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赚钱就看它了:金坛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

时间 : 2023-09-02 11:35:18 投稿人 : 丹琴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年来,金坛养殖户通过实践,探索出了养殖面积小、养殖管理精、经济效益高的“小精高”养蟹模式,一般亩产量达200千克左右,平均规格达150~175克/只,平均亩效益达6000~10000元。这种养蟹模式投资少、节约资源、便于管理,适合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养殖,是实施精准扶贫、加快小康建设的有效措施,适宜在我国大部分河蟹养殖地区推广。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赚钱就看它了:金坛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 | 淡水养殖

一、单个池塘选择

结合养殖生产实际,单个池塘养殖面积一般以10~20亩为宜,且池底平整,配套进排水系统,便于以1~2个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管理。

二、设置暂养区

清塘结束后,将高为1.2米的聚乙烯网片下端埋入池底泥中15~25厘米,网片上部设30厘米的防逃膜,每间隔1.5米用竹桩固定,将池塘分隔成暂养区和养成区,其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0%和60%,5月下旬,待养成区水草覆盖率达60%以上时拆除。

三、栽种复合型水草

根据不同水草的生长特点,种植复合型水草,暂养区种植耐低温水草,养成区种植耐高温水草,通过打“时间差”,为蟹种培育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暂养区以伊乐藻、黄丝草为主,12月下旬,沿微孔增氧管道平行移栽伊乐藻,行距2~3米、株距50~80厘米,覆盖率占暂养区的60%以上,2月底,抛撒黄丝草,让其自然吸水沉降,主要作为饵料供河蟹摄食;养成区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1月中旬,采用穴播的方法,沿微孔增氧管道均匀播种轮叶黑藻,行距2~3米、株距50~80厘米,表层覆盖泥土,确保轮叶黑藻均匀分布,发芽快,苦草草种与风干的泥土混匀后,在轮叶黑藻行间均匀播撒。以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为主的复合型水草,可以实现低温季节和高温季节水草的优势互补,确保水草均衡存塘,河蟹安全生长。4月,待轮叶黑藻长至20厘米后,进行一次杀虫处理,30天后,再进行一次。若水草长势快,采取多次刈割、拉取通风道的方式,割除多余的水草,水草覆盖率维持在60%~70%。

四、投放足量螺蛳

螺蛳是河蟹理想的优质天然饵料。3月底,待水温达到0℃以上时,选择外壳较薄、肉质鲜嫩的螺蛳,一次性投放750千克/亩左右,待其自然繁殖,为养殖中后期提供大量动物性饵料,可减少养殖前期人工饵料投喂,扩大水体自然资源的利用空间。

五、蟹种的选择与放养

蟹种放养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成蟹规格大小、产量高低。2月中旬,放养江苏省淡水所繁育的大眼幼体进行自育蟹种,采取只只筛选的方法,剔除肢体残缺、体表肮脏、活力较弱以及早熟蟹,确保放养蟹种体质健壮、规格匀称。放养量为1500~1800只/亩,规格为120~160只/千克。

六、培育天然饵料

养殖前期,蟹种摄食量较少,培育丰富的天然饵料可满足摄食需求。待水温达到15℃以上时,向池内泼洒生物有机肥,以培育水体中的水蚯蚓、红虫等底栖生物和有益藻类,为蟹种提供天然适口饵料。蟹池内的水草、螺蛳以及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大量营养元素,要根据水色变化及时肥水3~4次,以补充营养,维持水体藻相平衡,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

七、水质、水位调节

定期施用底质改良剂和生物制剂是改善底部环境、优化水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养殖前期,水位维持50~60厘米,水温逐步上升,但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可控,施用底质改良剂2~3天后,施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每隔15天重复一次;养殖中期,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病菌等大量增加,此时应每隔7天重复一次,水位升至80厘米左右。养殖后期,水质调节不可忽视,每隔15天重复一次;降雨过后须调节水质,防止水体环境突变对河蟹造成刺激,并通过定期检测水质的方法了解水体情况,严格控制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确保水质“肥、活、嫩、爽”,pH值在7.5~8.5,透明度在30~40厘米以上,为河蟹蜕壳、水草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

八、适时增氧

每亩配套功率为0.2~0.3千瓦微孔增氧设备,曝气管道间距5米左右,养殖前期、后期,根据水质及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开启增氧设施。养殖中期,中午开启2~3小时,夜间,水草呼吸作用替代光合作用,处于耗氧状态,容易引起水体缺氧,傍晚至次日凌晨应增氧10小时以上,使水体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充足的溶氧除了保证河蟹正常生长需求外,还可加快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转化。高温季节,施用生物制剂,投喂饵料时确保增氧设施处于工作状态,防止水体溶氧消耗过快。

九、科学投喂饵料

以调控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为中心,辅以动物性饵料、颗粒饲料,伴随着河蟹每次蜕壳后体重的增加,饵料投喂量必须及时增加,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8%,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投饵量应视池塘环境、季节、天气、温度等情况灵活掌握。投喂方法采取晴天多投,闷热、阴雨、台风等突发天气少投或不投。3月,待水温上升至15℃以上后开始投喂,开口饵料为动物性饵料。养殖前期和中期,采取“荤素”交叉间隔投喂的方法,全池均匀抛洒动物性饵料和颗粒饲料;6-9月,河蟹活动量较前期加大,应大量投喂动物性饵料,减少蜕壳期间因打斗造成软壳蟹的损伤,投喂时间改为早上4:00-5:00;10月以后,随着气温降低,改投玉米,以提高河蟹肥满度和口感。

十、生态生物防病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以水养草、以草净水”的综合管理措施,坚持生态调控为主,不断优化池塘生态环境,降低病害发生率。同时,定期投喂自制的中草药、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绿色环保的药饵,提高机体免疫力。

十一、暂养与销售

10月下旬以后,性成熟的河蟹活动频率加大,水体透明度明显下降,每隔10~15天,施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及时开启增氧设施,防止水体缺氧导致河蟹出现应激反应,同时,应加强投饵增肥保膘,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以玉米为主,搭配少量颗粒饲料,3~5天喂一次。11月以后,采取市场销售与网络营销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捕捞上市。

河蟹“小精高”养殖模式以家庭为养殖单元,通过选取小面积池塘,从池塘改造、苗种选育、环境营造、饵料投喂到质量控制,对每个环节实行“精耕细作”,实现单位面积高产量、高效益,改变了大面积粗放式养殖模式“广种薄收”的局面,且集中连片的养殖单元整合为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共享资源、信息、技术和品牌,以此推动“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的集群发展,形成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板块经济,从而有效提升河蟹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

江苏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罗明王桂民张金彪

常州市金坛区东城街道经发办孙留洪吕锁平

长荡湖水产管委会管理处田息根

相关文章

  • 雨季要来了,河蟹脱二壳,蟹农该怎么办?
    雨季要来了,河蟹脱二壳,蟹农该怎么办?

    四月份已经结束,河蟹二壳就要开始了。一壳与二壳关键在于成活率,面对降雨,我们该怎么做呢?目前河蟹养殖方式是以土池精养为主,因为是露天式养殖,所以有很多自然因素都会对池塘造成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降水了。首先,降水会导致池塘水位增高。雨水主要以直接降入池塘和地表流入池塘两种形式,所以降雨会导致水体水位增加,而水位增高...

    275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厚壳贻人工贝育苗技术
    厚壳贻人工贝育苗技术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刘蓬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俊荣烟台市水产研究所陈伟张岚姜永新赵云红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俗称海虹或淡菜,别称“东海夫人”,是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内湾与岛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日本北海道、朝鲜的济州岛、我国的黄渤海及东南沿海均有分布,我国的浙江、台湾资源较多,尤以舟山出产的最为出...

    857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为什么螃蟹肝胰腺会白化?
    为什么螃蟹肝胰腺会白化?

    为什么螃蟹肝胰腺会白化?1、螃蟹体内有一种叫虾青素的物质,虾青素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虾青素含量越高,螃蟹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所以,虾青素让螃蟹具有了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如果螃蟹体内缺乏虾青素,则螃蟹的免疫力明显下降,生存易受到威胁。螃蟹体内的虾青素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环境中获取。2、据研究发现,当螃蟹受到冻伤...

    183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养殖大规格河蟹 优质扣蟹的培育尤为重要
    养殖大规格河蟹 优质扣蟹的培育尤为重要

    近年来,大规格河蟹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效益明显好于小规格河蟹。要养殖大规格河蟹,优质扣蟹的培育尤为重要。为此,现将优质扣蟹培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参考。1、池塘条件:底质以沙质土较好,壤土次之,要求池塘不能渗漏。用于培育扣蟹的池塘,面积以2-3亩为宜,面积太小,水质变化较快不易掌握,而面积太大则日常管理等都不便。...

    61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温室大棚养殖甲鱼过程中的溃烂病防治方法
    温室大棚养殖甲鱼过程中的溃烂病防治方法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李柏青溃烂病又称溃疡病、皮肤溃烂病、腐皮病、烂爪病,甲鱼温室养殖模式下,整个养殖周期均有可能发病。该病发病率高,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有时死亡率可达20%。为了让养殖户对甲鱼“溃烂病”有更深入的认识,公司市场部特向浙江湖州地区的甲鱼病害治疗专家请教该病的防治技术。1、病因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

    139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哪些鲫鱼养殖前景好
    哪些鲫鱼养殖前景好

    一、湘云鲫。是由中国工程院筠院士为首的协作组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耐低氧、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水温10℃以下仍能摄食生长)、肉嫩味美等优点。当年鱼苗个体重可达0.5公斤,鱼种经1年养殖,个体重可超过1公斤。池塘混养每亩可增产80~120公...

    17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预防甲鱼冬眠死亡六招
    预防甲鱼冬眠死亡六招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冷害;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⑴甲鱼在产卵期和冬眠前,要投喂新鲜的、营养价值...

    6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菱塘养殖生态甲鱼技术
    菱塘养殖生态甲鱼技术

    一、池塘条件:年底干塘后,挖除过多的淤泥,做好池坡和池埂,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清塘,清塘7天后排干池水,曝晒数日后加入新水。二、菱角栽种:3月份每亩种菱角25公斤,长成后菱叶覆盖水面80%左右。三、甲鱼放养:3月份每亩投放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甲鱼120只(250克/只),甲鱼用20毫克/...

    11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今秋培幼苗明夏收成鱼
    今秋培幼苗明夏收成鱼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清塘池塘经2-3个月鱼种培育,水质多已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分养鱼种按不同规格分养,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一般16厘米以上的鱼种可投入到成鱼池套养,偏小鱼种则...

    10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虹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症状及病原分析
    虹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症状及病原分析

    1、症状本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虹鳟鱼苗往往在开食后2周左右开始发病,较大的鱼苗先受到感染。初期症状表现为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摄食不良,各鳍条充血或受损伤,游动迟缓,多数鱼苗肛门处有一条黏液状粪便。初期症状出现后,病程来势凶猛,很快出现大批死亡。鱼苗中大的个体开始死亡,继而濒死鱼旋转狂奔,上下窜动,也很快死...

    779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八月份大闸蟹养殖户要做好防控蓝藻工作 高温多变防应激
    八月份大闸蟹养殖户要做好防控蓝藻工作 高温多变防应激

    成蟹养殖进入8月份,可以说真正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在8月中下旬河蟹要进行最后一次蜕壳——生殖蜕壳,由黄蟹变成绿蟹,进入成熟生长期,这个阶段也是近年来河蟹养殖中病害暴发的时期,8月份要历经大暑、立秋、处暑期三个节气,这几个节气交换的过程中,天气的变化较为频繁,有炎热、闷热的高温天气,也有凉爽的低温天气,大自然气候的突变必然...

    231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养殖鱼鲤蠢目绦虫防治案例分析
    养殖鱼鲤蠢目绦虫防治案例分析

    一、鱼类鲤蠢目绦虫概况1、鱼类鲤蠢目绦虫简介鲤蠢目绦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是全球淡水鱼肠道内都会寄生的一种蠕虫。已有报道证实,最初的绦虫种属关系研究是以鲤蠢目绦虫为探索对象。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鲤蠢目绦虫大都分布在我国东北、中部及东南地区,其中包括黑龙江、长江流域以及台湾海峡水域等,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关于...

    1938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锚头鳋病和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锚头鳋病和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

    1、锚头鳋病(1)病原体锚头鳋,体长0.6~1.2厘米,肉眼可见。(2)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病鱼游动迟缓,急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虫体附着处组织发炎、红肿,并出现石榴子般的红斑。(3)流行情况及危害全国都有此病流行,尤以两广和福建最为严重,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锚头鳋在水温12~33℃都可以繁殖,...

    1719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鱼种秋培体壮膘肥
    鱼种秋培体壮膘肥

    秋季培育鱼种,是关系到鱼种生长好坏的关键时期,通过秋培可使鱼种长得膘肥体壮,提高越冬成活率。鱼种秋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精心喂养1.立秋至白露是鱼种转食阶段,应严格控制投饵量,使鱼吃八成饱为宜。草鱼、团头鲂注意补充新鲜的青饲料,如浮萍等;青鱼应添加轧碎的螺、蚌、蚬等;主养鲢、鳙鱼的池塘肥水要适度,一般池水透明度以2...

    20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澳洲笋壳鱼养殖技术要点
    澳洲笋壳鱼养殖技术要点

    培水育苗要点池塘育苗首先要培育好水生物,鱼苗放塘前要用茶麸毒塘,用量50ppm,方法是将茶麸提前浸泡10-15个小时,然后开水散泼全塘,清除池塘中所有杂鱼虾,茶麸毒塘后第七天,用水试鱼无问题,就要看池塘是否有水生物,如水生物稀少,可以用鱼浆或豆浆加快培育水生物,用量每亩每天一次泼2-3斤,方法用水搅稀在池塘四周散泼,连...

    1290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