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重茬”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 : 08-19 投稿人 : 芹芹 点击 :

近年来北京市食用菌生产大多数使用设施栽培,由于连年种植,致使病虫害日益严重,产量下降,效益降低,种植户因此被迫更换栽培产地、栽培设施,投入增大,这种连续“重茬”生产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食用菌“重茬”原因及防治措施 | 养殖知识

一、食用菌种植“重茬”的原因

1、由于连年种植食用菌,设施环境污染。

2、菇棚在使用时消毒灭菌不彻底,尤其是地栽食用菌,土壤处理不彻底土壤带菌,菇棚内设施带菌,空气带菌,致使食用菌连作时病虫害发生严重。

3、预防意识不强,前一、二年种植食用菌病虫害发生较轻没有引起重视,污染菌袋不及时处理随处乱扔,为病原菌积累创造条件,由于生产时管理不严消毒不彻底,害虫随着培养料进棚,致使“病源”到处传播。

二、防治方法

1、清理环境:菇棚周边粪堆、草堆、垃圾等要彻底清理干净,并喷洒多菌灵类杀菌药物消毒。

2、棚内消毒:棚内用高锰酸钾或生石灰进行喷洒或撒施,墙体、四边、立柱、通风口等亦应喷洒药物进行消毒,不留死角。

3、晒棚,出菇结束后,揭掉遮阳物和棚膜,利用太阳的强光长时间暴晒杀灭棚内病原菌。

(来源:北京市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作者:刘文霞)

相关文章

  • 蚯蚓是昆虫吗?
    蚯蚓是昆虫吗?

    蚯蚓是什么大家应该都有一点点的了解,因为蚯蚓是我们平常经常能看到的动物。那么一定要说蚯蚓是什么物种的动物估计还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蚯蚓的一些资料。蚯蚓是昆虫吗?蚯蚓不是昆虫。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后孔寡毛目、单向蚯亚目无脊椎动物,目前已知蚯蚓...

    954 生活常识 植物科普 动物知识
  • 吃牛蛙的禁忌
    吃牛蛙的禁忌

    牛蛙体内有寄生虫,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寄生虫在人体内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要经过高温煮熟才能吃,所以除了要吃确保熟透的牛蛙外,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吃牛蛙的禁忌及功效。吃牛蛙的禁忌【牛蛙禁忌人群】:脾虚、腹泻、咳嗽、虚弱畏寒者慎食。牛蛙和柠檬不能一起吃,蛙肉富含的蛋白质与柠檬中的柠檬酸相遇,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造成消化...

    1892 植物科普 妙招大全 健康知识
  • 农机维护保养10巧
    农机维护保养10巧

    一、巧存电机在潮湿地区,电机存放前,先将其外壳擦拭干净,晾干后放进一个塑料袋,再往塑料袋内放入适量新出窑的干石灰块,然后将塑料袋袋口扎紧,每隔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石灰块,可有效防止电机受潮。二、巧擦挡风玻璃机动车挡风玻璃很脏时,应先用清水将其洗净再擦干。如直接使用雨刮器或直接用布擦拭,容易将玻璃刮毛,对行车安全不利。三、...

    19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梨木虱的综合防治技术
    梨木虱的综合防治技术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为害各种梨树。每年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梨树发芽前,越冬代成虫刺吸枝条,造成树体伤流,生长季节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梨树的芽、叶及嫩梢汁液,并分泌大量淡黄色呈甜味的粘液,使得相邻叶片相互粘连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病,污染叶和果面,果实颜色变黑,影响梨的商品价值。近些年来我省鸡西市梨园中该虫为害猖獗,使...

    3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藕脯制作方法
    藕脯制作方法

    一、选原料。选择表皮微黄、肉质洁白、直径约4-5厘米的鲜藕;白糖应洁白透明、符合卫生标准,不能用黄色、含杂质较多的劣质白糖。二、预加工1、将藕放在干净的水中清洗干净,切掉藕蒂,再在净水中漂洗几次。2、配制好2.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加温达到90℃;把洗净的藕放入,不断搅动;当藕的表皮开始脱落时,即可捞出放在清水中冲洗...

    3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蚯蚓吃什么长得最快
    蚯蚓吃什么长得最快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用什么养蚯蚓长得快?1、温度蚯蚓最适宜的生活温度为摄氏20度左右,...

    2751 养殖技术 生活常识 养殖科普
  • 犊牛呛奶怎么办?
    犊牛呛奶怎么办?

    犊牛呛奶主要是喝奶过猛造成的。奶汁呛入气管会引起犊牛咳嗽,呛入肺部会引起犊牛异物性肺炎,呛入瘤胃会造成瘤胃积食而发生膨胀。以下方法可防止犊牛呛奶。不可过早撤掉手指犊牛初生后引导喝奶时是饲养员用食指和中指沾奶引导犊牛将嘴插入奶桶,从指缝中将乳汁吸入口内。虽然以后犊牛能自动喝奶,但不可过早地撤掉双指,否则犊牛会因自动喝奶而...

    25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花生的栽培措施
    秋花生的栽培措施

    我国产区的花生单产较低,农民种植经济效益不高,抑制花生产业的发展。我国南方各省可以通过春、秋两造种植,增加收入。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秋植花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深耕整地,施足底肥花生是深根作物,根群分布在活土层,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土壤条件是活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干时不散不板,湿时不粘的砂质壤土,有利于深扎根...

    7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哪些兽药需慎重使用
    哪些兽药需慎重使用

    呋喃唑酮(痢特灵)。连续长期应用,能引起出血综合症。磺胺。长期应用能造成蓄积中毒,其残留能破坏造血系统,造成溶血性贫血症、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喹乙醇。它是一种基因毒剂(生殖腺诱变剂),有致突变、致畸形和致癌性。氯霉素。其残留的潜在危害的氯霉素对骨髓造血机能有抑制作用,可引起人的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

    29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
    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

    翘嘴红鲌,俗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应选择采光良好,通风,四周无遮蔽物,进、排水方便,土质以黑色壤土为好,PH值7~8,面积以1~3亩,塘底平坦,无污泥,塘埂坚固不漏水,塘深不低於2.5米。2、鱼种选择养殖翘嘴红鲌应投放大规...

    27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花生烂根原因及防治
    花生烂根原因及防治

    花生烂根的原因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水渍,二是根腐病。防治应首先清除渍水,保持沟路畅通,并在花生播种之前,用10%适乐时进行种子包衣,在发病后采取用绿亨1号或2号1000倍液灌根,叶面喷雾无效。实行轮作,轻病田隔年轮作,重病田轮作3~5年。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合理排灌增强抗病力。(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2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甘薯间作套种效益高
    甘薯间作套种效益高

    甘薯是良好的间作套种作物,因为它的栽插和收获时间不像其他作物那样严格。间作套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作物复合群体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有一定的边行优势。但间作套种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对作物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

    8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预防除草剂药害的产生
    如何预防除草剂药害的产生

    除草剂已在农业生产中广为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药害也不时产生,致使作物减产或绝收。除草剂药害一旦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将不可避免,此时即使采取措施防控,也是治标不治本。如何避免或杜绝发生除草剂药害,是广大农民急盼了解的技术问题。一、不要将除草剂用于敏感作物有的作物对某种或某类除草剂...

    15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田作物蜜蜂授粉技术
    大田作物蜜蜂授粉技术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规定了有关授粉蜂群的准备、大田作物授粉技术等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要求。1.蜂种(1)蜜蜂:主要为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适合为果树、蔬菜、油料、瓜类、牧草等植物授粉。(2)熊蜂:主要有小峰熊蜂、密林熊蜂、红光熊蜂、明亮熊蜂和欧洲熊蜂等,适合为茄果类蔬菜、瓜类和果树类等设施...

    3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进行西葫芦育苗
    怎样进行西葫芦育苗

    答:浸种催芽:播种前3~5天粒选种子,用50~55℃温水浸种。把种子放到温水中后不停搅拌,水温降到30℃时浸泡3~4小时。浸种后将种子搓洗干净,捞出种子略晾一会,用湿布包好催芽。催芽温度25~30℃,1~2天可出芽,芽长3~4毫米时播种。播种:选择冷尾暖头晴暖天气上午播种。因西葫芦苗龄短,又必须带土坨定植,浇透底水后将...

    13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