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大黄鱼苗种培育技术

时间 : 2023-01-02 13:44:38 投稿人 : Giovanni 点击 : 加入收藏

1、亲鱼选择

大黄鱼苗种培育技术 | 淡水养殖

大黄鱼雌雄性征区别不明显,雄性性成熟早。最好选2冬龄以上,颜色鲜艳,活力好的。

亲鱼强化培育和催熟:在水温低于15℃时,移入越冬地,水温16±1℃,雄雌混养;3~4月份,挑选部分亲鱼进行强化培育,投喂小的鲜活动物饵料,春冬两季定期用药物摧熟。

选取人工养殖2龄以上,体重超过500g,体壮无伤痛的成鱼进行强化培育,将选好的亲鱼放在网箱中,投以优质,新鲜小杂鱼为主,辅以配合饲料,并添加1—2%的鱼用维生素。冬天海水温度较低时,将亲鱼移入室内水泥池中,投喂牡蛎、沙蚕等高营养饵料,同时保持水质清新,使亲鱼食欲旺盛。此期间延长光照时间、升温、激素促熟等办法,加速亲鱼性腺发育。

利用5—6月份大潮汛期间在官井洋海区采捕成熟亲鱼人工苗养的成鱼,通过网箱常年,常温培育或越冬期间移入室内进行增温强化培育,投喂添加VE的饵料或注射乳化的VE与LRH-A以促熟,定期观察亲鱼性腺发育情况。

2、人工育苗

人工摧产:雌鱼腹膨大而柔软,雄鱼腹部柔软,轻挤有精液。催产剂用鲤鱼脑垂体,LRH—A,DOM十SGARH,单用或混用,一次性注射。注射部位在胸鳍基部无鳞处。注射时间在上午10~12时进行。

产卵与受精:用新鲜的过滤海水,预先充气,产卵过程适当水流刺激;发情前缓慢游动,30小时后进入发情前期。雄鱼喜在水中上下层不停游动,雌鱼游动缓慢,生殖孔发红外突;35小时,亲鱼开始发情,群体追逐,可听到“咕咕”的叫声。发情持续2~3小时进入高潮,持续至午夜后,则进入产卵阶段。产卵时雌鱼产出雾状淡黄色细粒的卵子,雄鱼侧卧,排出精液。

受精卵收集:卵径1150~365um,油球319.8um左右,浮性卵;用80目网箱流水法收集或捞取法收集。

受精卵运输:采用30L的膜袋加10L的海水充氧,外加泡沫箱包装运输,一般长途空运加汽车运,短途汽车运。

孵化:微充气,使卵粒上下缓慢翻动为宜,密度10~20万粒/吨水体(70~80万粒/kg卵),水温20~2℃,经32.5~5小时孵出。仔鱼长2.76mm,尾部有一棕色素斑,为大黄鱼特有标志。3~4天后鳔出现,在水温22~5℃时,第3天即可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轮虫。

4月份后,亲鱼性腺逐渐成熟,当性腺成熟指数(GS1)达20%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前施用丁香酚麻醉,注射LRH-A3剂量为50~100。产于池中的自然受精卵用流水法或筛绢收集,移入育苗池孵化。在18~4℃条件下,孵化过程约27~42。

产卵季节在官井洋产卵场采捕能挤出成熟卵及精液的亲鱼,以于法现场进行人工受精,分离出受精卵,运回育苗室后经再次筛选入池孵化。另外,从人工培育的亲鱼中挑选出体壮无伤病的,雌鱼腹部膨大而柔软,卵巢轮廓明显,雄鱼能挤出浓稠精液的亲鱼,经丁香酚麻醉后注射不同剂型和剂量的激素,然后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连续充气,定时冲水以刺激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卵用流水集卵法或捞卵法收集,经筛选后计数入孵化箱或池。

网箱微流水孵化法,用80~00目尼龙筛绢制成经φ38×63cm圆柱形孵化网箱,悬挂于1.0~.3m3的圆形水泥池中,每箱放受精卵3~万粒,微充气(0.7~1.0L/min)与微流水(0.6~1.8L/min),使卵在箱中缓慢滚动。水泥池静水孵化法,把受精卵按20~30万粒/m3的密度,直接放入5~10m3的圆形池或20~4m3的长方形池中孵化,每1.5m2池底布设一个散气石,连续微充气,定时添加过滤海水。孵化水温控制在18~24℃,盐度23~30‰,并避免突变,防止阳光直射,定时停气虹吸沉底的坏卵与污物。

3、苗种培育

环境因素控制:水温10~32℃,最适水温20~28℃,盐度20‰~32‰,太低容易产生畸形;光照突然变化立即出现不安状态,大量跳跃,仔稚鱼上浮,并出现休克和死亡现象,仔稚鱼对弱光呈趋生性,光照强度应控制在小于2000Lx,后期对光照尤为敏感,应控制在500~800Lx以内。

水质条件:采用静水或流水培育,前期静水,一天换1/5~1/4,仔鱼后期用间歇性流水培育,每天2次,以后流水量加大,一般静水投饵2~3小时再流水;氨氮〈0.3ppm,pH为7.8~8.5,溶氧为一个气石/2m2。

饵料系列与投饵量::对劲营养要求由口径大小和食性转换决定。轮虫,2~5日龄5个/mL5~10日龄10~15个/mL,15~20日龄20~25个/mL,20日龄以及后10个/mL;投喂前用小球藻强化6小时以上,以增加轮虫体内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ω3HUFA)含量,以满足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必须脂肪酸(BFA)的要求。卤虫无节幼体,13~20日龄2个/mL,20~30日龄5个/mL,30日龄以上5~6个/mL。桡足类,13~35日龄0.5~2个/mL。肉糜适当加入各种营养添加剂、维生素、抗生素,根据鱼体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颗粒进行投喂,按20~30日龄喂50g/万尾,30~45日龄喂80~100g/万尾,45~60日龄喂养120g/万尾,原则为少量多次。

初孵仔鱼以自身卵黄为营养,不需投饵;仔鱼孵出后第三天,口、肛门形成,并开口摄食。投喂经(1500~2000)×104个/mL小球藻液和轮虫专用营养强化培养12小时的轮虫,并保持水体中有8~10个/mL轮虫密度。14日龄开始增投营养强化的卤虫幼体0.5~1个/mL。17日龄开始投喂经60目筛绢过滤的桡足类,每天每万尾仔鱼投喂30~50g,一天投喂5~6次。43日龄后投喂桡足类与鳗鱼饵料按1:1.5的比例加工调制成的粉末状饵料。

轮虫的营养强化,根据仔鱼所需轮虫的投饵量,选择大小适宜的容器,加入(1500~2000)×104个/mL的L的小球藻液,将被强化轮虫的浓度控制在300~500个/mL;水温22.0~24.0℃,适量充气,每立方米水体加轮虫专用营养强化剂50DE微囊15mL,于烧杯中以5~10倍海水搅匀加入强化容器内,强化培养12h后投喂。

卤虫幼体的营养强化,容器中加入砂滤海水,卤虫幼体投放密度控制在100~200个/mL;每立方水体卤虫专用营养强化剂50DE微囊30mL,充气,强化6h左右投喂。

仔稚鱼培养密度:仔鱼期3~5万尾/m3水体,稚鱼期1~3万尾/m3水体,幼鱼期0.5万尾/m3水体;幼鱼期鳞片长齐后即移入海区网箱养殖。

土池培育苗种:在开口摄食卤虫2~3天后移入土池继续培育。土池要预先清池,同时做好"肥水"。与室内培育相比,土池苗种长势较快,活力较好。体色较为鲜艳。

仔鱼初期在20~30m3小型水泥池中高密度饲养,后期在50~60m3中大型池中适当稀养。育苗水温18~28℃,盐度22~32‰,pH7.8~8.2,溶解氧4mg/L,NH4-N<0.2mg/L,光照<LX。育苗初用水须经沉淀过滤,每天换水量,仔鱼期20%,稚鱼期50%,幼鱼期100%,经常吸污并充气,最好采用流水培育。

仔鱼3日龄开口,以轮虫做开口饵料,13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6~20日龄可投喂桡足类及幼体,30~40日龄,幼苗平均体长达3cm时,即可移到海区网箱暂养。实践证明,带卵壳的无节幼体,营养价值低,且难以消化,吞食卵壳的仔稚鱼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生长发育缓慢,而且影响水质。投喂的卤虫要进行乳化鱼肝油强化,成本较高,还可能影响卤虫孵化率。因此大黄鱼饵料系列可改为轮虫(孵化后3~30日)→桡足类(13~32日左右),这样就不会影响生长发育,成活率较高,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鱼苗各期的特点:仔鱼前期—一从孵化出膜至卵黄囊和油球完全吸收,为仔鱼的营养过渡期。仔鱼后期一一从卵黄囊和油球吸收至各鳍鳍条发育完整。稚鱼期—一各鳍鳍条发育完整,鳞被形成,体长10.0~20.0mm。幼鱼期期——鱼体全身披鳞,外部形态似成鱼。

鱼苗培育的水泥池规格与条件:1.0m3、1.2m3、2.3m3、10m3圆形池,或24m3、34m3、50m3长方形倒角池。培育条件水温20~28℃,盐度20~32‰。避免温度、盐度突变。使用双层可调布帘控制照度在1000~2000Lx,避免照度骤变与阳光直射。按0.5~2个/m2布设散气石,尽量使气泡均细,无死角区,连续充气,充气量10日龄前0.1~0.5L/min,之后2~10L/min。所用海水需经暗沉淀、沙滤,并用250目网袋过滤入池。PH值7.8~8.5,NH4—N在0.3×10-6以下,DO>5mL/L。培育密度仔鱼期5~2万尾/m3,稚鱼期1.5~0.8万尾/m3,幼鱼期0.6~0.3万尾/m3。

鱼苗培育的日常管理:每天定时用虹吸管吸去池底残饵、死苗、粪渣和其他杂物。换水与流水培育,2.3m3以下圆形池高密度培育肘。持续微流水培育;大池育苗时,10日龄前为静水培育,结合吸污每天换水l~2次,每次换水量为20~30%,10日龄后采用间歇性流水培育。根据水质与仔稚鱼的体质情况,每天流水2次,交换率0.5~1次/天,幼鱼期1.5次/天以上。每天定时添加小球藻液,使池水保持10~30万cell/mL,进行“绿水培育”以增加DO.降低NH4-N与透明度,并作为残苗轮虫的饵料,增加轮虫的营养价值。

抽样法计数:待夜间仔稚鱼分布均匀后,用取样管或广口瓶分层定点在上、中、下层的4角,4边中部及池中央设点取样。根据仔稚鱼生长发育阶段与计数结果,及时调整培育密度分池稀养。移池时利用仔稚鱼趋光集群特性用水桶带水移出

饵料在育苗水体中保持密度: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采用不用饵料品种。轮虫——2~5日龄,3~5个/mL;5~10日龄,10~15个/mL;10~15日龄20~25个/mL;30日龄后保持10个/mL左右。在投喂前,经6h以上2500万cell/mL浓度小球藻的二次强化培养,以增加轮虫的。ωlHUFA含量,满足仔稚鱼生长发育对必须脂肪酸要求。卤虫无节幼体15~20日龄以上2个/mL;20~30日龄3~4个/mL;30日龄以上5个/ml,投喂前,经乳化鱼肝油营养强化。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利用潮流张挂浮游生物网收集,经过除杂质,按仔稚鱼口径大小筛选适口个体投喂,0.2~1个/mL,鱼虾贝肉类一一经切碎,按稚鱼口径大小,筛选不同大小颗粒,加适量多种维生素、抗菌素、鱼油等投喂;投喂量视摄食量及其他饵料来源情况进行调整,一般20~30日龄,50g/d·万尾30~45日龄,80~100g/d/万尾,40~60日龄,120g/d/万尾。幼鱼期拌入适量鳗鱼配合饲料。

<script

相关文章

  • 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
    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罗非鱼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煎、焖、蒸、煮、炸皆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罗非鱼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易养好养,能在池塘、网箱中集约化养殖,所以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很快,产量年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罗非鱼已成为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推广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生产操作环节,...

    43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瓦氏黄颡鱼斜管虫病和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瓦氏黄颡鱼斜管虫病和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及症状病原是鲤斜管虫与车轮虫,寄生在体表的车轮虫个体较大,而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一般个体较小。鱼的鳃和皮肤被大量虫体寄生而致病,苗种期常患此病,成鱼和亲鱼有时也会被感染。斜管虫喜寄生于瓦氏黄颡鱼的边缘或缝隙里,也侵袭体表皮肤,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病鱼离群,头朝下、尾朝上倒栽于水面...

    203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实例详解 | 鲟鱼工厂化养殖与池塘养殖方式
    实例详解 | 鲟鱼工厂化养殖与池塘养殖方式

    鲟鱼作为世界范围内高档的养殖品种,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天然鲟鱼资源紧缺,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进行人工养殖研究,但国内鲟鱼人工养殖起步晚,养殖模式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详细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养殖系统的发展情况,包括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推进循环水生态池塘建设,企望找到一种节能高效的鲟鱼养殖系统模式。1、养殖种类鲟鱼...

    546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早春重视施肥对养鱼好处多多:早春花白鲢的养殖技术要点
    早春重视施肥对养鱼好处多多:早春花白鲢的养殖技术要点

    在常规鱼价格普遍偏低的行情下,抓好花白鲢养殖显得尤其重要。早春(3-4月)花白鲢的生产重点需抓好以下工作:1、尽快把苗种投放到位以花白鲢配养为主的水产养殖模式:精养塘每亩放白鲢20尾(规格3-5两/尾),花鲢100尾左右(规格0.5斤/尾以上)。如果准备6月中下旬起捕一次花鲢,同时投放一批较大花鲢鱼种,每亩放养花鲢70...

    1919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如何进行草荡养螃蟹?
    如何进行草荡养螃蟹?

    草荡即水浅、水草丛生的小型湖泊,通常面积在1000亩以下,也有少量为2000~4000亩。由于面积大,不可能设防逃设备,而只能以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半精养式的鱼蟹混养。其成本低,收益较高,一般河蟹亩产2~20公斤。草荡养蟹的主要措施是:(1)选好养殖水域要求草荡的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水位稳定,能排能灌,水生植物和天然饵料...

    125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加深水位能否解决温室甲鱼密度过高的问题?
    加深水位能否解决温室甲鱼密度过高的问题?

    浙江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甲鱼养殖户孔老板:我温室养殖的甲鱼密度为25~30只/平方米,当养殖密度过高时,一般采用加高水位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做是否合理?答复:首先,甲鱼养殖密度控制在25~30只/平方米并没有过高。其次,养殖密度与水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当出现密度过高时,并不能通过一味提高水位的办法来增大甲鱼的活动空间。这是...

    20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又一例河蟹“水瘪子”处理成功了
    又一例河蟹“水瘪子”处理成功了

    一、池塘基本情况江苏泗洪县半城镇二养场段广学段老板的蟹塘,面积10亩,水草活力好,白须根多而密,草头发青,水草面积约占蟹塘面积的2/3。坂田水深60公分,垄沟水深近100公分。水体平均透明度为30公分。(如图1)图1水草密集,水体透明度约30公分2015年7月16日,前去塘口经询问,半个月前平均每天投喂饲料量为40斤左...

    107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苗孵化异常的原因及防治
    鱼苗孵化异常的原因及防治

    在鱼苗孵化过程中,提前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苗率。提前脱膜多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尾鳍出现至肌肉效应期这段时间,卵膜破裂或者溶解,失去卵膜保护的胚体沉入水底而死亡。一、发生原因一是鱼卵质量差,或是鱼卵过熟,卵膜脆薄而弹性差,极易破损;二是孵化池内壁粗糙,易使随水流翻滚浮动的鱼卵卵膜被划破;三是放卵密度过...

    4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户需要掌握的销售及运输小细节
    河蟹养殖户需要掌握的销售及运输小细节

    作者:灌南县水产技术指导站 张敏每年的9~11月是河蟹交易市场最热闹的时候,河蟹在这段时间集中起捕上市,随着近年规模化养殖面积的扩大,河蟹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量大价低、养殖效益不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情况。下面就河蟹运输及上市时间细节做简要介绍:对于河蟹的运输,为提高其存活率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证河蟹在运输途中始终处于潮...

    80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调节甲鱼池水温的四个方法
    调节甲鱼池水温的四个方法

    适宜的水温是养鳖丰收的关键。水温30℃时,鳖生长速度最快、吃食最旺盛;28℃~32℃时,适宜生长;如果水温长期处于25℃左右,鳖生长缓慢;长期处于20℃~22℃时,鳖不仅生长慢,还百病丛生。这里介绍几种鳖池调温的方法。一、用水色深浅、水位高低来调节水温 浮游生物丰富的深色水吸收太阳光热能力强,水温易升高。反之,颜色浅的...

    121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泥鳅车轮虫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车轮虫病的防治技术

    症状车轮虫寄生于泥鳅锶、体表。感染后食欲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死亡。5-8月份流行。防治⑴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放养泥鳅。⑵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防治。...

    40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三种易发蟹病的治疗
    三种易发蟹病的治疗

    烂鳃病症状:病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严重时全部变黑,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发病季节在7月底至8月底。防治措施:用水体消毒灵或二氧化氯等强力水体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土霉素等拌饵料内服5~7天。水肿病症状:病蟹鳃丝肿胀成棒状,腹脐成透明状,且后缘有顶壳现象,发病高峰季节在每年7月底至8月...

    220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淡水鱼的干制技术
    淡水鱼的干制技术

    淡水鱼类一般含蛋白质较高,易变质。因此,销售淡水鱼也可用以下方法加工增值。销售鱼干:(一)腌制干鱼多用于鲤、鲮等鱼,加工时去鱼内脏,鳞片,从背部剖开,切去鱼头。然后取适量盐、酱油、酒、姜拌和,均匀地涂在加工好的鱼块上,腌制3-5小时后,晾晒2-3天,可存放20-30天。烹饪时,切成小块,用油煎或炸,香脆可口。(二)薰鱼...

    29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谷芽喂鱼方法
    谷芽喂鱼方法

    谷物经过发芽喂鱼,具有原料广泛、制作简单、营养丰富、适口性强、饲喂方便、成本较低等优点。现将谷芽制作与饲喂方法介绍如下:一、制作。把大麦、稻谷等谷类籽实筛选去杂去劣,洗净晾干,放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待籽实膨胀后,捞出摊在木盘或其它滤水器中,厚度为3-5厘米,盖上纱布或麻袋片,室温保持在18-25℃。每昼夜...

    5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开展黄颡鱼人工繁殖,对于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亲鱼选择雌亲鱼个体在100~125克,且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倒立有卵巢流动现象,生殖孔扩张,宽而圆,呈红色。手摸鱼腹,松软而富有弹性。雄亲鱼个体在125~175克之间,体色较深黄,生殖突长而尖,突出0.5厘米以...

    18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