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肉用公鸡的三期饲养管理

时间 : 02-08 投稿人 : Reilly 点击 : 加入收藏

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特将发挥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三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肉用公鸡的三期饲养管理 | 家禽养殖

一、育雏期

本期主要是培育出健康的种公雏。由于种公雏因选种等因素的影响,开始会比母雏体型小一些,因此,在育雏期必须给予仔细的照顾和精心饲养,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证,才不致影响到以后的公母比例。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从育雏开始,应当采取公母分开饲养,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对以后更能有效的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管理方法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其高度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正确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进行此项技术需要选用技术熟练的饲养技术人员来操作。断喙时需要注意的是:种公鸡的断喙一定要准确,切长切短都会严重影响到以后配种的抓鸡能力,从而会严重影响其种用潜力的发挥。断喙的标准应当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断喙前后应当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以减少应激。

4、提早限饲。为了更好的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经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的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5、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二、育成期

本期通过严格的饲养管理,使其建立良好的性反射。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限饲,使公鸡适时性成熟。为使育成种公鸡在适当的周龄达到性成熟,除去遗传因素和日照影响外,必须采取限制饲养,使性成熟和体成熟一致。因此,育成期更应灵活的运用限饲技术。如1-15周龄要严格控制体重,16周龄可放宽以下限饲程序,以防限饲过严而影响性成熟。

2、实施营养标准化。育成期公鸡使用饲料营养成分与母鸡相同,并在管理中密切注意饲养面积,饮水位置、采食位置是否充足。在此期,如果上述位置不足,将会增加公鸡在产蛋期的争斗性。

3、适时混群。在一般情况下,种公鸡在19周龄即可达到比母鸡体重高出40%的标准,便可混群。但在混群前,应当做好两项工作。

⑴选择:选择的标准则与第一次选择基本相同。但应注意选出性别错误的鸡只。⑵修嘴:一般应在混群前1周时对育雏期剪嘴不精确的种公鸡修嘴,以保证配种时断喙鸡的准确度。混群时可将公鸡比母鸡提前几天放入产蛋鸡舍,可有助于公鸡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可为公鸡多提供些光照机会。在某些方面也证实这样做可提高公鸡雄性霸道性格,将有利于以后的配种。

三、产蛋期

本期就是抓好种公鸡的质量。饲养人员在产蛋期一般只会注重对母鸡的饲养管理。殊不知,种公鸡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也尤为重要,只有配备良好的种公鸡,才能更好的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整个鸡场的养鸡生产效益。

1、公母比例要适宜。在养鸡实际生产上,一般公母适宜的比例为1:10,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此比例不仅能减少公鸡间的争斗,更能使地面散养的鸡只受精率保持在93%左右,采用2/3棚架饲养的受精率也在90%左右。

2、科学配制日粮。产蛋期因管理目标不同,因此,公母鸡应当喂给营养成份不相同的日粮。应适当降低公鸡日粮蛋白质含量(12-13%),并在公鸡料中适时定量的补充一些多维素、矿物质(如每吨公鸡料中补充40-60克硫酸锌,200-250克硫酸锰,经实践证明对提高受精率效果明显)等,以满足公鸡的配种需要,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和质量。

3、饲喂方法。产蛋期因公母鸡日粮成分不同,饲喂时应当采取公母分饲的方法:即母鸡使用自动喂料装置,配置限料板或限料网,以公鸡不能吃到料为准。公鸡则采用料桶给料。这种做法,可有效的控制公鸡的体重,使其在后期基本不达标,防止因鸡体过肥而引起受精能力下降。

4、防止脚趾损伤。如果采用棚架饲养,则棚条的间距不超过3厘米,否则会损坏公鸡的脚趾,影响受精力乃至淘汰。

5、及时做好淘汰。从公鸡群中淘汰所有鉴别错误、跛足、有生理缺陷的公鸡。

6、制定公鸡替换方案:产蛋期鸡群中公鸡的死亡及病弱淘汰,会使鸡群中的公母比例下降。因此,在鸡群40-46周龄时可按比例加入年轻的公鸡,以不同批次的公鸡实行替换。此法可显著提高鸡群后期的受精率。为避免不同批次间鸡只疾病的传播,应对替换的公鸡进行隔离饲养,新公鸡在天黑前一个小时放入,并均匀地分布配在整个鸡舍。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明显减少不受精蛋的数量,能大大提高鸡群的受精率和养鸡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05.5期)

相关文章

  • 夏季蛋鸡猝死应引起重视
    夏季蛋鸡猝死应引起重视

    在夏季产蛋鸡饲养过程中,会经常发生鸡的突然死亡,很多养殖户都不够重视,认为是天热中暑或是脂肪肝等病而致。其实夏季蛋鸡猝死多为一种叫产蛋疲劳症的多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夏天高温季节,一般发生在初产蛋鸡和产蛋高峰鸡群,死亡率达10%~30%,主要症状是突然死亡,多在产蛋前出现瘫痪,若帮助产出鸡蛋可能免于死亡,采取降温等措施可...

    2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鸡应不应该冬天限饲呢?
    养鸡应不应该冬天限饲呢?

    (1)代谢旺盛我们只有给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给与充分的饲料和平衡的营养才能保证正常代谢。(2)消化道短饲料利用率低,鸡的消化道只有体长的6倍因此消化快吸收不完全(鸡只一般5个小时左右就消化了了)。(3)抗病能力差鸡没有淋巴结阻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能力差,肺与气囊又相通,气囊通向骨髓腔。因此极易由空气吸入被感染支原体。...

    18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鹅立体化生态养殖技术
    鱼鹅立体化生态养殖技术

    在池塘、水库中采用鱼鹅立体化养殖,是一种家禽饲养与渔业综合经营的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东部、中原及南方地区发展很快,并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比较,同等条件下鱼鹅综合养殖鱼、鹅比单养提高经济收益30%左右。一、鱼鹅立体化养殖的生物学依据1、鹅是鱼池全自动节能高效增氧机。鱼鹅混养时,养殖人员...

    27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是指0-6周龄的小鸡,这阶段的小鸡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力弱,稍有不当,容易生病死亡。因此,在雏鸡培育阶段需要给予细心照顾,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以培育出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的雏鸡。一、育雏舍的消毒与试温1.消毒(1)转群后,立即对鸡舍、设备进行清扫、冲洗、消毒,应空舍2周以上。(2)用高压水枪从舍顶、墙壁、笼具、地面...

    15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红嘴鸭腹水症防治
    红嘴鸭腹水症防治

    1.适当控制饮水,以防水中毒。2.控制水温在15~25℃。3.饮水中添加:(1)水溶性维生素(2)电解质(3)葡萄糖(4)抗生素(5)口服20%葡萄糖4.肌肉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5.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6.加强通风。7.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来源:河北农民报)...

    9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圈养鹅循环出栏饲养技术
    圈养鹅循环出栏饲养技术

    选择优良鹅种: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雏鹅保温饲养: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雏鹅室内温度应适中,1-2日龄为29摄氏度,7日龄以上为27摄氏度。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留小门与温室相通,便于雏鹅自由采食和活动。温室可用红外线灯泡或木炭加温,室内温度...

    11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安全养鸡注意事项
    安全养鸡注意事项

    温度管理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摄氏度~23摄氏度为宜,最低不应低于15摄氏度。如遇到刮风天气应摇起篷布,防止刮风使舍内温度骤降。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和鸡群的表现调节进风口的大小。每天要认真观察鸡群,如果鸡在棚架上趴着,背毛竖立,表示鸡舍内太冷。鸡舍内进风口一端棚架上、地面上没有鸡或鸡很少,表示此处冷,要调节进风口或堵塞漏风...

    4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鸭群搭养公鸭有讲究
    蛋鸭群搭养公鸭有讲究

    农家规模饲养蛋鸭,除非为了生产种蛋需要搭养一定比例的公鸭外,多数养鸭户不搭养公鸭,认为公鸭食量大,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样做违背了鸭群的生态规律,最终会导致养鸭效益下降。母鸭的生殖生理特点母鸭体内左侧有一个发达的卵巢,其功能是排卵造蛋,在右侧还有一个很不发达的雄性腺。如果鸭群中有适量的公鸭,则公鸭分泌的雄性荷尔蒙会抑制...

    20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各日龄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表现
    各日龄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表现

    一、7日龄左右雏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瘫痪或站立不稳,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加快。部分病鸡有口腔粘液流出及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粪便等症状,病程长的表现为歪头、扭颈、转圈、两腿麻痹等神经症状,死亡率、淘汰率为5%-7%,病理检查可见喉头及气管内有少量粘液,腺胃肿大,个别病例有腺胃乳头、小肠粘膜、...

    14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脑软化症的治疗
    鸡脑软化症的治疗

    鸡脑软化症是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的。多发生于1~4周龄的幼鸡,因其常使幼鸡衰竭而死,故又有“幼鸡衰弱病”之称。症状患脑软化症的鸡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弯曲,有时向一侧扭曲,两腿急速而有规律地收缩和弛张,趾爪发生伸缩,但翅和肢爪关节不发生全麻痹。病鸡行走不便,最后不能站立,精神委靡,出血不易凝固,最后完全衰竭而死。产蛋鸡...

    2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骡鸭的饲养管理
    雏骡鸭的饲养管理

    雏骡鸭生长特别迅速,对饲养管理要求高,且对环境很敏感,又比较娇嫩,稍有不慎会引起生长迟缓,甚至死亡率增高,因此需要科学地饲养管理。接雏后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群雏鸭群过大不利于管理,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易出现惊群或挤压死亡,所以为了提高育雏率,进行分群管理,每群200~250只为宜。2.饮水雏鸭的第一次饮水,...

    17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庭院养鸡注意啥
    庭院养鸡注意啥

    一些饲养户常用玉米、小麦、高粱、谷粒等原粮喂鸡,这样既浪费粮食,又收不到好的效果。鸡吃进的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再加上鸡的新陈代谢快,因而经常排便。鸡吃了原粮往往因消化不了而将其排出体外,不能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应把原粮粉碎后喂鸡或按产蛋鸡的营养需要搭配成配合饲料喂鸡。农村有不少农户购买酒糟喂鸡,这很危险。因...

    29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鸭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制
    肉鸭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制

    在规模化养殖的畜禽中,肉鸭是生长较快的品种之一。在肉鸭快速生长的同时,其机体对所摄入食物的利用率和沉积率在不同生长阶段是不一致的,且有相当大的差异。良种肉鸭从出生到7周龄体重可增加60倍左右,而在6周龄之前,肉鸭的生长曲线基本呈直线。肉鸭饲养中,可以根据其机体发育规律,按需要提供养分,通过合理划分饲养阶段以达到更好的经...

    5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鸡免疫程序介绍
    种鸡免疫程序介绍

    在种鸡养殖过程中,做好免疫工作不仅可以保证种鸡群的健康,还可避免疫病垂直传播。以下为种鸡场具体的免疫程序。1.1日龄,即出壳后10-24小时内注射免疫鸡马立克疫苗。2.7日龄,喷雾免疫克隆30+肾型传支MA5苗,肌肉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3.10日龄,免疫肾传支苗。4.14日龄,饮水免疫法氏囊冻干苗。5...

    3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是条件性传染病,多继发或并发于其它疾病,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的、最顽固的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鸡大肠杆菌病在许多养鸡场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加上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使治疗费用上升,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介绍如下。一...

    16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