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乌龟卵孵化关键技术分析

时间 : 2023-03-12 09:07:08 投稿人 : 安波 点击 : 加入收藏

摘要温度、湿度、通气和防震是龟卵孵化的四个关键因素,其中防震是过去被忽视的因素。采用自动加温控温装置孵化,控温精确度高。合理掌握人工孵化因素,可提高龟卵的孵化率。

乌龟卵孵化关键技术分析 | 淡水养殖

关键词龟卵孵化关键技术

TheTortoiseEggHatchesTechniqueResearch

ZHANGJian(Suzhousuburbagriculturebureau,Suzhou215007)

abstracttemperature,humidity,keepseachotherinformedandtakesprecautionsagainstearthquakesare4thecriticalfactorsthatthetortoiseegghatches,andamongthemtakingprecautionsagainstearthquakesisthefactorignoredformerly.Usingvoluntarilytoaddthewarmwarmdeviceofcontroltohatch,thewarmprecisionofcontrolishigh.Reasonablygrasptheartificialincubationfactor,andcanraisetheincubationrateoftortoiseegg.

keywordsTortoiseeggHatchHingetechnique

目前影响养龟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有没有市场,而是苗种紧缺制约生产。除了某些龟类自身的繁殖力低的原因外,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是扩大生产,提高繁殖技术,选用控温孵化方法,在龟卵自动控温孵化中,合理掌握温度、湿度、通气和防震等关键因素,以提高孵化率。苏州市水产研究所1997~1998年使用笔者研制的“温室养鳖自动加温控温装置”对黄缘闭壳龟进行控温繁殖试验,装置用单相电源,1~4KW,可调,控制沙温28~32℃,湿度控制在80%~85%,供孵化龟卵1079枚,孵出950只,孵化率为88%[1]。

1.孵化设施

孵化室新建或利用旧房改造。面积一般10~30平方米,高度2.5~3米。室顶用泡沫板封顶,室内四面墙体最好亦用泡沫板贴面,以便保温。在室内中间或一边设40~60厘米宽的走道。在走道的两侧地面砌水泥池,池底抹光,池深20厘米,蓄水10厘米。新水泥池使用前要用清水反复浸泡去除碱性。最好在池底铺上一层海绵,以便稚龟出壳时自然落入水中不受损伤。

孵化架用角铁或木料制作。设多层,每20厘米左右为一层。架高1.5米左右,过高不便于操作。放置在孵化架上的孵化盘采用高为8~10厘米的塑料周转箱,在箱底和四周钻孔数十个,以利通气。

更简便的方法是:不用孵化架。将孵化盘层层相叠,在盘的四角上面放置砖块将盘与盘之间隔开。每层间隔10厘米。

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孵化室的南北两面墙体上方各安装1只双向换气扇。

采用“电源――控温――增容――调节――加温”构成的自动控温装置进行孵化。控温装置安装时,注意加热器分布均匀。孵化架与加热器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加热器安装在四面墙体,离地面70厘米高,用于孵化时进行空气加温[2]。

2.龟卵孵化

一种是铺沙孵化法:孵化盘内铺粒径为0.6mm的细沙3厘米左右厚。在其上放置一层龟卵,再在其上铺2厘米厚的细沙。龟卵排列间距1厘米。一般每箱放置龟卵100枚左右。

另一种是无沙孵化法:孵化介质采用海绵和泡沫板。先将一块2.5厘米厚海绵垫入孵化盘底,然后放上厚度为1.5厘米的泡沫板,其上每隔2厘米打有直径为2厘米左右(根据龟卵大小)的孔,并将龟受精卵动物极朝上摆满,最后放上厚度为1厘米的薄海绵,此海绵要求浸水挤干至不滴水为止,上、下层海绵含水率分别控制为45%和80%。

孵化过程中,通过“控温装置”自动加温,并控制气温34℃、沙温32℃。当自然气温高于37℃时,沙温很少高于33℃。因此控温孵化龟不需要制冷。空气相对湿度,通过空气加温,孵化架下面的水泥池中水的蒸发,一般已能满足相对湿度80%的要求。

因孵化室内空气流通较快,沙失水速度也较快,更应注意沙中水分的补充。沙间质湿度主要靠人工喷雾或洒水来完成,洒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以免一次洒水过多,沙子湿度过大,通气条件受到限制,影响龟胚胎正常发育。尤其在胚胎发育晚期,要注意环境生态条件的稳定性。孵化过程中,定时对沙喷水,喷水的多少应根据沙的干湿度来确定,以沙的湿度保持在10%为准(后期8%左右)。喷洒水一定要洁净,如水较脏,很容易引起霉菌及其它各种病菌的生长,当发现龟卵外壳表面不光滑,有粘性,卵壳上有黑色斑点,说明有杂菌污染,应及时取出,防止病菌扩散,感染病菌的卵基本上不能完成正常的胚胎发育。

3.稚龟出壳

一般自然出壳,当胚胎完成发育后,出壳时先用吻部顶破卵壳,伸出头部,接着用前肢支撑整个身体,脱壳而出。因此,当积温达到38000℃・时左右稚龟出壳时,将孵化盘移到最下层,离地面池水较近,便于刚孵出的稚龟落入水中[2]。或在孵化盘下面安置塑料盆,盆中盛水,稚龟出壳后自然落入盆中。稚龟出壳时间多在傍晚及天亮前后的3时~9时左右。另一种方法为人工诱导出壳,当积温达到38000℃・时左右稚龟尚未出壳时,将同批即将出壳的龟卵浸入20~30℃温水中,刺激稚龟出壳,经10~15分钟就能出壳,若经20分钟尚未出壳,应放回原处继续孵化。此法能使稚龟出壳集中,便于管理,但对稚龟的后天生长发育可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故不提倡采用。此外,尚有降温出壳法、空气暴露法和剥壳法(对体弱的龟适用),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对能正常出壳的稚龟刺激大,导致一些卵黄还未完全吸收好的稚龟提前出壳,出壳后不能正常吸收卵黄物质并易感染疾病,容易引起死亡。稚龟出壳后,有的脐带已被摩擦掉,有的仍未脱落,但卵黄需2~3天才能被吸收完毕。刚出壳的稚龟,在水中数分钟舒展,稚龟初重一般为卵重的70%~75%,刚孵出时,乌龟一般背甲长度2.6厘米以上,宽度2.2厘米以上,体重3.5g以上(多数在2.8~6.1g);黄喉拟水龟体重6.5~9g;七彩龟背甲长3厘米以上,体重6~8g。

4.讨论

龟孵化时间的长短与龟的种类、卵的大小、孵化温度、湿度等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乌龟的孵化所需积温约为38000℃・时[2]。但不同学者做出的结果不一样,刘国安报道,从受精卵到孵化,以时间为单位所需的温度总和来计算积温为37000℃・时左右,稍高于鳖的孵化积温(36000℃・时);而罗继伦认为乌龟孵化所需的积温为38131~41251℃・时[3]。同等条件下,金钱龟孵化所需时间长于乌龟孵化所需时间。造成积温的差异与外界因素有关,孵化温度高,所需积温少,温度低,所需积温多。温度波动大比温度波动小所需积温多。同时孵化时间与覆盖沙的深度也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覆盖沙较厚,孵化时间长,反之亦然。阳建春(1997)认为这与氧气含量的变化有关,沙厚、沙中的溶氧相对少些,细胞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减慢,孵化时间长。恒温恒湿所需积温可进一步缩短,自然孵化,最长孵化期为80天以上;恒温孵化,多数在50天左右(温度32℃,湿度85%),最短孵化期不超过40天(温度33℃~34℃,湿度90%)。龟卵自然孵化的温度范围在22~35℃,孵化的最适温度为32℃±1℃。当孵化温度在37℃±1℃时,胚胎只能发育到视泡形成期便夭折;当温度升至42℃时,胚胎4个小时便全部烧死[4]。

孵化温度决定龟的性别,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据暨南大学梁启桑的研究,乌龟卵在孵化温度为31℃时,孵化的个体全都为雌性,而在孵化温度为26℃时,孵化出的个体90%为雄性。但龟类之间存在差异,如鳄龟,当孵化温度在30℃以上、20℃以下,稚龟为雌性,22~28℃时稚龟为雄性。在龟场雄性龟足够的条件下,提高龟卵的孵化温度,孵化出更多的雌性个体对龟场规模的扩大及龟的销售都有好处,因雌龟颜色鲜艳、生长速度快、肉质丰满、无异味而更受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孵化温度高,所需的孵化时间短,使稚龟在越冬前有时间吸收足够营养来度过残酷的冬天,提高了龟的越冬存活率。

温度、湿度、通气和防震是提高龟卵孵化率的四个关键因素。其中,防震因素过去容易被忽视。实际上,龟卵产后30天内胚胎发育处于高度敏感期,此时胚胎发育尚未完全,因此在引进种蛋时尤其要注意飞机上下轻搬轻放,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颠簸,就是本场采集龟卵时也要注意防震,在孵化过程中不能随意翻动龟卵,动物极朝上孵化率相对较高,不要轻易颠倒。选用沙粒不要太细,并建议铺沙孵化时以每盘中放置一层龟卵为佳,以确保沙间通气,维持孵化过程中龟卵对氧气的需要。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专利95239104.X)进行龟卵孵化,控温精确度高,温差极小,仅为±0.5℃。控制沙温32℃,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0%,沙间质湿度10%左右,适时通风透气,50天左右稚龟出壳,只要温度、湿度、通气、防震等因素掌握得合理,孵化率可达90%以上。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剑林等.黄缘盒龟繁殖技术的研究.四川动物,1999(2)

[2]章剑.温室养龟新技术.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

[3]罗继伦黄畛.乌龟养殖新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阳建春周永富.金钱龟乌龟人工养殖技术.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

相关文章

  • 出口鳗鱼养殖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出口鳗鱼养殖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我国的鳗鱼养殖及加工业是一种外向型行业,产品主要输往日本,其质量要求除了要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更要符合输出国的质量标准要求。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输出国对我国的活鳗及制品的检测力度加大,质量要求也不断地提高,这对鳗鱼养殖过程中如何控制,杜绝有毒有害物质,确保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输出国的质量检测和标准是会变...

    175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鱼种放养重四关
    鱼种放养重四关

    鱼种选择关。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示范户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来确定放养模式,有针对性选择鱼种放养。切不可有什么放什么,哪个鱼种多就多放,哪个少就少放。鱼种质量关。俗话说,“种好半塘鱼”,这说明鱼种质量的重要性。同龄的鱼种规格应力求整齐、发育良好、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力强且体表鳞片完整无损,没有鱼病和...

    10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一龄蟹种培育如何高产高效?育种20年的老司机告诉你这些窍门
    一龄蟹种培育如何高产高效?育种20年的老司机告诉你这些窍门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优质蟹种对商品蟹养殖至关重要。所谓一龄蟹种培育,就是将蟹苗(也称大眼幼体、白仔等)经过近1年时间的饲养,育成100~200只/千克蟹种(俗称“扣蟹”)的过程。不少地方把蟹种培育作为产业来做,形成了产业化;也有不少成蟹养殖大户采取“自育、自养”的模式,通过自育蟹种养成蟹,避免外购蟹种质量良莠不齐和长...

    187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成品鳗鱼养殖池的日常管理技术
    成品鳗鱼养殖池的日常管理技术

    成鳗池通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密度增大,而鳗病也较幼鳗为多。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成鳗池的日常管理归纳起来就是一勤、二早、三看、四防。一勤:就是勤巡塘。每天3次,凌晨巡塘注意鳗鱼有否浮头,中午巡塘注意鳗鱼吃食后情况,晚上巡塘注意有否浮头先兆。二早:就是早放养、早开食。提倡隔冬放养,开春后随时注意鳗鱼有否上食场觅食...

    1160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扣蟹养殖池塘里水草管理技术
    扣蟹养殖池塘里水草管理技术

    水草的多少和好坏,对河蟹养殖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蟹农常说“蟹大小,看水草”,这充分说明了水草在河蟹养殖中的重大作用。蟹池养殖水草的作用1、水草可作为河蟹的部分饵料,又可吸污,同时可以控制池塘水温的上升,减少扣蟹性成熟的比例,最终增加经济收入。2、水草对水的酸碱度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且可作为河蟹的栖息和蜕壳场所,帮助河蟹蜕...

    142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塘里有花鲢白鲢鲫鱼,却只出现白鲢大量死亡
    鱼塘里有花鲢白鲢鲫鱼,却只出现白鲢大量死亡

    今早一养殖户给我打电话,说白鲢死了几千斤。按理说昨天宜宾是个大晴天,不至于缺氧死鱼哪。进一步了解得知,水的透明度有一米多,像池塘水体透明度达到这么高,那肯定是发生了死藻。所以中毒是可以肯定的。这里要值得提一下的是,很多人都觉得,像蓝藻多的池塘,鱼没有发生死亡,就认为蓝藻等藻类没有毒,这是很大的误区。当蓝藻在老化死亡的过...

    2617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黄颡鱼“烂皮”症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黄颡鱼“烂皮”症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烂皮”症是近几年池塘养殖黄颡鱼最常见且危害很大的病害,主要由细菌(如拟态弧菌,气单胞菌等)引起。黄颡鱼“烂皮”症一旦发病,来势凶猛,严重时每天死亡几百斤甚至过千斤,损失惨重。作者对近几年黄颡鱼“烂皮”症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黄颡鱼“烂皮”症的发病症状发病初期症状,病鱼通常游水,局部皮肤呈马鞍状,...

    933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安全高效养鱼的“四测定”
    安全高效养鱼的“四测定”

    一、测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鲤鱼、草鱼、...

    22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之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之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多子小瓜虫。2、症状:小瓜虫侵袭上斑点叉尾鮰后,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和鳃部有许多白点,这些小白点就是小瓜虫。小瓜虫寄生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引起病鱼寄生部位的组织增生,出现点状囊泡。病鱼体表黏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迟钝,并有时浮游于水面。小瓜虫主要侵袭斑点叉尾鮰鱼种,常引起大量死亡。水温15~25℃是该病的流行...

    2327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放养鱼种的五个主要技术措施
    放养鱼种的五个主要技术措施

    一、清塘消毒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选择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75-100kg/667㎡,方法是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生石灰消毒不仅能起到调节ph值,改良底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还能增加养殖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满足鱼类生长对钙质的需求。二、养殖模式坚持突出主养,科学配养的原则,一般主...

    24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青鱼花鲢白鲢混养池塘青鱼不爱食的处理方法
    青鱼花鲢白鲢混养池塘青鱼不爱食的处理方法

    养殖户姓名:汤天宝时间:2014.07.10技术员:陆兴成联系地址: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康乡清安渔场池塘条件:(亩数水深、增氧设备的功率和数量、水草种类、池塘的形状)11亩水面,水深2m,有2台叶轮式增氧机,池塘长方形放养日期、规格及数量:2014.01初养殖模式:品种放养规格(斤)放养数量(尾/亩)起产规格(斤)成活...

    2726 青鱼 淡水养殖 青鱼养殖 青鱼养殖技术 青鱼养殖方法
  • 陆龟新生幼体的衰竭症候群
    陆龟新生幼体的衰竭症候群

    译序有别于两岸三地,在美国的陆龟市场中,人工繁殖孵化的幼体占了非常重要的数量和比例。陆龟新手开始饲养陆龟幼体后,经常有人上网抱怨幼体的状况日渐衰弱甚至死亡。来自美国南加州的Tom本身的职业便是终日与各种动物为伍,现在同时也兼任陆龟繁殖家,他认为陆龟幼体养不活的原因,错误不在于新手的疏于照顾。Tom欣然同意将自己的独到见...

    1603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绿毛龟的人工培育技术
    绿毛龟的人工培育技术

    人工培育绿毛龟就是在对绿毛龟天然成因的科学认识基础上,模拟自然环境,在人工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使龟背基枝藻孢子顺利均匀地植生在龟背甲外部盾片上,长出绿毛,形成绿毛龟。人工培育绿毛龟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整个培育工作分接种前准备、接种、出毛前管理和出毛后管理四个阶段。(1)接种前准备①场地选择培育绿毛龟的场地应宽敞、向阳...

    739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鱼儿拥挤水霉病易发
    鱼儿拥挤水霉病易发

    又到了水霉病高发季节,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的发生主要...

    14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近期河蟹最后一壳死亡的原因分析
    近期河蟹最后一壳死亡的原因分析

    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是8月15日,离中秋节还有40天。今天天气多云,明天天气多云转阴,后天天气阴转小雨。河蟹蜕最后一壳,最近有少部分塘口发现河蟹死亡现象,部分塘口有撑爪,鳃上发黄,发黑带有少量纤毛虫,肌肉发白等现象。1.部分河蟹肌肉发白,做水质检测和弧菌检测发现弧菌超标的塘口。弧菌天敌和黄金多糖一组两亩,可以三天两次。...

    194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