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混养池塘养殖病害暴发顺序及原因分析

时间 : 03-21 投稿人 : 安南 点击 :

目前,鱼类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在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北多采取池塘养殖。养殖鱼类主要为四大家鱼、鲫、鲤及武昌鱼等,多为混养模式,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较高的经济效益。常规鱼类从生活习性上划分,一般可分为底层鱼、中下层鱼和上层鱼3大类。青鱼、鲤鱼、鲫鱼等为底层鱼。草鱼、鳊鱼等为草食性鱼类,虽然基本接近底层鱼类,但由于其活动和摄食空间处在水底偏上位置,为了与其它底层鱼类有所区别,水产界权威人士将其划归为中下层鱼;鲢鱼、鳙鱼主要在水体的上层进行活动和摄食,为上层鱼。一般上层鱼放养比例为40%~50%,中下层鱼为30%~35%,底层鱼为25%~30%。如鲢、鳙鱼种(上层鱼)的放养比例分别为30%和10%,草、鳊鱼种(中下层鱼)为30%,青、鲫、鲤鱼种(底层鱼)为30%。养殖实践证明,在同一池塘内将上层鱼、中下层鱼和底层鱼,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组合在一起混养,就能充分利用养殖池水的立体空间,提高池塘养鱼生产力,其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单打独斗型”的养殖鱼塘。以上表明混养是可行的,可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但随着养殖户对经济效益的不断追求,盲目扩大养殖,提高养殖密度,使得混养模式主次不明,饵料资源相对缺乏,互利共生没有形成,为此只能通过高强度投饵及大量施肥来维持资源需求。在此种情况下,直接后果就是病害频发,特别是鱼类败血症,常引起重大经济损失,这成了当下池塘养殖一大瓶颈,阻碍了池塘养殖的发展。本文就败血症在混养池塘不同鱼类暴发顺序做一个分析,以期能找到发病的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重预防的目的,同时希望与同行交流学习。

1、鲫鱼、鲤鱼及青鱼

在混养池塘中,鲫鱼、鲤鱼及青鱼为底层鱼类,即一般生活在池塘底部。池塘底部是一个特殊水层,就像一个大熔炉,很多东西都在此存在,生根发芽。各种有机质,生物尸体,饵料碎屑及无机盐等沉积在底层,为各种病原特别是败血症病原菌生存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导致大量病原滋生。故在改底不彻底的池塘,底层鱼类极易感染,加上湖北地区养殖密度较大,鲫鱼、鲤鱼及青鱼可能是感染最早的,但是由于湖北地区混养塘中的青鱼多是大规格,抗病力较强,鲤鱼相对鲫鱼抗病力强,故最先出现死亡的往往是鲫鱼,青鱼往往不发病。

2、白鲢、花鲢

白鲢、花鲢在池塘养殖中多在上层水面生活,主要靠水体中浮游生物生活。但是随着养殖技术的改进,鱼类饵料投喂增多,花鲢目前亦或多或少摄食一些粉末饲料。而当病原在底部大量繁殖后,随着水体自身的交换,病原会布满整个养殖池塘,浮游生物表面附着了大量病原。白鲢花鲢因大量吃食带有病原的浮游生物,故成了发病的第二梯队,但由于目前花鲢不完全是摄食浮游动物,加上人工饵料营养全面,故花鲢的发病相对于白鲢滞后。白鲢发病出现死亡,意味着池塘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地步了。

3、草鱼

草鱼跟武昌鱼在池塘养殖中处于中下层,主要靠人工投饵,饵料包括人工种草及配合饲料等。故其感染病原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病原的进一步繁殖,草鱼、武昌鱼也将发病。由于混养塘中草鱼多是成鱼,抗病力强于武昌鱼,故草鱼后发病。在湖北混养池塘中草鱼多因肝胆综合征加上天气突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引发暴发性败血症从而导致死亡,此时混养塘处于生死存亡阶段。

混养池塘养殖病害暴发顺序及原因分析

【结束语】

应对混养在池塘病害问题,首先调节水质,彻底改底,良好的水质是鱼类高效养殖的保障。养殖前彻底清塘,如有必要,进行清污泥操作;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底改制剂,合理使用调水产品;增氧机坚持“三开三不开”原则;投饵严格遵守“四定”原则。

日常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主要包括投饵、施肥、用药、调水、改底、巡塘、拉网及保持环境卫生等。在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类的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检查池水变化情况及其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鱼病防治应遵循“防病为主,治病为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将病害防治工作贯穿于养殖全过程。混养塘中一旦发现鲫鱼出现不正常,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白鲢开始发病就应该全面治疗了,草鱼若发病则立即停食待采取治疗措施。当然这个模式一般是针对细菌性的、会混合感染的疾病的,专属病害另论。

(通联:43022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电话:17771809619)

相关文章

  • 龙虾饲料投喂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龙虾饲料投喂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饲料是小龙虾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在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入占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为了保证小龙虾的健康及生长,养殖户们一定要掌握小龙虾饲料投喂时间及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了解下。1、投喂时间龙虾主要在夜间进食,所以晚上投喂全日饵料的70~80%。饵料要投在池边浅水中,井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每个池塘可以设2~4个饵料观...

    328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常见疾病 养殖知识
  • 养鱼户怎样用肉眼第一时间诊断鱼病
    养鱼户怎样用肉眼第一时间诊断鱼病

    肉眼检查(简称目检)是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用肉眼找出病鱼患病部位的各种特征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从而诊断鱼患了什么病。对鱼体进行目检的部位和顺序是体表、鳃和内脏。具体方法为:一、体表将捞出的活病鱼或刚死不久的病鱼放在鱼盘或白瓷盘中,对头部、嘴、鳃盖、鳞片、鳍条进行仔细观察,看是否有大型病原生物,就要根据患病部位...

    187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渔药使用的效果如何?都在使用的细节中!
    渔药使用的效果如何?都在使用的细节中!

    作者:肖建春肖健聪前天,淮口的顾师叫我发点内服药过去,我顺便叮嘱他说,注意加点粘合剂,不想,他说粘合剂不好用。那我说粘合剂不加,你换做用浆糊也行,也总比不加好。最后,他还是按原来的方法用,稀释后直接浸入饲料。对于粘合剂的使用,我很清楚,即便药物溶解后,当浸入饲料表面,由于饲料表面有的凹凸不平,有许多多粗糙的间隙,但仍旧...

    51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养鱼做好这四点,助你顺利度过“白露劫”
    养鱼做好这四点,助你顺利度过“白露劫”

    撰稿|集团营销中心金玉林马上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鱼塘的养殖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白露”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这个阶段白天温度高达30多度,夜晚降到20多度,昼夜温差达10多度,这个温度的变化非常适合寄生虫、细菌等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加上水质容易波动变化,水产养殖...

    165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虾田稻如何做到不打农药和除草剂?
    虾田稻如何做到不打农药和除草剂?

    作者:水长军今天在群里随口讲了一句,没想到给群主逮到了,非要我写研究的成果,我哪有什么成果啊,才刚刚搞了两三年,有的东西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很多东西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但没办法,群主最大啊,只好挖空心思在小黑屋里憋,不知道能不能憋出几百字。不打除草剂,其实最简单,也是最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人工插秧,插秧时把水深控...

    1019 小龙虾养殖技术 小龙虾 虾类专题 小龙虾养殖 小龙虾养殖方法
  • 颗粒饲料添加药物二注意
    颗粒饲料添加药物二注意

    在鱼用颗粒饲料和对虾颗粒饲料中如何添加药物使其成为药饵,又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溶失在水中,现介绍以下简单易行的方法:1、药物的添加量为1.5%(即10千克饲料添加150克药)时,先将药物150克与药物粘合剂30克混合均匀后,加到1000毫升(1千克)清水中,边加边搅拌,搅匀后静置10分钟,当药液变得黏稠时,即可均匀拌入1...

    6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中蜂病虫害防治和用药方法
    中蜂病虫害防治和用药方法

    中蜂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学名中华蜜蜂,俗称土蜂、山蜂、野蜂等,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事实上在意蜂等西蜂引入之前我国饲养的几乎都是中蜂,下面一起来看一看中蜂病虫害防治和用药方法吧!一、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71年在我国南方地...

    732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疾病防控
  • 利用添加剂及药物预防子猪水肿病
    利用添加剂及药物预防子猪水肿病

    饲料酸化剂从子猪断奶第一天开始,便在饲料中添加1%~1.5%的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或一定量醋酸,使胃内保持一定的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的繁殖。微生物添加剂微生物添加剂能增加子猪体内有益菌的数量,改变肠道菌群的平衡,使有益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2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蓝绿鳞鳃太阳鱼的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蓝绿鳞鳃太阳鱼的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蓝绿鳞鳃太阳鱼抗病能力较强,目前尚未发生过严重的疾病。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定期用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治疗。生产中常见的是烂鳃病和车轮虫病。1、烂鳃病该病的症状是:病鱼行动缓慢,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头部及背部尤为暗黑;鳃丝腐烂并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被...

    92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主要病原:柱状曲桡杆菌。危害品种: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鳗鱼、鳜鱼、加州鲈鱼等。防治适期:4~10月(水温20℃以上)。识别特征:鱼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病鱼鳃片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片表面、鳃丝末端黏液很多,并常粘附淤泥。严重时鳃盖骨中央的内表皮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防...

    245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水产养殖贴士之巧解摄食性鱼类的肝胆综合症
    水产养殖贴士之巧解摄食性鱼类的肝胆综合症

    武汉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南方近年来,在高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特别容易发生内脏疾病,尤其是肝胆病,虽然属于营养性疾病,但往往是全面性和大规模的,且不易治愈,其危害甚至超过传染性疾病。草鱼、鲫鱼、鳊鱼等摄食性鱼类,在每年的4-6月份经常爆发肝胆综合症的疾病,此病由于致病因素较多,多数的养殖者只是针对单纯的肝胆...

    68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池塘少量死鱼怎么处理
    池塘少量死鱼怎么处理

    偶尔有些养殖户有这样的问题,长期都有少量死鱼。如果用药,死亡量又不是很大,不用药吧,又担心死亡量增加,让很多人很纠结。今天就来写下这个话题,看应该怎么处理。根据少量死鱼的种类,比如是底层鱼,如鲫鱼、鲤鱼长期少量死鱼,那鱼塘底质可能出了问题。比如底部长期积累了大量有机质的情况下,在缺氧的情况下,就会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一...

    131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蛏子血蚶小白虾青蟹混养池应该如何用药
    蛏子血蚶小白虾青蟹混养池应该如何用药

    地点:浙江台州技术员:苗鑫鑫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养殖面积60亩主要养殖蛏子血蚶小白虾和青蟹。犹豫天热闷热傍晚引起倒藻死亡虾比较多!犹豫缺氧导致了血蚶黑口停止生长并且变圆!建议:1:当天晚上用底质佳打到塘里,可以保持一晚上不缺氧!2:第二天早上打解毒百分百解决缺氧导致血蚶的体质变弱引发肠炎!有少量死亡,用抗应激VC+三黄+...

    2721 水产病害 海水虾蟹病 海水虾蟹养殖病害 海水虾养殖病害 海水蟹病害 虾蟹病害
  • 鱼儿缺氧浮头、吃食不旺、不靠近增氧机等应激症状的判断与防控方案
    鱼儿缺氧浮头、吃食不旺、不靠近增氧机等应激症状的判断与防控方案

    一、应激症状的判断:1、缺氧浮头(暗浮头)1.1.虫卵爆发正当时,鱼儿浮头频发生。症状:表面上看,鱼缺氧非常严重,很大部分鱼已经聚集在浅滩,游动迟缓,部分鱼有打转、跳出水面的现象。开增氧机鱼不靠近。用手摸鱼粘液较多,剪开鳃盖发现鳃丝肿胀,粘液较多。用显微镜检测鳃丝可见寄生虫(一般常见有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分析:寄生...

    143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鱼体、病原、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鱼类的摄食、呼吸、排泄、繁殖、生长等一切生命活动均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鱼类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水中存在的病原体数量较陆地环境要多,水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溶氧、温度;pH值、无机三氮等)更能直接影响鱼类的存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在池塘...

    297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