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霜霉病又称黄化矮缩病,是我省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水稻病害。今年在我省黄山、宣城等地部分中稻田发生危害较重。该病害是由藻状菌指梗疫霉属引起的,水稻秧苗期受害,叶片较淡,对光看有淡绿色斑纹,病株稍矮,病叶增厚,开张角度较大,移栽后矮化显著,病株只有健株的1/2--1/3,病株叶色较淡,尤以心叶重,呈黄绿色至黄白色,有黄白色园形或不规则的条斑及条纹,病株早期死亡或不抽穗,或只抽出畸形穗,子穗不孕,颖壳呈叶片状。
据黄山区植保站调查,全区中稻发病面积约2万多亩,其中秧田发病约3000多亩,平均病株率为20-30%,严重田块高达70%;大田平均病丛率为10%,高的达60%。另据宁国、旌德县植保站调查,一般秧田病株率为5%左右,重病田达40%;中稻大田一般病丛率为8-10%,重发田达50%。该病发病适宜温度15--20℃,在适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流行,尤其在大水漫淹时危害加重。因此在开展防治时要注意浅水勤灌,严禁深水淹苗,防止加重病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及时进行喷药保护。
摘自《安徽植保信息》200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