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大眼狮鲈人工养殖技术

时间 : 2022-07-03 投稿人 : 芷蝶 点击 : 加入收藏

大眼狮鲈的英文名walley。又名白眼鲈,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原产于北美洲东部,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重要游钓鱼类和经济鱼类。在加拿大,其产量占淡水鱼中的第二位,产值与效益居首位。此鱼在美国和加拿大已有100多年的养殖历史。近年来,加拿大政府成立了多个苗种繁殖站,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苗种生产和人工放流,目的是补充天然资源,扩大游钓渔业。

大眼狮鲈人工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1993年和199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先后两次从加拿大引进大眼狮鲈发眼卵,经室内培育出鱼苗,在室外池塘中进行鱼苗、鱼种、成鱼养殖试验。其结果是:鱼苗培育35天,体长平均达到5.2厘米,成活率最高达75.8%;鱼种套养,亩放狮鲈100尾~150尾,经3个月培育。个体重平均在50克~100克;成鱼养殖,每公顷水面套养300尾~600尾,经5个月的饲养,体重在300克~475克,2龄鱼体重达670克~1020克,平均每公顷产量75千克~150千克。

上述实验证明,大眼狮鲈适应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生长良好,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新品种。

一、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与分布。大眼狮鲈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此鱼原产地为加拿大东部、西部两端连接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三角地区,后被移殖到美国除新墨西哥和佛罗里达州以外的各州。

(二)形态特征。大眼狮鲈体细长,呈梭形;被细鳞;全身呈青黄色,有黑色条纹,腹部浅黄色;眼大,眼径占头长的16.1%~26.7%;因其在阳光下呈白色,故又称之为白眼鲈;口端位,口裂较大;尾鳍正尾型,分叉较深;背鳍二个,第一背鳍为硬棘,第二背鳍软条。

(三)食性。大眼狮鲈为肉食性鱼类,3厘米~5厘米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5厘米以上的个体可食浮游动物、摇蚊幼虫、水生昆虫、小鱼、小虾、蛙类及蛾蚁、水蛙,甚至老鼠。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会相互残食,以大吃小。

(四)适应性。大眼狮鲈的适应性较强,对环境的要求不很高。其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30℃,生长最佳水温为20℃~23℃,一般不在27℃以上的水体中生活,喜欢生活于介于温水鱼与冷水鱼之间的温度。此鱼比较适应较低的透明度,适宜的透明度范围为10厘米~20厘米。喜在浮游植物浓度较高或混浊的水体中生活,也喜欢在色度较深的沼泽中生活。在不同透明度的水体中,其分布情况不同。在清澈的湖中,它集中于河流入口的混浊区;而在透明度较低的水体中,它会集中于透明度稍高的水体中。对于底质方面,它多会避开淤泥而选择较清洁的底质,喜栖息于砂、卵石或岩石的混合地带。适于流水条件,湖泊有微流的区域、小溪入河口区、湖泊的狭窄地段及风浪区都有它的集群区域。大眼狮鲈对溶氧需要量在4毫克/升以上,室内试验的半致死浓度为2毫克/升,全致死浓度为0.26毫克/升。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6~9,若小于5.5,其卵的发育将受到影响。

(五)繁殖习性。在自然条件下,春天日照增长,水温回升时,大眼狮鲈即离开越冬场向产卵场洄游。产卵场多为水库、湖泊的迎风浅滩处,一般水深0.3米~2.0米,石砾或卵石性底质,以使受精卵得到充足的溶氧。生活于河流中的群体则选择水流较稳的地段作为产卵场。产卵的水温因地区所处的纬度而异,最北部的群体可在4.5℃~7.5℃的水温下产卵,而生活于南部的群体则多产卵于12.5℃~15.5℃的水温条件下。

大眼狮鲈的性成熟年龄为:雌性5龄~6龄,雄性4龄~5龄;在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人工养殖的个体3龄已达性成熟,雌性个体的性腺发育到第四期初。

二、苗种培育

(一)人工繁殖。因大眼狮鲈为引进种,我国没有其野生种群,所以,人工繁殖用亲鱼都采用人工养成的性成熟个体。

人工繁殖用亲鱼应选择雌性个体5龄~6龄,体重1000克以上;雄性个体4龄~5龄,体重750克者。

人工繁殖的方法是人工采卵受精,受精卵经脱粘后在11℃~17℃水温条件下孵化,一般经15天~20天即可出苗。

(二)水花至夏花鱼种的培育 培育池可采用一般养鱼池塘,面积最好为2000平方米~6667平方米/个,水深l米左右。在鱼苗下塘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然后每667平方米施基肥200千克~250千克培育浮游动物。鱼苗下塘后视水质情况,看浮游动物量的多少确定适当追肥或泼洒豆浆,以确保浮游动物量在30毫克/升以上,保证鱼苗有充足的饵料。同时还应做好水质的调节工作,使水体溶氧始终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

放养密度为每公顷15万尾~22.2万尾,一般经35天~40天的培育,鱼苗个体可长到5厘米左右。

(三)夏花到秋片鱼种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培育工作可用常规养鱼池塘,既可以单养,也可套养。套养一般每公顷水面放养5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1500尾~2250尾,不必单独投饵。单养时可以其作为主养鱼,亩放规格为5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1000尾左右,每天投喂小杂鱼10千克左右,确保水体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若饲养管理得当,到年底,个体规格可达20厘米左右;2龄鱼种规格可达26厘米左右;3龄个体规格可达38厘米左右。

三、越冬与养成

(一)越冬。大眼狮鲈的越冬较为容易。在北方地区可直接放养于室外池塘中,每667平方米水面放500尾左右,到第二年春的成活率可在80%以上。

(二)养成。养成工作既可套养,也可单养;但以套养效果较好。

套养时,每公顷水面放规格为50克~100克的鱼种300尾~600尾,不作单独的饲养管理,到年底约每公顷水面增产大眼狮鲈90千克~150千克。

单养技术目前尚不成熟,但可参照鳃鱼的养殖技术操作。

相关文章

  • 水蛭水肿病是什么引起的?怎么判别水肿病?
    水蛭水肿病是什么引起的?怎么判别水肿病?

    从事水蛭养殖的朋友都知道,水蛭得水肿病是每个养殖户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水蛭水肿病防控是从事水蛭养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想养好水蛭,减少水肿病的发病率,就必须要了解水肿病的致病原因以及患病水蛭是什么样的?致病原因:水蛭水肿病致病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肠炎:当水蛭患有肠炎时,它的取食量与消化...

    533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黑斑蛙人工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手册
    黑斑蛙人工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手册

    1养殖概况黑斑蛙属于两栖类蛙科动物,俗称“青蛙”、“田鸡”,属于野生青蛙的一个种类。分布广泛,在我国的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平原和丘陵上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踪影。在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也有分布。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常食用,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延缓中老年的...

    2105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 淡水养殖 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方法
  • 蛇类口腔炎
    蛇类口腔炎

    蛇类出蛰初醒后,由于身体瘦弱,一些有害细菌侵袭蛇的颈部,引起肿胀的口腔炎。病蛇张口不能闭合,不能吞吃食物,最后因不进食和水而饿死。治疗方法是:用生理盐水冲洗病蛇口腔,后用龙胆紫溶液擦两颌,每天各冲洗、涂擦一次,直至消炎消肿后才停止。(来源:爬族饲养部)...

    20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不同温度下水蛭的生长过程
    不同温度下水蛭的生长过程

    水蛭是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其体温是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蛭的生长发育,直接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其交配、产卵以及休眠越冬等,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水蛭的适宜生长水温10~35度,在25~30度时生长最快。当水温低于10度时,便钻入水底或池边泥土及石块中休眠,当春季(4月份)水温在10度以上...

    2398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粤西南美白对虾中造虾养殖注意事项
    粤西南美白对虾中造虾养殖注意事项

    近年来,粤西地区对虾养殖区域中后期阶段的对虾养殖困难大,已成为制约养殖户全年创收的瓶颈。那么,中造虾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需要注意呢?稳定藻相。藻类的作用主要是固氮和光合供氧,良好的水质条件对于虾的生长是极其重要的。后期饲料投喂量大,饲料溶失以及各类代谢产物导致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对于换水量小的池塘,保持合适的藻类丰度...

    946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云南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云南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云南省地区从事水蛭养殖已经有很多年,主要集中地区有:曲靖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水蛭幼苗入水与进食前的准备工作: 水蛭养殖幼苗引进后,先在家安排2--3天,等茧内幼苗出茧率到达80%后,再选一明朗的天气,时间为早上8:30--9: 00左右或下战书5:30--6...

    1501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湖北纳川水蛭养殖基地如何控制预防水蛭病症的发生?
    湖北纳川水蛭养殖基地如何控制预防水蛭病症的发生?

    任何动物的养殖,都必需遵照该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并创造出与之相顺应的生态环境和提供相应的养殖技能,才气促进其康健生长。人工养水蛭(蚂蟥)绝不能例外。 人工水蛭养殖,是一项新兴产业。在现在,对水蛭生理生物学特性和相应的养殖技能的研究,都还欠深入,因而只能在养殖实践中,采取序次渐进探索的要领。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实际经历以及大量...

    547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东北水蛭(蚂蝗)幼苗养殖技术——饵料的选择
    东北水蛭(蚂蝗)幼苗养殖技术——饵料的选择

    东北水蛭(蚂蝗)幼苗养殖技术——饵料的选择饵料的种类、性质及营养成分等,直接影响着水蛭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在野生条件下,水蛭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蛭的取食范围、食物种类等都受到了人为限制,但所提供食物的数量与质量,都比在野生条件下得到了改善...

    2097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淡水牛蛙养殖常见病腐皮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牛蛙养殖常见病腐皮病的防治技术

    蛙腐皮病是由奇异变形杆菌、克氏耶尔森菌、嗜水气单胞菌、洛菲不动杆菌、布兰汉氏菌等细菌感染蛙,引起皮肤腐烂的疾病。(一)病原据舒新华等(1997)报道,牛蛙腐皮病的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和克氏耶尔森菌。奇异变形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数成对排列或连接成短链状,周生鞭毛,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上有显著的自发群集特性,最适生长温度...

    2772 牛蛙 淡水养殖 牛蛙养殖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方法
  • 鱼种选配技术
    鱼种选配技术

    选好鱼种是培育优质育苗的基础。冬春时节是选配鱼种的好季节,选配鱼种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鱼龄:鱼类成熟的年龄大致是:鲤鱼2年,鲢鱼3年,草鱼5~6年,青鱼6~7年,鲫鱼1年。雌雄鱼的性成熟年龄差异较大,—般雄鱼比雌鱼的性成熟期大约要提早1年。体重:雌鱼第一次性成熟的体重:鲤鱼1公斤,白鲢4~6公斤,草鱼6~7公斤,青鱼1...

    2213 特种养殖 水产特种养殖 水产特种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资料
  • 林蛙的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林蛙的人工繁殖技术介绍

    (一)种蛙的选择种蛙的选择是人工养玩林蛙成败关键的一环,选种蛙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林蛙已解除冬眠,气温逐渐回升时进行,选择年龄在3~4龄、体型较大、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皮肤光泽、无外伤无病者作种,以腹部红黄、背部黑竭、体背有“人”字形黑斑者为上品,这种蛙产卵量多,孵化率高。(二)雌雄搭配种蛙雌雄搭配比便以4:1为好。雌蛙...

    214 牛蛙 淡水养殖 牛蛙养殖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方法
  • 怎样保证蚂蟥加工后的干品质量?
    怎样保证蚂蟥加工后的干品质量?

    蚂蟥养殖的技术决定你能否养好蚂蟥,蚂蟥养的好不好,一看就知道。那蚂蟥加工成干品之后,一样的蚂蟥,因为制成干品的质量不一样,你的售价可能差别也比较大。加工质量的好坏决定蚂蟥售价的高低。加工后的蚂蟥应是呈自然扁平的纺锤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质脆而易断,断面有胶质似的光泽,颜色黑褐色,这种产品质量是比较好的。值得注意的是...

    431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水蛭养殖环境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哪几类呢?
    水蛭养殖环境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哪几类呢?

    1、物理修复:就是利用机械的物理作用,例如疏浚、曝气、换水、截污的方式,减少底层有机质的数量,促进营养物质交换,有利于上层浮游植物的生长。现在水蛭养殖还只是换水,少部分在曝气增氧。2、化学修复:就是利用化学制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沉淀、聚合反应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分离或者降解转化,用水质改良剂,水质消毒剂就是这个道理。...

    2614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水产养殖户需要掌握的化学杀藻与生物抑藻的优缺点
    水产养殖户需要掌握的化学杀藻与生物抑藻的优缺点

    现今治理蓝藻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即化学杀藻和生物抑藻,其中生物抑藻又分为以菌抑藻和以藻抑藻。化学杀藻化学杀藻又称药物杀藻是传统的治藻办法,原理就是向水体泼洒特定的药物 ,通过药物中的特定成分作用于藻细胞 ,使藻细胞失去活性而死亡。常用杀藻药物有硫酸铜、络合铜、漂白粉、二氧化氯、红霉素等。化学杀藻的优缺点分析优点:杀藻速...

    2080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活水蛭出售划算吗
    活水蛭出售划算吗

    目前,正到了水蛭出售的季节,很多人犹豫直接活水蛭出售划不划算?其实不管哪种方式出售都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直接出售活水蛭肯定有不利的地方例如1、活水蛭处理价格会比较低2、活水蛭运输比较困难不过,这也并不一味这活水蛭不能出售,杜宇有些养殖户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处理活水蛭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要承当处理过程中的风险。干品质...

    212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