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商品乌鸡如何管理

时间 : 11-12 投稿人 : 谷秋 点击 : 加入收藏

1、营养

商品乌鸡如何管理 | 家禽养殖

供给全价配合颗粒料。同时加强管理,为鸡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抓鸡、转舍、噪音、换料、断水、免疫、兽害侵袭等应激因素,并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防疫、防病工作。出栏前8小时~12小时停止喂料,继续供水。

育雏前必须将育雏舍冲洗干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在育雏舍进出口设消毒池,墙壁用10%生石灰水刷白,地面打扫冲洗干净后用3%烧碱水喷洒1次,再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消毒1次。方法是将育雏舍封闭,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熏蒸12小时以上。此外,育雏用具经清洗消毒后放入育雏舍,同时进行消毒。育雏舍消毒后空舍两星期,此期间严禁人员、物进出。对周围环境用2%~3%火碱溶液或3%“克辽林溶液”(主要成分为粗制煤酚中加入肥皂、树脂和氢氧化钠少许)消毒。

2、温度

室温在20℃~26℃,育雏器第1星期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星期降低1℃~2℃,第8星期可维持18℃~20℃。在育雏过程中,应根据雏鸡的表现和状态灵活调节温度,8周龄以后即可脱温。

3、湿度

育雏10日龄前,育雏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3%左右。湿度过低可在育雏舍内煤炉上放蒸发水盘等措施增加湿度。育雏10日龄后,雏鸡呼吸量和排泄量增加,育雏舍内开始潮湿,应注意适当通风,及时清除粪便和更换结块垫料等,以降低舍内湿度。

4、密度

雏鸡饲养密度与雏鸡的正常发育、健康密切相关。密度过大,影响运动,鸡群拥挤,采食饮水不均等;密度过小,造成设备利用率低,浪费人力、物力,饲养成本高。

饲养管理中应采取全进全出制,公母分开饲养。每群不多于300只,密度不高于每平方米8只。

(来源:湖北农业网)

相关文章

  • 鸡肠毒综合征的有效治疗
    鸡肠毒综合征的有效治疗

    防治措施1.预防为主: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人和环境的控制,饲养管理等。高度重视免疫抑制,科学合理的使用疫苗。严把饲料关、营养关。形成正确的用药理念,严防滥用乱用药。做好保健预防工作。2.治疗原则:解除抑制、排除毒素、修复组织、营养器官。3、治疗误区⑴强制止泻:很多鸡病都能引起腹泻,肠毒综合征更是如此,发生肠毒综合征后病鸡...

    19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蛋鸡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分阶段饲养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3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大于80%,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65%~80%,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65%,这两阶段日粮中蛋白质、钙、磷等含量应...

    15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现代鸡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现代鸡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免疫力现代养禽业饲养管理的日程和要求越来越细致而严格。饲养管理水平越来越高,营养和免疫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著名的禽病防治专家们认为,对养禽业而言,世界上最严重的流行病为管理不善综合症,生产中存在的80%以上的问题不是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疾病,而是由于饲料营养、光线、空气、饮水四方...

    26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培育雏鸡的温度掌控
    培育雏鸡的温度掌控

    温度与采食量、饮水量、消化吸收、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小雏鸡经过长途运输进入鸡舍内的3小时内,舍温应该是38℃-39℃。这是因为运雏车上空间、密度、空气、温度、时间都不规范,大多是挤压在一起呈半睡状态,所以雏鸡卸下车进入舍内后,由于途中颠簸、脱水、应激、寒冷、缺氧等原因一时难以适应,提高舍温...

    13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一个月大的鸭站不起来是何因
    一个月大的鸭站不起来是何因

    您描述的症状不是很清晰,只是站不起来,很多病症都有这个表现,比如传染性浆膜炎、雏鸭新型鸭瘟、鸭流行性感冒等,建议观察粪便、进食、走路姿势等,方便的话找兽医具体诊断。(来源:农业科技报)...

    18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春要谨防蛋鸭软腿病
    冬春要谨防蛋鸭软腿病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蛋鸭患了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造成死亡。一、发病原因发生鸭软腿病的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恰当,缺乏维...

    18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给家禽打针须讲究方法
    给家禽打针须讲究方法

    养禽生产中,给家禽打针是常事,但不少养殖户对药物性质不了解,打针部位选不准,方法也不对,以致造成药液注入体内后又流出,打针部位发炎、肿胀,有时引起禽死亡、瘫痪等,给养殖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建议给家禽打针一定要注意方法。腿部打针不要打内侧。因为禽类腿上的主要血管神经都在内侧,在这里打针易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

    14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鹅中暑的症状和治疗
    夏季鹅中暑的症状和治疗

    1.症状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精神沉郁,步态踉跄,站立不稳,食欲下降,甚至废绝。2.治疗(1)在中暑鹅脚梗充血的血管上,针刺放血,一般放血后10分钟左右即可恢复正常。(2)用冷水缓淋鹅头部,并用2%浓度的“十滴水”灌服,每只每次4~5毫升,一般20~30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来源:中国畜牧网)...

    9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山养家鸡的新技术
    山养家鸡的新技术

    一、品种的选择。山养家鸡要选择当地品种公鸡,雏鸡来源一是用种蛋孵化,二是购买当地混合雏鸡,母鸡家养用于产蛋,公鸡用于山养育肥出售。二、雏鸡培育。可采用火炕育雏,第一周育雏室温度为32-34℃,以后每周降低2-3℃,30日龄前后当室温达18-21℃时即可脱温,第一周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70%,以后保持50-60%,饲料...

    3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有效降低肉鸡死亡率的重点工作
    有效降低肉鸡死亡率的重点工作

    一、适宜的育雏温度。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由于刚孵出的幼雏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温度的变化吐较敏感。而雏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才能使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异时,雏鸡将发生生理功能的变化,在超出一定的极限范围时就会引起鸡体代谢的紊乱、免疫力的抑制,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10周龄内...

    18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芪多糖能给鸡饮用吗?
    黄芪多糖能给鸡饮用吗?

    没有必要。如果是真正的黄芪多糖而没有在其中违规添加抗病毒的西药原料的话,一般在免疫前后、鸡群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或者鸡群发育不整齐、体质较差时,连续应用一段时间较好。(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作者:武现军)...

    25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鸭圈养注意事项
    蛋鸭圈养注意事项

    科学配料蛋鸭饲料以谷物为主,占50%~60%,适当加入10%~20%的饼类、10%~15%的鱼粉,1%的贝壳粉以及食盐、多种维生素和添加剂。鱼粉用量可根据产蛋率高低适当增减。每天饲喂4~5次,每只鸭日喂量为125~150克,休产期日喂2次即可。适时开产蛋鸭产蛋过早容易早衰,过迟会影响经济效益。开产时间应控制在150日龄...

    12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散养蛋鸡如何减少窝外产蛋
    散养蛋鸡如何减少窝外产蛋

    在经常趴鸡的地方放上蛋托,强制鸡进蛋箱。开产时要训练母鸡上蛋箱,减少在窝外产蛋。当见到第一枚蛋时,要及时将落地蛋捡到蛋箱内,放到最显眼的蛋窝内,以做引蛋。从见蛋到产蛋高峰前这段时间,要每30分钟捡一次落地蛋,并抱鸡上窝,防止鸡在蛋箱外下蛋。(来源:河南科技报作者:小草)...

    13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斑嘴野鸭育雏技术要点
    斑嘴野鸭育雏技术要点

    斑嘴野鸭的体羽主要为暗褐色,头侧有明显淡白黄色眉斑,体形大小似绿头鸭,斑嘴野鸭是很多地区饲养的家禽,具有不错的养殖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斑嘴野鸭育雏技术要点。1、育雏前准备先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整个育雏室,把需要用的稻草也喷一遍,晒干后再铺在每个隔栏里厚度约为5厘米,然后再放入雏鸭,每平方米约25-30只为宜。...

    6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难产的治疗方法
    鸡难产的治疗方法

    “鸡难产”是产卵鸡的一种常见病。它虽然不象鸡瘟、禽霍乱等传染病那样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但往往由于治疗方法不当,会使已开产的母鸡丧失生产能力,造成经济损失。本病多发生于当年的母鸡。病初多表现不安或终日卧在巢内,久之则羽毛竖立,鸡冠呈白色,衰弱无力,有时还会突然死亡。病因大体上有下列几种:⑴初产鸡产的鸡蛋过大或双黄蛋;⑵...

    14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