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五种鱼病的防治方法

时间 : 2023-01-27 01:20:35 投稿人 : 雨双 点击 : 加入收藏

痘疮病: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鱼,秋季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防治方法: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

五种鱼病的防治方法 | 淡水养殖

疖疮病:病鱼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无典型发病季节,常年均可发生。防治方法: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用环丙沙星每千克80毫克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1pp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病鱼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鳃丝腐烂。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常与赤皮、肠炎病并防治方法:平时水体定期用漂白粉消毒。

俗称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蛀蚀破烂。青、鲤鱼中非常普遍,死亡率很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在一年中可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月~6月和8月~9月多发,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防治方法:按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肤霉病: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到病鱼的异常,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长毛或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防治方法: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发生。

(来源:农业科技报)

相关文章

  • 水产养殖户购买鱼苗时如何鉴别鱼苗质量
    水产养殖户购买鱼苗时如何鉴别鱼苗质量

    购买鱼苗时首先要认真调查鱼苗繁殖单位所用的亲鱼是否符合国家水产养殖标准,近亲繁殖培育的亲鱼个体小、初次成熟的亲鱼所产鱼苗都是不好的鱼苗。鱼苗质量的好坏,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鉴别。1、肉眼观察95%以上的鱼苗应符合鱼苗概念中的发育阶段。2、集群游动,行动活泼,在容器中轻微搅拌水体时,95%以上的鱼苗有顶水能力。3、可数指标:...

    579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泥鳅养殖八百问之泥鳅喜欢吃什么
    泥鳅养殖八百问之泥鳅喜欢吃什么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动物、昆虫、扁螺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及藻类等,有时也取食水底腐殖质或泥渣。在饲养时,可投喂麦麸、米糠、花生饼、豆饼、菜饼及浮萍等植物性饲料,适当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等。另外,还可通过施粪肥、绿肥来促进水生生物饵料的繁殖。泥鳅和其他鱼类混养。常以其他鱼类吃剩的饲料为食,所以泥...

    51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翘嘴鲌养殖过程中如何进行水质调节
    翘嘴鲌养殖过程中如何进行水质调节

    翘嘴鲌耗氧率高,要根据天气和池水溶氧量的变化,及时开动增氧机,晴天中午时间开,阴天清晨时间开,连续阴雨半夜时间开,大雨来临前需要提前开,养殖前期需要多开,养殖中后期每天开。5月中旬前池水水深需要保持在1.5米左右,随着温度逐步升高,每半个月左右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注新水5~10厘米,夏季和秋季水体深度保持在2米左右,7...

    998 淡水养殖 白鱼 白鱼养殖 白鱼养殖技术 白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赤鳍病和腹水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赤鳍病和腹水病防治技术

    一、赤鳍病1.病原产气单孢杆菌。2.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常静止于池边,背鳍、胸鳍、臀鳍基部发红,肛门扩张发红,腹部充血发炎,鳞片软散易脱,肠管发炎,腹部膨大并有腹水。病情严重时死亡。3.防治方法预防上,越冬前鱼池要严格消毒,控制好水质,保持清新。二、腹水病1.病原病原不明。2.症状病鱼腹部明显膨胀,体色变成近似灰白色,在...

    1091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扣蟹的培育管理技术
    扣蟹的培育管理技术

    目前多数河蟹养殖户因仍采用当年早繁苗当年养成的速成养蟹法,使成蟹上市规格小、品质差、售价低、市场力弱。鉴于此,笔者主张“育扣蟹、养大蟹”的思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培育扣蟹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其生长速度。因河蟹生长过慢,规格在1000~1500只/公斤,就会推动扣蟹养成大蟹的优势;生长过快,规格达30~50只/公斤,则...

    166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阴雨天气鲤鱼吃料不佳如何处理
    阴雨天气鲤鱼吃料不佳如何处理

    郑州市大运河西侧一土池塘,水面5亩、水深1.3米,塘中两台3.0kW叶轮增氧机,去年五月份放的本地夏花鱼苗60万尾,目前存塘鲤鱼约1万斤、少量花、白鲢。4月15日,鱼吃料一般,晚上开始下雨、降温;4月16日,上午阴雨天,未投料;下午天气放晴,未见鱼吃料;4月17日,鱼依然吃料不佳,来塘口发现虽在投料但看不到鱼吃料,下风...

    2913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养甲鱼全年各月管理要点
    养甲鱼全年各月管理要点

    1月份是全年最冷的月份,要使在上年11月份放养的稚鳖安全越冬,必须保证塑料大棚或温室内有适宜的温度,这就要经常检查大棚和输送热水的管道有无损坏。经常更换养鳖池中的热水成本太高,不可能经常换水,因此要注意采用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在保持养鳖用水温度的同时,要注意投饵,加快稚鳖生长。管理基本与1月份相同。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水温和...

    161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革胡子鲶的流行性溃疡综合症怎么治
    革胡子鲶的流行性溃疡综合症怎么治

    【病原】侵入丝囊霉菌。【流行特点】流行性溃疡综合征,是一种对野外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类危害极大的季节性流行病。低温和暴雨的等条件,可促进丝囊霉菌孢子的形成,而且长期的低温造成了鱼对霉菌的免疫减弱。因此,该病大多在低水温和大降雨之后发生。【症状及病理】患病鱼早期症状,包括不吃食,鱼体发黑,病鱼漂浮水面;中期,病鱼体表、...

    2343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乌鳢自然繁殖的采卵及产卵介绍
    乌鳢自然繁殖的采卵及产卵介绍

    1.采卵采卵的方法是用小盆、水勺等采卵工具在卵分布成片的边缘缓缓溢水,卵子随着溢入的水流进入采卵工具中。这样一盆盆,一勺勺取出,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盛卵容器中。操作时动作轻,不要起很大水花,避免卵子冲散而不易取尽。取卵时剔除未受精的白卵。采完后将鱼巢整理复原,以便乌鳢在该巢中继续产卵,取出的卵子运回,放到事先消毒好的专门的...

    262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肥水池塘梭鲈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肥水池塘梭鲈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1.病鱼症状病鱼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鱼的胸鳍、腹鳍、臀鳍等基部充血发炎,鱼体两侧有条状出血,靠近尾鳍部分尤为明显。2.病因分析梭鲈发生死亡的亲鱼池面积2.7亩,平均水深2米,该池共放养梭鲈亲鱼210尾,平均体重1.6千克。池塘中除梭鲈亲鱼外,还有少量供梭鲈摄食的小型鲤、鲂、鲢等饵料鱼。由于池中未搭配大型滤食性鱼类,造...

    2024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花鲈的淡水养殖技术
    花鲈的淡水养殖技术

    花鲈又称赛花鲈,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在淡水养殖生长快、病害少、效益高,肉质优于加州鲈。现介绍花鲈在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2-8亩左右为宜,水深1.5-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要充足,水质洁净无污染。池塘清整方法与常规养鱼相同。二、夏花的淡化与培育。 从沿海购捕回的夏花要放在罗氏沼虾育...

    2131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

    在分类学上,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台湾泥鳅属,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台湾泥鳅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一、台湾泥鳅人工繁殖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人工繁殖用的亲鳅...

    249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习性介绍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习性介绍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种(生态型),它是西江水系特有的品种,分布于广西、广东的西江流域地区。过去,黄沙鳖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为的电、炸、滥捕等使黄沙鳖的资源已濒于枯竭。1990年后人工驯养黄沙鳖才逐渐在广西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在已形成了亲鳖培育、人工孵化、稚鳖养殖、幼鳖养殖、成鳖...

    212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夏季鱼塘管理及鱼病防治措施
    夏季鱼塘管理及鱼病防治措施

    夏季气温高,雨量多,天气变化快。夏季也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由于水温高,鱼类病原体也会大量繁殖。由于现在大多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池水体负载量增大,水质比较肥,如果遇闷热天、雷雨天,特别是晴天转下雨或下雨转晴天时,鱼类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头,严重时就可以出现泛池,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突变,气压降...

    4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鲤鱼成功越冬之后气泡病防治技术介绍
    鲤鱼成功越冬之后气泡病防治技术介绍

    2004年一月下旬,天津宝坻的一个鲤鱼成鱼越冬池发生了气泡病。基本情况如下:鱼池约10亩,水源为沟渠水,主养鲤鱼,患病死亡的有鲤鱼、草鱼,鲤鱼平均重1.5千克/尾,草鱼平均重1千克/尾,池水已经结冰,但有些地方因为病鱼来回游动而没冻上。有的鱼体表各鳍条间、尾鳍基部、吻端的表皮下充满气泡。死亡鱼体上有红色的出血,平均每天...

    1141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