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蟹价格呈下跌趋势。为进一步增强河蟹养殖的市场风险抗御能力,当前必须采取以下四措施。
一是提高成蟹规格。目前河蟹养殖多为投放当年幼苗,当年上市,成蟹平均规格仅在100克左右。这种规格的"统蟹",市场竞争力差,价格也很低,往往一斤只卖10元多钱。而大规格的河蟹的价格居高不下,1斤可卖到10斤小规格河蟹的价钱。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第一年先培育出一定规格的扣蟹,第二年再投放扣蟹进行养殖,这样能提高河蟹的上市规格,获取较高的效益。
二是调整养殖模式。现在的河蟹养殖模式比较单一,市场风险较大。最好改单一放养为鱼、虾、蟹混养的多元模式或鱼、虾、蟹轮作放养模式。这样可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受到较大冲击。
三是改进养殖技术。一些养殖户粗放管理,造成河蟹品质下降,市场占有率不高。提高河蟹品质,必须调整优化原有的养殖技术,积极推行2项技术改造。一要改小水面养殖为大水面养殖。大水面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丰富,天然生物饵料多,养殖出来的河蟹品质好,色泽也好。二要改善饵料结构。给河蟹养殖池移植足够的水生植物,抽入一定数量的鲜活小杂鱼、小虾、螺蛳、蚬贝等,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同时,河蟹饵料应保持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务求营养全面。在投喂时,要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不断调整饵料品种,严防饵料结构单一。
四是降低养殖成本。首先要降低苗种成本,最好是自己培育苗种。其次要定时定点投喂。再则要进行均衡上市。提早上市,可避开高峰期,卖得好价钱。
(安徽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