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咳嗽症状,尤以冬季和春季最多。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止咳中成药应根据咳嗽病因及症状选用,才能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那么,常见的止咳中成药有哪些呢?
1 风燥咳嗽。此类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风燥咳嗽应用清肺燥兼宣肺疏表药。
可选择的止咳中成药有:羚羊清肺丸、杏苏二陈丸等。
2 风寒咳嗽。此类咳嗽的特点是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风寒咳嗽应用温化寒痰止咳药。
可选择的止咳中成药有:杏仁止咳糖浆、蛇胆陈皮口服液、桂龙咳喘宁、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3 痰湿咳嗽。此类咳嗽的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少、体倦、便溏等症状。痰湿咳嗽应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
可选择的止咳中成药有:半夏露、橘红痰咳冲剂(口服液、膏剂)、二陈丸等。
4 久咳阴伤。此类咳嗽的特点是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夹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等。久咳阴伤应用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的药。
可选择的止咳中成药有: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
5 肺气虚咳。此类咳嗽表现为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由咳嗽日久不愈所致。要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的药。
可选择的止咳中成药有:固本咳喘片等。
6 风热咳嗽。此类咳嗽的特点是频咳,气粗,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热,鼻流黄浊涕,口渴,头痛等症状。风热咳嗽应用清热化痰止咳药。
可选择的止咳中成药有:急支糖浆、罗汉果止咳冲剂、蛇胆川贝露(液)、川贝枇杷露、镇咳宁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祛痰灵、鲜竹沥口服液等。
暖胃小妙招 纪正容
天气寒凉,很多老人容易肠胃不适。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在中医看来,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1 喝热姜粥。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2 茴香外敷。取小茴香50克,在锅中小火翻炒至温热,取出装入布包中,外敷胃部。热敷时要注意掌握温度,既要防止烫伤皮肤,又要使胃部有温热感。一般热敷10分钟即可缓解胃痛,可以一直热敷到不痛为止。小茴香所含的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增加胃肠蠕动,排除胃肠道内积存的气体。
3 桂枝浴足。桂枝20克,加水1.5升煎煮,去渣,取汁倒入洗脚盆中,掺入适量凉水,使水温微烫,泡脚20分钟。桂枝浴足可温通胃经经气,使得寒邪得散,胃痛得解。
以上三法对急性发作的胃脘冷痛均有明显治疗效果。有慢性胃病的老人要注意胃部的保暖,最好多穿件马甲或肚兜,以保护胃脘部。平时要注意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胃寒者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胡辣汤等。
辨证选用止咳中成药等
上一篇:鸡蛋价格行情趋势 下一篇:柿子种子可以种吗?怎么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