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饮食调养就很重要。营养专家建议,春季饮食调养,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有些食物宜多吃,有些食物则是少吃为妙。一些春季会出现的“症状”,也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春季养生坚持四大原则 春季养生饮食调养五方法具体来了解一下:
春季养生的四大原则
春为木运先疏肝。运气学认为,木为初运,对应于初之气(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春季。这时气候变化多风,疾病以肝病居多。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点。肝的生理功能包括主疏泄和主藏血两个方面,而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畅人体的气机。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注意疏肝,要保持心情舒畅、开朗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具体养生方面,生活中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少发怒,尤其要力戒暴怒,以免怒气伤肝。练习均匀呼吸,气深沉吸入,徐徐而出,使气机调畅。生活节奏莫太快,保持良好的睡眠,勿熬夜,因为肝开窍于目,熬夜暗耗肝血,易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调养肝肾益脑髓。在饮食调养及药物保健方面,要根据春季阳气生发,肝喜条达恶抑郁的特点,选择具有辛甘发散之物。在用药上,要选择一些养血柔肝之品,如枸杞子、芍药、郁金、白梅花、茵陈等。中医学认为,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肝的功能正常可促进肾精充足,而脑为髓之海,肾精充足可以充脑实髓。所以,春季养生还要重视养脑。
疏通筋骨勤锻炼。中医理论认为,肝“在体合筋”,故春季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使筋骨疏通,气血流畅,促进新陈代谢。建议选择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多去踏青,走进大自然,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陶冶性情,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强身护肺防流感。2015年是农历乙未羊年,运气学认为甲己化土乙庚金,故今年年运属金运不及,即肺金不足,结合今年的年运,春季要防止肝木反侮肺金,因此要注意肺系疾病的预防,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春温等的流行。尤其是那些既往有肺疾,呼吸系统疾病,如老慢支、哮喘、支扩、肺气肿、肺心病等的患者更要小心。
春季养生饮食调养五方法
1.多禽少畜护心脏
对于肉食,人们大多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它营养丰富,口感良好;怕是因为其脂肪含量高,容易与高脂血症乃至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挂钩。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窍门之一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畜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胆固醇也高,而鹅、鸭、鸡等禽肉不仅脂肪较少,而且所含脂肪的结构更接近橄榄油,故有保护心脏作用。
2.多还原少氧化活跃大脑
所谓氧化食物,是指那些富含过氧化脂类化合物的食物,油炸类食品、方便面、汉堡包等为其代表。这些食物能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损害脑血管壁,使脑血管变窄,对大脑的生理活动产生不良刺激。
还原食物则含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可阻止脑血管壁的氧化反应进行,或者使已经发生的氧化反应“还原”,保证脑血管处于通畅的健康状态。
3.多糙少精保护血管
专家研究发现,一种称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如果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就会引起人的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肌梗死、脑中风以及老年痴呆症。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会升高,越来越多地吃精细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
4.多绿少白益寿延年
蔬菜的营养价值与其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愈深的蔬菜,维生素与胡萝卜素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按此规律排出的顺序是:绿色蔬菜、红黄色蔬菜、白色蔬菜。绿色蔬菜富含钙质,叶酸与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5.多生少熟 减少致癌物
就禽肉而言,如果有生、熟两种摆在你面前,你会钟情于哪一种呢?熟肉制品食用方便,口味也不错,你可能更喜爱熟肉制品。不过,这样你将犯下摄入亚硝酸盐的错误。因为在制作熟肉制品过程中,要添加亚硝酸盐,目的是借助其防腐作用,使食品保鲜。但亚硝酸盐一旦进入人体,就可分解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物质亚硝胺,严重威胁人的健康
春季养生必须遵循“四要”、“四不”的养生原则
一、御寒防风莫忽视
春天是个气候多变的季节,虽然春季逐步回暖,但早晚还是比较寒冷,冷空气活动的次数也较为频繁,有的年份还会出现明显的倒春寒。过早脱去棉衣,一旦冷空气来袭,可能会一下子适应不了,身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很容易着凉感冒,甚至发热。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特别是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要穿得稍多一点,避免感冒,诱发疾病。
二、饮食调养是关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四季之始,万物欣荣,,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春季饮食宜忌生冷油腻之品。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三、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四、精神调养很有益
在寒冷的冬季里,身体被厚厚的棉衣捂了两三个月,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收缩无力,极需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那老人如何养生呢?老人养生要注意哪些原则呢?下面小编整理老人春季养生的四大原则。
一不“酸”
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酸类食品不是简单指入口后的味道,而是依其食物属性来定,如精米、白面、肉类等。春天肝气生发,肝在情绪主怒,所以很多女性会在春季出现火气渐长,爆发指数增加,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
二不“静”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
老年人应该积极到室外锻炼,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
三不“怒”
在经过秋冻的积累能量后,到了春夏,人的筋脉就开始运转了,人体得开始释放能量。而肝在五脏中的作用,则刚好是主疏泄、释放,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所以,春天就得以养肝为总的原则。同时要注意情绪,静心少怒!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因为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四不“妄”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老人本来阳气相对不足,春天就是养阳的大好时机,如情欲妄动而房事较频,会耗气伤精,进一步损伤阳气,因此老年人在春天应适当节欲。春季对于养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新的一年开一个好头,让一切都顺着好的趋势去发展,可谓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