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配种期。检查公兔、母兔生殖器官有无梅毒和其他炎症。对患有梅毒、生殖器官炎及慢性消耗病和寄生虫病的兔子,应及时隔离治疗,停止交配。兔梅毒患部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涂擦青霉素软膏,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3-4万单位,连用3-5天。
㈡怀孕期。检查母兔是否怀孕或流产,对没怀孕的母兔要及时补配。怀孕后期,母兔对沙门氏杆菌、李氏杆菌、波氏杆菌病不仅易感,而且死亡率高,应勤观察,早诊治。治疗沙门氏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李氏杆菌用青霉素、磺胺嘧啶等。波氏杆菌用卡那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
㈢哺乳期
1、分娩:母兔临产前2天要放入产箱并铺卫生柔软的垫草,分娩后及时检查母兔拉毛作窝情况和产仔个数,清除脏物和死胎,供足清洁饮水,防止母兔口渴误食仔兔,让仔兔吃足初乳。
2、睡眠:1-12日龄检查仔兔窝温、吮奶是否正常,防止发生吊奶、笼底吊头、冻死、饿死和鼠害等。检查母兔乳汁浓度,及时调整饲料、饲草水份含量,防止母兔发生乳房炎和仔兔黄尿病。乳房炎用0.2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局部皮下封闭注射。
3、开眼:12-14日龄,检查仔兔开眼状况,更换或增加垫草,防止开眼仔兔发生结膜炎。
㈣断奶期。从18-20日龄训练仔兔吃草料,30日龄左右在饲料中定期加喂氯苯胍或磺胺类药,防止球虫病、流口水病、大肠杆菌等病的发生。同时做好从断奶到吃草料的转变过程。
㈤40-45日龄。注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疫苗,或用三联苗。根据兔病的流行情况,针对性的注射大肠杆菌多价苗和沙门氏杆菌苗也是切实可行的,各种病(菌)苗接种应间隔5-7天。兔温疫苗应在60日龄再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5个月注射1次。
㈥50-70日龄。用2%的敌百虫水溶液给兔滴耳、洗爪1次,或用阿福丁(虫可星)粉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拌料喂兔1次,同时用2%敌百虫消毒笼舍和环境等,防止疥螨病的发生。3月龄用同样的方法再进行1次。
㈦90-100日龄。按雄雌、大小分笼饲养,避免乱交乱配和伤残。饲喂做到定时、定量、定指标,防止食毛。消化不良和积食的发生。
日常做到粪尿勤清扫,定期消毒兔笼舍和用具;产箱、食槽、水槽刷洗曝晒,做到夏不喂霉变饲料和饲草,冬不喂冰水、冻料;注意防暑、防潮、防寒保温,保持兔舍干燥、通风、透光;坚持自繁自养,必要引种时应遵守引种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参观,严防其他畜禽进入兔舍;严格控制各种传染源的侵入,使家兔生长在良好卫生的环境中。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2002.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