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泥池塘养鳖,是我国农村采用较多的养鳖模式,因其养成的商品鳖较工厂化直接养成的商品鳖色泽好,口味鲜,所以市场价格也较高。但多年来因野外泥池塘养鳖受气候、池塘条件与养殖技术的影响,病害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现介绍野外泥池塘防病精养新技术供参考。
一、养殖方式
多采用春放秋捕式,即春季放养大规格鳖种,到秋季养成商品上市的一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养殖周期短,资金回收快,养殖易管理,养成的商品质量也较好,卖价高,相对养殖风险小。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大。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这种模式相对较好。
二、操作规程
1、外养鳖泥池塘的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泥池塘精养安全和高产高效的目的,养殖池塘应符合防病、安全、高效养殖的要求,根据多年的试验和实践表明,野外泥池塘精养鳖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池塘位置最好在向阳开阔,远离交通干线和大型工厂区,相对较安静的地方,养殖池边不应种植大型树木。养鳖的池塘不宜太大,一般为5亩左右为好,最好长东西向。池深1.2米,池坡比1:4。
首先要注排水方便,进水口和排水口呈对角位置。池中的设施有:晒背台、草栏、饲料台、增氧机等。养殖用水的水源不但要保证天气最干旱时也能满足养殖用水,还要保证水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否则就不能养甲鱼。
2、清塘消毒
清塘前10天必须把池水彻底放干日晒(最好能把池底晒龟裂),然后看池塘土质选择清塘的药物。
如是一般的壤土底质,可用生石灰每亩200公斤。清塘的方法是;先把称好量的生石灰打成2厘米大小的小石灰块,均匀地撒在池底,然后注水到能漫过石灰块就可,注水后石灰马上就会融化并产生大量的热能。第二天用耙子在池底搂一遍。两天后就可注水到标准水位。
如是盐碱地沙土底质的不能选用生石灰,可用二氧化氯按产品说明清塘就可。
3、放好设施
泥塘精养的设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1)饲料台:一般可设在池的向阳背风处,饲料台可用木板也可用优质水泥瓦(不用石棉瓦),饲料台设时可直接设在池坡上,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上。有条件的应搭一个防雨棚。
(2)晒背台:设晒背台十分重要,晒背台一般设在池的中间,并和草栏结合起来。晒背台要求每亩面积不得少于15平方米。
(3)养草栏:养草是为了在高温季节给甲鱼一个避阴的场所,也是为了调好水环境,一般草养的好坏与养殖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养草的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但不得超过全池面积的1/4。
注水放草作好防逃,设施布好后就可注水,注水一般可分几次也可一次性注到标准水位。水注满水后应及时安装好增氧机。并在草栏里种上水浮莲(不能养浮萍)。防逃可用水泥瓦做防逃墙。
4、鳖种放养
(1)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鳖种放养密度一定要根据池塘的底质条件和鳖种规格,进行科学放养。沙土性池塘为300克/只规格的每亩放1500只,400克/只规格的每亩放1200只;一般土壤池塘为300克/只的每亩放700只,400克/只的每亩放500只;黄土池塘为300克/只的每亩放500只,400克/只的每亩放400只。黑土池塘为300克/只的每亩放600只,400克/只的每亩放500。可套养鲢鱼、胖头鱼和虾。
(2)把握好放养时间、消毒
一般在每年的初夏放养,如是温室鳖种(幼鳖)时间在5月底或6月初,放养前温室必须提前一星期降温到和当时室外的气温一样。如是在野外培育和过冬的鳖种,4月中旬就可放养。放养应选下雨快停的日子。
鳖体消毒很重要,消毒可用2%的盐水浸泡5分钟。也可用碘制剂消毒药物。放养时可贴着水面倒入水中。
5、投饵
鳖种放养后,为了尽快在新环境中适应和吃食,应及时开食。开食的方法是:放养后的头5天应用鲜活动物性饲料,如螺蛳、鲜小鱼、猪肝、鸡肝等。第一次投喂量可按放养鳖体重的5%~10%的比例,以后可根据当时的天气和实际吃食情况以10%的比例灵活增减。5天后可采用鲜活饲料和商品饲料相结合的方法,并用10~15天的时间逐步减去鲜活饲料的比例,全部改吃商品饲料。值得注意的是,在投喂鲜活饲料时,一定要把块切的小些,以免影响鳖种的吞食和造成浪费,也可打成浆和饲料各50%拌和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