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鳜鱼病毒流行特点及防治

时间 : 2023-05-01 04:15:15 投稿人 : 夜香 点击 : 加入收藏

鳜鱼,又名桂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国内优质鱼消费和出口创汇的品种之一,国际水产品市场称之为“淡水石斑鱼”。 

鳜鱼病毒流行特点及防治 | 淡水养殖

广东鳜鱼养殖已成为我国的特色养殖业,然而,在看好鳜鱼养殖业发展前景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病害问题,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1994年在广东省爆发流行一种罕见的鳜鱼急性病,先是个别塘的鳜鱼在一周内大批量死亡,乃至全军覆灭,接着波及共用同一条河涌的所有鳜鱼生产塘,当年广东省绝大多数养殖鳜鱼的市、镇、村均难逃一劫。有的专业户在几天之间损失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几年来的辛劳毁于一旦。据估计,被誉为“桂花鱼村”的南海市鳜鱼主产区,损失近亿元。目前该病仍严重威胁着鳜鱼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确认鳜鱼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为病毒,该病的主要流行特点和防治技术如下:

流行特点

该病每年4月中下旬水温约20℃以上可发生,至11月中下旬水温降低时不治自愈,发病高峰期多出现在7—10月间。病鱼呈鳃苍白、肝苍白、内脏局部充血、腹水、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等典型症状。但80%以上病鱼混合感染细菌、寄生虫而呈多样化症状,交杂着红肿、多粘液、溃烂等症状,个体的病症有的为鳃白、肝红、肠黄伴壁红;有的鳃红、肝白、肠黄……

该病具有显著的传染特征,疾病由始发池经同一水源呈辐射状蔓延。病原具有垂直传播的特性,通过鳜鱼亲鱼携带病原越冬并传给子代。疫区鳜鱼携带病毒率高,正常情况下病毒在鱼体内处于潜伏状态,当受到外来刺激时才引起机体病变。气温是鳜鱼病毒致病的限制因子,水温约20℃以上可发病,低温时病毒受抑制。气候突变、水质恶化、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以及近亲繁殖种质退化,饵料鱼营养不平衡,管理不善如用药不当、饵料鱼未经消毒、投放量过大等,均可成为病毒致病的诱发或协同因子。携带病毒的鳜鱼在发病季节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这是疾病呈急性型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如何提高鳜鱼的抗逆能力、截断不利的应激源是科学管理鳜鱼生产的重要环节。

防治技术

将关联鳜鱼暴发性传染病错综复杂因子的“携带病毒鳜鱼的应激性”的观点和“鳜鱼养殖水生态平衡调控”理论作为指导预防鳜鱼病毒病基本原则。据此,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l、种质

(1)在江河筛选野生、强壮的原种(目前广东省大多数鱼苗场因沿用多年流传的亲鱼而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状况),精心培育亲鱼。

(2)利用PCR检测鳜鱼病毒技术,监测亲鱼携带病毒情况,对携带病毒阳性鱼作淘汰或隔离处理(如亲鱼量不足等原因,而将带毒亲鱼保留下来,其后患较多。其一是该鱼苗场会形成疫区;其二是子代鱼将可能带毒,等等。可利用避免鱼体“应激”或提高鱼体“应激”能力的原理得以遏制病毒病的诱发与发展,其方法将在以下述及)。

2、发病季节前 

(1)对亲鱼和苗种采用背肌注射疫苗。亲鱼免疫时间掌握在人工繁殖前1—2个月。免疫的亲鱼产卵顺利,死亡率减少,受精卵孵化率和鱼苗生长均达正常水平,免疫亲鱼的子代在发病季节的存活率普遍高于未免疫亲鱼的子代约5%—15%。苗种在体长约8—10厘米可进行免疫,苗种免疫的有效率达80%以上。

(2)苗种下塘前对池塘底质进行理化等因子检测、对症采用底质改良剂以维护底泥微生物种群。有条件的可干塘翻晒底泥,结合底质改良措施,效果更佳。

3、发病季节期间 

(1)采用“水体营养级别测定法” 预测养殖水质变化趋势。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施用“嫩绿剂”促进“瘦”水塘藻类繁殖生长,提高产氧能力;施加“净水剂”使“肥”水塘降低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添加微生物改良剂调节底泥、水中微生物种群组成与数量,以维持水生态稳定。

(2)对饵料鱼先进行杀灭细菌、寄生虫的药浴,投喂药饵等处理后才投放到鳜鱼塘,减少在鳜鱼塘直接施放药物对鳜鱼的刺激。投放饵料鱼量涉及合理的养殖容量,对鳜鱼精养塘,以3—5天添加一次饵料鱼为宜。

(3)监测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鳜鱼,对症温和处理。复配中草药的水体消毒剂“桂花—2号”和口服制剂“桂花—3号”,其药性温和、适应性广,两种药配合适用于对刺激性药物敏感的鳜鱼的细菌病防治和病毒病预防。

(4)通过饵料鱼多种维生素等添加剂的利用,以及控制适口饵料鱼规格(如鳜鱼吞食3—5尾饵料鱼才有饱感,促进适当追捕运动。),以减少鳜鱼脂肪积累,提高机体免疫力。

目前珠江水产研究所正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法研究水生态各类因子间的关系,预计未来两年内将有适用于鳜鱼塘水质预测预报的电脑软件问世。

相关文章

  • 80:20池塘养殖青鱼试验
    80:20池塘养殖青鱼试验

    为了改变常规池塘混养青鱼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养殖模式,我们于2003年1月在长沙县水产良种繁育场1排1号池进行了80:20养殖青鱼试验,亩产青鱼408.3千克,亩纯盈利2020元,投入产出比1:1.53。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条件池塘面积6亩,水深2米,池底平坦,淤泥浅,四周围水泥护坡,注排水方便。配制2.2千瓦潜...

    2411 青鱼 淡水养殖 青鱼养殖 青鱼养殖技术 青鱼养殖方法
  • 鳄龟养殖常见病鳃腺炎和烂甲病防治技术
    鳄龟养殖常见病鳃腺炎和烂甲病防治技术

    1.鳃腺炎:病因多是由于水质恶化或污染引起的。病龟行动缓慢,常高抬头颈,且颈部明显肿大,四肢浮肿。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爽良好,尤其是杜绝污染源,同时注意饲料中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用量。对于病龟,可用土毒素溶液20~30毫克/升浸泡30分钟治疗。2.烂甲病:烂甲病多是龟壳受严重磨损而感染细菌引起的。其症状是甲壳溃烂,严重的会...

    1755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科学营造优良生态环境 养殖出效益
    科学营造优良生态环境 养殖出效益

    南京市高淳县阳江镇太平村示范户李杏伢,2004年开始承包永丰圩内25亩稻田开挖池塘,从事成蟹养殖生产。前几年效益一般,通过不断总结,2008年成蟹养殖取得了亩均毛利润4365元的较好经济效益。主要做法如下:一、池塘清整消毒2007年11月底干塘清淤,将环沟内水沥干,冻晒至12月底,上水至板田面5厘米左右,用每亩200斤...

    237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稻田养鱼中常见鱼病的防治
    稻田养鱼中常见鱼病的防治

    为帮助广大养殖户更好地防治鱼病,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入,现将本人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草鱼出血病症状:鱼体发黑,鳃盖、眼眶、口腔、鳍条基部等处出血。剥去鱼皮,鱼体肌肉点状出血或出现淤血块,严重时肌肉发红。防治:⑴将草鱼与鲢、鳙、鲤、鲫、鳊混养,又稀放时,少发或不发此病。当需要集中养草鱼苗种...

    16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笋壳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笋壳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笋壳鱼学名云斑尖塘鳢,由于其体形似笋壳,故名笋壳鱼。该鱼原产于东南亚,最大个体可达5到6公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名贵的淡水鱼品种。笋壳鱼生活在有微流水的沙泥底层和草丛中,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适温15℃到35℃,最适温25℃到30℃,10℃以下死亡;能在pH为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的咸淡水中生长。幼鱼以...

    2338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鳢鱼黏孢子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鳢鱼黏孢子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黏孢子虫病(MyxosporidiosiSOfChinasnakehead)[病因]病原为碘泡虫(Myxobolusspp.)。[症状]病原常寄生于病鱼的皮肤、鳃或肾脏上。寄生在体表的病鱼,体表有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点状、块状或瘤状胞囊,大量寄生时,皮肤组织被破坏,游动失去平衡,摄食下降;寄生在鳃部时,鳃组织受损,呼吸功能...

    767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盛弗康治疗黄颡鱼“爆头”一例
    盛弗康治疗黄颡鱼“爆头”一例

    基本情况:佛山南海区西樵镇岭西村梁老板,黄颡鱼养殖。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米。投单性黄颡鱼寸片(800尾/斤)20万尾。现70-80尾/斤,一天死亡320尾(4斤)左右。(1)镜检:未发现寄生虫。(2)水质监测:pH值7.5、氨氮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3毫克/升。(3)病鱼头盖骨穿孔,部分鱼下颌充血。体表...

    2756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养殖河蟹早熟的原因及对策
    养殖河蟹早熟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河蟹早熟问题一直困扰着河蟹养殖业,导致商品规格小,经济效益低,为此,本人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一、早熟原因:1、温度:温度对河蟹性腺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河蟹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其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性腺发育速度也越快。近几年,夏季温度较高,且持续时间长,这加快了河蟹性腺的发育,促其早熟。2、营养:养殖河...

    29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丰产鲫养殖之苗种培育技术
    丰产鲫养殖之苗种培育技术

    一、苗种质量要求一级:规格合格率≥95%,体色异常率≤1%,挂脏率≤2%,弱苗率≤1%,伤残率≤2%,带病率≤1%,死亡率≤0.5%。二级:规格合格率≥90%,体色异常率≤2%,挂脏率≤3%,弱苗率≤2%,伤残率≤3%,带病率≤2%,死亡率≤1.0%。三级:规格合格率≥85%,体色异常率≤3%,挂脏率≤4%,弱苗率≤3...

    2998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生鱼养殖技术大起底 你还有哪些利润空间可以挖掘?
    生鱼养殖技术大起底 你还有哪些利润空间可以挖掘?

    2015年对于生鱼养殖户来说日子也不好过,病害高发、鱼价低迷、药残风波、商品鱼积压,一再将生鱼养殖户推到了风口浪尖。就好比南美白对虾一样,再难养的年份,仍然有人赚到了钱,说明什么?说明了这个品种仍然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以前都说生鱼好养,“皮糙肉厚,粗生粗养”的,现在是“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必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今...

    715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秋季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秋季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养殖前期并未发现鱼病。由于以往经验,秋季很少发病,忽视预防。从10月1日起发病,10月1~3日,每天每箱死鱼少则1尾,多则3~5尾,每天死鱼达10~15千克。10月4~8日,每天每箱死鱼少则3~5尾,多则8~10尾,每天死鱼达20~30千克。10月8~11日期间,经过治疗死鱼尾数日渐减少,到10月13...

    2360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日本鳗发病死亡,分离出迟缓爱德华氏菌
    日本鳗发病死亡,分离出迟缓爱德华氏菌

    [病例641]广东台山市广海镇一日本鳗精养池塘,面积13亩,平均水深1.5米,5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1.5kW的水车式增氧机(图1)。2021年5月放苗,放养密度4000尾/亩,养殖到2022年4月,平均规格达0.8斤/尾。4月1日,水温21.8℃,死鱼1尾。4月2日,水温18.5℃,死鱼6尾,开始减料。4...

    94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技术干货!一文起底河蟹养殖后期纤毛虫的防控措施
    技术干货!一文起底河蟹养殖后期纤毛虫的防控措施

    本文整理自中国水产频道第36期公开课,江苏(厦门)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区经理)陈松老师主讲的《河蟹养殖后期纤毛虫的防控措施》文/中国水产频道周双艳整理一、认识纤毛虫病纤毛虫病也就是养殖品种感染了纤毛虫。纤毛虫是具有纤毛的单细胞生物,纤毛是其行动和摄取食物的短小毛发状的一个小器官。常见种类:固着类纤毛虫,虾蟹身上特别容...

    109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网箱养殖水体蓝藻横行怎么办?
    黄鳝网箱养殖水体蓝藻横行怎么办?

    三同张老板:有10亩土塘,网箱170个,6月14日进的苗子,养到一个多月时,由于平时不注重养水,导致池塘出现大量蓝藻,水面上漂浮一层层蓝绿色藻沫。建议傍晚用克蓝5包泼下风口处,晚上9点用降解灵5包泼洒水面;第二天把下风口塘角飘起来的死藻尽量打捞;第三天再用解毒超爽泼网箱和下风口水面解毒,3小时后泼洒已经浸泡好的黑金神2...

    1712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前两次蜕壳的技术管理要点
    河蟹养殖前两次蜕壳的技术管理要点

    作者:嘉吉饲料(镇江)有限公司 张学申河蟹养成阶段的第一、二次蜕壳至关重要,其成功率对河蟹的回捕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时下正值长江流域养殖区的河蟹第一次蜕壳。河蟹蜕壳是其生长阶段必需的生理过程,与蜕壳激素的分泌息息相关,较高的水温与较长的光照时数有利于蜕壳激素的分泌。反之,较多的阴雨天气则对河蟹蜕壳不利。三四月份恰是天气...

    95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