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水蛇[公蛎蛇 水游蛇]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水蛇图片

时间 : 02-22 投稿人 : 养殖资料网 点击 :
物种 水蛇
门类 中药材·《中华本草》
中文名 水蛇
拉丁名 Shuǐ Shé
英文名 Chinese water snake
别名 公蛎蛇、水游蛇、水炎链、半纹蛇
动物界/植物界
分布区域 生态环境:喜在山涧附近田野及平原田野池沼中生活。多以鳝鱼、泥鳅等为食,也吃蛙类蝌蚪。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备注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纲目》。
更多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均可捕捉,捕后剖腹除去内脏,鲜用或烘干。

《中华本草》:水蛇

拼音注音

Shuǐ Shé

别名

公蛎蛇、水游蛇、水炎链、半纹蛇

英文名

Chinese water snake

出处

出自《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均可捕捉,捕后剖腹除去内脏,鲜用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在山涧附近田野及平原田野池沼中生活。多以鳝鱼、泥鳅等为食,也吃蛙类蝌蚪。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原形态

水赤链游蛇,体全长62-72cm。背面灰褐色,体侧有二鳞宽、五鳞高的黑色横斑,各黑斑间相隔2-3鳞;这些黑斑向下延伸至腹鳞中间而上,呈左右交互排列。两黑斑间之间隙呈美丽的橙黄色。痕前鳞1,眼后鳞3,偶或4-6;上唇鳞绝大多数为9,多为4-1-4式。体鳞17-19行,肛前偶有16行者,鳞片起棱。腹鳞135-161;尾下鳞39-78。

毒性

有轻微毒性。

归经

肝;胃;心经

性味

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凉血止痢。主消渴;烦热;口干;毒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纲目》:治消渴,烦热,毒痢。

2.《本草求原》:明目。

摘录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