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春茶期茶园病虫防治

时间 : 01-21 投稿人 : 涵双 点击 :

春茶季节是茶叶的主要采收期,也是茶园病虫的初发阶段。此时通过茶叶的分批多次采摘,一般病虫为害不重,无须用药防治。若个别种类病虫为害较重时,则可采用生物制剂挑治。近期雨水较多,可能会出现部分病虫为害。

春茶期茶园病虫防治 | 养殖知识

1、春茶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

(1)虫害:①第1代茶黑毒蛾、茶毛虫、茶尺蠖取食食量渐增,茶黑毒蛾、茶毛虫开始于茶丛表面为害新梢嫩叶。②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1代茶小卷叶蛾幼虫发生为害。③5月上旬第1代黑刺粉虱幼虫开始为害,以茶丛中下部叶背较多。④假眼小绿叶蝉、绿盲蝽、茶蚜、茶细蛾等也相继开始为害。

(2)病害:①茶芽枯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达到发病盛期。②茶白星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5月盛发,高山茶园或缺肥贫瘠茶园、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采摘过度、茶树衰弱的发病重。③茶圆赤星病4月下旬至5月中旬也盛发。

2、春茶期病虫的防治措施

(1)分批及时采茶:春茶每隔数天采摘一批,因此,少量具趋嫩习性、分布在采摘部位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小卷叶蛾(初龄幼虫)、茶细蛾(卵、幼虫)、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等,均能被其经常采除,使其为害减轻。

(2)生物制剂防治:对虫口密度高必须用农药防治的茶园,如茶黑毒蛾、茶蚕等鳞翅目类害虫可选用Bt制剂或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均为3-5天。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相关文章

  • 治阉牛出血不止方
    治阉牛出血不止方

    乌桕木叶500克,捣溶敷于肾门穴(即肚脐对上背脊处)出血即停。(来源:中国畜牧网)...

    28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犊牛喂初乳4注意
    犊牛喂初乳4注意

    给初生犊牛喂初乳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犊牛出生后立即将其与母牛分开,通过人工给犊牛喂初乳;另一种是将初生犊牛留在母牛身边或隔栏内共同生活3~4天,让犊牛自行吸食初乳。稍大的牛群习惯于采用第一种方法。给初生犊牛喂初乳要注意4点:1.在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应及时喂给足量的初乳。2.初生犊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5℃。应注意...

    15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阴雨连绵 赶紧除草
    阴雨连绵 赶紧除草

    夏玉米生育期为6-9月份,适逢高温多雨季节,利于田间杂草的发生危害,一旦错过防治适期,极易形成草荒,严重影响玉米生长。防治措施:1、“苗后茎叶”除草在玉米2-5叶期,杂草出齐后至5叶期前,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如苯唑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等进行喷雾除草。不同玉米品种对“茎叶”处理剂的敏感性有差异,其安全性顺序为马齿型>硬粒型...

    2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甘薯储藏期防腐技术
    甘薯储藏期防腐技术

    采用农业防治与储藏期管理相结合的防腐技术,可以使甘薯储藏3~5个月的腐烂率由传统方法的50%下降为10%。综合防治病害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茎线虫病、软腐病等,需采取综合措施防治。(1)选用无病种薯。(2)重病田可与花生、玉米、水稻轮作。(3)培育壮苗,适当早栽,增施磷肥和腐熟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4)适...

    2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文图拉西芹
    文图拉西芹

    植株高大,生长旺盛,株高80厘米。叶柄宽厚浅绿,抱合紧凑有光泽,质地脆嫩纤维少,品质佳。抗病性好,产量高,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80天,单株重1公斤左右,每亩产量可达8000公斤左右。(天津张宝国)(来源:《农村百事通》2007.8期)...

    26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核桃育苗小妙招
    核桃育苗小妙招

    在核桃传统育苗过程中,由于核桃外壳坚硬,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霉烂或发芽率不高。现介绍一种新窍门:先将核桃置于容器内,冲入50℃的热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晒2~3天,再置于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置于新高脂膜液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晒4~5天,这时,核桃开始出现裂缝,内仁膨胀,油性减少,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

    19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低温时番茄猝倒如何进行管理?
    低温时番茄猝倒如何进行管理?

    处于幼苗期的冬番茄,如果遇连日低温阴雨天气,就很容易感染猝倒病,在幼苗根颈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幼苗倒地死亡。冬番茄幼苗感染猝倒病后,传染快,蔓延迅速,发生为害猖獗,死亡率高。所以,在冬番茄幼苗期要注意防治猝倒病,以保护幼苗,才能提高种植成活率。在冬番茄幼苗种植成活后,根部淋一次600倍80%敌磺钠水溶液,或800倍50...

    11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止豆芽烧根烂缸技术
    防止豆芽烧根烂缸技术

    培育豆芽,要防烧根、烂缸,须做好如下几点:一、严防细菌对培育豆芽盛器、用具的污染每次豆芽出缸以后,都要用清水将盛器、用具洗刷干净,日晒杀菌后再用。如有烂芽现象,要用石灰水,将容器、工具消毒。二、要选用新收获的、无霉变的豆子在发芽前,还要清除劣粒、病粒、杂粒、瘪粒等,并洗净放人65℃水中浸1分钟(水高出豆子15厘米)立即...

    11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西葫芦冲肥要因底肥而异
    西葫芦冲肥要因底肥而异

    西葫芦坐瓜后,冲肥不能盲目,应根据底肥施用情况进行冲肥。底肥以粪肥、有机肥为主,而化肥施用较少甚至未施用者应注意:因化肥施用较少,可以适当冲施速效化肥,以免影响果实生长;可以适当加大首次冲肥的量,并且要配以适量肥效较长的复合肥。一般选用高钾复合肥,每亩冲施10~15公斤,并混有机冲施肥30~40公斤;可以适当缩短冲肥周...

    14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肥胖母牛综合征的诊治
    肥胖母牛综合征的诊治

    肥胖母牛综合征,实质上是母牛长期营养失调后又受产犊应激反应影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该病往往发病后疗效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发病原因肥胖母牛综合征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比如,饲料品种单一,精料过多,粗饲料缺乏,运动不足等;混群饲养,日粮未按不同生理阶段进行调整;母牛在干奶期饲料能量过高,引起消化、代谢、生殖等功...

    3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林地栽培食用菌技术
    林地栽培食用菌技术

    常规食用菌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工厂化生产,但对设施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投资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因此发展有局限性,不宜大范围推广;另一种是家庭式生产模式,主要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所,菇房和生产设备相对比较简陋,散布在近郊各区,难以规模化生产,而且每亩菇棚投入需要5万元以上,大面积发展同样受限。这两种固定设施的生产模式由于...

    11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低温期麦田化除慎用药
    低温期麦田化除慎用药

    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麦田除草选药要特别谨慎。用药前关注天气预报,抢在“冷尾暖头”用药,大多数药剂用药后要确保气温达5℃~10℃持续3天以上,否则防效不好且易产生药害。麦极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麦喜58克/升双氟·唑嘧磺悬浮剂受天气的影响小,在低温期用药安全,并且效果较好,可以分别用来防除小麦田的禾...

    16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泥鳅体表溃疡症的诊治
    泥鳅体表溃疡症的诊治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如果管理不善,泥鳅仍然会发生各种疾病。今年5~6月,本中心就陆续诊治了几例泥鳅体表溃疡症。其症状基本相似,主要特征表现为下...

    18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蓄电池冬季防冻六要点
    蓄电池冬季防冻六要点

    冬季,农用车停用后蓄电池若保养不当,很容易导致蓄电池受冻而难以修复或报废。因此蓄电池冬季防冻非常重要,具体要注意以下六点:一、温室高架存放蓄电池不用时要放在0℃以上的屋内保存,切忌直接置放在地面。存放前先将蓄电池外部清洗干净,加足电解液,充足电,旋紧螺塞。以后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电解液液面高度,...

    20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沼肥种花技术
    沼肥种花技术

    花卉正在成为一项新兴的产业。种草养花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盆栽花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花卉品种繁多,其生长习性各不相同。由于人类对其雕凿过重,如易地栽培、变性育种、盆栽等,加大了培育难度。尤其是肥料,成了养花成败的关键之一。花卉种植形式一般有露地栽培(庭院、花同、花圃)与...

    20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