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蘑菇露地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时间 : 09-02 投稿人 : Lee 点击 :

影响蘑菇露地栽培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从多年的生产实际中发现,在获得蘑菇露地高产优质栽培的路径中,菌种选择、培养料堆制、菌床制作及铺料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五个关键的环节。现将我们对这五个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如下,以期对栽培者有所研益。

蘑菇露地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 食用菌种植

一、菌种选择

通过组织分离或其他途径获得的菌株,必须经过出菇实验,才能大面积使用。菌种的外观须具有菌丝浓白、均匀,无生长间断,无杂菌感染,无虫害(主要为螨害)。从菌龄上。应选择菌丝满瓶(袋)l个月以内的实龄菌种、老化菌种表现为有黄色积液,有气生菌丝团,用于生产中则表现为萌发力差,吃料慢,菌丝弱,出菇产量低且高脚菇、易开伞菇多。因此,生产上0慎重对待菌种的选择。

二、培养料堆制

培养料的堆制是所有环节中最关键的环节。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原料的质量和合理配方,二是利用发酵技术使培养料被放线菌充分分解。

1、原料的质量和合理配方

用于栽培蘑菇的原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在培养料的配方巾要按照蘑菇生长所需的碳氮比(一般为28-32:1)进行。既不能使碳氮比过低(氮素过多会使培养料易于污染或氨气过重抑制菌丝生长),也不能使碳氛比过高(氮素过低会使培养料缺乏营养)。培养料的碳氮比可根据所有原料的合碳总量和含氮总量粗略地计算出来。培养料的配方应根据本地区的原料情况按照合理的碳氮比要求灵活掌握。栽培用料量以每平方米30-35公斤为宜。

2.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堆制的原则是在正确配方的前提下,尽量创造条件使培养料处于有氧发酵状态,以达到堆制高质量培养料的目的。

(1)建堆

培养料的堆制场所应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堆料前准备好12厘x24厘米砖块300匹左右以及3~4厘米左右的尖木棍1~2根。

以粪草培养料为例,堆建前,用1%~2%的石灰水将麦草预湿两天,待其充分吸水后再与稻草等培养料混堆。另外,禽畜粪经太阳暴晒后,加水充分湿透打碎后备用,建堆时,在料场地面撒上石灰粉,在地面砌两行地孔砖(两砖相距12厘米,沿堆顺向立放,上横搭两块砖盖上),两行孔砖之间相距45-50厘米,以利通气。先铺上40厘米厚、l.5~1.8厘米宽的草料,长度不限,加水,撒上米糠、油枯、石膏、湿粪等。以同样的方法堆第二层、第三层直至第五层。最后一层只堆草料且作成龟背形。将料堆四周上下做成整齐的垂直切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料堆发酵上下均匀,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淋到料堆下部料里,造成湿度不均,杂菌繁衍。待一段料堆完以后用尖木棍打通气孔,孔距30-40厘米。整个料堆堆完以后插上温度计,准备好薄膜用于保温避雨。需要注意的是盖薄膜前要在料堆顶部架上一些枝条,盖膜后料与膜之间间隔5厘米左右,膜的边缘垂下30-40厘米。这样可以使料堆顶部处干充分通气状态。

根据我们最新的实验证明:在堆料时控制一部分,待料堆完,插上通气孔时,沿孔加人80℃以上沸水,有条件的可直接通人蒸汽,可迅速提高料温,48小时后料温就可升至62℃左右。其原因是沸水或蒸汽提高了料堆的初始温度,大大激活了放线菌的繁殖。这种方法既可以缩短堆料时间3天左右,又能显著提高堆料质量,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

合成培养料的堆制仿怯与粪草培养料基本相同。两种培养料中的过磷酸钙都必须在翻第二次堆时加人。否则,过磷酸钙会与石灰反应生成蘑菇菌丝难以吸收的固体高钙物质,极大的降低肥效。

(2)翻堆

决定是否翻堆的唯一标准是时间。到温度记显示料温达到62℃时,翻第一次堆。同样在地面砌两行地孔砖,先将堆外表约20厘米的料耙下,然后将堆料抖松混匀后翻到地面上堆40~50厘米厚,把耙下的堆边料均匀翻在其上面中间部位。以后将其它料混匀抖松后翻堆,并插上通气孔。如此翻堆3~4次,并在第2次时加入过磷酸钙。待料上均匀布满白色放线菌菌丝,料呈现咖啡色时,堆料合格。

一般来说,粪草培养料堆制时间需要22-25天,合成培养料堆制时间为15-18天。在堆料过程中每天应检查料温至少两次,料堆绝对不能淋入雨水,每次翻堆后用树枝架堆顶,盖上塑料膜,使料顶与膜之间保持5厘米左右的距离。同时,在翻堆过程中应检查料的含水量,方法是用手捏料,如有水滴滴出,则料过温,需凉晒后再建堆。如仅有水痕则水分合适。由于蘑菇料下田还要吸收土壤水分,故培养料直干不宜湿,最大温度以用手紧捏料,指间有水痕为度。

三、菌床制作及铺料播种

在菌床制作上,我们改传统的平厢面为一厢双沟法,使亩产提高了5%左右。这种方式是先作宽1.2米,高16.5厘米的厢,厢与厢之间的沟宽50厘米。再在厢面作两条平行等宽、底部平整、深16.5厘米的料槽,使整个厢面呈"w"型。两料槽之间的士埂宽10厘米。最后在料槽底部铺3-5厘米厚经消毒杀虫处理的新鲜干稻草备用。要注意的是在菌床制作过程中,须掌握一个原则,即厢沟底部一定要比料槽底部略低,且排水通畅。一厢两沟法使蘑菇增产的原因在于增大了培养料菌丝与土壤的接触面。

培养料拆堆前l-2天,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对堆表进行处理。拆堆后将培养料铺在料槽内,厚16.5厘米,待料温降至25℃左右时,在料面均匀撒种或每隔10厘米穴播(此次用种量占整个用种量的2/3)。然后再铺上3.3厘米厚的培养料,将余下的菌种播在厢面上。最后铺上3-5厘米厚的经消毒杀虫后的新鲜干稻草,用干吸收塑料膜回滴水,盖上塑料膜保温保湿发菌。

四、田间管理

蘑菇的田间管理是通过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促使菌丝分解培养刊,积聚养分并出菇的过程。播种后,气温高时应进行揭膜透气,一方面促进菌丝生长,另一方面去掉多余的小空间水分。待菌丝封住料面,要去掉厢问的稻草,立即覆上。将厢沟内的土壤刨松、打碎(直径3厘米以内),调好湿度,撒上石灰,混匀后裔到厢面上。然后在厢厕支_l拱架,上覆厚草帘,将塑料膜盖在草以上,膜边下垂至草帘2/3的位置。这样,既防雨,又保温保湿,而且整个厢面透气性好,有利于养菌出菇。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土而补水。

当有少量菌丝伸出上面时,应揭去塑料膜进行出菇管理。出菇过程中应注意湿出菇、于养菌。喷出菇水时,禁止用冷水喷菇。喷水应在阴天或晴天早晚用相当于上温的水喷水保湿。每潮菇收完后。应保温发菌。采菇2-3潮后,用0.2%.的尿素和1%-2%的磷酸二氢钾给土壤喷施追肥,可增加出菇后劲,提高产量。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蘑菇生产的重要内容,必须融人到撞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才shin到目的。如果中间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生产失败。例如,如果使用污染或带虫害特别是螨害的菌种,则整个培养料就会报废。因此,有污染或虫害的菌种要坚决弃之不用。菌种存放点应在干净、无虫环境中。种蘑菇的1回来一方面尽量使用水旱轮作田,另一方面使用前用杀虫杀菌剂进行处理。培养*’浙堆前l-2天,堆表放上磷化铝,塑料膜盖严杀虫24小时。用于垫底和盖厢面的稻草要用甲醛和磷化铝盖膜熏蒸杀虫灭菌并经太阳暴晒后使用。若菌丝生长或出菇过程中发生虫害,可每平方米放一块磷化铝片,薄膜覆盖杀虫。

相关文章

  • 木耳巧贮藏
    木耳巧贮藏

    1、杜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白蚁、谷蛾、长角谷盗,这些害虫常常在仓库缝隙、堆放的杂物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0.2~0.3g/平方米,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2~3天后,再通风1天,即可将木耳入仓。最后在仓库周围撒石灰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2...

    20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袋栽平菇高产稳产六要点
    袋栽平菇高产稳产六要点

    一、科学选用菌袋(一)菌袋规格。在实际生产中,要依据不同的栽培时间,选取相应规格的菌袋。夏末秋初选用20厘米×40厘米或22厘米×45厘米的菌袋,秋季选用24厘米×45厘米或25厘米×50厘米的菌袋,秋末冬初选用25厘米×50厘米或26厘米×52厘米的菌袋,冬季选用25厘米×50厘米或28厘米×55厘米的菌袋。(二)菌...

    19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牛粪秸秆培育杏鲍菇技术要领
    牛粪秸秆培育杏鲍菇技术要领

    利用牛粪和秸秆栽培有机杏鲍菇不仅投入少、效益可观,而且净化了环境,变废为宝,治理了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牛粪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有机栽培技术如下:一、配料100平方米堆料需要麦秸1500公斤、牛粪1250公斤、磷肥40公斤、石膏40公斤、pH值为7.5-8的石灰50公斤。1、麦秸预湿根据配方取麦秸,分批用水浸泡,当麦秸...

    14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锈斑病咋防治
    平菇锈斑病咋防治

    在平菇的菌盖、菌柄出现的铁锈色或暗褐色斑点称为平菇锈斑病。此病是平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容易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原菌是一种自然界分布极广的假单孢杆菌。发病初期,病斑只有针尖状大小,色泽也浅,一般不影响商品价值。发病加重后,病斑迅速增大,色泽也不断加深,常以椭圆形或梭形出现,或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型斑块,在...

    26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用玉米芯栽培紫木耳的技术
    用玉米芯栽培紫木耳的技术

    紫木耳不仅营养丰富、食法多样,而且适应性强、产量高。用玉米芯栽培应抓好以下几条关键措施:培养料配制玉米芯含糖分较多,易发生霉烂变质,应在通风干燥处存放,使用前粉碎成豆粒大小。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3%,棉籽壳25%,蔗糖1%,石膏粉1%,另加水130%-140%。拌料时,应先将玉米芯和棉籽壳混合加水堆闷一夜,让其吸足水后...

    8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用花盆栽种平菇?
    怎样用花盆栽种平菇?

    花盆宜采用一般养花用的泥盆。1、装料发菌:按常规配料棉籽壳培养料,装料应低于盆口2―3厘米,一般直径16、高13厘米的花盆可装干料0.5公斤左右。层播后,将花盆逐层码放,方法有两种:①套装堆放法:将播种后的花盆重叠对堆放5―7层,并放4―6排;也可将花盆放于床架上,层数及排放方法视条件而定。②横倒层堆法:将花盆横放于地...

    12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水分管理要点
    金针菇水分管理要点

    一保。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二降。当菇蕾长到1~2厘米,即进入抑制生长时期时,要减少或停止喷水,降低湿...

    16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鲜酒糟巧栽黑木耳
    鲜酒糟巧栽黑木耳

    经有经验的种植户多年的实践,认为用鲜酒糟栽培黑木耳,在技术措施上一定要抓好以下五点。现介绍如下,供广大食用菌种植户参考。1做好预处理酒糟在事先一星期要摊在水泥地上或塑料薄膜上晒干,并不时翻动,边灭菌边使刺激性气味挥发掉。除杂后按干糟重量的4%左右拌入石灰粉降低酸度。2培养料配方酒糟木质素含量较低,配料时应添加木屑,以满...

    10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为什么会烂棒
    香菇为什么会烂棒

    烂棒是袋料香菇从菌丝培养到出菇期间发生的一种腐烂病,烂棒通常在菌袋表层局部形成块斑,然后逐渐蔓延并深入整个菌棒。受害部位初期菌丝逐渐消退,并有黏液状黑色分泌物或其他霉层出现,随着受害程度的加剧,培养料发黑、变软、腐烂,后期菌棒水溶物增多而松瘫、腐烂,培养料呈黑色烂泥状,有特殊臭味。香菇烂棒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

    24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高产栽培要点
    草菇高产栽培要点

    合理安排生产季节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为了使草菇在播种后能正常发菌出菇,栽培季节应选择在日平均温度25℃以上进行。这样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有塑料大棚的可提前到5月中旬播种,有温室菇房的则可一年四季栽培。选择有利栽培场所草菇室内外均可栽培,但以室外栽培更为有利。在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

    27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两面出菇效益好
    金针菇两面出菇效益好

    金针菇在装袋的过程中,用预先准备好的17×35厘米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然后筒内装料18—20厘米,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扎口,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接种量为5%。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积排放床架或地面上进行发菌培养。菌丝长满全袋后,见有...

    5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虾菇的加工技术
    虾菇的加工技术

    琵琶虾也叫虾爬子,学名虾姑。体形平扁,腹足及尾扇发达,体躯前部的甲壳甚薄,后部较厚,额角不显著,头胸甲宽而圆,第一对部足呈钳状,不对称,雌雄异形,内缘有两个突起。琵琶虾是定置网的主要兼捕对象,春汛4-7月,秋汛10-11月。可加工成冻煮有琵琶虾和冻煮去头琵琶虾。一、冻煮有头琵琶虾的加工1、品质条件:品质新鲜,虾肉丰满,...

    12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菌中珍品---金福菇
    菌中珍品---金福菇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的商品名,日本称之为白色松茸,是一种珍贵天然保健食品和高品位的食用菌。其菇体圆正,菌肉肥厚嫩白,营养丰富,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27.56%,粗脂肪7.85%,总糖38.44%,粗纤维8.20%,味微甜而鲜,菇香浓郁口感好,干品市场价每公斤180-200元。在15-32度之间均可出菇生长,室内外及...

    23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二○○一年菌种系列介绍——平菇类
    二○○一年菌种系列介绍——平菇类

    菌类与菌名温型出菇温度(℃)转化率(%)子实体特点与品种特性皖杂一号广温型2-32400-420大丛生转潮快,不易碎,适宜代料广泛,高平3号高温15-36180-240叠生,盖中大、柄短,早熟播种后20天出菇,出菇快,整齐,是高温品种中较为理想的品种庐丰1号广温3-34380-420丛生,密集,菌盖低温时呈扇形,高产稳...

    24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错季栽培越夏管理方法
    平菇错季栽培越夏管理方法

    平菇生产在初夏时采收1~2潮菇后进行越夏管理,使其在偏干、缺氧、温度稳定条件下,降低呼吸强度、保持较强生活力、保存养分,早秋再进行出菇管理,这样可提前进入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平菇进行越夏管理有如下几种方法:1.风干法将出过1~2潮菇的菌袋去掉菇根、死菇、老菌皮(未出菇的菌袋不必打开袋口),风干,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6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