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再说“养蟹三字经”:种、稳、育

时间 : 2023-07-25 17:03:37 投稿人 : 弘扬 点击 : 加入收藏

的由来

在做河蟹养殖技术服务这八年来,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养好螃蟹?如何可以把螃蟹规格养的更大,产量养得更高?

如果做一个技术员被提问问题排行榜的话,这个问题应该名列榜首。

其实这是每一个螃蟹养殖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

不过其实每次我被别人这样问的时候,都会一脸懵逼。

因为这个问题有点大,养好螃蟹(规格产量双丰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影响因素和环节太多太多,所以不太好回答。也许有人都会说,养好水草就可以了!其实有时我也会这样讲。

不过似乎只是单纯的种好水草还不够全面:因为具备了一塘好草,最终也没有达到理想成绩(规格、产量双丰收)的案例年年都会有,甚至为数众多。

所以单纯种好水草(虽然已经不易了)可能是不太全面的。

为了对得起技术员的职责和身份要求,这几年以来做了大量的思考,分析了大量的螃蟹养殖成功案例,试图抽象出来决定螃蟹养殖成败的关键原则。

对,你没看错,就是原则。

原则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原生规则;

原则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

下面进入正题

:种、稳、育

种:苗种,亲本的品种和规格;苗种的长江系特征、肥度、活力

稳:养殖环境,稳定大于一切。核心指标是底层溶解氧和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育:肝脏功能、饵料营养结构、吃食量、活动量、体内排毒频率

“种”是一个前提;

“稳”是一个准则;

“育”是一个态度。

第一个字:种

养蟹的第一步一定是一只好苗种,这是一个基因层面的问题:好的苗种在差环境里生长,最终规格和产量也不至于太差;不太理想的苗种在好环境里,最终规格和产量也不一定会很理想。

再说“养蟹三字经”:种、稳、育

关于长江系特征和苗种选择的问题,后续文章会详细阐述。这里只是想从理论层面来把做一个完整的说明。

第二个字:稳

河蟹养殖环境,稳定大于一切。最为忌讳的是环境的大起大落,这必然会带来应激。应激倒不一定会导致死亡,但必然会带来生长速度缓慢。

再说“养蟹三字经”:种、稳、育

什么叫好环境?简单说来就是好水和好草。

你以为接下来我会说水质和水草?

环境稳定的核心指标:是底层溶解氧充足且稳定、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更低。

底层溶解氧含量和水体有毒有害物质数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河蟹的吃食量和消化吸收率、脱壳翻倍率(河蟹脱壳期间是需要大量的溶解氧支持的),更加影响河蟹体内正常代谢是否顺畅。这对于河蟹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河蟹是底栖生物,在底部不缺氧和更少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前提下,吃食和消化吸收率是正常的,活动量也是正常的,并且不需要调用体内积累的营养来抗应激和做体内排毒。这样吃下去的营养都用来长肉了。唯此才能达到生长速度最快的目的。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和恐惧的是,这些恰恰是被大多数人所忽略掉的。

因此,好水质和好水草虽然很重要,但还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是好水质和好水草为河蟹带来的:底层充足的溶解氧和更少的有毒有害物质。

底层溶解氧受水深、水体透明度、藻类的丰度以及水草高矮密度决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受投料量、底泥厚度、水温、水草腐烂程度及用药(杀字号药物)所影响。

这点很重要!它确定了标准:何为好水;何为好草。

了解这个核心以后,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些问题:

为什么在在河蟹养殖上,前期水位要低、水要肥(保证底部溶解氧、水草的正常生长以及水温的稳定);

中后期水位要逐渐加深,水质要清爽、透明度高(抗高温和保证底部充足的溶解氧,养护水草来降解底部有毒有害物质);

水草密度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厚(太稀控制不住水体肥度和有效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太厚造成了底部缺氧);

不能频繁的使用杀字号药物(积累在肝脏,影响河蟹正常代谢,河蟹被迫调用体内能量来抗应激和体内排毒)。

关于水质的维护和水草的养护问题在后续文章会有详细阐述。

第三个字:育

育,是一种养殖态度。为了说明要用心养殖河蟹,要把养殖河蟹当成养育孩子一样培育,要认真考察肝脏功能、饵料营养结构、吃食量、活动量、体内排毒频率这些指标。这些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蟹的生长速度。

河蟹生长过程是这样的:1、吃下去;2、吃下去的要更多的吸收存储到体内;3、体内存储的营养更少的被消耗掉。唯此,脱壳翻倍率才能最大,才能生长最快。

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肝脏。

肝脏是河蟹体内最为重要的器官,主司消化吸收和免疫以及体内排毒。它是通过利用体内存储能量合成和分泌消化酶、抗应激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来完成职责的,这个过程是非常消耗体内储存营养的。同时还会合成和分泌脱壳激素、生长激素来影响河蟹的脱壳和正常生长。

再说“养蟹三字经”:种、稳、育

因此可以认为,河蟹的肝脏对河蟹的生长影响极为巨大。

在保证肝脏健康的前提下,让河蟹多吃、多吸收、少消耗是每个河蟹养殖朋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多吃”和“多吸收”这个好理解,“少消耗”是个什么鬼?

1、环境的大起大落会触发河蟹自身的“抗应激”机制消耗掉很多能量;

2、河蟹爬动过多多会消耗掉很多能量;

3、使用杀虫、杀藻药物会使河蟹自身保护机制发挥作用产生自身排毒反应消耗掉很多能量;

4、水质、底质不好、水草腐烂,悬浮有机杂质过多,有机杂质在正常分解过程中产生很多有毒有害的中间代谢产物(远远不止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这些指标),也会触发河蟹的自身排毒机制;

同时,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鳃的呼吸作用富集在肝脏里面,损坏肝功能!进一步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

关于保肝问题,在后续文章里会有详细的阐述。

所以,拿这三个原则来套,可以很清晰的分析出来河蟹养殖为什么没有达到规格产量双丰收,以及如何才能达到规格产量双丰收。

听说按照来考虑养殖问题、制定养殖规划的朋友都发财了。

养蟹三字经是属于种养殖理念,更是属于种养殖原则。虽然小编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大量的养蟹成功案例总结的,依然避免不掉其中有所纰漏,还望大家多多包涵和批评指正同时非常期待广大对河蟹养殖有思考、有想法的朋友进行深度的交流和讨论!

作者:云皓,文中图片均为资料图。

相关文章

  • 螃蟹与青虾混养技术
    螃蟹与青虾混养技术

    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1)池塘准备①池塘选择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深1.0m~1.5m,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②清塘消毒要...

    213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夏季暴雨天鳗鱼养殖常见病纤毛虫病防治技术
    夏季暴雨天鳗鱼养殖常见病纤毛虫病防治技术

    夏季为鳗鱼养殖病害发生的高峰期,此期由于持续高温,导致水源及养殖池水水温偏高,使养殖鳗鲡长期处于不适养殖环境中,产生长期持续应激,导致体质减弱;高水温期,一些病原体繁殖迅速,使养殖环境中病原数量增加;高温期雷暴雨为主要降雨方式,易导致水质突发性剧变,使鳗鲡产生应激;夏季雷阵雨频繁,常导致水源理化指标的短时间剧变,如混浊...

    229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稚鳖转池过程中应激反应的防治技术
    稚鳖转池过程中应激反应的防治技术

    随着甲鱼养殖时间的延长,甲鱼病害种类不断增加,发现许多甲鱼养殖场存在稚鳖转池后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稚鳖对外界环境的应激有关。它的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治疗实验,同时进行了药物筛选和药量试验,研究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和措施。稚鳖应激反应,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异常而...

    180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超级详细!高温期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经验总结
    超级详细!高温期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经验总结

    文|图广州海维李潜洲、韩金钢、吴富华罗非鱼病害中最为棘手的就是链球菌病,该病死亡率高。急性型死亡速度快,治疗起来极其困难;慢性型可持续数周,需反复治疗,天气或池塘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再次出现死亡。因此,链球菌病已成为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恶魔”。一、病原病因1、病原致病菌为链球菌,革染氏阳性球菌,近年来我国罗非鱼链球...

    1440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引起鱼种浮头死亡原因多
    引起鱼种浮头死亡原因多

    近日,高邮市横泾镇的温学朝致电本报“渔技110”反映,他家有一个6~7亩的池塘,主要培育鲫鱼、鲢鱼、草鱼等鱼种,近期发现鱼种在上午9时以前浮头比较厉害,太阳出来后浮头现象有所减轻,并伴随种鱼死亡的现象,每天大约死亡15~20公斤的鱼,经检测,没有寄生虫寄生,池塘水体透明度50厘米以上,水色泛红,池塘换水后效果不明显。他...

    4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小网箱无公害养鳝技术
    小网箱无公害养鳝技术

    黄鳝养殖有田间套养、池养、网箱养殖等多种方法。笔者认为,以模拟黄鳝自然生态环境的小网箱养殖模式最成功,效果最明显,大、小水面均可利用,投资可大可小。近年来我地区已发展3330公顷,效益可观。一、选址。黄鳝喜温怕光,喜清怕惊,故应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外界干扰少、水位变幅小的池塘,面积可大可小,水深...

    1290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鱼虾鳖混养出高效
    鱼虾鳖混养出高效

    利用养鱼池塘在不影响养鱼的前提下混养鳖、虾,不但可以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商品鱼、虾、鳖的质量,还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现将鱼、虾、鳖池塘混养技术介绍如下:一、创造池塘生态环境池塘条件:宜选择环境安静、背风向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面积3-5亩、水深1.5-2米、淤泥较少的池塘。防逃设施:池塘四周要设置30厘米...

    11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鳜鱼人工繁育管理技术
    鳜鱼人工繁育管理技术

    鳜鱼又名桂花鱼,属肉食性底栖凶猛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血,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分布于南方江河湖泊,营掠性摄食方式,主要捕食小型鱼类及虾类,天然产量相当高,人工繁育技术简单,成本小,见效快,是发家致富的好项目。本期介绍一组鳜鱼人工繁育技术,供养殖...

    17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一、出血性水肿病1、症状: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鱼头部充血,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脓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2、流行情况及危害:在高温季...

    499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河蟹冬季增温暂养技术
    河蟹冬季增温暂养技术

    一、大棚温室的建造:拥有充足、新鲜、清洁的水源,是搞好河蟹增温暂养的前提。大棚温室一般应建在河边、湖边或大的池塘边上,也可以使用井水但必须有增氧设备。暂养池建成长方形,东西走向,长10~100m,宽4~10m,深1.0~1.2m。较大的池塘应布设充气管道,饲养时用气泵从室外充气。为了便于起捕和管理,池底可以铺上聚氯乙烯...

    4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套养青虾
    河蟹套养青虾

    金坛市金城镇河蟹养殖示范户耿小龙在100亩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青虾,青虾效益5万元左右,自繁河蟹苗产值12万元,出售成品蟹25万元,每亩纯收入2500-3000元。池塘条件保持池塘淤泥5厘米深,加深加宽水位,使1.5-2米的池塘水深面积占全池的40%以上,池坡比1∶3,每亩使用100-15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消毒,池塘四周...

    7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白鲳亲鱼的来源和选择
    淡水白鲳亲鱼的来源和选择

    淡水白鲳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亲鱼的选择应尽量选个体大、生长快、无任何病伤、体表光滑、色泽分明的个体作为亲鱼。而且要避免亲绿关系较近的鱼作亲鱼,以免后代退化,影响生长。  (1)亲鱼的来源我国自引进淡水白鲳之后,亲鱼的来源主要是从池塘养殖中选留后备亲鱼,培育后作为成熟的亲鱼,进行入工繁殖。为避免“近亲繁殖’’而使后代退化,...

    402 淡水养殖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养殖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养殖方法
  • 泥鳅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介绍
    泥鳅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介绍

    作者:赫山区畜牧水产局王爱军何纯希刘辉一、环境条件1.水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养殖排水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2.养殖场地生态环境良好,养殖区域内及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机...

    2403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由细菌或某些寄生虫侵入鳃部引起。病鳗外观几乎看不到异常,病鱼离群独游,浮头。打开鳃瓣,鳃丝组织破坏,缺损大。随病情的发展,用手指轻压病鳗鳃部,有血水黏液流出。贫血,呈白色,肝脏变黄白色。该病多发生于高温期,主要危害成鳗,鳗种少发生,零星死亡。投料量过多、吃得过饱是该病发生的诱因。2.防治方法:①防止过食...

    173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夏季高温河蟹黄鳝养殖谨防底质腐败
    夏季高温河蟹黄鳝养殖谨防底质腐败

    1、粪便、残饵虽富含营养,但未经转化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应在池塘里适量放养一些花白鲢和底栖鱼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底质,如果粪便、残饵太多,用黑金神+粉剂活菌王改底,分解有机质并转化成藻类可以吸收的营养源。平时投喂应根据天气变化、水质变化、养殖品种生长情况酌情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尤其是养殖黄鳝,高温季节养殖户大量...

    18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