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罗非鱼苗种越冬措施

时间 : 2023-01-19 01:24:11 投稿人 : Maximilian 点击 : 加入收藏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生活和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5℃~38℃,最适温度为28℃~32℃,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停止摄食,9℃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在水温降到15℃时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各地气候和越冬条件的差异,主要有盖薄膜大棚越冬、温泉水越冬、深水井、锅炉加温等方式。罗非鱼越冬的关键是要掌握越冬入池的时间、鱼池消毒、放养密度、水质和水温的调节、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

罗非鱼苗种越冬措施 | 淡水养殖

越冬前的准备

越冬鱼的要求越冬前一个月将要越冬的鱼集中专池囤养,进行加强培育,促使其膘肥体壮,增强越冬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适应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将部分体弱或受伤的鱼提前淘汰。

越冬鱼的选留要从秋苗专池培育而成的鱼种中选留,越冬鱼种以全长5厘米~6厘米为好,过大会使越冬塘利用率降低,过小的鱼种在越冬过程中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及会出现同一塘越冬苗规格大小不一的现象。一般苗种越冬要求进池时规格要整齐,罗非鱼一年多次繁殖,鱼苗入池时的规格如参差不齐,在吃食上必然会出现以大欺小,弱者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鱼种入池时一定要经过筛选,按规格大小分别入池,以便管理,提高成活率。选留的鱼种还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表光滑、无冻伤的个体。

选留时操作都必须轻快细致,以免碰伤鱼体,并即选即入池。鱼种在分级过筛时不宜长时间密集于网池中,一般在网池中吊水两个小时后即要进行分筛、计数入塘,最长时间不宜超过五个小时,更不宜进行高密度长途运输,否则会造成鱼体受伤严重,导致越冬成活率低。

越冬设施的准备根据不同的越冬方式,对越冬期间所需的加温、增氧、排污等设备应在越冬前准备好,如加热器、锅炉、控温仪、水泵、增氧机等,并预先把各越冬设备检修完好。一般养殖户进行小面积越冬时,每30立方米水体应配用两个3千瓦的电热器。越冬前7天~10天应对鱼池及管道、渠道先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药物进行处理,方法与池塘养殖鱼的处理一致。

越冬前鱼体的消毒越冬时亲鱼、鱼种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进池前应对鱼体进行药物消毒,可用2%~3%食盐溶液(工业用粗盐)浸泡鱼体5分钟~10分钟,浸洗时间根据鱼的忍耐程度而定。待全部鱼入塘后,可用0.3ppm二氧化氯进行全塘消毒,以防疾病发生。在入塘后一个星期内,要密切注意入塘鱼种活动情况,特别是水温较低时操作的鱼种伤口是否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入塘一个星期后,鱼种的情况才基本稳定,进入越冬期。

越冬鱼入池的时间及其注意事项

进池时间越冬鱼进池的时间,应掌握在水温降至20℃~22℃时进越冬池为宜。具体进池时间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但必须在水温20℃以上时进越冬池,要赶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结束,水温低于16℃,则起捕的鱼就不能作越冬留种,因为鱼体已冻伤,进池后就会产生水霉而陆续死亡。捕捞越冬鱼要选择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以免鱼体冻伤。

放养密度越冬鱼进池的密度要根据越冬池环境条件、鱼体大小和管理水平而定。温流水池水质清瘦,溶氧充足,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12千克~20千克,或放鱼种8千克~12.5千克;静水增氧池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5千克~7.5千克,或鱼种3.5千克~5千克;静水池,能定期换水的,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2.5千克~4千克,或鱼种2千克~3千克。

越冬期间的管理要点

罗非鱼越冬期较长,整个越冬期间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控制水温、调节水质、合理投饲和防治鱼病等管理工作。

水温的控制越冬鱼在进池后10天左右的时间内,可以把水温控制在20℃~25℃,有利于鱼体轻伤愈合,抑制水霉病的发生,提高越冬成活率。情况基本稳定以后,整个越冬期间要求水温保持在16℃以上,一般水温控制在18℃~20℃间。应防止水温的突然变化,更应防止水温降到致死温度之下,也不能长期控制在20℃以上,长期高温不利于越冬管理,而且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因为水温高,鱼的活力较强,消耗体力较多,摄食量相应增加,因而排泄物增多,不但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还会产生多种对鱼体不利的物质。

利用温流水越冬的,如温泉水、工厂冷却水等,可以调节水的流量大小来控制水温;利用蒸汽加温越冬的,可调节蒸汽排放量来控制水温;用深井水越冬的,增加换水次数保持一定水温;塑料薄膜大棚池,晴天利用太阳能增温,晚上或遇有寒流,要用电加热器增温。

水质的调节越冬池应保持水质清新,越冬期内要经常进行水质分析,注意观察鱼群的浮头情况,及时采取增氧措施,溶解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当室内气温比水温低时,为减少因水蒸发而使水温下降,应采用空气压缩机通过砂滤石增氧。当气温比水温高时,可采用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增氧,但开机时间不宜过长,通常20分钟即可。温流水越冬池可通过水流来调节水质。塑料薄膜大棚池,因换水困难,一般不换水,只有当水质过浓,鱼浮头较严重时才加注部分新水或通过增氧来调节水质。室内静水越冬池,在越冬鱼进池后10天内,因排泄物较多,应每天吸污1次,以后应每周吸污或冲污1次~2次。同时早期每天要换水一次,以后一般每隔3天~5天换水一次。为了防止越冬池水温度变化太大,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1/3~1/4。换水前先排出残渣和粪便,再注入新水。换水前后的池水温差在2℃以内为好。如越冬池水质恶化,鱼浮头严重,又不可能及时更换适宜温度的新水,可以用双氧水进行抢救。方法是每10立方米水中泼洒0.5千克30%浓度的双氧水,便可以解除严重浮头。

饲料的投喂罗非鱼在越冬期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在罗非鱼越冬期间要适当投喂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以增加越冬抵抗能力。在入池早期,水温较高,应适当多投料、投好料,利于鱼体的恢复和育肥。一般投饵量亲鱼控制在2%左右,鱼种控制在5%~6%左右,每天投喂1次~2次,投料以全部鱼能吃到为佳;中期温度较低,应适当减少投料,防止水质恶化,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的0.5%~1%;越冬晚期天气转暖,气温逐渐升高,管理尤为重要,投饵量恢复到越冬前期的水平,在出池前要加强饲料的数量和质量,促使体质恢复健壮和亲鱼性腺发育,能保证出池后苗种质量。

鱼种饲料可以为粉状或小口径配合饲料,投料时要全池均匀投料,让大部分鱼苗都能吃到。亲鱼饲料应为浮性颗粒料为主,沉性料要设置适当,并以在1小时内食完为宜。吃不完时要及时清走残料,并减少投料量,以防饲料变质影响水质。罗非鱼越冬期长,如果饵料长期单一化,往往会造成鱼体缺乏维生素,影响体质和发育。因此,投喂的饵料要多样化,以含营养且不易使水质恶化的配合饵料、米糠、麸皮等为主,并搭配喂些切碎的鲜嫩青菜叶。在越冬期间,投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应随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随时调节。

鱼病的防治由于越冬池面积小,密度大,水质相对较差;水温偏低,鱼处于不太活动和少摄食的情况下,免疫力下降,较易受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侵害;越冬池的水温范围又比较适合于各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罗非鱼易得病。把越冬池水的盐度提高到10%可有效控制鱼病的发生。鱼病主要采取以防为主,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在越冬期内,每半月使用生石灰一次,使用量为10千克/亩~15千克/亩。在使用生石灰7天~10天后,用0.25ppm~0.3ppm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消毒,同时每月使用一次杀虫药物,注意各种药物要分开交替使用。越冬期以水霉病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入池后和出池前。由于在低温季节表层水温较低,鱼缺氧浮头后露出水面,极易冻伤,易长水霉,导致溃烂而死,如发现池塘缺氧,鱼类浮头,可多换新水或增氧。治疗水霉时,可用1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另外,要经常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5.严格责任制

整个越冬期间应派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密切注意越冬期间水温和水质的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同时做好各项记录。注意水温变化,经常检测温棚内外的水温和气温,一般每天测3次~4次,并做好记录。坚持早、中、晚巡塘,检查越冬大棚是否牢固,观察鱼活力、摄食情况,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水中溶氧、氨氮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还要经常检查各种附属设施如加温、增氧等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越冬后期,由于水温升高,要注意越冬棚通风、换气,水温稳定,便可开棚降温,加注新水,待越冬棚水温与外界持平,便可做出塘前的准备工作。

(来源:中国渔业报作者:梁聪梁明)

相关文章

  • 微型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微型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人们欢迎。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也随之悄然兴起。据统计,去年江苏省主养、套养黄颡鱼面积已达0.7公顷左右,但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价格看涨。笔者于2000年进行了在养殖其它水产品的池塘中设置微型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取得较好的...

    6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一周内死鱼成百上千条,鳜鱼这个“病毒病”真强!
    一周内死鱼成百上千条,鳜鱼这个“病毒病”真强!

    要说鳜鱼养殖最怕遇到什么病,那么非“病毒性出血”不可,又称为“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该病主要是由虹彩病毒引发。根据以往的病例来看,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早期的时候可能一口塘每天能死个十几尾,然而1周左右,就会迅速爆发,死亡率克达到成百上千条,甚至严重的塘口可能会全军覆没。外部条件变化以及应激是疾病爆发的诱因,带...

    435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湘云鲫湘云鲤成鱼养殖技术
    湘云鲫湘云鲤成鱼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分为一年成鱼养殖和两年成鱼养殖两种放养方式。1、凡水质肥沃、饵料供应充足的池塘,可直接将快速育成的大规格夏花鱼种按每亩150-200尾放养比例投入到成鱼池或春片鱼池与其他家鱼进行混养(注意不要投放其它鲤、鲫鱼种),经过4-6个月养殖,湘云鲫个体可达400-600克,亩产可达80-100公斤。湘云鲤个体可达500...

    2377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的简介及养殖技术——专家撰文
    黄颡鱼的简介及养殖技术——专家撰文

    一、黄颡鱼的生物学习性1、黄颡鱼的特征: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也有记为鲿科),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的分布很广,许多天然水域都有它的踪迹。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①黄颡鱼的...

    113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黑鱼养殖过程中腹水病预防治疗措施介绍
    黑鱼养殖过程中腹水病预防治疗措施介绍

    黑鱼大棚养殖,投放密度高,极易导致黑鱼疾病发生。其中黑鱼腹水病是较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黑鱼腹水继发病的危害程度甚至高于黑鱼腹水病,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可达100%。一、病鱼症状1.外表症状体表有星状黏液布满全身,有充血点,鳃盖及口腔充血,鳃丝颜色较淡...

    2726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镜鲤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检出一例
    池塘养殖镜鲤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检出一例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一镜鲤养殖池塘,面积4亩,平均水深1米,2台增氧机(见图1)。2015年5月份放镜鲤水花80万,后来卖了一部分鱼苗,剩下的留在塘中养成鱼。2016年4月中旬开始发病,发病时塘中镜鲤平均规格2.5斤/尾,水温约17℃。开始每天死亡1~2尾,随后死亡量逐渐上升,到4月底发病最严重时,每天死亡几百斤,...

    997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泥鳅的敷网捕捞方法
    泥鳅的敷网捕捞方法

    敷网捕泥鳅有两种方法。罾捕泥鳅 罾捕泥鳅一般在泥鳅活动、吃食良好的季节里进行。罾方形,用聚乙烯网片做成,网目大小1cm左右,捕捞泥鳅苗,则用聚乙烯网布,网片面积1~4m2,四角用弯曲成弓形的二根竹竿十字撑开,交叉处用绳子和竹竿固定,用以作业时提起网具。罾捕养殖泥鳅有二种作业方式。一种是罾诱:预先在罾网中放上诱饵,将罾放...

    175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鳜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鳜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柱状曲桡杆菌感染引起。(2)症状病鱼体色变黑,常离群独游,鳃丝末端发白腐烂,常粘有污泥,鳃弓骨外露,鳃盖内外表皮充血,发炎。(3)防治①鱼池每亩1米水深放生石灰15~20千克,用水溶化后全池泼洒。②用0.2×0.000001一0.3×0.000001二氯异氰尿酸钠全池泼洒。另外250千克鱼用1千克黄粉拌饲料投...

    2362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头槽绦虫病的诊断及处理
    罗非鱼头槽绦虫病的诊断及处理

    罗非鱼头槽绦虫病通常发生在育苗期或标苗期,成鱼发病几率较小,病鱼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食量剧减或停食,故又称“干口病”。头槽绦虫的卵在水中孵化后,首先寄生于水蚤上,鱼类吞食水蚤后即可感染此病,头槽绦虫在鱼肠道寄生后,造成肠道堵塞,影响鱼的正常生理机能,最终导致鱼发病死亡。头槽头虫病病症表现为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迟钝;身...

    23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养鱼 谨记五大要点
    冬季养鱼 谨记五大要点

    “进入冬季,水温逐渐下降,大多数鱼类就开始停食,冬季养鱼安全管理相当重要,不容忽视,要做到‘五要’。”近日,在仪陇县檬垭乡玉明村三组养鱼基地冬季鱼业养殖技术培训会上,该县水务局水产养殖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胡昭军向村民讲解了冬季养鱼的安全管理技术,并特别提出五大管理要点:一、鱼塘条件要适宜必须选择避风向阳、水源稳定、水质较...

    18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链球菌爆发旺季养殖户不可掉以轻心
    罗非鱼链球菌爆发旺季养殖户不可掉以轻心

    罗非鱼链球菌病往往可以引发大量死鱼,6-9月为主要爆发季节,需要养殖户时时警惕链球菌的突袭,切不可掉以轻心。链球菌病危害较大,有些地区磺胺类药物一度脱销。长久的使用单一抗生素,早已造成抗药性,有的养殖户甚至不惜用原粉治疗。再加上威尔逊的严重影响,罗非鱼价格也在一路下滑。小渔深感渔民痛楚,希望大家在减少病害发生的同时,尽...

    1164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之真菌性皮肤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之真菌性皮肤病防治技术

    1、病原由水霉科的水霉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真菌不仅感染苗种和成鱼,也是鱼卵孵化时的大敌,又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体表损伤因水霉菌寄生而诱发并发症的主要途径。据研究,水域中共有45种以上的真菌可感染鱼类,但目前发现只有几种会对斑点叉尾鮰构成威胁,其中尤以水霉菌和绵霉菌为甚。2、症状及流行水霉病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时期均会发生。...

    272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鲤鱼疱疹病毒发病期间注意事项:温度越高越难发病
    鲤鱼疱疹病毒发病期间注意事项:温度越高越难发病

    鱼塘基本情况连云港赣榆罗阳地区一养殖塘口,鱼虾混养塘,养殖面积40亩,塘口配备增氧机1.5KW4台,水深90公分左右,2015年4月放苗300尾/亩,平均规格2.5尾/斤,梭鱼200尾/亩,花鲢50尾/亩,白对虾2-3万尾/亩。发病塘口全景病程描述6月1日,发现塘口吃料不好,鲤鱼体色发暗,溜边、暗浮头6月2日,鲤鱼死亡...

    370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养鱼四看可有病早治
    养鱼四看可有病早治

    养鱼者只要认真做好巡塘工作,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摄食、体色等方面情况,做到“四看”,便可在鱼发病初期发现鱼病,从而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将损失降至最低。一看体表:正常鱼鳞片完整,体表有透明黏液,体色正常鲜亮。而病鱼则体色发暗,有的色泽消褪或鱼体发白;有的皮肤上显现各种斑点,鳞片灰暗无光;有的鳞片脱落,皮肤充血、发炎...

    18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桂花鱼几种常见的套养方法简介
    桂花鱼几种常见的套养方法简介

    七月份的时候桂花鱼的价钱最高达到50块钱一斤,自从价钱从150块(二三十年前)降下来二十多块往上升,现在是历史最高的时刻。也第一次超越了笋壳鱼的价格。养殖一塘鱼的利润100万不再是一个梦。但是这种高密度的养殖模式风险极大。成功的人占比例是不会很多的,养得一般般的人可能比较多,但是这个价格如果亏本的话,证明养殖水平肯定不...

    1973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