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蚕儿上簇技术要点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凌雪 点击 :

蚕儿大眠后,经过7-10天的食桑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吐丝结茧,这时的蚕儿叫做熟蚕。把熟蚕放到簇上使它营茧,这种操作叫做上簇。上簇是养蚕生产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丰产丰收的重要一环。这个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好坏。因此,上簇技术就是针对这一过程提出的技术和要求,下面就整个技术环节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蚕儿上簇技术要点 | 养殖知识

一、作好上簇前的准备工作。上簇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饲养的蚕种数量做好簇具、簇室、上簇的劳力和用具等准备工作,以免上簇时工作忙乱。

1、簇具的准备:目前生产中采用的簇具多为:蜈蚣簇、稻草折簇、塑料折簇、纸板方格簇,其中以塑料折簇和纸板方格簇为最好。一般来说,按每饲养1张蚕种需要簇具为:蜈蚣簇40-50条,稻草折簇50个、塑料折簇18峰规格的40-50个、纸板方格簇156孔规格的160-180片,同时准备好的簇具应经过消毒或阳光暴晒使其干净、整洁。

2、簇室的准备:簇室一般要求选择地势高燥、空气流通、光线均匀,便于升温、排湿的房屋为宜,簇室容量为蚕室的1倍。如遇到蚕室簇室套用时,应提前做好蚕室的升温排湿工作。

3、劳力和用具的准备:因簇具的种类、上簇采用的方法不同,所需的劳力也各不相同。一般每饲养1张蚕需准备劳力3-4个,同时还应准备好上簇用的登簇剂、小圆箔、加温材料等。

二、选择合适的上簇方法。目前上簇的方法有人工拾取法、振动上簇法和自动上簇法,但实际生产中因受簇具、技术等条件限制,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上簇方法。

1、人工拾取法:这是传统的上簇方法,由人工从蚕座中拾取熟蚕,并将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熟蚕及时放入准备好的簇具上。此方法要防止熟蚕在盛蚕容器中堆集过多或时间过长,以免压伤熟蚕。同时因为此方法很费劳力,事先应作好充分准备。

2、振动上簇法:此方法是利用熟蚕向上爬的习性,将枝条或蚕网放在蚕座上,待爬上枝条或蚕网的熟蚕达到相当数量时,即取出枝条或蚕网,将熟蚕振落并放入在预先准备好的簇具上。

3、自动上簇法:此方法是将簇具直接放在蚕座上,让熟蚕自己爬上簇具结茧的方法,这是一种省力省工的方法。但此方法必须掌握好上簇的时间,生产中因熟蚕老熟不一,常采用蜕皮激素来处理。

三、把握上簇的关键技术。把握上簇的关键技术主要应从正确掌握上簇适期、上簇密度、上簇方法和簇中保护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掌握上簇适期:上簇过早或过迟都会对产量和质量有不利影响,正常的5龄蚕儿,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其食欲逐渐减退,停止食桑,并排出大量绿色软粪,同时胸部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尾部尚有2-3粒蚕粪,头部左右摇摆吐出丝缕,这时就是上簇适期。如果蚕儿全身透明,体躯显著缩短,则为过熟蚕,这将会导致损失丝量、增加双宫茧和其他畸形茧。反之,若上簇过早,则不结茧蚕增多,茧丝量少,茧质差。生产中,由于个体发育的开差,蚕儿成熟时总会有先后,因此要根据品种、上簇时的天气、蚕成熟情况及上簇方法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上簇的时间。在云南,现行二化性品种从5龄起蚕发育到熟蚕时间一般为:春季9-10天、秋季9天。上簇时若遇到天晴、气温高可适当提前,一般掌握早晚偏老、中午偏生的原则。同时,根据成熟情况分批处理,按照“大批偏生、少量偏老”的原则,做到先熟先捉,边捉边上。在实际生产中,当蚕儿排出的蚕粪变软、发绿,同时偶尔有熟蚕出现,一般隔1天后为上簇适期。

2、合理上簇密度:上簇密度是否适当与蚕茧质量有直接关系。合理的上簇密度,既包括簇具上的密度要适中,又包括簇室内的上簇熟蚕总量适中,要达到既能充分利用簇具和簇室,又有利于保护茧质。一般来讲,蜈蚣簇每平方米簇面积上熟蚕450-500头;稻草折簇、塑料折簇16峰规格的每簇不超过300头;方格簇按孔格总数的80-85%计算。同时,在上簇时应掌握通风好的地方可适当偏密,通风差的地方应适当偏稀。饲养1张蚕种的上簇室面积应保持在15平方米为宜。

3、加强簇中保护:从上簇到采茧这一段时间的保护为簇中保护。这是整个上簇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其保护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蚕茧质量和保证正常的产量。簇中保护主要是指簇中环境的保护,簇中环境保护与蚕儿营茧状态和茧丝品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掌握熟蚕上簇结茧的规律,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以保证正常的产量和提高茧丝品质。影响蚕儿结茧和茧丝品质的环境主要有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现分述如下:

⑴温度。簇中温度保护对蚕儿营茧速度和茧丝质量影响最大。簇中合理的保护温度为24-25℃以,以24℃为中心,上下不超过1.5℃为宜。且上簇初期宜偏高,茧形初步形成后可稍偏低,尤其对上簇营茧慢的品种更为突出。簇中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否则导致茧丝丝胶与丝质发生异常变化,从而降低茧丝品质。同时,在气温低于20℃时必须要升温,否则会增加不结茧蚕的发生。

⑵湿度。一般情况下,从熟蚕到结成茧子,从蚕体排出的水分和粪尿等约为原熟蚕体重的一半,所以很容易形成多湿的环境。而簇中多湿必然导致蚕茧解舒恶化、茧色变黄、上茧率下降,同时导致簇中死蚕增加,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但簇中过于干燥,又会造成茧丝疏松、绵茧增加。因此,簇中湿度以60-70%为好,上簇室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要提倡上高山簇、吊空簇,不要上地簇,更反对关门上簇。

⑶空气。簇中空气流通十分重要,它不仅能使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死笼茧和不结茧蚕,更主要是排除湿气,提高茧丝品质,尤其是在高温多湿时更明显。一般要求在上簇初期不宜强风直吹,防止熟蚕向一方密集,但上簇一天后,一旦茧形形成,则应开放门窗通风换气。

⑷光线。熟蚕对光线的感应最敏感,若簇室光线明暗不匀,蚕儿往往密集于暗处,有增加双宫茧的倾向,同时茧层也会一头薄一头厚,严重影响蚕茧质量。因此,上簇室要求光线均匀,采用自然的辐射光线最为合理。

簇中保护环境受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时期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总体来说,前期以保温排湿为主,结茧中注意强风直吹、防止震动,一旦茧形形成则应以通风换气为主。

总之,上簇技术是整个养蚕生产中最后、最为关键的一环。其整个技术要领可总结为:准备充分、因地制宜、方法合理、适时上簇、合理保护。只有掌握了以上技术要领,才能保障蚕茧产量和质量,为养蚕生产夺取丰收、丰产奠定基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李金见黎勇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罗坤)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2007.9期)

相关文章

  • 黑斑蛙繁殖技巧
    黑斑蛙繁殖技巧

    黑斑蛙的肉质比牛蛙更加的细嫩营养也更加的丰富,现在广大的食客已经渐渐的知道了黑斑蛙的美味了,随着黑斑蛙的市场需求加大,对于黑斑蛙的养殖户来说就是一件好事了,不过要想饲养出大量的黑斑蛙,那么黑斑蛙的繁殖工作就是重中之重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黑斑蛙的繁殖技巧吧!黑斑蛙一般寿命为5-6年,种蛙一般只能使用3-4年,所以种...

    464 农业科普 养殖资料 常识大全
  • 鸽子保健砂的需要量
    鸽子保健砂的需要量

    每次供给产鸽多少保健砂才算合理?鸽子在不同时期的保健砂需要量有所不同,随着产鸽的生产行为的不同,所需的量有较大差异,产鸽自产蛋、孵化到喂仔,所需的保健砂量逐步增加,而且随着乳鸽的长大所需的量也逐步加大。根据测定,中型产鸽在产蛋至孵化期,每日需采食3.5~4.1克八寸保健砂;至乳鸽出壳前3天,产鸽的采食量明显增加,为4....

    18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农业增产要重视硫肥的施用
    农业增产要重视硫肥的施用

    硫是作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在缺硫地区施硫肥,一般可以使作物增产15%-20%,且能改善作物品质。试验表明:柑桔、大豆、甘蔗、花生、红薯、茶叶等作物施硫增产显著,一般在10%以上。作物缺硫的原因各有不同。一是土壤本身缺硫。如南方大部分红壤土,硫的含量偏低,一般在0.03%以下,而有效磷仅16-30ppm。在生...

    10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辣椒弯曲咋回事
    辣椒弯曲咋回事

    1.受精不完全。甜椒花粉萌发的适温量20~30℃,高于这一温度时,花粉的发芽率降低,容易产生不正形果。当温度低于13℃时,不能进行正常受精,受精不良,容易出现落花、落果、单性结实和畸形果。2.光照不良、肥水不足、果实得到的养分少或不均匀时,也容易出现畸形果。3.辣椒果实的膨大先是纵向伸长,然后再横向伸长,当根系发育不好...

    29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鲜食豌豆秋播栽培
    鲜食豌豆秋播栽培

    鲜食豌豆生长期短,在9月上中旬秋播种植,11月初即可采摘上市,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而且鲜荚正值蔬菜秋淡期上市,种植效益较高,一般亩产500~600公斤,亩效益1200元左右。品种选用选择中豌6号、中豌4号等矮生豌豆品种。中豌6号和中豌4号秋播生育期在70天左右,不需搭架栽培,中豌6号在产量和商品性方面略优。适期播种最佳...

    3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2019.1.30乐亭皮毛市场貉子皮行情动态
    2019.1.30乐亭皮毛市场貉子皮行情动态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乐亭市场集。如今服装厂差不多都已经停工了,有压货的买一些,今天溜达的人还算可以,过来的外地客商主要还是尚村留史大营这边的,找一些中下路的皮张,本色貉子整体上来看成交量变化不大,好皮有成交的,价格比较稳定。2019.1.30乐亭皮毛市场貉子皮行情动态白貉子有点落价,成交价格不高,尺码在1米朝上的,价格在...

    2734 养殖资料 常识大全 养殖科普
  • 碳酸氢铵施用十忌
    碳酸氢铵施用十忌

    一忌叶面喷施。碳酸氢铵对作物叶片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烧伤叶片,故不能作为作物叶面喷施的肥料。二忌干土施肥。土壤干燥,即使深施覆盖,肥料也不能及时溶解吸附供作物吸收利用。三忌高温施肥。碳酸氢铵的挥发性与气温高低关系密切,气温越高挥发越烈,故碳酸氢铵不宜在高温烈日下施用。四忌与碱性肥料混施。碳酸氢铵与碱性很强的草木灰、石灰...

    19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茶园机械化采摘技术要点
    茶园机械化采摘技术要点

    龙涓乡内灶村科技示范户陈建明,从农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在县、乡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对茶园进行改造、茶树修剪和留养相结合,有效增加茶园发芽密度,提高产量。解决了采茶季节招采茶女工难的难题,又不误农时,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在最佳的时间内采完茶,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产量增产10%,收...

    13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甘膦和克无踪能否混合喷施除草?
    草甘膦和克无踪能否混合喷施除草?

    两者不能混用。草甘膦属慢性内吸传导除草剂,喷施到杂草上后,7~10天见效,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向下传导全株,直至根系,从而杀死多年生深根植物的地下根茎,也可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进行传导,杀死未接触到药剂的分蘖或分枝,斩草能除根,在生产中广泛用于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禾本科、双子叶杂草等;百草枯是触杀型除草剂,具有速效性和...

    23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毛皮动物“白鼻子”病的诊治
    毛皮动物“白鼻子”病的诊治

    毛皮动物“白鼻子”病实际上是由于营养代谢失衡而引起的综合性营养代谢障碍疾病,主要是由于生产中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氨基酸的缺乏或者是比例不平衡。临床表现鼻子的变化鼻子由黑色或褐色逐渐出现红点,红点增多变成红斑,随后变成白点,之后变成白斑,最后整个鼻端全白。脚垫部位发白、增厚、开裂、疼痛、流血,站立困难,还有个别的出现脚垫...

    8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及早因苗施好返青肥,促进晚播弱苗转壮。对于播种偏晚,秸秆还田量大、基种肥施用量不足,已经脱肥发黄的黄、瘦、小、弱苗的麦田,要求早春返青期亩施10-15公斤的三元复合肥,促进麦苗发根、长蘖、增穗。对于套播麦田,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促进弱苗转壮,春季麦苗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对于群体总茎蘖...

    19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辣椒冷藏保鲜法
    辣椒冷藏保鲜法

    采用木箱(筐)作盛器,装入辣椒后分层堆放。也可先将辣椒装入塑料薄膜袋内,1~2公斤为1袋。然后连袋装入箱(筐)中,再分层堆装。库温宜控制在9±1℃范围内,相对温度保持在85%~95%。(来源:中国生活网)...

    13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耕农机少“生病”四招
    春耕农机少“生病”四招

    新机使用前必须先磨合。新农机购回后,除了要对其开展检查和保养外,还必须严格按照出厂说明书规定的试运转程序进行磨合,转速由低到高,负荷由轻到重,以消除零件摩擦面的加工痕迹,使其表面光滑。及时清理排气管。操作中很多机手忽视对机车排气管道的维护,这会使排气管道截面变窄,排气受阻,导致发动机耗油率提高,功率下降,使机车出现“过...

    20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减少食用菌虫害的方法
    减少食用菌虫害的方法

    1.保持菇场清洁菇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并用8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25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2.防成虫入室室内栽培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60目的细纱网钉上,防止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3.药物熏杀室内栽培食用菌,在密闭的条件下,每立方米空间...

    16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老韭畦更新注意啥
    老韭畦更新注意啥

    先将韭畦按2米宽、东西向整好(便于冬季架风障),韭畦的两侧起15~20厘米高的垄,然后每亩施入5000~7500公斤充分腐熟的土杂肥,并进行深翻,将畦面整平。如果是准备种植老韭秧,应先将老韭秧底部的根盘掰除,再按照老韭秧的高度及粗细进行分级,然后按照每沟30~40棵的密度进行定植,沟深12~15厘米,沟距28~32厘米...

    23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