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杂优2号
该组合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双低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油菜新组合,1996-1998年参加省区试较秦油二号增产10%以上,在合肥、寿县、当涂等地大面积试种示范均表现为高产、稳产的特点。高产田块亩产250kg以上,深受示范区农户的欢迎。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半冬性,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回升生长加快,花期集中整齐。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植株较矮,枝多、角多、不易倒伏,抗寒性强。对菌核病抗性优于"中油821"和"秦油二号"。是目前生产上抗性最强的新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早播早栽,促进早发,江淮地区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苗龄30天,直播宜于9月底10月中旬。淮北和江南适当提早或推迟五天左右。移栽苗龄不超过40天。
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增施磷、钾、硼肥。切忌偏施化学氮肥。缺硼田块每亩施硼肥0.75-1kg。如遇长期干旱在蕾苔期再喷一次硼肥。
注意及时治虫除草,开好三沟,防止水渍,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本品种不能留种。华杂4号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杂交油菜。优质,芥酸和硫甙含量较低;丰产性好,结荚密,单株果多,产量高,抗性强,菌核病和病毒病轻,较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适合于湖北、安徽及长江流域的多熟制地区栽培。
栽培要点:⑴适期播栽。两熟、三熟制地区分别于9月上旬和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中旬和下旬移栽。⑵合理密植。早播、肥力上等田块亩植8000株左右,迟播、肥力中等田块亩植10000株左右。⑶科学施肥。做到施足底肥,增施磷肥,必施硼肥,早追苗肥。
防治病虫。抓苗期蚜虫、菜青虫和花期菌核病的防治。该品种为杂交种,不能留种。皖油14号
皖油14号(又名皖杂优1号,原名C022)在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该品种表现出显著的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耐)菌核病性强等优势,在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过程中,深受广大种植农户的欢迎。
特征特性:皖油14号属半冬性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回升生长加快,初花期较迟,花期集中整齐。早播不会早苔早花,但可促进年后早熟高产。全生育期230天左右,较秦油2号早2-3天。株高14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枝多角多,经济系数高,产量优势十分突出。茎杆韧性好,不易折断倒伏。抗寒、抗病性均较强,耐渍性一般。品质性状优,芥酸含量低于2%,硫甙含量40μmol/g左右,含油量40%左右。地区适应广,在高产生产条件下丰产潜力大,适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广大地区种植,特别是在我省长江以北的油菜产区宜重点推广。
栽培技术要点:⑴早播早栽,促进年前秋发,年后高产早熟。播种期应比当地甘蓝型油菜正常播期早5--7天。江淮地区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宜于9月底至10月初播种,淮北和江南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提早或推迟5天左右。移栽苗龄一般不超过40天,做到早栽早管理,充分利用秋冬有利温光,促进秋发壮苗,以充分发挥其枝多角多的增产潜力,达到春后高产早熟。⑵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增施磷、钾、硼肥。亩产200公斤施肥标准为纯氮17.5公斤,磷、钾减半,其中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以总肥量的50%作底肥,30%作年前苗肥,20%作蕾苔肥,在年后抽苔前施用。切忌苔期偏施化学氧肥。缺硼田块每亩施0.751公斤硼肥,如遇长期干旱天气,在蕾苔期再喷施一次。⑶注意及时治虫除草,开好三沟,防止水渍。⑷连片种植单收单贮。
贮藏指南:⑴低温干燥处贮藏;⑵杂交品种,二代不能留种。皖油9号
滁州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1995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偏春性,熟期比“秦油2号”早3-5天。苗期抗寒性较好,较耐菌核病。株高150厘米左右,分枝节位较低,一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300-500个,角粒数20-35粒,千粒重3.5-4.0克。种皮黑色,有光泽。
栽培要点:适时早播早栽促早发。江淮及沿淮地区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移栽。苗龄控制在40天以内,直播可推迟到10月初。每亩栽苗0.8--1万株。合理增施肥料,重施腊施,早施薹肥,注意增施硼肥。生长后期注意防治菌核病。一般亩产150-200千克。该组合为杂交种,不能留种。中油119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系。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中早熟,全生育期230-240天,角粒数20--25粒,千粒重3.5-3.8克,种子外观商品性好,耐菌核病,抗性好。
该品种为优质油菜,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18μmol/g。含油量43%。菜饼可作畜禽饲料,一般比中油821增产10%。
栽培要点:适时早播,长江上中游地区9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长江下游及其黄淮海地区移栽田可适当迟播5天,直播田可推迟到10月中下旬。每亩移栽密度0.7--1万株。重施基肥,早追苔肥,年后不宜追肥,防止贪青。该品种不宜播种。汇油50
汇油50系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油菜品种,具有抗病、抗倒、丰产性突出等优点,一般亩产150公斤,高产田可达200公斤。适宜高肥水条件栽培。
栽培要点:
1、适期播种: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10月底移栽,直播田10月中上旬播种。
2、施足基肥,重施腊肥,早施苔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并注意增施硼肥。
3、合理密植:育苗移栽,每亩苗床田播种0.6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为6:7,一般每亩移1-1.2万穴,直播田每亩播种0.3-0.5公斤。
4、加强病虫害防治:苗期防治蚜虫,始花期、盛花期分别每亩喷50%多菌灵0.2公斤,防治菌核病。中油821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中熟高产油菜品种。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生育期235天左右,其突出特点是适应性好,对菌核病抗性较强,菜籽商品性好,稳产高产。
栽培要点: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可推迟至10月中旬。每亩移栽密度1万株左右,肥田播种早宜密,瘦田播种迟宜稀。皖油7号
安徽省池州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属白菜型油菜。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190天左右,生长发育稳健。花期集中,抗倒耐湿性强,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较轻,耐寒性强。株高13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一次有效分枝6-8个。单株有效角果200个以上,千粒重2.9克左右,亩产90公斤以上。
沿江地区10月下旬播种,江淮及淮北应适当提前。大田用种0.25-0.5千克。重施基肥,轻施追肥。苗期注意防治蚜虫,中后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油料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