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雏鸡冬季管理技巧

时间 : 02-11 投稿人 : 白梅 点击 : 加入收藏

雏鸡日常管理水平关系到雏鸡育成率和养殖场的生产效益,冬季气候寒冷,环境条件差,雏鸡免疫力低下,冬季饲养雏鸡应强化日常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加强免疫,科学饲喂,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因此,本期介绍一组冬季雏鸡日常管理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雏鸡冬季管理技巧 | 家禽养殖

养殖设施

鸡舍内一般采用火炉供暖,但必须安装烟囱,以防煤气中毒,烟囱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以利于充分散热,节省能源。光照时间对鸡生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除每天的自然光照外,还要准备人工光照设备。因此鸡舍内要安装2条照明线路,每隔3米安装1个灯头,达到每20平方米面积有一个灯泡照明,高度以距离地面2米为宜,一般采用白炽灯照明。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如高压清洗机和消毒喷雾器等。

网架应坚固耐用,网床要光滑平整,长度视鸡舍长度而定,每道高0.9米,宽3.5米,应设0.4米高护栏。雏鸡阶段不需要使用整个网床,可以用塑料布将整个网床隔开成几个单独鸡舍,只使用部分网床,以后随着雏鸡生长逐步扩大使用面积,以符合密度要求。饮水、喂料设备要充足,以保证雏鸡饮水和采食。一般育雏阶段要求每50只雏鸡配有一个饮水器和喂料器,20日龄后每30只配一个。

进雏准备

进雏前12~15天清理鸡舍粪便,清洗饮水器、喂料器,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墙壁、屋顶、网床、地面等,并检查维修鸡舍设备;进雏前9~11天对鸡舍进行第一次药物消毒,包括网床、地面、饮水器、喂料器等,消毒时应当关闭门窗和通风口,10小时后开窗通风,在通风3~4小时后关闭门窗。同时将饮水器和喂料器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进雏前4~6天进行第二次消毒,可用40%甲醛水溶液300倍液体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前检查温度,使鸡舍温度达26℃以上,湿度达80%以上,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消毒后密闭门窗36小时以上,然后打开通风不少于24小时;进雏前1~3天准备好饲料,用塑料布将网床隔好,按育雏期第一周每平方米30~40只饲养密度进行分隔。进行预温(使墙壁、地面预热)、预湿,冬季预温应在进雏前3天进行,预温温度应在35℃以上。同时在网床上铺上一层纸板防止雏鸡受凉,预温、预湿完成后就可以进雏了。

疫病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原则,特别是一些病毒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应定期免疫接种。1日龄,马立克氏病弱毒苗皮下注射;7日龄新城疫克隆30或IV系苗滴鼻点眼,同时注射新城疫油乳灭活苗0.25毫升;10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二联苗饮水;14日龄法氏囊多价苗饮水;21日龄,鸡痘苗刺种;24日龄,法氏囊苗饮水;30日龄,新城疫IV系或克隆30二免;35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二免。以上免疫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养殖户可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增加或减少某项免疫。

在鸡病防治过程中预防用药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14日龄以内的雏鸡以防治鸡白痢为主,饲料中可以添加0.2%痢特灵,或者氯霉素、恩诺沙星等;15日龄以后着重预防球虫病,可以选用氨丙啉、地克珠利、氯羟吡啶等交替使用。假如当地发生某种严重疫情,也应进行药物预防,对病毒性传染病可选用病毒灵以及一些抗病毒中草药,但同时必须配合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育雏管理

第一阶段

1~2日龄雏鸡应尽快送入鸡舍内,入舍后不要立即放在网床上,应先用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灭活苗对每只雏鸡右眼滴1滴免疫后再将雏鸡放在网床上了。免疫完成后开始第一次给雏鸡饮水,雏鸡饮水第一周要求使用20℃左右的温水,并在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要保持水量充足,保证让每一只雏鸡都饮到水。

雏鸡开食即第一次吃食,开食前先用4万国际单位高锰酸钾溶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在第一次饮水3小时后,就可以给料饲喂,饲料要用雏鸡专用料,开始时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鸡,晚上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为每日3~4次。雏鸡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雏鸡料营养指标为粗蛋白18%~19%,能量每公斤2900千卡,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饲料配方:(1)玉米55.3%,豆粕38%,磷酸氢钙1.4%,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2)玉米54.2%,豆粕34%,菜粕5%,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3)玉米55.2%,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从1日龄每只每天11克至52日龄每只每天约248克,每天大约增加4~6克,每天按时投料,并按鸡的不同、生长速度决定每天的数量。

育雏1~7天内,让雏鸡自由采食,第一天要求每2小时给料一次,应注意少喂、勤添,随时注意观察舍内温度的变化和雏鸡活动情况,如分布均匀活动自如说明温度适宜,如扎堆则说明温度过低。为了保温育雏期通风量不宜过大,但煤气和消毒太浓时应加强通风,可在每天中午舍外温度高时进行通风。在育雏1~2天舍内温度应保持在33℃以上,相对湿度70%,前2天应采用24小时光照,照明用40瓦白炽灯泡。

3~4日龄雏鸡从第3天开始将舍内温度降到32℃,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期间应注意观察雏鸡粪便并清理积粪更换垫纸,注意煤炉、烟囱和通风情况,防止煤气中毒,要求每3小时给料一次,并在第3天减少光照1小时,保持在23小时光照时间。

5日龄时对鸡进行免疫,使用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从第5天开始将舍内温度调到30℃~32℃,相对湿度保持在65%,第6天开始喂料时改成鸡料盘,采取每天更换1/3开食料盘的方式更换。每天喂料6次,夜间熄灯2小时保持22小时光照时间。从第7天开始扩大网床面积,使雏鸡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35只。

第二阶段

8~14日龄雏鸡从第8天开始将鸡舍温度降到29℃,第9天时在雏鸡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对鸡进行免疫,使用新城疫TV系苗点眼或滴鼻,每只鸡1滴。同时在第9天更换饮水器,撤走雏鸡饮水器更换为成鸡饮水器,将饮水器调整到适当高度。在这期间应注意观察温度、湿度,并适当通风,特别是在夜间应注意有无呼吸异常音。从第8天开始要定时定量给料,投喂饲料量应根据鸡体重灵活掌握,一般不要限料,以吃完没有剩余为准,每天投喂4~6次,到第13~14天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第14天对鸡进行免疫,使用法信灵进行滴口免疫。免疫后应清洗饮水器,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这时要随着鸡生长速度逐渐扩大网床面积,期间鸡舍温度保持在28℃,湿度为55%。

第三阶段

15~22日龄雏鸡第15天继续饮用一天维生素水,并加强舍内通风。在第17~18天时使用过氧乙酸0.2%液体进行带鸡消毒,第19天开始更换为成鸡饲料,注意更换时不要一次性全部换掉,应分4天更换完成,即每天用1/4成鸡料替换出雏鸡料混在一起饲喂,直到第4天全部更换为成鸡料。在此期间,鸡舍温度应从第15天的28℃逐渐降到22日龄的26℃,2天降1℃,湿度控制在50%~55%。同时随着鸡生长速度扩大网床面积,使饲养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10只,调整饮水器高度以适应鸡生长需要。在22日龄时使用新城疫四系对鸡进行点眼免疫,光照时间保持在22小时,15日龄后照明灯由40瓦换成15瓦进行照明。

23~26日龄雏鸡在免疫后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25日龄时进行带鸡消毒一次,在饮水中加入超强多维,26日龄时把舍内温度降到25℃,湿度控制在45%~50%。

27~34日龄雏鸡应加强日常管理须经常通风,如鸡舍内温度过高,要使用降温水帘和排风机进行降温。在此期间,应使室温从25℃降到23℃,湿度保持在40%~45%。

35日龄至出栏,鸡生长到35日龄时禁止使用任何药物,要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从36日龄开始将鸡舍温度降到22℃。从35日龄到出栏每天应保持24小时光照时间,目的是增加鸡采食量。37日龄时带鸡消毒一次,40日龄将鸡舍温度降到21℃并一直保持到出栏,43日龄时进行最后一次带鸡消毒,一般45~52日龄出栏,体重约2.5~3公斤。

本版稿件由湖南省畜牧兽医局武深树提供

相关文章

  • 阉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阉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阉鸡饲养历史悠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阉鸡需求量不断增大,习俗沿袭形成了巨大的阉鸡消费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专业化、集约化养鸡业兴起,阉鸡的大群饲养也逐步出现。笔者在指导专业生产中总结如下几点阉鸡饲养管理技术,供有关这方面行家探讨。一、品种选择。要选市场上认可的优质黄羽或黄麻羽肉鸡品种,个体适中,一般1...

    7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全封闭鸡舍安全控制措施
    全封闭鸡舍安全控制措施

    为建设环境安全型鸡场,应从鸡舍的空气、饲料、饮水、粪便四个方面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总量。空气质量控制进入鸡舍的气体质量控制。当前多数传染性疾病是由空气进行传播的,因此,对于进入鸡舍的空气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净化与灭菌消毒处理。期间可采用一些较好的净化灭菌设备来净化空气。鸡舍内气体质量控制。鸡舍内多数的粉尘都来自鸡的皮肤、羽毛...

    18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把握育成鸡的管理要点
    如何把握育成鸡的管理要点

    1.育成期前的准备①鸡舍和设备:转群前必须做好育成鸡舍的准备,如鸡舍的维修、清刷、消毒等,准备充足的料槽和水槽。②淘汰病弱鸡:在转群过程中,挑选健康无病、发育匀称、外貌符合本品种要求的鸡只转入育成鸡舍,淘汰病弱鸡、残鸡及外貌不符合本品种要求的鸡只。2.精心转群过渡笼育或网育雏鸡进入育成期后,有的需要下笼改成地面平养,以...

    14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痘的防治技巧
    鸡痘的防治技巧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易流行,尤其潮湿环境下,会加速该病的传染,因此,当前应该注意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一、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及时隔离或淘汰病鸡和对鸡舍、运动场地面经常消毒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二、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目前应用的鸡痘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临用时...

    23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病害,鸭梨放入0℃冷风库贮藏30~50天后即可发病。病变初期在果心外可发现褐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果心,严重时果肉部分出现界限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极大地影响了鸭梨贮藏保鲜的时间和品质。一、发生原因1.贮藏前期温度过低(0℃~5℃)会引起冷害,发生冷害型果心褐变。2.果实采后在不适宜...

    16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末夏初如何使蛋鸡多产蛋
    春末夏初如何使蛋鸡多产蛋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转暖,但日照时数仍然较短,通风与保温的矛盾依然存在,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极易导致产蛋量的下降。那么,如何在春末夏初使蛋鸡多产蛋呢?一、注意防寒保暖。春末夏初天气逐渐转暖,但有时倒春寒往往使养鸡户蒙受损失,因此,防寒保暖仍是首要问题。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8℃-23℃。鸡舍温度低于5℃,产蛋量明显减少,...

    8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农户养鸡注意五点
    农户养鸡注意五点

    在养鸡过程中,大多数养鸡户已采用药物防病、接种疫苗防疫等措施,但仍存在着某些问题以至造成经济损失。1.鸡对食盐较敏感。食盐是畜禽饲料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补充饲料中氯和钠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刺激食欲,促进饲料的消化,但鸡对食盐较敏感,易发生食盐中毒,养殖户在自己配制鸡饲料时,食盐添加量应控制在0....

    5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龙骨囊肿病的防治
    肉鸡龙骨囊肿病的防治

    肉用仔鸡生长快、体重大、喜卧伏、不爱动,常有每天约17小时处于伏卧状态,胸部支撑60%左右的体重。在胸羽未长好或正生长时,胸部长时间与板结或潮湿的垫料接触,或被网养、笼养的金属网、硬质网刺激或挫伤,引起滑液囊发炎,胸骨与皮肤之间出现囊肿,稍隆起,有波动感,囊腔中含粘稠澄清渗出液,时久未吸收,形成干酪样病变,继而胸下有大...

    27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螨的防治
    鸡螨的防治

    鸡螨是鸡的一种常见体外寄生虫。防治:(1)鸡舍彻底消毒。(2)将患鸡的脚浸入温热的肥皂水中,使痂皮变软,再除去痂皮,涂上20%的硫磺软膏或10%的灭虫丁软膏或2%的石碳酸软膏,间隔数日再涂一次。用0.1%敌百虫溶液,先将病鸡的脚浸放在药液中4―5分钟,刮去痂皮,再用小刷刷洗患部。(来源:中国养殖网)...

    8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白矾治畜禽病
    白矾治畜禽病

    1.春季鸡易患气管炎,可用3%的白矾液滴鼻,日滴2~3次,效果不错。2.家禽农药、饲料中毒,用白矾、甘草各半,将甘草煎后用甘草水溶化白矾灌服,效果显著。3.鸡、鸭、鹅过食青草、嫩草常引起拉稀,甚至便血,用5%的白矾水灌服10毫升,日服2次,当天见效。(来源:农村报作者:王贵仁)...

    29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产蛋鸡降温防暑的措施
    产蛋鸡降温防暑的措施

    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5℃~17℃。夏季气温超过30℃时,产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量会受影响。当外界气温继续升高,鸡舍温度达到39℃以上时,造成鸡只呼吸困难、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可导致死亡。如果持续高温,使产蛋鸡中暑,死亡率最高达到30%,产蛋率下降到50%,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使产蛋鸡顺利度夏,保...

    15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禽免疫方法多春季饮水最简便
    家禽免疫方法多春季饮水最简便

    春季是疫病的高发期,适时进行免疫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家禽免疫方法很多,但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饮水免疫法。饮水免疫以其方便、省事、省力及免疫应激小等优点,已被大多数养殖户应用。但很多饲养者对饮水免疫的操作规程和具体实施细节还认识不透彻,不能够充分发挥饮水免疫的作用,从而造成免疫失败。所以要想使饮水免疫收到最理想的...

    4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消除蛋鸡抱窝现象方法多
    消除蛋鸡抱窝现象方法多

    5月22日,铜山县汉王镇的李清来电话反映,他一共养殖了2000多只蛋鸡,现在有200多只蛋鸡表现出抱窝不产蛋的现象,他问,怎样让鸡结束抱窝行为,恢复其产蛋性能。蛋鸡孵卵成雏的过程称为抱窝,是蛋鸡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理行为,是受鸡生理内分泌控制的,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催乳素增加时,蛋鸡卵巢萎缩出现就巢现象。一般蛋鸡抱窝时...

    25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提高种鹅产蛋率和受精率
    如何提高种鹅产蛋率和受精率

    皖西大白鹅是地方优良鹅种,当地老百姓都有养鹅的好习惯,然而苦于种鹅产蛋少且孵出率低,所以多数养鹅户中途"流产"了。那么如何来提高种鹅产蛋率和受精率呢?一、提高种鹅产蛋率,关键是养好种鹅1、养好种鹅有四诀,一选二补三粗四精。一选是要从青年鹅(60-70日龄的仔鹅)群中,选留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病的后备鹅。二补是对后备鹅除...

    17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粪作饲料的五种发酵方法
    鸡粪作饲料的五种发酵方法

    鸡粪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质,以肉用仔鸡粪为例,粗蛋白质含量约为23.75%。但是直接用鸡粪饲喂单胃动物猪和家禽等,其可消化蛋白质仅为8.3%。如果将鸡粪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则能提高粗蛋白质消化利用率,成为廉价而又安全的高蛋白低能量饲料。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养猪大户姜公铧、胡国栋、马景奎等8位用户用鸡粪喂猪的作法...

    2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