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三看三查诊鱼病

时间 : 2023-03-05 03:39:17 投稿人 : 小青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看鱼的活动情况。健康的鱼活动比较灵活,常群游于水的中上层。生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有的尾巴翘出水面,有的成群停滞水面,长期不下沉,或绕池狂游。

三看三查诊鱼病 | 淡水养殖

二看鱼的体色。健康的鱼体色鲜艳。生病的鱼体色暗淡,有的皮肤出现斑点,有的头部和背部乌黑,有的尾鳍发白。

三看鱼的吃食情况。健康的鱼食欲旺盛,投食后很快来吃食,且每天食量正常。生病的鱼食欲明显减退,甚至食欲废绝。

通过“三看”,可以初步判断池中的鱼是否已经发病,但要准确地判断鱼得了什么病,还要通过对刚死不久或垂死的鱼进行检查后确诊。

一查病鱼体表。据一般经验,病鱼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为赤皮病;若病鱼鳃盖或鳍基部充血,表皮充血不明显,表皮发现肌肉呈点状充血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则为打印病;生有棉絮状的白色物则为水霉病;体表液较多并有小米粒大小,形似臭虫的虫体则为鱼虱病;体表有白色亮点,离水两小时,亮点消失则为小瓜虫病;体表有白色斑点,白点之间有出血或红色斑点则为卵甲藻病;鱼成群在池水表面或池塘周边狂游,且头部充血呈红色,死亡多且迅速,一般为车轮虫病;病鱼尾柄表皮发白则为白皮病;病鱼在水中头部或嘴部明显发白,离水后不明显则为白嘴病;病鱼眼球突出、脱落且鳞片松立,一般为池水有毒所致;鱼体呈弯曲状是池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或有机磷中毒所致。

二查病鱼鳃瓣。打开病鱼鳃盖,检查鳃有无异样,正常的鳃丝整齐、紧密,呈鲜红色。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并有污泥和粘液则为烂鳃病;鳃丝发白呈贫血状,很可能是鳃霉病或球虫病;鳃丝末端挂着像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时则为中华鳋病;鳃部浮肿,鳃盖张开不能闭合,鳃丝呈暗淡色则为指环虫病;鳃丝呈紫红并伴有大量粘液则为有机氯中毒所致;鳃丝呈紫红色,粘液较少则为池中缺氧引起泛池所致。

三查病鱼肠道。打开病鱼的腹部,正常的鱼肠管中充满了食物或粪便,肠壁呈鲜肉红色。若发现肠管全部或部分充血呈红色,肠壁不发炎则为出血病;充血发炎且伴有大量乳黄色粘液则是肠炎病。

(来源:《现代农村报》第327期)肉鸭养殖的快长速肥技术要点(特种养殖、今日头条)

一、品种选择。肉鸭可选择樱桃谷鸭、北京鸭、东莞鸭、海安鸭、临武鸭等,适宜快速饲养。

二、幼雏培养。20~25日龄鸭称为幼雏。培育幼雏的目标,一是努力提高成活率保证达到90%以上,二是育成大规格健壮雏鸭。

1、选雏:健壮雏的特点是:眼大有神,性情活泼,体态匀称,绒毛整洁、富有光泽;脐带愈合良好,手握感觉雏体饱满有膘,挣扎有力,叫声宏亮;手摸鸭脚温暖,掰开泄殖腔之后收缩有力,泄殖腔干净稍湿润。

2、保温:雏鸭出壳后7日龄内室温应保持在27~31℃;7日龄后,每天可降温1℃,15日龄后保持在15℃左右;20日龄后即可按常温饲养。

3、开食:雏鸭出壳20~24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时须先饮水后喂料。首次饮水应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或10%的葡萄糖,以促使清除胎粪。饮后1小时即可开食。用煮得半生半熟的米饭,经清水浸泡,除去黏性,沥水后拌入1.5%~2%的白糖,均匀撒在垫有塑料布的摊盘内,让雏鸭啄吃,边吃边撒。开食的当天,每隔2小时喂食、饮水1次,每次只喂八九成饱。

4、饮水和喂料:2~4日龄,每天饮水、喂食各5~7次;5~15日龄为4~5次;15日龄后为3~4次。饲料仍用半生不熟的米饭,但从第4天起不加白糖,改加配合饲料。同时,还要加喂青饲料,4~10日龄,青饲料可占日粮的20%左右,10日龄后占日粮的30%~40%,单喂、混喂均可。

5、放水:雏鸭出壳2~5天,即可用漏筛装雏放入水中5~7分钟,先湿脚,再徐徐下沉,让其游泳、嬉戏、洗绒。以后便可每天定时放水。7日龄前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20分钟;7日龄后,则可每次喂料后放入8~12厘米的浅水中;15日龄后,水深增至15~25厘米。

三、中雏育成肉鸭在20~50日龄或25~65日龄这个阶段称为中雏。

1、舍饲育成:主要适用于樱桃谷鸭、北京鸭、狄高鸭等白羽大型品种。场地可选在塘库或河湾旁边。圈舍要空气流通,舍内用竹条搭制60厘米高的分格鸭栏,每格6平方米,可养鸭30~50只。在靠人行道侧的栏外,挂食槽和水槽。喂料喂水每天4次,让其尽量吃饱。此外,舍饲中要加强中雏的水浴。有条件的可放入水库、河洗浴。

2、放牧育成:主要适用于高邮鸭、建昌鸭等麻鸭品种。可放入闲稻田、塘库等水域,放牧时将鸭群分为几排,呈"一条鞭"阵容缓慢觅食前行,有利于落谷、草籽、昆虫等被一扫而光。放牧时间一般上下午各1次,同时每天补喂配合饲料2~3次。

四、短期育肥。主要是为了提高肉鸭肥度,使肉质更加鲜美细嫩。当中雏养到55日龄左右时,具有一定的骨架和肌肉,且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这时育肥最为适宜。育肥期间要采用高能量低蛋白的配合饲料,有利于"快速积脂"。其方法有:

1、自食育肥:将配合饲料加水拌湿放置3~4小时进行软化,以提高消化率和饲料报酬。每天定时喂4次。喂后放鸭下水洗浴,采食水草,以利消化。其中1次为夜食,同时供应充足饮水。管理上鸭舍光线要暗,使鸭少活动多休息。关鸭场所要清洁卫生,切忌潮湿、熏臭,否则严重影响育肥效率。

2、填喂育肥:将配合饲料加水调成干糊状,用手搓成直径3.3厘米、长5厘米的圆条。操作者坐在小凳上,腿夹住鸭体下部,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鸭嘴,中指压住舌头,右手把圆条先沾点水使之润滑,然后从口腔向食道填入。每天填喂3次。育肥第1~5天,每次填喂3~4根圆条;第5~9天,每次填4~6根;9天以后,每次填6~9根。填喂后供足饮水,让鸭适当运动,并每天进行几分钟水浴,以利消化长肥。

育肥一般为10~15天。当肉鸭长到2~3千克即可上市。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2004.7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