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鱼类寄生虫病害防治的困扰和思考

时间 : 05-03 投稿人 : 静珊 点击 :

鱼类寄生虫

鱼类寄生虫病害防治的困扰和思考 | 养殖病虫害防治

在鱼病防治方面,以往普遍的认识,就是寄生虫病与细菌病、病毒病相比,好治、不碍事。病毒病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是鱼病的一大难题,不用多说。

认为寄生虫病不碍事、或不当成病。一是寄生虫病通过一台普通的显微镜,就能轻松的看到,能准确鉴别出病原体,对症下药就解决问题了;而细菌病的病菌则复杂得多,需要在实验室无菌室,分离、培养,才可能鉴别。二是寄生虫与细菌病的病菌相比较,后者易变异,容易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三是两者相比,细菌病的病菌繁殖发展的速度,比寄生虫快得多。

总之细菌病病情发展的速度比寄生虫病要快,细菌病复杂的程度和治疗的难度比寄生虫病要大得多。一般来说,由于鱼类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因寄生虫病而造成较大的死鱼损失的情况不多见,所以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鱼病防治轻视寄生虫病是个普遍现象。

但是近十多年来,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多年来杀虫药物研发力量薄弱,有效的杀虫药物欠缺,寄生虫病原体对现有的药物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等因素,一些寄生虫病往往成了久拖久治不愈的顽疾,此时加上继发性病菌感染,更是头疼,使养殖户不知所措。如果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措施,往往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养殖生产中滥施药,施药成本的提高,普遍都与寄生虫病害相关联。

十多年时间,养殖生产的施药成本大大提高,从郑州市水产养殖情况看,十多年前每年每亩养殖水面施药成本,平均为100元以下,2010年前后每亩养殖水面施药成本平均上升到300元左右,这两年每亩的施药成本又大幅增加到500~600元,多时到700~800元。现在养殖户普遍认为鱼越来越难养了,而广大消费者普遍认为养殖鱼类的药物残留越来越高了。过多过滥的施药,不仅提高了施药成本,还会污染水质环境,使养殖的鱼类体内药物残留超标。

一、鱼类寄生虫病害有效治疗药物的欠缺。

现在渔药市场,一些被用于寄生虫病治疗的药物投入几十年,至今一直还在使用,其病原体的耐药性大大增强。如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治疗车轮虫,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研发出来,一直到现在,治疗车轮虫还是用硫酸铜。刚开始使用时,硫酸铜治疗车轮虫效果很好,但随着车轮虫对其耐药性逐步增强,原来的剂量治疗效果大减,如提高硫酸铜施药剂量,将损及鱼类。

由于渔药研发工作的欠缺,特别是寄生虫病药物的研发工作更是薄弱,养殖生产中将一些化工产品和兽药、农药简单搬来作为寄生虫病防治药物来使用。如硫酸锌、甲醛溶液、高锰酸钾、亚甲蓝、硫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菊酯类、辛硫磷、晶体敌百虫等,虽然一些化工产品和兽药农药作为渔药得到认可,但掩盖不了渔药研发工作的欠缺。有些养殖户甚至将人用药物直接搬来作为鱼药使用,如人用的肠虫清来治疗鱼类肠道寄生虫。

原来治疗一些寄生虫病(如小瓜虫、车轮虫等)疗效比较好的药品,如硝酸亚汞等,被列为禁药不准使用,其替代药物欠缺,或替代药物需要进一步研发完善。为什么小瓜虫病、车轮虫病作为养殖生产中顽疾难以治愈,就在于其替代药物的缺失。特别是这两种寄生虫病对鮰鱼、草鱼等养殖鱼类的苗种阶段危害非常大。如鮰鱼鱼苗患上小瓜虫病,若不能采取相应正确的措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名优养殖品种及一些无鳞鱼类养殖的兴起,渔药的缺乏在这些鱼类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常用的寄生虫类杀虫剂往往对这些名优鱼类是敏感的,治疗剂量往往导致鱼类中毒死亡。

二、寄生虫病害防治的误区和出现的问题

笔者曾在2011年做过郑州市鱼病流行情况及用药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写出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在涉及渔药及鱼病诊治工作部分内容里:

1、郑州市的渔药市场良莠共存,其中不泛有贴牌假冒及家庭作坊式生产的鱼药。

2、郑州市鱼病诊治工作的主要形式:个体经营的渔药店,巡诊做鱼病诊治并销售鱼药;鱼药厂家聘用的技术员或业务员,定期到销售其鱼药的养殖区域巡诊;饲料厂家聘用的技术员或售后服务人员,为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其饲料的市场和客户,前往用其饲料的养殖区域,进行巡诊。

3、鱼病诊治人员其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上述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先从诊治人员主要的也是常用的仪器工具显微镜来说,所用的显微镜多是几百元钱购置的,养殖区域的道路崎岖颠簸。加上巡诊人员对显微镜的维修和更新不到位,所以经常下去巡诊的人员带的显微镜,其物镜5倍、10倍、40倍、100倍齐全能正常使用的不多。这主要跟巡诊人员对寄生虫病原体的认识误区有很大关系,大多数人员认为5倍、10倍这些低倍的物镜头就能鉴别看全寄生虫病原体,个别人戏称一个镜头就能“包打天下”。试想一下,常见的指环虫(体长1~2mm)长度大小是毫米级的,而一些孢子虫(5~15μm)的大小是微米级的,一个物镜头岂能“包打天下”?

一些微米级的寄生虫,需要在400倍~640倍才能清楚观察到,如果只有低倍镜头,出现漏诊、误诊是不可避免的了。即使物镜头齐全,由于大多数基层巡诊人员,做片子时都是两个厚厚的载玻片叠在一起,而不是正确使用盖玻片,这样低倍镜头难以顺畅转换到40倍镜头,所以就是有40倍物镜头,也很少用到。这样的话常常会出现漏诊、误诊,不能正确鉴别寄生虫,怎能做到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即使正确鉴别出了寄生虫,一线巡诊人员开具处方时,其药物剂量也是偏保守的。近几年来,池塘水体环境缓冲度大大降低,易变难控制;养殖鱼类免疫力和抗病力也大大降低,施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问题,一旦造成大量的死鱼损失,巡诊人员就麻烦了。一些养殖户对于病理发展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病害初期、发展期施药,都有可能造成施药后死鱼增加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巡诊人员都会被埋怨、责怪。

基层的大多数一线巡诊人员都被埋怨、责怪过,甚至被索赔过。所以,一线巡诊人员开具处方时,其药物剂量都是偏保守的,鱼病能否治住,疗效好不好,这都是次要的,不能出问题,才是巡诊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

生产养殖中,有不少养殖户和一些巡诊人员将杀虫药物作为鱼病预防的一项措施,这是很大的误区。包括像养殖过程采取的“治病先杀虫、杀菌先杀虫”,不管寄生虫数量的多少,也不顾寄生虫是否有危害,一概经常泼洒杀虫药物是错误的。杀虫类药物与抗生素药物一样,是不能作为预防的药物。

所以,以上这些鱼病防治过程的种种情况都是寄生虫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施药成了鱼类寄生虫病原体耐药性培养的锻炼活动。

相关文章

  • 畜禽服药八忌口
    畜禽服药八忌口

    1、忌食盐:食盐可降低链霉素的疗效,盐中的钠离子可使水在畜禽体内潴留,引起水肿,因此,在治疗肾炎和使用链霉素时应限喂或停喂食盐。此外,食盐还能加快溴制剂的排泄,在用溴制剂治疗畜禽兴奋疾病时也应减少食盐的喂量。2、忌麸皮:麸皮中含有大量的磷和少量的钙,在治疗畜禽软骨病、尿路结石、肠结石、佝偻病时应禁喂麸皮。否则,病情会加...

    28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鸭用药的误区:长期使用消毒药
    肉鸭用药的误区:长期使用消毒药

    养鸭户在进行活疫苗的接种时,连续应用消毒药物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或饮水消毒。这样使得疫苗中的病毒(细菌)不能在肌体中充分繁殖,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有的养鸭户长期应用腐蚀性消毒药物给鸭饮水消毒,损害了鸭的口腔、食道、鼻腔等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在这期间使用鸭瘟等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肌体便不能很好地建立免疫应答,使免疫失败。不注意药...

    26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利用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
    利用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

    所谓鱼病的生态预防就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体环境的生态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除鱼病的方法。一、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消灭和抑制病原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是预防鱼病的基本前提,包括改善底质和水质两个方面。首先清除淤泥,因为它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源,又是病原体的滋生和藏身处,大...

    222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防治技术
    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防治技术

    疫病名称:  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InTrout简述: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是幼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引起。其特征是水平旋转,下沉死亡,胰脏坏死或透明状退化。临场检疫要点:l、主要危害溪鳟、虹鳟、银大麻哈鱼的鱼苗,急性传染,死亡率达70%—80%。...

    239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海水鱼养殖常见病虹彩病毒病防治技术
    海水鱼养殖常见病虹彩病毒病防治技术

    1.病原:虹彩病毒。2.主要症状与诊断:①鱼体色变黑,无力地游在水面,外表症状不明显,个别眼球突出、出血,体表呈出血性擦痕。鱼鳃褪色,有的鳃上发现黑褐色或黑色颗粒。内脏诸器官褪色,脾脏肿大等特征。②脾脏压片标本染色后,可见到肥大、球形化的细胞。③采用免疫荧光单抗法,或PCR方法可确诊。3.流行:发病的适宜水温20~25...

    1307 水产病害 海水鱼病 水海养殖病害 海水鱼养殖病害
  • 给鸡用药小窍门
    给鸡用药小窍门

    大群和病残鸡应分开用药鸡群饲养到一定日龄后(肉鸡14日龄,蛋鸡25日龄),利用免疫接种的机会,观察区分病鸡、发育迟缓鸡、正常健康鸡,采用分群饲养、单独照顾的方法,可以防止疾病蔓延,有效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和均匀度。当15%以上的鸡出现流行疾病时,应该考虑大群投药;如果发病鸡不足1%,则采取个别治疗的方法。患病严重时投药与注...

    16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母猪子宫内膜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母猪子宫内膜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夏季天气炎热,是猪子宫内膜炎的高发时期。因此,对于有母猪在夏季临产的猪场,应及时做好产后护理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以促进母猪产后子宫良好恢复。若一旦有母猪感染子宫炎,要及时进行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有哪些?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微热,弓背低头,大部分发情周期紊乱,最短时甚至只有15天,或者发情持续期明显延长,有时甚...

    2389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养殖常见疾病
  • 水产养殖户如何尽早发现鱼病并及时处理
    水产养殖户如何尽早发现鱼病并及时处理

    看鱼的游泳行为发现鱼病:如果鱼出现离群独游、池边聚集周游、打转狂游、烦躁跳跃等现象,即可判断鱼病正在发生;看摄食发现鱼病:摄食突然下降或突然猛增,预示鱼有可能发病;看体表症状发现鱼病:如体表发黑、体表或软组织出血充血、表皮或鳍条或鳃组织溃烂、肛门红肿、腹部膨大、体表有明显溃疡、身体变形、鳞片竖立、体表赘生物等症状,即可...

    281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鱼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鱼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鱼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鱼体本身所带的病原体所致池塘放养的鱼种本身常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常寄生在鱼种的体表、鳍条、鳍条基部、鳃丝、肠道、腹腔等部位或器官。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些病原体,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鱼种体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时,病原体就会大量...

    216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水产养殖药物中毒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药物中毒处理方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丰收金秋,同时欢乐的还有我们的水产养殖户们。辛苦许久,肥满的鱼儿从塘里捞起,那个喜悦劲儿别提了。不过这气温一降低,并发寄生虫、赤皮病、出血病等,也要逮着这最后时机发作,防不胜防。用药不小心,中毒死亡可白辛苦了这一年的勤劳。懂些中毒时处理的办法,为您的辛勤多一分保障。治病前首先关注水质与水温...

    297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鱼病防治施药的几点体会
    鱼病防治施药的几点体会

    鱼病防治是养鱼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鱼塘发生鱼病以后,应该正确诊断,科学施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和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下面是本人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仅供同行参考。一、正确诊断,对症下药。鱼病发生以后,无论是细菌性鱼病,还是寄生虫性鱼病、病毒性鱼病等,都有一定的发病症状,这就可以依据症状判断或请专家诊断。鱼塘施药一定...

    77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六角恐龙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方法
    六角恐龙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方法

    六角恐龙学名墨西哥钝口螈(Ambystomamexicanum),又名美西螈,俗称六角恐龙,属于两栖动物纲、有尾目、钝口螈科。主产地为墨西哥的萨奇米丘湖和巧克湖。六角恐龙是蝾螈中唯一的幼体性成熟种类,是水栖的两栖类。六角恐龙3对火红的外鳃一生也不会消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成为休闲渔业中重要的养殖种类。笔者近几年...

    216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家禽常用药物配方
    家禽常用药物配方

    一、病毒类1、利巴韦林、灵芝多糖、黄芪多糖、金刚乙胺、对乙酰胺基酚、环丙沙星(广谱抗病毒)。2、利巴韦林、黄芪多糖、金刚烷胺、环丙沙星(广谱抗病毒)。3、黄芪多糖、金刚烷胺(免疫缺陷类疾病、病毒类病)。4、治疗禽流感的药方:金刚乙胺3g、奥斯它韦3g、盐酸苯丙醇胺500mg、牛黄酸5g、盐酸氨溴索500mg、辅料87g...

    2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鱼海水鱼养殖常见病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淡水鱼海水鱼养殖常见病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及流行情况此病是鱼苗、鱼种阶段常见的寄生虫性鳃病,属于由单殖类吸虫幼虫引起所致,主要危害对象是草鱼、鲢、鳙、鲤、鲫和金鱼,尤其对草鱼和鳙鱼的危害最大。体长超过4厘米的鱼种,每个鳃片感染虫体多达50个时,即能致鱼死亡。指环虫病全国各地都有流行。发病季节主要在春末夏初,但越冬鱼种在越冬期如管理不善,也会大量感染指环...

    185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鹅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是什么?用什么药好?
    鹅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是什么?用什么药好?

    鹅巴氏杆菌病为急性传染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的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或恶性下痢。鹅巴氏杆菌病急性的有时候往往来不及治疗,而对于慢性或发病轻的要尽快对症下药,可得到控制。另外,在疫区或多发季节,采用药物预防,可减少此病的发生。鹅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是什么?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经美蓝染色后,两端着色较深...

    2947 养殖教学 动物疾病治疗 养殖疾病防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