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甲鱼养殖常见病白底板病的病原介绍

时间 : 2023-07-14 23:06:52 投稿人 : 皮皮 点击 : 加入收藏

鳖白底板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其病原有的学者认为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有的则认为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陈晓风等(1997)报道,从病鳖上分离到8株菌,注射感染健康鳖均发病死亡,症状与自然病鳖基本一致,其中6株为嗜水气单胞菌,l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1株为普通变形杆菌。多数菌对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高敏或中敏。肖克宇等(1998)报道,病原为鮰爱德华氏菌变异株,革兰氏阴性,直杆状,周生鞭毛。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对多黏菌素不敏感,不利用柠檬酸盐和丙二酸盐作惟一碳源,不从甘露醇、蔗糖、海藻糖、L—阿拉伯糖产酸;发酵木糖产酸,产生硫化氢,耐青霉素。在兔血琼脂上生长良好,弱β溶血;生长温度15-39℃,最适温度28℃;生长pH范围5.5-9.0,最适6.5-7.5;在含0%-3%氯化钠胨水中生长良好,在4%氯化钠胨水中不能生长。体重50-80克健康幼鳖,在后肢基部肌肉丰满处肌内注射菌液0.3毫升(每毫升含10×108个菌),饲养在28-32℃水中;10小时后注射部位红肿,第3天浮出水面,反应迟钝,头颈伸出,呼吸困难,腹甲较苍白,腹甲中央出现黄豆至蚕豆大暗红斑,1周内全部死亡。1毫升菌液直接注入幼鳖食道,第5天出现症状,腹甲苍白,第6-9天内死亡率达75%,12天内全部死亡。从死亡鳖体上又都分离到原接种菌。对照组则均未发病、死亡。该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高敏。江为民等(2000)报道,用病鳖内脏组织无菌滤液注射感染健康鳖,未发病;电镜检查病鳖也未发现病毒颗粒。从病鳖的腹水、肝、肠分离到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在0%-0.5%氯化钠胨水中生长良好;接触酶、硝酸盐还原、美红试验阳性;氧化酶、苯丙氨酸脱氢酶、脂酶、乙酰甲基甲醇试验、吲哚试验、精氨酸脱羧酶阴性;不分解尿素、淀粉和不液化明胶;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对多种糖类不利用。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高敏。人工注射感染后,基本上能复制出该病。叶巧真等(2000)报道,从患白底板病的病鳖上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各l株,从患红底板病的病鳖上。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2株和美人鱼弧菌1株。将以上6株菌分别腹腔注射体重100克左右的健康鳖,每只注射0.4毫升,每毫升含菌109个,均呈红底板症状;进行灌胃、肌肉注射,或用两种菌混合感染,也均以红底板为主要症状,而无白底斑症状。何建国等(1996)报道,在患红脖子病中华鳖检测到的病毒颗粒呈杆状,具囊膜,大小103纳米×293-330纳米,核衣壳大小69纳米×241-270纳米,于肠肌细胞质中复制、装配和成熟。在白底板中华鳖检测到的病毒颗粒圆球形,无囊膜,直径70-75纳米,于脾、肾和胃组织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复制、装配和成熟(即叶巧真等1999年称为类呼肠孤病毒)。在红底板中华鳖肠细胞,检测到的病毒颗粒直径85-90纳米,于肠细胞核中复制、装配和成熟(即叶巧真1999年称为类腺病毒)。叶巧真等(1999)报道,用含类呼肠孤病毒和类腺病毒的患白底斑病和红底斑病病鳖组织匀浆组织过滤液及从患白底斑病的病鳖中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健康鳖体重100克左右,腹腔注射0.4毫升菌悬液(每毫升含菌约109个),肌肉注射0.2毫升病毒组织匀浆过滤液,对照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共分5组,每组鳖3只。1组:病毒注射后观察45天。2组:病毒注射30天后注射细菌,再观察15天。3组:PBS注射30天后注射细菌,再观察15天。4组:细菌注射5天后注射病毒,再观察25天(此时鳖全死)。5组:对照,注射PBS观察45天。细菌是红底板病的主要病原,病毒是白底斑病的主要病原,而病毒的感染不致死鳖,细菌的继发感染是鳖最终死亡的因素。

甲鱼养殖常见病白底板病的病原介绍 | 淡水养殖

相关文章

  • 鱼缸水浑浊原因和解决方案
    鱼缸水浑浊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鱼缸水混浊原因1、鱼缸内颗粒杂质过多一般开缸初期由于使用的是新滤材,其脱落的大量的颗粒性杂质和短小纤维等异物会造成了水体混浊。2、浴缸内的微生物过多随着残饵及鱼便等有机物产生,异营性细菌马上就会大量繁殖起来分解这些有机物,异营菌的大量繁殖造成了水的澄明度下降,形成生物性浑浊。3、阳关照射时间过长在长时间光照条件下,...

    8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种池塘如何套养河蟹
    鱼种池塘如何套养河蟹

    鱼蟹套养方法4月中旬每亩池塘用75公斤生石灰彻底清塘,5月15日投放草鱼、鳊鱼、鲢鱼、鳙鱼花20万尾,5月20日投放每公斤4000只大小的豆蟹苗种2000只。鱼花下塘后1个月投喂黄豆浆,每天1次。1个月后待鱼种长3~4厘米时,停止投喂精料,改喂瓢莎(浮浪草,又称芝麻萍)。1周后觅食萍体。草鱼、鳊鱼种排出的粪便既能肥水,...

    20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养殖池塘亚硝酸盐超标且出现死鱼怎么办?
    罗非鱼养殖池塘亚硝酸盐超标且出现死鱼怎么办?

    作者: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 黎志伟【实例分享】海南文昌市头苑镇罗非鱼养殖户:有两口塘,共16亩水面,平均水位为2.5米,鱼规格为1~1.2斤/尾,两口塘均出现亚硝酸盐超标,大塘0.25,小塘0.2,每天早上每口塘均有十来条的死鱼,已有4天时间,鱼没有明显的减料现象。虽然鱼长得快,但还差半个月才能卖。当我们到鱼塘时,正好...

    1163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河蟹养殖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基本情况】技术员: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杨超地点: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填表时间:2014.09.15【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38亩水深:1.2米主养品种:河蟹套养青虾(河蟹900只/亩,青虾:春苗10斤/亩。热水苗5斤/亩。)水色:黄绿(种植伊乐草2/3.轮叶黑草1/3)吃食状况:正常死亡情况:...

    126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常见病之欧洲鳗脱黏病的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之欧洲鳗脱黏病的防治技术

    欧洲鳗脱黏病病原为非O1群霍乱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病鱼体表黏液呈斑块状脱落,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黏液脱落处体色变,鳗体表呈花斑状,常伴有烂鳃症状、随病情发展,病灶处溃疡。流行情况主要流行于夏季高温季节或选别3~5天后的鳗鱼,传染速度快,引起死亡率高。防治方法(1)预防方法:夏季高温减少筛选次数,筛选时小心操作,避免弄伤鱼...

    1406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黄鳝繁殖技术难度极高 提高黄鳝产卵量有六招
    黄鳝繁殖技术难度极高 提高黄鳝产卵量有六招

    养黄鳝要得到较好的效益,必须自己养殖种黄鳝,黄鳝繁殖技术难度极高,提高黄鳝产卵量有六招。1.选好场地: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形式利于亲黄鳝产卵。2.调好水质水位: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碱度PH值应在6.2~7.8,水位深20~30厘米...

    1117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斑鳢鱼鲺病的防治技术
    斑鳢鱼鲺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鱼鲺。(2)症状病鱼被鱼鲺寄生后,极度不安,狂游、窜跳,体表粘液增多,易并发水霉病等,对鱼种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每年5~9月为发病旺季。是斑鳢的常见病。(3)防治用0.4×0.000001鱼虫清全池泼洒。(来源:中国养殖网)...

    23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螃蟹倒池技术
    螃蟹倒池技术

    倒池是河蟹育苗中一项常用技术,即将一个池中的幼体移人另一个池中,使得水质和底质得到根本的改善。河蟹育苗由于育苗时间长,开食早,投喂量大,池水极易污染变质。又由于幼体每期变态历时较长,自净能力弱,幼体也容易生病。因此,及时把握倒池机会,合理运用倒池技术,是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蟹苗质量的关键。1.如何掌握倒池时机...

    199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中华绒螯蟹混养模式的试验
    中华绒螯蟹混养模式的试验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又称河蟹、大闸蟹、毛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名贵水产品,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c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中华绒螯蟹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北起鸭绿江、南至珠江口均有其...

    29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如何降低越冬期间鱼儿死亡率
    如何降低越冬期间鱼儿死亡率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与鱼的生长密切相关。冬季降临,水温下降,鱼也就随之进入越冬状态。从十月中、下旬水温降至10℃左右时,鱼类开始减食直至深冬时节完全停食(有地区差异),至来年三四月解冻,这一段时间称之为越冬期。鱼类越冬期间,每年都有发生“死鱼”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水产苗种在越冬期间,一般的死亡率(...

    11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氨气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介绍
    甲鱼氨气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介绍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一、诊断方法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

    503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常见病窒息症防治技术
    河蟹养殖常见病窒息症防治技术

    又称缺氧症、猝死症。用鳃呼吸的特种水产动物最易发生窒息症,窒息症是人工养殖常见的多发病。河蟹一般要求池水溶氧量为5毫克/升,若低于2毫克/升则会发生缺氧窒息死亡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不换水、无增氧设备和饵料密度超限。也可能是池水中有机物过多(残食、烂草、淤泥、排泄物),即水过肥,招致微生物大量繁殖而耗氧及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22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增进鱼食欲小秘方
    增进鱼食欲小秘方

    食盐含的钠、氯是营养元素,可增进食欲,因此每50Kg饲料加入10-15g食盐投喂,对生长有利。(来源:中国畜牧网)...

    21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革胡子鲶成鱼养殖技术特点
    革胡子鲶成鱼养殖技术特点

    1、生长快,产量高,生产周期短革胡子鲇鱼苗经3~4个月饲养,每尾普遍可达到0.5千克以上的商品规格,亩产可达到5000千克。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可养2~3季。2、成鱼养殖季节性强因为革胡子鲇15℃以上开始摄食,20℃以上摄食旺盛。因此必须抓紧在生长期内加强投饲与管理,强化饲养,切勿错过生长季节。3、养殖密度高由于革胡子鲇...

    2699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泥鳅无公害稻田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泥鳅无公害稻田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1.饵料投喂:投饲要做到“四定”,还要根据泥鳅食性,投喂充足的适口饵料。夏花阶段(3~5厘米),主要是施肥培养浮游动物,另外,还需投喂蛋黄和其他粉状饲料、蚕蛹粉等。鳅种阶段(5厘米以上),可投喂米糠、豆渣、菜叶、螺、蚯蚓、动物内脏和小型甲壳等。投喂时要注意动、植物饵料的合理配合。稻田养殖亦可用配合饲料(成分:鱼粉20%...

    271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