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迎来五月五日的立夏节气和五月二十日的小满节气。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和“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之说。即是告别春天、夏日开始,气温明显升高,月初水温升至20-22℃,雷雨增多;鲫鱼、鲤鱼基本产卵孵化结束完毕,由于运输感染的水霉病不再发生,鱼类生长迅猛。要求掌控如下技术要点:
一、水质管理
由于近期天气多变,昼夜气温温差可达10℃以上,此时水位较浅,极易引起鱼类应激,造成食量减少,抵抗力下降,此时水位应控制在1.2米左右。湖区池塘在小满前后要面临湖区水草麦黄烂的到来,可以提前加足水量,防备烂草臭水,无水可加。
为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在每月杀虫、消毒后施肥时,视水色每亩8-10斤氮肥基础上,添加磷肥5-8斤。施肥前,最好进行一次水体解毒。根据施药情况,合理选择解毒药物种类。本月平均气温达到22-25℃,适合培育光合细菌,池塘起肥后,每十天使用一次;不能培育者,可在施肥后三天,使用EM菌一次,7-10天后补施EM菌一次。
高产池塘本月应注意暗浮头现象发生,应经常加注新水,不断加高水位,并适当换去部分底层水。坚持增氧机的“三开两不开”用法,避免增氧机只作为摆设,救鱼使用。用好增氧机是能预防鱼病的,故增氧机又叫增鱼机。
二、投喂管理
首先要把投料机安放在池塘埂中间位置,并且料台架设要向里伸5-10米,这样不但可以让鱼吃足吃好,还能降低饵料系数。随水温上升,日投喂次数不低于2次,投饵率应涨至3%,且每五天调整一次投料量。增量应为上次量的10%左右,具体投喂量视鱼吃食情况决定。(下表供参考)
投饵率根据养殖品种天气水温变化喂料(混养模式)
三、病害防治
5月份水温适宜,水中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属每年易发病季节(大麦黄和白露心)。主要易爆发及流行疾病有:赤皮、烂鳃、肠炎、出血、小瓜虫、指环虫、车轮虫、锚头蚤粘孢子虫等病。
预防:月初,视情况杀虫1次,氯制剂全池泼洒一次,同时拌药饵投喂3-5天。上月末,笔者到示范户池塘串户,镜检几户有伤亡的草鱼发现,均为上月杀虫不及时,导致指环虫、车轮虫寄生形成烂鳃而死,容易误判为细菌性烂鳃,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损失。
具体治疗方法:
1、指环虫引起,可外泼甲苯咪口坐,且记隔1-2天,再泼一次,才可确保杀灭塘中指环虫。后二氧化氯消毒,同时拌药饵内服5天,药物为:诺氟沙星、VC、三黄粉、保肝宁等混服。
2、车轮虫引起,可外泼专杀车轮虫药,切记7-10天再泼一次,方可全部杀灭。后用药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