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市面上销售的鱼类肝胆保健内服产品解析

时间 : 05-09 投稿人 : 香萱 点击 :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饲料营养水平过高、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导致当前养殖鱼虾等水产动物肝病发生极其普遍。

市面上销售的鱼类肝胆保健内服产品解析

肝脏是鱼类代谢器官和解毒器官,并且具有造血功能,所以一旦肝脏受到损伤,将会从以下四个方面带来影响:

(1)降低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影响饲料的吸收效果,从而增加养殖成本;

(2)降低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和应激时的耐受能力,增加对病害的敏感性和死亡率;

(3)患病的水产动物,降低市场对其的感官品质,影响销售;

(4)间接导致抗生素等药物滥用,影响食用的安全性。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鱼类爆发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病原微生物感染肝胆病变、不当用药带来的肝胆损坏、营养物质失调造成肝胆功能障碍,而从发病特征来看,脂肪变性是肝脏异常中最常见症状。因此在治疗肝胆疾病时,弄清病因基础上,治疗的思路原则上是解毒、补肝、强肝、疏理、消肿,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方法以内服为主,外消与内服结合,同时加强饲养与管理。

市场上常见的保肝护胆类产品按照成分可以分为五类:多维类、抗生素类、中草药类、植物特定提取化合物、功能蛋白;按照性状可分为三类:颗粒、粉末和水剂。但是内服类产品在价格、成分含量、功能定位上乱象丛生。下面我们来一起梳理和解析。

1、常见内服产品有哪些?

按产品类别分为以下五种

1)多维类内服产品

多维类产品主要为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肝胆综合症使用维生素的意义有二:一是补充维生素的不足,发生肝病时,由于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加之肝脏受损,一些能在肝脏合成的维生素量减少。因此,补充维生素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状态;二是维生素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加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促进机体康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磷元素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含量,对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有明显效果。

市场上多维类内服产品,在各维生素的原材料选择、保存活性、载体选择和粉碎细度方面优劣不一:

A、配方方面:不同的内服对象对各维生素种类和需求量不同,所以针对性的设计产品配方能更有效解决肝胆问题,但背后需要强大的科研和资金支撑;

B、原料方面:维生素品质不等的原料价格相差也很大,采取价格高却优质的原料,能最大限度保持其功能和新鲜度;

C、载体方面:维生素对载体要求也较高,需要水分、容重和流散性都符合一定标准,玉米蛋白粉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碍于成本考虑,很多厂家选择沸石粉、植物秸秆等廉价载体;

D、生产管理:内服产品对质量和工艺要求较高,在产品粉碎度、配比误差、外源生产污染方面需要时刻注意,所以一个规范的工厂,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E、成本控制:一些产品为了误导消费者,售价低廉,包装差、杂质多、含量虚标,甚至以次充好。

2)抗生素类产品

市场上抗生素类保肝产品,在各抗生素配伍、含量超标、副作用大、病状针对性方面差异较大。一些为了追求治病效果,抗生素超量使用,不同抗生素胡乱复配,在杀灭病原菌同时,也对肝脏带来损伤。还有些治疗肝胆的产品,在包装不注明情况下,偷偷添加抗生素成分。

3)中草药类产品

中草药具有抗脂肪肝、解毒、抗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肝硬化发生等作用。

市场上中草药类保肝产品,在原料选择、粉碎细度、有效含量方面参差不齐:

A、原材料不能从源头采购,中间商会在粉碎过程中掺假;

B、粉碎混匀工艺不达标,容易造成产品粗糙和结块;

C、添加基料、诱食剂、粘合剂不符合食用安全规定。

4)其他内服产品

其他植物提取化合物和功能蛋白类产品,一般是作为添加剂配合其他内服,但此类产品在纯度、稳定性、作用机理方面有较高要求,成本非常高,所以有些产品以次充好、或者根本没添加,只是炒作概念。

市面上销售的鱼类肝胆保健内服产品解析

5)不同剂型产品

市场上颗粒、粉末的内服产品各有优缺点,但有些产品过分追求一种类型产品的优点,而忽略其缺点,造成有效性差。

市面上销售的鱼类肝胆保健内服产品解析

不同剂型产品性状及功能比较

2、如何挑选好的内服产品?

选择一种优质的内服产品,不仅节约养殖成本,还能避免因假冒产品带来养殖损失。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一种产品的优劣:

市面上销售的鱼类肝胆保健内服产品解析

3、如何使用内服产品(保健时机和程序)?

1)开口保健

鱼类开口阶段是指经过越冬期的鱼体,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鱼体食欲增强,开始摄食这一时期,该阶段是对于鱼体全年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开口保健主要目的在于快速修复鱼体上一年快速生长和冬季饥饿而产生的代谢器官的损伤(特别是肠道、肝胰脏等消化器官),同时可以为本年度鱼体的快速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所以在鱼体开口保健阶段需要给鱼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微量元素,同时需要提供修复肠道的添加剂。

2)大麦黄保健

大麦黄是指每年谷雨到立夏,是气温水温逐渐上升的时间,是鱼类生长日趋旺盛新陈代谢加快的时间,但同时也是水中各种病原生物繁殖的大好时机。因此这时既是鱼类的生长季节又是容易发病的第一高峰季节,故应事先做好鱼类的保健工作。对于草鱼而言,是“老三病”的高发季节,而小草鱼在该阶段也常发“草鱼出血病”。大麦黄保健,需要内服抗菌、抗病毒的中草药。

3)高温保健

每年的7—8月是一年中,气温和水温均较高的月份,而且此阶段也是鱼类摄食和生长较为旺盛的阶段。此阶段,鱼类的代谢器官几乎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故而这些代谢器官也极易出现“故障”(代谢障碍综合症)。加之,该阶段的精养水体往往有机质含量高,水质偏肥,一些有害藻类(如蓝藻、一部分绿藻和裸藻)常常形成水华,产生毒素。所以,在高温阶段的保健,需要“调水+内服”。排除鱼体内毒素,保护肝、肾、脾等等代谢器官,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消化器官代谢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简言之,就是排毒素、保肝胆、抗应激、促代谢。

相关文章

  • 鱼病诊断中的症状与代偿
    鱼病诊断中的症状与代偿

    在鱼病诊断中,经常会看到有的鱼肝脏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时一些器官会显得格外大,还就是肝胰脏会在内脏中弥漫性分布,所有的这些症状,是否能作为诊断为疾病的诊据呢?通常过去,至少我了解的许多人是把它做为疾病诊断依据的,但随着这些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发现过去的鱼病诊断可能错了,或许之前的一些教科书也弄错了,好些时候,这些表面的...

    185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水产养殖常见病鲤白云病的防治方法
    水产养殖常见病鲤白云病的防治方法

    病原:有人初步分离到恶臭假单胞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单个或成对相连,极生多鞭毛,无芽孢。流行情况:流行于水温6-18℃,并稍有流水,水质清瘦,溶氧充足的网箱养鲤及流水越冬池中,当鱼体受伤后更易暴发流行,常并发竖鳞病、水霉病,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此病可不治而愈,在没有水流的养鱼池中,很少...

    168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影响水产养殖用药效果的八大因素
    影响水产养殖用药效果的八大因素

    随着渔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内陆水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高密度精养技术的运用,水产养殖的总产和单产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养殖病害也在不断增加,养殖用药的投入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增加很快。在鱼病防治的生产实践中,除提倡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坚持“全面预防,综合治疗”的方针,强调“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外,综合考虑影...

    258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养兔内服给药的方法
    养兔内服给药的方法

    内服给药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多种剂型投药。但缺点是吸收慢、吸收不规则、药效迟等。内服给药细分有以下几种方法:1.口服给药:对于用量较少又没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可拌到少量适口的饲料中,让病兔采食;对于易溶于水又没有苦味的药物,可直接放入饮水中饮用;对于拒食的病兔,可用注射器或塑料眼药水瓶吸取药液,缓慢地注入病兔口腔,...

    3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饲料添加中草药鸭肉质好
    饲料添加中草药鸭肉质好

    橘皮饲料中添加3%-5%的橘皮,可促进肉鸭生长,增强抗病力。仙人掌将仙人掌去刺捣烂直接饲喂,对治疗禽霍乱、痢疾、伤寒等病均有良效。蒲公英在肉鸭饲料中添加2%-3%的蒲公英粉,既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又能促进生长,还能预防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车前草可鲜喂,也可制成干粉添加在饲料中饲喂,添加量为3%-5%。对肉鸭呼吸道感...

    6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药物伤害水草 指导员妙法帮助河蟹养殖户解困难
    药物伤害水草 指导员妙法帮助河蟹养殖户解困难

    作者:姜堰区沈高镇渔业科技入户黄根东6月10日,姜堰区沈高镇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王一娟来到示范户沈其米的塘口,发现蟹塘草的长势不好,特别是水浅的地方伊乐藻和轮叶黑藻都没有活力,白色毛根很少,叶子颜色发暗,叶子上像蒙了一层灰白色的霜,没有长势旺盛的草头,经仔细查看和询问,初步诊断为药伤。原来,沈其米发现塘中青苔较多,2天前...

    32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垂钓鱼塘常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垂钓鱼塘常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垂钓鱼塘越来越多。由于垂钓塘放养品种多、密度较大、鱼类易受伤等特点,垂钓塘和普通鱼塘相比较,发病更为频繁,病症也有其特殊性。现列举几种垂钓鱼塘常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1、水霉病早春季节易流行,症状为局部鳞片脱落,体表长毛发炎,游动异常,食欲下降,逐步消瘦死亡。防治方法:①捕涝、运输和放...

    159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中草药防治红鳍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很有效
    中草药防治红鳍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很有效

    红鳍东方鲀是高档名贵的海水养殖品种,主要出口日本,具有极高经济价值。1、病原体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irritans)称为海水小瓜子虫,虫体乳黄色,呈球形、卵形或梨形,前端稍尖,一般(34~66)μm×(360~500)μm,体内有4~8个卵圆形团块连接成U字形排列的念珠状大核。全身披纤毛,虫体较大而不大...

    1563 淡水养殖 河豚鱼 河豚鱼养殖 河豚鱼养殖技术 河豚鱼养殖方法
  • 养猪莫滥用磺胺类药物
    养猪莫滥用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在猪病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人食用猪肉后出现过敏反应,还可能造成血红蛋白尿、贫血等不良反应,甚至危及人的健康。因此,养猪户在应用磺胺药物时应遵守以下6条原则:首次用量加倍。用磺胺药物首次加倍可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正常量,待症状消失后,再给予2...

    19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用好抗应激药物
    蛋鸡用好抗应激药物

    减少太阳辐射热,增强对流散热。建造鸡舍要求长轴东西向、坐北面南,建筑材料以导热小、反射能力强为佳;用白漆或石灰水将房顶及外墙壁涂白,在房顶下面加泡沫塑料、夹板等隔热层。鸡舍内墙要求高于3米,跨度要求低于9米;通风口设置要均匀,以利于通风和鸡舍内对流散热;合理利用纵横向的通风。添加中草药制剂。热应激状态下在产蛋鸡日粮中添...

    26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喂中草药肉鸡增重快
    喂中草药肉鸡增重快

    取肉桂粉50%,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熟黄豆粉6%,硫酸铁8%,配成肥鸡粉,加适量清水拌入饲料中,每只肉鸡每天喂0.5~1克,2天喂1次,一般连喂2个月,即可上市出售,比不喂肥鸡粉的鸡可提早20~30天出栏。(来源:河南科技报作者:丁丁)...

    7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河蟹池塘水质浑浊,养殖户还需对症下药
    春季河蟹池塘水质浑浊,养殖户还需对症下药

    每年3-5月份,河蟹塘水体浑浊现象总是困扰着不少养殖户,长期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水草的生长,还会使螃蟹一次二次壳出现脱壳不遂、软壳甚至死亡现象。想要搞定这塘浑水,必须先搞清楚你的塘为什么会浑。1、由于轮虫等水体虫大量滋生引起的水浑。春季气温非常适合轮虫生长繁殖,它不仅吸收水体肥度,使池水清瘦而且争夺水中氧气,造成池体缺...

    63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甲鱼(鳖)溃烂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甲鱼(鳖)溃烂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溃烂病(Ulcerdiseaseofsoft-shelledturtle)[别名]溃疡病、皮肤溃烂病、腐皮病、烂爪病。[病因]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Achromdactersp.)等多种细菌所引起,大多是由于鳖相互嘶咬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症状]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2297 乌龟 甲鱼 水产病害 乌龟甲鱼病害 甲鱼养殖病害 乌龟养殖病害
  • 鲫鱼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鲫鱼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鲫鱼是一种著名的水产鱼类,现在养殖的农民朋友也非常多,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鲫鱼发病,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导致鲫鱼大规模死亡,产生经济损失,那么鲫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一、鲫鱼的常见病害1、肠炎病该病症主要由肠型点状气单孢菌感染所致。发病后,鱼体颜色变黑,游动速度变慢,严重时,腹部...

    1520 养殖饲料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症状
  • 畜禽用药五误区
    畜禽用药五误区

    在基层兽医临床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影响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等不良后果。现分析如下:1、见病抗菌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2、见热就退...

    11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