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刚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老山头乡政府 163521)
1 铁
机体内60%~70%的铁存在于血红素中,20%左右的铁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贮存在肝、脾、骨骼及其他组织中。铁缺少时,雏鸡易患小红细胞色素过少性贫血。铁还与羽毛颜色形成有关,缺铁严重时羽毛完全退色。由于缺铁可导致脂蛋白醋酶活性降低,因而血中甘油三酯浓度上升,继发高血脂症。当日粮中补充铁时,血脂浓度可回落。鸡铁的需要量在50~80毫克/千克,常规日粮中平均含铁60~80毫克/千克,成年蛋鸡的存留率是5%~10%。每枚蛋约含铁1毫克,产蛋鸡显然比不产蛋鸡需铁多,但产蛋鸡体内铁贮一般不显著降低,这说明铁的需要可以由正常日粮满足,无需额外添加。0~14周龄鸡每千克饲粮中应含铁80毫克,15~20周龄鸡40毫克,产蛋鸡50毫克,种母鸡80毫克。日粮铁过量会影响磷和铜的利用率,并使维生素A在肝中沉积下降,导致磷、铜和维生素A缺乏症。产蛋鸡日粮中铁过量时,煮熟的鸡蛋黄外层呈现墨绿色。铁过量还可引发腹泻、腹痛及肾机能障碍,生产性能下降。家禽对日粮铁的耐受剂量为1 000~1 500毫克/千克。
2 铜
铜主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及某些氧化酶的合成和激活。铜虽然不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但在红细胞和血红素的形成过程中,却起着催化作用。缺铜则影响铁的利用,即使铁含量丰富,仍会发生贫血,所以铜、铁和钴被称为造血元素。铜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质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赖氨酸氧化酶和酪氨酸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细胞色素氧化酶及细胞质超氧化歧化酶能维持红细胞正常的比容。赖氨酸氧化酶通过影响骨以及血管和肺组织中胶原和弹性蛋白的肽链上赖氨酸与羟赖氨酸的交联,间接影响到血管的弹性及骨质机能,严重时可因动脉外膜弹性纤维损伤而使血管破裂。酪氨酸氧化酶催化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如若缺铜,则使参与色素形成的含铜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羽毛退色。
铜还参与骨骼的正常形成。饲喂雏鸡缺铜日粮,(www.nczfj.com)4~5天后表现出食欲降低,精神沉郁,2~4周龄出现跛行,骨骼变脆易折症状。但病鸡血清及骨骼灰分中的钙、磷含量并不下降,主要是血清中的钙、磷不易在软骨基质上沉积,同时骨胶原的可溶性提高。缺铜还可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家禽表现出共济失调和痉挛性瘫痪,引起家禽产蛋率下降及孵化过程中死亡率上升。铜可以促进母禽促黄体素、雌激素和孕酮的正常分泌,从而有助于产蛋性能的提高。家禽对铜的最低需要量为3~5毫克/千克日粮,一般家禽混合饲料中的铜含量为10~20毫克/千克。因此,家禽饲料从表面上看可满足对铜的需要,但当日粮中钙、钼、铁、硫等元素含量过高,或有强氧化物存在时,会出现缺铜症状。高剂量铜具有促生长作用,但长期饲喂可造成铜中毒。当肝中铜的蓄积达到临界水平时,大量铜转移入血液使细胞溶解,发生血红蛋白尿和黄疸,使组织坏死,导致生长抑制甚至死亡。如果日粮中铜长期超量,还可导致家禽精神抑郁,羽毛蓬乱,呕吐,腹泻,肠道弥漫性出血性炎症,便血,厌食,黏膜黄疸,生产性能下降等,同时还可引起锌、铁的缺乏症。当日粮中锌、铁、铝等元素不足时,会加重铜的毒性作用。有研究表明,猪饲用含铜250毫克/千克日粮慢性中毒后,可通过添加锌150毫克/千克和铁150毫克/千克缓解。如果饲料中需要添加高剂量铜,应该相应提高日粮中铁、锌等的含量。
3 锌
锌在家禽体内的含量很少,广泛分布于肌肉、内脏器官、羽毛和骨骼中。其中骨骼肌含锌量占机体内总锌量的50%~60%,骨骼占30%。血液中75%的锌存在于红细胞中,白细胞中约3%,血浆中约22%。鸡对日粮锌的最低需要量为40毫克/千克。一般基础日粮中含锌量较低为25~30毫克/千克,对此不能满足家禽的正常需要,必须额外添加。当饲粮中钙、铁、铜含量过高时,则不利于锌的吸收,植酸磷的大量存在同样不利于锌的吸收,因为锌可以与植酸磷结合而降低其吸收率。但豆科植物经高压蒸煮可破坏锌同某种高分子蛋白质的结合,从而提高锌的吸收率。过量的锌能蓄积在机体内,但长期超量可造成中毒,病禽表现精神抑郁,羽毛蓬乱,肝、肾、脾脏肿大,肌胃角质层变脆甚至糜烂,生长迟缓,白肌病。母禽卵巢及输卵管萎缩,产蛋率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家禽对日粮中锌的耐受剂量为1 000~2 000毫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