初,蟹农开始向成蟹塘转苗,发现成活率都极其低,缺苗严重,但是澳华经销商马老板却有很多的蟹苗出售。这是为什么呢?马老板原在阳江、海南等地养殖对虾,后回到家乡养螃蟹,经营水产饲料药品...

    193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舌鳎雌性转雄性?当心您的育苗水温!
    舌鳎雌性转雄性?当心您的育苗水温!

    自然海区中半滑舌鳎的雌性比雄性稍多,而在人工养殖环境中,许多人都感觉雄性比雌性多,但实际上雌雄比例接近1:1。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出现雌雄比例波动的原因是:人工育苗条件下幼苗的成活率高,育苗环境与自然海区有一定的差别,部分雌性表型表现为雄性,人们就觉得雄性多一些。半滑舌鳎的性腺发育始于孵化后的30到40天之间,在各种管理因...

    1339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春季鱼种放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春季鱼种放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受市场因素影响,去年以来东昌府区的成鱼销售始终进展缓慢,有些养殖户的塘口甚至还没有捕捞上市。由于大量成鱼的积压,造成塘口周转不开,再加上近阶段气候的变化反常,给2016年度鱼种放养工作带来了不小影响,为及时有效地消除这种不利局面,广大养殖户应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做好鱼种放养时的工作。鱼种放养时,鱼体擦伤部位的伤口...

    8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鳖混养亩产值达3.8万
    鱼鳖混养亩产值达3.8万

    池塘鱼鳖混养可亩产日本中华鳖300斤、梭鱼1000斤、白鲢100斤、青鱼150斤,亩产值达3.8万。塘口建设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鱼池,成鱼池面积要求为60亩-100亩,池塘水深以2.5米最为适宜。一般采用自东向西的长方形,鱼池长宽之比为2:1或3:2,坡比1:2,池塘底质最好为壤土、沙壤土,其次是泥土。池...

    10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苗养殖户要放“白仔”了,你准备好了吗?
    河蟹苗养殖户要放“白仔”了,你准备好了吗?

    苗种养殖在苏南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以兴化为主的苏北等地苗种养殖越来越多,一方面为了自己使用“放心”,另一方面为了增加收益。确实有的苗塘产量高,价格高,每亩地的利润在一万元以上,但有的却产量低,价格很低还卖不出去,这就不仅让我们想到了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苗”。本章内容重在讲解从大眼幼体到扣蟹的培育技术要点。一、放苗前...

    235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莲藕田泥鳅苗种培育技术介绍
    莲藕田泥鳅苗种培育技术介绍

    1.藕池条件:泥鳅苗种培育池以面积以30~100平方米为宜,池深40~60厘米,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必须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厘米淤泥层,池中莲藕覆盖面积宜占总面积的1/4。2.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池用生石灰50~60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每亩施300~40...

    182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加州鲈鱼养殖技术细菌性烂鲤病的防治方法
    加州鲈鱼养殖技术细菌性烂鲤病的防治方法

    病鱼鳃丝腐烂发白,有很多粘液,并附有污泥。防治方法:①用二氧化氯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用量为2克,每天1次,连用2天。②每100千克饵料拌鱼病宁20克投喂,连续4-6天。...

    1123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如何防控蟹塘蓝藻爆发
    河蟹养殖户如何防控蟹塘蓝藻爆发

    蓝藻是养殖水体中常见的有害藻类之一,喜欢高磷低氮的生长环境。如果清塘工作没有做好,底泥中就会残留一定数量的蓝藻藻种,一般天气反复变化时,容易在水体中爆发性生长。蓝藻释放的藻毒素会造成河蟹的中毒反应,同时会消耗水体中的溶氧,对养殖对象造成极大危害。一、基本情况洪泽县老子山镇淮仁滩周学祥老板的塘口由于放苗前清塘不彻底,另外...

    118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鳅红嘴病红点病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泥鳅红嘴病红点病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近日不少泥鳅出现“红嘴、红点”症状,导致吃料逐渐减慢,轻者每天死亡几斤,重者达几十斤,损失惨重。分析原因:1、水质变化大,发黑、水浓、青绿色且PH值波动大的水体比较多见;2、昼夜温差大,导致返底,水变;3、搭棚塘比大水塘发病多;红点、红嘴症状塘边死亡泥鳅死亡泥鳅建议处理方案及思路:1、水质太差的塘建议适当换水,PH高务...

    275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高温期间鲫鱼养殖管理三件事
    高温期间鲫鱼养殖管理三件事

    撰稿:盐城澳华/顾伟江苏的鲫鱼养殖面积在80万亩左右,产量约46万吨,其中盐城地区(大丰、射阳、滨海等)养殖面积占整个江苏省鲫鱼养殖面积的60%以上,为鲫鱼精养集中区域。七月下旬至八月份,江苏盐城地区进入三伏天气,持续40天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在39℃以上,较高的水温对于鲫鱼的生长非常不利(最适生长温度25-28℃...

    2044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鳝鱼养殖模式
    鳝鱼养殖模式

    1.稻田养殖稻田不干涸、不泛滥的田块均可利用,面积以不超过666.7平方米(1亩)为宜,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即可。四周田埂最好用砖或条石砌成,高40厘米,宽30厘米,墙顶出檐5厘米,以防黄鳝用尾巴钩墙或钻洞逃跑,还可以用70厘米×40厘米的水泥板护田埂与地面成90度角,下端埋入田底10厘米左右,上面加砖、石、土等作埂。...

    5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